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的文明。在古希腊群星并耀的哲学家中,真正有代表性的、被称为“三杰”的只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同时具有令人赞叹的人格。这在他的学生柏拉图和另一位以军事家闻名的学生色诺芬的回忆录中有详细记载。
一位撰写过《耶稣传》的德国学者大卫·施特劳斯说:在世人的眼里,“苏格拉底的形象要清晰和明确得多,尽管他比耶稣还早出生400年”。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在雅典的爱罗匹格区。在他生活的时期,雅典是个生机茁壮的海洋帝国,贸易发达,物阜民康,有大败波斯人的光辉记录,同时实行着令后人议论不休的民主政治制度。
关于民主政治,雅典人的领袖伯里克利在一篇著名的演说辞中说:“民主政治不是为少数人独占,而是为多数人共有。任何人都有平等的发言权。一个人的才能超过众人,我们就给他很高的地位。假使有一个人能为国家做事,虽然出生贫寒,但我们不能因此阻断他的仕途。只要你的生活不侵犯别人或妨害别人,你就可以自由地生活,否则只会被绳之以法。”
这番话说在距今2300多年以前,这种制度在那时卓有成效地运作着。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师,母亲是接生婆。苏格拉底一生当过兵,也担任过公职,但更多的时间是研究哲学,与别人辩论。传说他有一位极其凶悍的妻子和三个孩子。他活着的时候,早已名扬四海,被称为全希腊最聪明的人一。
苏格拉底80岁那年(公元前399年),由于诗人米利托斯、演说家吕康和富人安奴托斯的控告,由500名平民陪审员投票判决,被处以死刑。
行刑的日期被推迟了一个月,苏格拉底的朋友克利托想出了各种办法救苏格拉底越狱逃走。他却毅然遵守法律,坦然面迎死神。
苏格拉底毕生热爱着雅典的民主制度,以神圣的态度对待法律,他所反对的只是某些当权者。于是他情愿接受这个制度的裁定。
克利托在苏格拉底被行刑的前一夜来到狱中,想以花钱买通狱卒的办法帮苏格拉底逃跑,但被拒绝了。在苏格拉底看来,任何一件事都必须用道德来衡量。虽然判决是不公正的,但逃跑是不道德的。他不愿因此而破坏奉行一生的信条。
他对克利托说:“请原谅我,我不能按你的意思去做。”
行刑那一天的早上,苏格拉底的亲人、朋友和弟子都前来诀别。苏格拉底气定神闲地抚弄刚刚卸下镣铐的脚踝,见妻子珊珀蒂和孩子们恸哭不已,就请她们出去了。
克利托寻问用什么方式来埋葬他?苏格拉底微笑着回答:“只要你们从内心真正感觉到我还存在,就用合适的方式埋葬吧。”
他目光烁烁地对众人说:各位,克利托至今不了解苏格拉底是我,而以为尸体是苏格拉底。出于悲哀,他会以为被埋葬的是苏格拉底。克利托,你应该鼓足勇气说:埋葬的是苏格拉底的肉体。
这番意蕴高远的议论,与我国智者庄子的想法极其相合。庄子也对苦心焦虑乃师埋葬方式的弟子说,把尸体置于荒野让野狗撕噬,比土葬和水葬差多少呢?土葬是由蝼蚁吞噬,水葬是由鱼虾吞噬。为什么说让蝼蚁吞噬比让野狗吞噬更好一些呢?
在苏格拉底临刑前,众人悲哀得不知所措,而要由苏格拉底安慰他们应该镇定下来。
苏格拉底沐浴之后,11名狱吏送来了毒液,并向他这位“监狱中最高尚、最文雅和最伟大的人”表示敬意和无可奈何的惋惜。
苏格拉底亲切地告诉流泪的狱吏:“你多保重。请告诉我怎样服用毒液?”
狱吏说:“饮后,就地走走,脚沉重后,就躺下。”
苏格拉底接过毒液,从容地一饮而尽。
临死前,苏格拉底扯下身上的斗篷说:“克利托,我还欠阿斯克雷皮阿斯一只鸡,请别忘了还他。”
人类永恒的师表,高居欧洲思想界两千年之久的苏格拉底,就如此平静甚至喜悦地离开了人世。
别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他的想法。
苏格拉底认为:人从这里走出了世界,这就是所谓死的含义。而死不过是另一场好戏的开始。
他相信灵魂是永存的。
灵魂,是苏格拉底在世界哲学史上最早创立的一个概念。
他认为灵魂不是鬼魂,而是自觉的人格。物质享受、财富和权威与灵魂的清白相比,都一文不值。
苏格拉底一生主张“追求德行是人生唯一的目的。”他被后人看作是一个道德家,他的哲学也有人认为是“道德哲学”。他认为“罪恶源于无知”,“美德即知识”。他一生的所做所为,也是在努力达到“道德上尽善尽美的境地”。
这些观念对后来的欧洲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基督教哲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苏格拉底一生的哲学研究包括:从研究自然(如天文学)到研究人性。他毕生探究并向他人寻求答案: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罪恶?
他怀有一种代表着全人类的使命感,这也是他研究哲学的出发点及其高尚人格的表现。
一直到死,他不曾中断对灵魂不灭学说的研究。
他有一句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是有知的,但知的范围是自己的无知。这并不仅仅是谦虚,而是对真理的不尽探求。
特尔菲神庙的女祭司曾经传达着阿波罗神的证言:
“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苏格拉底并不怀疑神喻,因为说假话就不成其为神,但他又不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在困惑之中,他去寻找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来反驳神喻。
苏格拉底去寻找大人物辩论,但结论是这些认为自己有知识的人,实际并无知识。有人凭借某一方面的知识,来冒充对其他不解之物的知识。有人只知道自己有知的部分,而不知自己无知的部分。
因而他们确认没有苏格拉底聪明。苏格拉底说“我聪明的程度,恰好与我不妄以不知为知的自觉成正比”。
苏格拉底的论辩使许多人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他得罪了许多权贵,同时也获得了赫赫声名。
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罪名有两条:一是不尊敬城邦的诸神并引进了新神;二是败坏青年。
雅典的民主政府是很有意思的,它有时对于政敌常能宽大为怀,对思想的异己却不讲情面。阿那克萨哥拉只说一句“太阳是一块火石”,就要被判死刑。
苏格拉底是信奉神的,所谓“引进新神”,是苏格拉底说他心中常冒出冥冥之中的指示。这是他个人的生理或心理现象,不是罪。
苏格拉底常常回答青年们提出的有关正义、权利的询问,对当权者有所讥讽。这是败坏青年的理由。
当权者早就警告过苏格拉底不许和青年谈话,否则就是犯罪。
苏:你说的青年是哪些人?
当:30岁以下的人。
苏:我买东西时,老板不到30岁,也不许我说话吗?
在雅典,任何人都驳不倒苏格拉底,这使他招致了更广泛的憎恨。
当法庭宣判了苏格拉底死刑后,又称可以用以下条件赦免他:不许再去求知识和爱知识。
苏格拉底回答:“只要我还在继续呼吸、还有力量、我就要爱惜知识,追求知识。”
他说:“请仔细想想,判处我的死刑,你们的损失比我还要大。你们违反了正义,把神赐给你们的一切在自己手中毁灭掉。”
他还说:“你们恐怕再也找不到像我这样的人了。”
不仅雅典,整个人类也难以找到第二个苏格拉底了。
苏格拉底在最后的辩护词中说:
“各位雅典人,你们相信告发者的话,将我处死,是会因此受到惩罚的,……逃避死亡有许多办法,这并不难。但是不受诱惑和不做坏事,却难以做到。……我不怨恨告发我和宣判我死刑的人,只有一件事拜托你们。当我的儿子长大之后,如果他不钻研学问而为金钱奔命,不去做一个真正的人,你们就用处罚我的方式去处罚他。”
“然而,死亡的时刻来临了,我即将死去,而各位今后仍然活着。我们当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确定哪一种境界更好,一切只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创立的“知识论”对西方思想影响弥深,他以辩证法和归纳法把人的知识论推向了更深的领域。
他的弟子柏拉图成为哲学史上的巨人。
在人类思想史上,苏格拉底仍然是活生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灵魂的确是不朽的。
黑格尔在评价苏格拉底时说道:“只有一个可敬的人遭遇灾祸或死亡的时候,只有一个人遭受无辜的灾难或冤屈的时候,我们才称之为悲剧,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在真正的悲剧事件中,必须有两个合法的、伦理的力量互相冲突,苏格拉底的遭遇就是这样。……苏格拉底的悲剧是希腊的悲剧,只是借苏格拉底表现出来而已。”
苏格拉底是维护这个奴隶主的民主政府的根本利益的,可称无罪。但他反对现行政府的“牛倌”们,这就是罪行。苏格拉底死后的雅典迅速衰落了,希腊历史进入了新时期。
哲人说:历史的事实,往往是即将消亡的阶级首先干掉自己营垒里的优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