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大军从平城出发。也是天意如此,从平城到洛阳,一路上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堪。9月到达洛阳,士兵个个精疲力竭,不少人还染上了可怕的瘟疫。休息几天之后,下令军队继续南进。出发的时间到了,孝文帝身着戎服,执鞭策马而出,一副煞有介事的样子。这时,只见文武群臣匍匐马前,挡住了去路。孝文帝明知故问地说:“南征之事在朝廷上就已经定了,现在大军要出发,诸公还要说什么话呢?”只听尚书李冲进谏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没能辅佐陛下治御四海,使得萧齐还在江南逞狂,以致劳顿圣驾亲征,我们理应效死疆场。可是自从离开平城以后,阴雨不止,人马疲惫,再往前走,路途遥远,潦水就更厉害了。如今在中原境内,就这样举步艰难,到了南方,又有长江阻隔,如果造船的话,肯定要延误时间,那时候军队疲劳,粮食缺乏,就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还是及早回师为好。”孝文帝严肃地说;“大家以雨水为由劝我,依我看,夏天旱了,所以秋天就雨水多,到了冬初雨季就过去了。如今大军已到此地,怎么能停止不前呢!”李冲又说:“这次南征的行动,天下人都不愿意,只有陛下一意专行,我等一片赤诚,冒死劝陛下停止南征。”孝文帝大怒说:“我正要一统天下,可你们这些儒生屡次加以阻挠,如再敢多言,必将以军法严惩。”说完,打马就往前走。这时大司马安定王拓跋休、任城王拓跋澄等一面哭一面劝,孝文帝才发话说;“这一次兴师动众,如果没有一个结果就这样回去,怎么样昭示后人呢?我时刻都在考虑着如何成就王业,如果这次不能南征,就应当告谕天下迁都洛阳,王公大臣们以为如何?决定一旦做出,就不能再改变了。同意迁都的站在左边,不同意迁都的站在右边。”这时只见前南安王拓跋损站出来说:“成就大功业是不迁就一般人的,只有非常之人才能成就非常之事,如今陛下要光大王业,停止南征,迁都中土,这是千秋不朽的大业,也是我们群臣的心愿,苍生的大幸。”他这样一说,大家齐呼“万岁”。孝文帝迁都洛阳就这样决定了下来。
孝文帝导演的这场迁都戏,终于降下了帷幕。当初,他虽然谋虑着要迁都,但俗话说安土难迁,上上下下都眷恋旧土,阻力太大,他于是打出南征的旗号(这是谁也不敢反对的),以行南迁之实,终于获得了成功。
孝明帝受骗杀元怿
公元515年,北魏宣武帝死后,年仅六岁的太子元诩即位,这就是孝明帝。胡太后临朝听政,元诩的叔父清河王元怿受命辅政。
元怿才学好,品行正,忠心辅政,对胡作非为的胡太后的妹夫元叉一伙常加裁制。元叉对他恨之入骨,经常和自己的心腹、侍中刘腾密谋,要设计加以陷害。
当时,管理皇帝饮食的是主食中黄门胡玄度和胡定兄弟俩,一天,刘腾将他们俩骗出来说,元怿让他们在皇帝的御膳中放上毒药,并以金帛财宝相许,如果毒死了孝明帝,元怿能当上皇帝,兄弟俩就可以大富大贵了。二人一听,吓破了胆,赶忙去报告孝明帝。孝明帝还是个孩子,哪能分辨得了真假曲直,当即登上显阳殿要处理此事。当时胡太后不在前殿,刘腾关闭了通往前殿的宫内道路之门,使得太后无法进殿。元怿进宫,要进徽章阁,元叉一步上前拦住。元怿说:“你想造反吗?”元叉冷笑一声答道:“元叉不造反,我来是要抓造反的人。”于是当即命手下的人揪住元怿的衣袖,将他关了起来。这时刘腾召集文武百官,当众宣布元怿的罪状。大家虽不相信,但人人惧怕元叉,没人敢站出来说话。元叉、刘腾便把由他们拟定、群臣签名的奏章上奏孝明帝,孝明帝盛怒之下,自然准奏。元怿当夜被斩。
凭空捏造谣言是常见的一种陷害他人的手段。谣言可以杀人,元怿之死就是一个例证。
宇文泰死里逃生
公元543年春,东魏高欢率大军过了黄河,占据了黄河边上的邙山,扎下了营寨。西魏的宇文泰把辎重留在后面,连夜直奔邙山袭击高欢。高欢派出的侦察骑兵报告说;“敌军距此40多里,一路上就草草吃了一顿干饭。”高欢严阵以待。黎明时分,两军相遇,只见东魏的将领彭乐带着数千骑兵直冲西魏的北路,所向披靡,一直杀进了魏营。有人向高欢报告说:“彭乐投奔西魏了。”高欢一听怒不可遏。正在这时,只见西北方向尘土滚滚,彭乐派人飞马报捷:俘虏西魏文武官员48人。高欢当即下令全线出击,西魏军被杀的就有3万多人。
高欢这时兴奋异常,命令彭乐全力追击宇文泰。宇文泰这时已被追得走投无路,非死即俘。他望着马后的彭乐突然高声喊道;“你不是彭乐吗?你这个傻小子,今天杀了我,明天还能有你吗?还不快回去收拾你那些金银财宝!”彭乐原是从尔朱荣那里叛归高欢的人,以前又吃过败仗,对高欢本有戒心,加上有点财迷,听了宇文泰的话,拨马便回。临走宇文泰又送了他一条金带。
彭乐跑回高欢身边,喘吁吁地说:“宇文泰那小子跑得太快,这一回逃过了我的一刀,不过已经吓破了他的胆。”高欢一看没抓住宇文泰,又恼又恨。揪住彭乐的头朝地上猛撞,好几次举刀要砍,咬着牙才勉强忍住了。彭乐说:“再给我5千骑兵,我去取宇文泰的头来。”高欢听了,又可气又可笑地说;“是你把他放了,怎么现在又说要取他的头来呢?”宇文泰就此逃脱一命。
彭乐是一个反复无常而又贪财的人,宇文泰所以能几句话就死里逃生,全在于他了解对方的为人,能揣摸对方的心理。
杨愔不听劝阻遭暗算
公元559年10月,北齐文宣帝高洋死,其子高殷继位,这就是北齐废帝。高洋有两个弟弟,常山王高演和长广王高湛。高洋死前,担心他们篡位夺权,遗诏命杨愔等四人辅政。扬愔对高洋父子忠心不二,这就使得没有当上皇帝的高演和高湛对他十分忌恨,他们的母亲、已经进位太皇太后的娄太后对杨愔等人也很不满。
高殷即位后不久,在杨愔的建议下,拜高湛为大司马、并州刺史,拜高演当太师,录尚书事。二王拜职的那一天,在尚书省大会文武百官表示庆贺,杨愔等也要前去赴会。和杨愔共同辅政的郑子默劝阻说:“这一去情况难以预料,还是慎重些好。”杨愔听不进去,说;“我们对国家忠心耿耿,有什么可顾虑的。”果然,长广王高湛已在尚书省后房埋伏了几十名家僮,只等约定的暗号一发就动手。酒席宴间,人们举杯庆贺。长广王两手各举一杯走到杨愔跟前敬酒,连喊三声“捉酒”,只见一群人和埋伏的家僮蜂拥而上,将杨愔等人抓住捆了起来。杨愔大喊:“你们要杀忠良之臣吗?”话未说完,已经被打得头破血流。
这时,太皇太后驾临昭阳殿,李太后(高殷之母)和高殷陪侍两旁。常山王一伙闯进来,情绪激动,叩头说:“臣等和陛下骨肉相连,杨愔等人却妄图擅权乱国,如不及早处置,将成为国家大害。现在杨愔等人已被带进宫来,听候太皇太后发落。”太皇太后问:“杨愔如今怎么样了?”有人回答:“一只眼睛已经被打出来了。”太皇太后面露哀伤之色说:“杨愔能成得了什么大事,留着他不好吗?”可是说完了这话,又朝着十六岁的高殷斥责道:“这帮人心怀逆志,想先杀掉我的两个儿子,然后除掉我,怎么能姑息纵容!”杨愔等人终于被杀。死前,郑子默长叹一声说:“不听智者的话,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真是天意呀!”
太皇太后也知道这样杀戮忠臣不能服人心,埋葬杨愔时亲临表示哀悼,哭着说:“杨愔如此忠诚却不得善终。”就用御用的金子做了一只眼睛,亲自安在杨愔的眼眶中,表白说:“以此表示我的怀念。”
杨愔为官多年,对北齐一片忠贞,但是对高演、高湛的狠毒和太皇太后的虚伪却毫无警惕,而且不听郑子默的劝说,终于陷入别人的诡计之中。从这点看,他是个十足的糊涂人。
造谣言杀掉斛律光
北齐后主高纬即位后,身边有一弄臣名叫祖埏,被任命为光禄大夫、秘书监、侍中、尚书右仆射,权倾朝野。当时的左丞相名叫斛律光,是几朝名将,战功卓著,为人正直,威信很高。对于祖埏一伙的胡作非为,斛律光深感忧虑,而祖埏对他也十分忌恨。
那时,北周的勋州刺史韦孝宽企图进攻北齐,但因惧怕斛律光这员大将而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便派出间谍在邺城造谣言说,“百升正上天,明月照长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树不扶自竖。”祖埏听到后,正中下怀,又加了两句:
“盲眼老公背大斧,饶舌老母不得语。”还故意教那些小孩子在街上传唱。谣言传到高纬耳里,他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问祖埏。祖埏知道时机已到,便头头是道地分析起来:“百升合起来就是一斛(斛是古量器,合10斗),明月就是光。高山是高氏江山,槲树指斛律氏。这明摆着是说斛律光要起来造反,篡位夺权。至于最后两句,盲眼老公是说的我(祖埏当时双眼失明),饶舌老妇说的是陛下的乳母。这谣言听起来实在是可怕。”祖埏的这番话用意很明显,是要挑动高纬杀掉斛律光。但高纬这个人生性怯懦,对此一直孤疑不决。祖埏一伙又买通丞相府的僚佐封士让,叫他诬告斛律光秘密调集军队进逼京师,家藏兵甲器械,养了好几千家僮,图谋不轨。高纬听到这个报告,才下了要杀斛律光的决心。
决心是下了,但怎样才能杀掉呢?祖埏说:“如果下令召他来,恐怕他有怀疑不肯从命。可以派人送他一匹好马,告诉他天子明天将往东山游观,希望他一起同行。这样他一定会来拜谢,那时就可以下手了。”斛律光果然上当,入宫后当即被杀。
谣言有各种各样,耍弄文字游戏就是一种。在封建社会里,篡夺帝位以前往往散布种种谣言作舆论准备,韦孝宽和祖埏就是采用无中生有、谣言共鸣的手法将北齐的良将斛律光置于死地。
韦孝宽一封假信安边境
西魏文帝时,韦孝宽以大将军的身份担任南兖州刺史。那时,南兖州的州治谯郡在东魏境内。东魏将领段琛、尧杰带兵占据宜阳。韦孝宽的部队只好驻扎于宜阳的附近。段琛经常派遣阳州刺史牛道恒煽动引诱边民往东魏跑。边境不宁,搞得韦孝宽坐卧不安。
一天,段琛突然接到部下拾到的一封书信,看字迹是牛道恒写给韦孝宽的。信中反复诉说自己的归降之意,十分诚恳,信纸还有灯火余烬烧下的痕迹,看来这封信是夜里偷着写的。段琛顿时对牛道恒生了疑心。从此以后,牛道恒再有什么好的意见措施,段琛一概不予采纳。二人的隔阂越来越深。韦孝宽得知对方上下离心,内部不和,乘机出兵突然袭击,将段琛和牛道恒生擒活捉。边境一带从此安宁下来。
实际上这封信是韦孝宽有意假造的。他暗里派人查寻到牛道宽的笔迹,找了一个善于模仿别人笔迹的人写了上面的那封信,又把信丢到段琛营中。段琛果然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