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压力的大小,工作气氛的轻松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所属的类型。很多员工抱怨领导越来越难相处了,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工作,还是要继续与领导相处。能否与领导和睦相处,关系着我们事业的发展与未来。
这就要求我们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明白他的意图,读懂他的心思;然后仔细观察领导的一举一动,摸清他的脾气;最后对症下药,尽最大努力满足领导的需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领导建立一种良好的关系,获得领导的赏识,不断得到提拔与重用。
查理到一家大公司应聘销售经理,面试官告诉他试用期三个月,并通知他第二天来上班。第二天,查理来到公司,兴冲冲地等待领导分配任务,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老板竟派他到商店做一个普通的销售员。
面对领导的决策,查理牢骚满腹,怎么也没想到领导会让销售经理去做销售员。虽然对领导分配的工作很不满意,但是他还是留了下来,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对销售这一行业有了进一步理解。
与此同时,他也渐渐地了解了领导这样做的原因:领导是一个谨慎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周全,对待工作更是一丝不苟,对于那些新员工,更要精挑细选,先从基层做起,考验一下是否具务较强的工作能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查理出色的表现,再加上对领导做事风格的了解,他顺利地通过了试用期,并且拿的是销售经理级别的工资。
试用期过后,查理工作更加努力,取得了杰出的业绩,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将他提拔为销售经理。
在工作中,只有像查理一样搞清楚领导的脾气、性格、做事风格,摸透他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满足他的需要,从而获得晋升。当然,我们工作时所面对的上司不只一个类型,只有我们对各类领导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职场上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与稳重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常态,胸有成竹。遇到这类领导,我们不要自作主张,擅自变更工作内容,只须按照制定好的工作计划埋头苦干就可以了。这种领导喜欢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因此我们在做事时,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一些细节问题。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我们最好想办法自行解决,若不采取行动积极应对,就会延误时机,不能完成任务;将问题处理好后,再向领导做系统汇报。这样不仅体现出我们的应变能力,还能让领导更加看好你。
——与豪爽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喜欢有才华的人,只要我们工作能力强,就一定有发展的机会。遇到这类领导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才能,静待晋升、加薪的机会,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脱颖而出。当时机没有到来的时候,我们要继续努力工作,确保工作效率高,质量好,在领导面前展示我们游刃有余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要细心观察,寻找机会,一旦发现机遇,就牢牢抓住。为避免机遇来得太突然,我们要及早筹划,争取时机一到,立即行动。
——与追求完美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喜欢事事亲临,不给我们提供展现的机会;并不是他不想给我们机会,而是他们总怕下属做不好,不知不觉间独揽了所有的表现机会。工作中,只要我们稍有差池,就会遭到领导的批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客户,他们都要求苛刻,力求完美。遇到这样的领导,首先,我们要为自己感到庆幸,跟着这样的领导我们能学到很多东西;其次,我们要善于向领导学习,有事没事多向领导请教。对于追求完美的领导来说,下属能主动向自己学习是件好事,他们愿意教我们东西,希望我们不断学习。
——与工作狂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认为只有不断工作,才能更好地生活。因此,他欣赏努力工作的下属。在这类领导手下工作,每天工作的任务量会很大。与这类领导相处,最好的办法就是甘拜下风,令他感觉到我们不如他,最大程度上满足领导的成就感。另外,我们想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可以建议领导增加一个人,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并耐心向领导解释,不是自己完不成任务,而是增加人手能更出色地完成任务。
——与固执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天生比较固执,或者在长期的工作中习惯了独断专行。当遇到这样的领导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与其讨论问题时的方式。由于固执己见,领导可能会在某些决策中出现失误,这时候我们有义务来提醒领导,但是方法一定要委婉。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赵太后就是一个固执的领导,在她威胁众臣不要再劝的情况下,触龙还是委婉地说服了她。这里就是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说服能力。
——与脾气暴躁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破马张飞地大骂下属;下属往往对这种领导避之唯恐不及。这种人性格往往比较粗犷、豪爽,既然能当领导,就说明他是明白事理的,只是天生一副臭脾气。和这样的领导相处,我们平时做事尽量要小心,一旦犯错,遭遇领导批评,也不要太慌张,分析一下对方说的有没有道理。如果他是有道理的,就主动承认错误,这样一来,对方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如果他是没道理或者和我们根本没关系的事,我们要先忍一忍,等他的气消了,我们再向他解释这件事。
——与沉默寡言型上司相处
这类领导通常少言少语,表情也比较单调,下属常常为摸不透对方的心理而担心。其实大可不必,这样的人往往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内心非常敏感。所以对这样的领导要采用攻心战术:平时多给对方留些空间,尽量不去打扰;遇到分歧点到为止不要与他们辩论;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地给予对方关照。时间久了,对方就可以体会到下属的良苦用心,从而产生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