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读《论语》,总是一件可惋惜的憾事。无论从思想性或文学性以及做人处世的道理来说,《论语》都是一部可敬、可信同时可爱的书。
《论语》自然是儒家思想的开山之作,但是把孔子的言论弄成一套政治哲学,成为历代朝廷尊崇的统治术,则是后来的事情。
《论语》是孔子学生记下的谈话录。按东汉班固的说法,是孔子去世之后,其门人编纂的。依郑玄和邢昺的研究,记录者为子夏、仲弓和子游等人。时间约在孔子殁后的四、五十年间。
孔子的思想是以人为核心的,就像老子的哲学以自然为核心一样。黑格尔说过,孔子的思想中“思辩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这话固然偏颇,但也反映出孔子的学说是在人生哲学的前提下关于社会和人生的学问。他的学说亦可说是“仁学”。仁,既是道德范畴的爱人与修身,又是本体论范畴的对人之本质的探究。
《论语》凡20篇,翻译成白话约12万字许,每篇以首句为标题,如:“学而。”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统治者把孔子推到至高无上的程度。《论语》也由诸子的著作之一上升为“经”,是所有读书人必读的圣书。这种做法首先透着当局的别有用心,或者说孔子及其思想被险恶地利用着。如毛泽东同志谈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说:“那时统治阶级都拿孔夫子的道理教学生,把孔夫子的一套当作宗教教条一样强迫人民信奉。”这里,首恶是统治阶级,其次才是儒学。因为逢于乱世,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第一件事就是反孔,而统治者总是要尊孔的。几千年来,对于孔子的毁誉没有停止过,以后也不会停止。其中原因各有曲折,但可证明的是孔子和《论语》这部书的生命力。
有多少个论者,就有多少各自不同的孔子。人们期待着把孔子当作一个亲切有礼貌的长者、和蔼不势利的教育家,一个风趣幽默与万物相亲的好朋友来与之对话,也抱着这样的动机读《论语》。
这也正是孔子的本质。
《论语》博大精深,我们不妨轻松和粗线条地浏览一二,又可把握其根本性的命旨。
它的文笔非常简约,没有空话大话假话和玄话,又极优美和富有哲理。
如孔子夸奖学生颜回,寥寥几十字就呼之欲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入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又如他形容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谓享受粗疏的饭食,喝生水(古代讲究的人饮开水,叫汤),枕着胳膊肘来上一觉,不也很快活么。
达观、简朴而平易,是孔子一生的风格。
孔子在《论语》中的言论,是谈天说地,无所不论的。但作为思想家,也有其理论之核。在《论语》中,这就是“仁”的观念。仁,也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像道家的“道”一样。
什么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万物苍生,爱父母兄弟、爱学习工作,都是仁的内容。这与墨家的“兼爱”和基督教的“博爱”殊途同归。
对于仁的解释,孔子有其各自不同的侧重。颜回问时,他说克制一己的欲望、遵循社会道德法制的轨迹,可称为仁。仲弓请教时,他说在社会上对待所有的人都应像敬待宾客,对为自己服务的百姓应视同神明。自己所不能承受的事情,也不可强加给别人。对国家和家庭都没有怨尤怒气、可称为仁。子张请教时,他说了五条做人准则。恭顺而有礼貌就不会受到别人的轻侮,宽容大度就能得到众人拥护,讲求信用会博得信任,勤奋敏捷做事就有成绩,慷慨助人就能获得别人帮助,这就是仁。当他的弟子司马牛请教仁时,孔子的回答是令人惊讶的。他说:“仁就是说话慢一些。”司马牛反问:“慢点说话怎么能算仁呢?”孔子答道:“做事情是难而又难的,怎能轻易开口呢?”
在这里,仁是个人修养,是襟怀,又是作人准则,也是政治理想(如“天下归仁焉”)。
我以为,仁在孔子看来还是一种过程和手段,如同他另外一个重要观念“孝”一样,最终要为“礼”服务。历代统治者最看中的也是这一点。维持现存秩序,讲究君臣父子的地位,这就是礼的内容。孔子学说有时被利用到一种反动的程度时,其根本也在这里。但孔子并不常常提到礼。
孝,是《论语》中的重要观念,到后来被儒家抬高到“万善孝为首”的程度。孔子只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推崇孝,虽然也兼及其社会功能。孔子认为敬爱父母、善待兄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人格标准。对父母应该“敬而不违,劳而不怨”。仅仅是侍奉和恭敬父母,但常常违反他们的意愿或抱怨不迭,都是可鄙的。
孔子还说过一个独特的比喻:光是供养父母那不叫孝。自家的猫狗牛马不也得由人养活吗?对爹娘光养不敬,和养牲畜有什么区别呢?
当然,孝不光是一个赡养老人的问题。作为一种哲学,孔子的学生有子回答了其中意义。他说:一个能敬奉父母的人很少有冒犯上级领导的。冒犯领导又制造动乱,对于一个讲究“孝”的人来说,压根就没听说过。孝是做人的根本,把这个关系摆正,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天下自然太平。这就是仁。
于是,那些纸醉金迷的帝王与将相以至地主富农,总是不断要求被压迫者讲求“孝道”,至于后者饿死与否是可以不管的。
孔子对于孝还有一个幽默的说法。说是你爹用小竹棍揍你时,应挺着别动。他要用大木棒收拾你,就赶紧逃跑,否则会给你爹添麻烦(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不陷父于不义)。
怕挨大棒的毒打而逃跑,并不因为肉体苦痛,而要顾虑父亲把自己打残或打死后蒙上恶名。这种孝很可使人发笑了。
作为教育家,孔子毕生诲人不倦。作为学者,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知识的钻研。《论语》中,此类记载颇丰。
对于学习的迫切感,他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对真理的追求,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他还注意向书本之外的贤人和社会实践学习,如“见贤思齐,见不贤内省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和物质生活相比,他认为学习更有价值。“食不求饱,居无求安,敏于学而讷于言,可谓好学而已矣。”
有一次,孔子向学生宣布不想说话了。学生们不禁生急,说您木言语我们跟谁去学呢?孔子说:“你们看老天爷啥时候说过话,不也照样哺育万物吗?”
这可能又是一种幽默,但也可窥见孔子对知与行的执著思索。
对于自己的学说,孔子始终是身体力行的。而且他善于从最普通的事物中发现哲理,并用最平实的话讲出来,因而让人玩味再三。
譬如他对当权者,只讲了四个字,便已切中要害,“政者,正也。”自己不正而当政,肯定会使百姓叫苦不迭。
仅就书而言,《论语》值得一读,读来又很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