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5400000007

第7章 介之推与寒食节

从前,清明节的前一天照例是家家户户不得生火做饭的,到处看不到一缕炊烟,这一天叫寒食节。寒食节的起因据说是为了介之推。

介之推这个人只是在《史记·晋世家》中出现,我们也仅仅知道他是晋公子重耳出亡时的一个随从,至于他从哪里来,以前是干什么的,则一概不知。据说,重耳在逃亡途中粮食用尽,饥肠辘辘,介之推还悄悄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给重耳充饥。但那是野史,不足为据。《史记》上是这样记述介之推的故事的:文公(重耳)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未尽行赏……一是以赏从亡未至隐者介之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日:“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已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推曰:“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此乎?与汝偕隐。”至死不复见。

这段文字是被收录在《古文观止》里的,小时候读过无数遍,每每觉得回肠荡气,介之推这个人物的形象在心目中也就日渐高大起来。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生涯,终于在其弟晋惠公亡故之后,回到晋国当了国君。他大赏随从者以及有功人员,唯独介之推不去邀功,于是晋文公也就把他给遗忘了,没有封赏。介之推认为重耳当上国君是天意,那些邀功之人是冒天功为己力,自己跟这样的人很难相处,于是他就跟母亲一起悄然归隐了。介之推实在是太耿直了,后世贪天功为己有的人不要太多噢!介之推归隐于何处,也没有交代,《史记》上只说他“至死不复见”。后来,有人替他抱不平了,便作了一首谣谚挂在晋文公的宫门口,谣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看到这首谣谚马上想起了介之推,到处找他,却哪里还找得到?只听说介之推隐于绵山中,于是文公将整座绵山都封给了介之推,号曰:“介山”,并且说:“以记吾过,且旌善人。”因为这个缘故,绵山所在的地方至今仍称介休县,意思是介之推在此休息的地方,现在山西境内。

那么这段历史又怎么会演变成寒食节的故事呢?原来,民间有好事者觉得历史还不够丰满,便编造出一段故事:说是晋文公听说介之推在绵山,亲自带人来寻访,找了三天都没找到,然而山上的农夫说前几日确有一个人背负着一位老妇上山来,他们看到他在此汲水。于是晋文公深信介之推一定在绵山上,只是躲着不想见自己。左右为他出主意道:介之推为人至孝,只要放火烧林,他一定会背着老母逃出来的。晋文公也一时脑子搭牢,居然采纳了这个馊主意。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之推还是没有出来。火熄灭后去寻找,却见介之推和老母相抱着被烧死在一棵枯柳之下。是火太大了逃不出来,还是宁死不屈被烧死的?应该是后者吧。晋文公大恸,于是下令改绵山为介山,封山为伺田,并于绵山立县,是为介休县。

传说晋文公烧山这一天,距清明节正好一个月,当时的晋国人思慕介之推,因为他是死于火的,所以竟不忍生火,整整为他冷食一个月,后来,实在吃不消,就逐渐减为三日。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地,每岁冬至后一百五日,预做干粮,以冷水服食,谓之“禁火”,亦曰“禁烟”。这一做法竟流传开来,终至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习俗,并且定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这一天户户冷食,家家门前插柳,以招介之推之魂。

其实,寒食节在介之推之前就已有了。《周礼》记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可见禁火为周的旧制。汉代的刘向也认为寒食节跟介之推无关。但晋人的《邺中记》和《后汉书·周举传》等书籍开始将寒食节附会为纪念介之推,就好比端午节是纪念屈原一样,这倒也有利于民间对于这一节日的弘扬与推广。

我常常在想,中国人骨子里是很少有悲剧意识的,凡事我们总喜欢以大团圆式的喜剧结尾,何以独独对介之推这段故事编出如此生动感人的悲剧来?解释只有一个:想来是对封赏之事,历代的人都感触颇深且怨气颇重,做了一点事情,总以为自己功高盖天,而人心又总是不知足,觉得封赏总也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所以借介之推的故事来发发牢骚,聊以责怪当权者。其实,编造出这个故事的人恰恰已经背离了介之推不肯贪天功为己力、与世无争的高风亮节,拿介之推的话评价他们就叫做“尤而效之,罪有甚焉”。

历史上的介之推不言禄,是一份平和,一份坦然,而不是一股怨气。要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所以古往今来也只有一个介之推。

绵山上传说的那把火一烧,怨气就烧出来了。这股怨气后来还一直延续。这不是介之推的精神。寒食节现在是不怎么流行了,不流行的好,也没啥意义。

同类推荐
  • 重振大明

    重振大明

    一个平凡的人来到了明朝晚期的天启年间,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拯救这个汉民族最后的王朝,他用尽了心力。朝廷中他要与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一争高下,战场上他要与后金的大军战斗,从此他的生命将不再平庸......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内容涉及中华远古、夏朝、战国、西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直至清朝,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进行了讲解
  • 帝国拾遗

    帝国拾遗

    秦帝国建立与毁灭背后的鬼谷众生相。帝者布天下之局,鬼谷以苍生为棋,起子算尽天地日月人,落子尝遍欢愁苦乐恨。天借我二十年看君登帝阙,地赊我十五载为君葬江山。二分史实,八分胡诌,借鬼话悼秦,托古人说梦。若十分可笑,还请一笑置之。(男主:始皇;女主:清河)
  • 汉末逆反者

    汉末逆反者

    自小无根之人,纵使胸有万千沟壑,心有破天之志,奈何这是一个讲究出身的时代。。。。。。
  • 叶氏太平记

    叶氏太平记

    元和之乱后的一百年,四分五裂的周王朝迎来了穿越而来的主人公——叶未然。身为天命的太平使,想要带给天下安泰,却先要举起屠刀以武止戈。只一句:杀生为护生,斩业非斩人。没有纷繁复杂的阴谋阳谋,没有花痴11的剧情桥段。等待着大家的,是无数场各不相同的战争……本书将竭力展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战争历史为主的穿越场景,偏重对古代战略战术的描写。敬请喜欢兵法计略的书友驻足一观,不胜感激。
热门推荐
  • 利刃

    利刃

    军人铁血的好儿郎,挥起利刃杀向四方!侵犯我领土者!杀!!侵犯我神龙大陆者!杀!
  • 我与鬼犬

    我与鬼犬

    屌丝倪大胆,为赢得赢氏三兄妹那二十万赏钱,以命为赌注住进也是为领取赏钱而丢掉多人性命的鬼屋。倪大胆运气不错,在自己爱犬帮助下,捡回了性命,也赢得了二十万。但是爱犬小黑却因舍命救主变成了鬼犬。事情并没有因此而结束,当赢家三兄妹得知鬼犬的事后,提出一个更为胆大且冒险的计划,寻找宝藏。虽然深知这是一个比起鬼屋来更为险恶可谓是九死一生的行动,但是在那打开孟获城天下无穷人的诱惑下,倪大胆同意继续与赢家三兄妹合作,与他们一起去那深山老林里寻找传说中埋藏着无数宝藏的孟获城。接下来在这漫长的寻宝途中,更为灵异古怪的事层出不穷,几乎是每行一步,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他们能不能如愿以偿?看完本书,自然会见分晓。
  • 埃森哲《展望》:迈向成果经济时代

    埃森哲《展望》:迈向成果经济时代

    智能硬件正在弥合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的“最后一公里”。随着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嵌入硬件产品,领军企业开始利用高度互联的硬件进一步了解客户需求,缔造更有意义的成果,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本书包含埃森哲在成果经济领域的三篇力作:《迈向成果经济时代》、《成果销售——给客户其所需》、《赢在服务:制造业下一个“蓝海”》。
  • 神魔时代之战神

    神魔时代之战神

    万物失灵,异族来袭面对魔人,人类没有丝毫反击之力,面对魔兽,人类只能被杀或自杀,在这绝望的世界中,人们只能做无用的垂死挣扎末世生存二十年的老炮儿——楚云,意外重生前世兄弟被害死,亲人惨死,最后在一场魔人的“游戏”中死去,楚云今世要阻止这一切!
  • 俏皮郡主

    俏皮郡主

    她虽然生在王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她并不是较弱的大小姐,小姐们喜欢的琴棋书画她不爱,她喜欢什么呢?南宫雨涵你又给我下毒......南宫雨涵你弄的什么机关?南宫雨涵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还想跑......你给我站住,少爷她武功不好,但是轻功很好.....不好了,不好了,郡主离家出走了啊,世子你去哪里?我去庆祝啊,她终于离开家了,出去祸害别人去了此文是慢热文,此文是慢热文,此文是慢热文,重要的事说三遍。请大家耐心阅读,精彩很快会呈现。
  • 禁忌千年

    禁忌千年

    爱是什么?爱难道就是占有、伤害和囚禁吗?我是你的妹妹,你不该对我有爱!欧阳雪,你休想用死来摆脱我,生生世世我都将找到你,折去你的双翼。既然你不能爱我,那就恨我吧!
  • 百变凉菜

    百变凉菜

    "各种家常凉菜做法,包括健康爽口做素菜、香辣拌黄瓜皮、蓑衣黄瓜、果汁白菜心、蒜香菠菜、凉拌胡萝卜丝、凉拌苦瓜、糯米藕、 彩霞蔬菜冻、腌西兰花、绿芹红提、红翠大拌菜、西红柿洋葱沙拉、西红柿拌豆腐、皮蛋豆腐……"
  • 校园之青春有点苦

    校园之青春有点苦

    这是个大坑,千万别看!!!里面的文章不关剧情,我不想写这篇了,想写个同人的,但这篇还要审核,所以没办法····
  • 小女子不坏,才怪

    小女子不坏,才怪

    天楚大陆,皇族姓氏为楚,除了皇室还有不同的帮派。
  • 异尸行者第一部

    异尸行者第一部

    《=异尸行者=1》第一章无法忘却的2297人类文明公元二二九七年四月十三日,一场大型病毒感染事件发生了,有大约六万人被感染变成丧尸,这个人数还在增加但稳定在了三十亿!!!!因为那时已无人统计丧尸数量。更多请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