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秋时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了,其时南方的吴国出现了一位孙武。他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兵学大师,又是出类拔萃的军事天才。他所著的13篇兵法,后人称“孙子兵法”。
中国自炎黄二帝开始,发生最多的事情,自然是战争。社会内部的裂变与更生、民族之间的兼并与同化,每一次几乎都以战争始,又以战争终。这样,中华民族所积累的军事作战经验,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有趣的是,外国的军事经验大多草成于中世纪,到近代才最终形成。中国最著名的军事实践,也出现在汉唐之后。然而两千多年以来,孙子兵法却巍然高居军事殿堂的顶峰,越经后人的实践检验,就越是闪出动人的光彩。日前结束的海湾战争,是多国参与的、技术水准最高的现代战争,但交战双方都没有忽视运用孙子兵法克敌致胜。
明代学者茅之仪说:“孙子之前的兵书精义,孙子兵法都包罗无遗;孙子之后的兵学家,在议论兵学时都不能超出孙子的范围。”
自宋代以后,孙子兵法被官方奉为“武经”。在中国上升到“经”之地位的书,不过四五部。如此,“孙子兵法”在宋代就同儒学一样,成为治国的文武两翼,而孙武的“兵圣”地位,也至此确立。
孙子兵法不仅制订了军事原则,也陶铸了中国军人的武德。历代中国将帅没有不读孙子兵法的。举凡战前准备、作战布署、策略运用、敌情分析等无不显现深刻浸润在讲武论兵者脑海中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问世后即广泛流布。战国时候的韩非子就说“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吴是吴起,另一位战国时期的军事家。苟子在议兵篇中也提到孙子作战神出鬼没。汉武帝见到大将军霍去病不读书,“尝欲教之以孙吴兵法”。第一个为孙子兵法作注的是曹操,他平生最喜此书。在曹先生之后,历代研究孙子兵法的人不下百家之多。最流行的有《武经七书》和《孙子十家注》。前者又存有另外六家的兵学著作。
孙子兵法传到域外,最早的应是日本。大约在公元7世纪(奈良时代),此书在日本大受欢迎,因为彼国也是一个尚武的国度。其时注家蜂起,流派迭出,分北条派、山鹿派等等。这只是对孙子兵法的注疏和解释而言的。日本人尊孙子为“东方兵圣”,可见其地位之高。
在欧洲,18世纪的法国,首先有了孙子兵法的译本,名日《中国军事艺术》,拿破仑和威廉二世读后都大为膺服。本世纪初,英译本《孙子的战争艺术》问世。此后,欧美的军事院校均把孙子兵法列入必读名著的书目之中。美国将军汤姆斯所编《战争之根基》中,将孙子兵法选为五部世界军事学代表作之一。由此可见孙子兵法的广泛影响。
孙子兵法固然是一部兵书,13篇全是研究行军打仗的。但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著作的一种,行伍之外的人读读未尝没有价值。还可以说,文化人从不浏阅孙子兵法亦是一件憾事。
当然对我们来说,这只是随便翻翻。
2
所谓战争是一种不可避免(也无法避免)的军事行为。对攻人者说是以攻为目的的手段,对被攻者说无论怎样厌恶和回避战争也是一种被迫应付的行动。战争从打响那天起,就是以损失土地、资财特别是生命作为代价的。至于它对民族心理及家庭的影响,甚至要持续到战争结束后的许多年。
从处世读孙子兵法,似乎有些不妥,好像是将人际关系中的双方看作是战争中的敌对状态了。其实这只是观察角度问题,战争也并非一味地杀戮,也有议和的课题。在军事理论中,避免战争与减少损失是比攻城陷地更重要的。那么以军事理论来探讨人际关系的进退分和,就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了。
假如我们把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误解、抵牾、争执甚至怨恨都称之为冲突,那么按着兵法中的道理就可引申出两大命题:解决冲突和避免冲突以及相关的一些原则。
3
避免冲突。
孙子兵法通篇都在研究打仗、行军的方法,但孙武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避免征战。“慎战”的原则贯穿于他的整个军事思想中。
“上攻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战”。如果能用智慧解决冲突是上策,而用协调手段是中策,而发生冲突自然是下策了。在任何冲突中,双方都要付出代价。
了解自己和别人。
孙武极重视“知”与“计”。知,是充分地了解自己和别人;计,是从总体上计算双方在各方面的实力。所谓“知己知彼”即这个意思。
人与人的冲突有许多出于自己对别人的误解,也出于别人不了解自己。
孙武说:“智者之虑,必杂以利害”。如果把一件事情的有利与有害的诸多因素计算周全,恐怕有许多冲突就不致发生了。
识时务与不挑剔。
人的缺点大多不可盯着看,有一幅把人的脸部放大的照片,其中污垢与凸凹是难以直视的。孙子说能看到太阳的光芒称不上是眼睛明亮,能举起羽毛也称不上臂力过人。容忍了别人的缺点,几乎是对自己的一种解放,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事情的成败,孙武认为“求之于势,不责于人”。不要追查责任,在发现人的失误的同时能看到非人为的因素,就不至于酿成争端了。
主动原则。
主动和了解别人几乎是一回事,而主动是行为,了解是观察。由于积极主动的沟通而避免了矛盾,这就是“胜”的含义。如果经过一场冲突而占了一些便宜,这算不上什么胜利。因此孙子说:“胜兵先胜而后战,败兵先战后求胜。”
不激化矛盾。
谁见过水面上漂起石头呢?然而滔滔奔流的洪水却能挟裹石头大树,这种力量孙子称之为“势”。他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如果矛盾激化,弱者也会做出战胜强者的事情,因而慎重为贵。
如果争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就要有解决冲突的办法。在孙子兵法之中,也有可资参考的原则。
尽快结束冲突,在兵法中叫作“兵贵胜,不贵久”。拖延时日的矛盾,只能怨上加怨。
全胜。
孙子认为的全胜是指在冲突中减少或完全避免自己的损失。如果只想着重创别人,而不惜自己的损伤,至少是不智之举。
四治。
孙子说作将帅要善于治气(避其锐气)、治心(以静待哗)、治力(以逸待劳)和治变(应付突然之变)。
穷寇勿迫。
这也是不激化矛盾的办法。放别人一条生路,可免除许多麻烦。这和兵法中“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的道理相同。
有备无患。
对于无法避免的冲突,心里要有数,以免措手不及。一是别害怕,二是准备充分,平静待之。在这兵法上叫“不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孙子兵法中还有许多讲修养的道理,虽然这本书并不是研究修养的。
冲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与人的修养有关。
孙子说“兵形像水”。水的特点是避高就低,包容万物,平静而浩大,刚柔相济。这既是行军打仗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上乘目标。
孙子说“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这本是针对行军路线和进攻方向说的。做人倘能够“以患为利”,不去斤斤计较,怨从何生?“以迂为直”更是一种高明的人生态度。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是孙子的名言,也是中国军人武德的核心之一。忍让和规避是针对别人的怨尤而言的。在大的是非面前,能够不计利害地挺身而出,同样是做人的大境界。
孙子还用木头与石块作比喻说:“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为人处事,何处该方,何处该圆,全凭时势与自己的审度判定。贸然而动或懒惰之静,同样是不可取的。
孙子兵法在学术思想上属于可以致用的“术”一类,在哲学上可看出其中包含的道家、儒家和法家程度不同的影响。
孙子认为用兵的最高境界是神出鬼没,处世则不必如此,还是堂堂正正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