一、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
外国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主要包括合办企业、合营企业、外国全资企业)是从1980年设置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4个经济特区开始的。此后,1984年又开放广州、上海、天津、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外资企业在法人税、土地使用费和原材料进口等方面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优惠措施,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外资在沿海地区的投资。
受1989年“天安门事件”影响,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一度陷入低潮。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对外开放地区和领域的扩大,欧美和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进入实质性增长阶段。特别是受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影响,栙1993年对华直接投资急剧增长(1992年、1993年的对华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150%)。此后,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华直接投资再度减少。但在1999年11月,中美就中国“入世”问题达成协议后,对华直接投资再度增加。
1990年,中国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协议金额为66亿美元,实际投资金额为35亿美元。2001年则分别达到692亿美元和468亿美元,年均增长27%。根据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UNCTAD)的统计,2000年对华直接投资为407亿美元(实际投资),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而且,大部分对香港地区的直接投资(约640亿美元),实际上也是面向中国大陆的。若将该部分也计算进去的话,对华直接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
外国企业在中国扩大生产、引进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起了重要作用。到目前为止,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表现出了以下特征:
第一,从产业来看,以制造业为中心,但对服务业的投资呈不断增长态势。1990年以前,从设立委托加工贸易企业开始的对华直接投资总额的90%集中在制造业。原因是由于实施以引进先进技术和促进出口为目的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了制造业更多的外资优惠政策。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外开放城市的增加和服务业市场的开放,在金融、零售、房地产等服务业的直接投资不断扩大。2000年时,制造业占直接投资的比重减少到60%,服务业的比重上升到30%左右。
第二,从投资国别和地区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后,来自欧美国家的直接投资急剧增长。在1994年占中国直接投资总额50%~70%的香港地区,到2000年下降至36%。
以IT产业为中心的大规模投资的增加,使欧美企业的对华投资比重增加。美国投资占对华投资总额的比重由1991年的4.6%(协议投资)和7.4%(实际投资)分别增长到2000年的12.6%和10.7%;欧洲国家直接投资的比重也由1991年的6.3%和5.6%上升到2000年的14.6%和11.5%。
第三,吸收直接投资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到目前为止,政府给予沿海地区以最优惠的引进外资政策,加上沿海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等,使外国企业对华投资集中于沿海地区(到2000年,集中了投资总额的88%)。其结果,在促进了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拉大了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
第四,从引进外资的方式看,从对外借款转变为直接投资。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外开放集中于一部分沿海地区,投资环境也不完备,所以1991年以前,对外借款超过引进外资总额(协议引资)的一半。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限制的放宽,直接投资急剧增加。直接投资占引进外资总额的比重从1991年的60%迅速上升到1993年的90%,此后一直维持在70%~80%之间。
二、直接投资的作用
从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看,1978年以后,除了受“天安门事件”影响的1989年和1990年经济增长低迷外,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增长态势。
自20世纪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大幅度增加。由于实施了国有企业“利改税”、允许私营企业存在等一系列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加上外国企业进入的增加,工业生产也有很大进展。1987年秋召开的党代会,明确了要进一步促进改革、开放的政策,固定资产投资由此急剧扩大,经济增长创下2位数的增长记录。此后,由于“天安门事件”,使经济增长一度陷入低迷状态。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再度走上高速增长的轨道。
尽管在1995年前,中国经济一直持续10%以上的高增长,但由于房地产、股市的投资过剩,使通货膨胀率上升到20%以上。为抑制经济过热,中国政府于1993年后,采取了金融紧缩政策,力图使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经过3年金融紧缩政策的实施,1996年,在实现9.6%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1997年以后,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国对华投资下降,国有企业经营恶化,失业人数增加,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1997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零售销售总额均比上年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率不足1%。由于1998年后半期开始实施发行国债等积极的财政政策,公共投资和民间消费扩大,促进了经济增长,使中国经济保持了7%的增长率。
下面看一下在经济持续增长过程中,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1980~2001年的22年间,中国经济创下了年均9.6%的高增长记录,同期对华投资额(实际投资)累计达到3937亿美元,年均增长28.7%。若单纯从对华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弹性计算的话,对华直接投资增长1%,将拉动0.33%的经济增长率。
外国直接投资加速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1990年外资企业的生产仅占工业总产值的2.3%,到2000年就达到了27%。加上外资企业的进入、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76%下降到2000年的26%。
外资企业的增加,大大促进了就业。特别是随着配件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国的转移,外国企业采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从而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的户籍制度,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或就业,城市劳动力在城市间的转移都受到严格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劳动力转移,因此,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者迅速增长,成为急需廉价劳动力的外国企业的雇佣对象。外资企业员工数从1985年的6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642万人。
另外,从城市各类企业(国有、民营、外资等)员工所占的比例看,外资企业从1985年的0.05%上升到2000年的3%。1985~2000年间,外企员工年均增长36.5%,对华直接投资增长23.8%,说明对华直接投资增加1%,就能增加1.5%的就业机会。
三、产业集聚地的形成
外企进入中国的增加,促进了产业集聚地的形成。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方面还很不积极,因此制造业是以纤维、钟表、自行车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此后,香港地区的企业(主要是以出口为目标的组装加工企业)开始进入华南地区,美国、日本、欧洲的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技能也随之引进。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的通信信息、半导体企业,日本的家电和机械企业,台湾地区的与计算机制造相关的企业加速进入中国大陆,培育了一批生产电视、电冰箱、计算机等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第二章所述,在2000年外资企业的对华投资中,服装、皮革、体育用品、电器产品等4类产品所占比重比较大。这些产业也是中国最具出口竞争力的领域。
从过去20年贸易结构的变化看,以前以矿物性燃料、石油制品等为中心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比例,由1980年的50%下降到2001年的10%,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却由1980年的50%上升到2001年的90%。其中,机械及运输机械等的出口比例由1980年的不足5%,扩大到2001年的32%。纤维及相关制品的出口比例一直维持在20%左右的高比例。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工企业的集中地区———珠江三角洲,由于能够利用邻近的香港地区的基础设施,加上生产成本低(从内地来的劳动者多)等原因,因而集中了以台湾地区企业为中心的电子产业。
另一方面,长江三角洲(上海、浙江、江苏)处于中国东部的中心位置,地理环境优越且拥有丰富的优秀技术人员,因而成为计算机、手机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集聚地。广东、福建等华南地区和上海、江苏等华东地区占中国接受外资总额的一半。
在中国,纤维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电气机械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发展,使中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范围扩大,从而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生产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