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55400000011

第11章 天下者,究竟谁家的天下

从前读《水浒》《说唐》,从梁山好汉、十八路反王等造反英雄口中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当时倒也未及细究,只觉着说者痛快听者惊心:毕竟那是在封建时代,君权神授,皇帝都称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奉天承运来统治芸芸众生的。皇帝的江山别人是觊觎不得的,否则就是大逆不道。然而,居然有人敢说这样的话,真是够大胆的!考虑到这些造反英雄的身份,倒也可以理解。

后来,看到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个问题又被出来了。

问题一再被唤起,却终归只能待解,说明这个问题很有探究一番的必要。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这么一个问题,其实是用疑问的句式在陈述一个论断,那就是: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与梁山泊、瓦岗寨的强盗们表达的是同一种意思。

其实,寻根溯源,这个问题或者说这个论断,早在两千多年前,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请他的门客编写《吕氏春秋》这本书时,就已经提出过了。

在《吕氏春秋》的《贵公》一章里写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吕不韦这个人是很有点传奇性的。他本是战国末年韩国阳翟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县的一个大商人,家财千金,富可敌国,但是有些不安分。正如现代政治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一个人在经济上获得了相当的地位后就会考虑谋取政治地位。读书的时候,历史老师告诉我们: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革命。

当然,吕不韦倒不是想革命,他只想做一笔生意,说白了,就是想完成一桩权钱交易。

吕不韦在赵国的都城邯郸经商时,结识了正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异人当时生活得很困苦,简直就没有回家的希望,也就根本没有继承秦国王位的可能,但吕不韦却认为世上没有钱办不到的事,他想投资做这笔“生意”。他回家问他父亲:“种田能得利多少?”他父亲回答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宝能得利多少?”父亲答道:“一百倍。”吕不韦再问:“那么立一个君主从而据有一个国家能得利多少?”他父亲怎么也想不出这个利率该如何计算,只能回答说:“无数倍。”于是吕不韦就下决心用全部家财为异人活动,使异人取得秦国的王位继承权。在他看来,异人这个秦国王孙是“奇货可居”。他毅然为异人作了大量的政治投资,使得异人终于回到秦国并继承了王位。异人当然很感激吕不韦,立即封他为秦国的相邦,吕不韦从此权倾一朝。

他那笔“奇货可居”的生意做成了。

据传,当时在赵国的时候,吕不韦还将自己已有身孕的爱姬送给了异人。这个爱姬后来被异人立为夫人,生下了嬴政,也就是后来并吞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始皇。

当时没有DNA检验这么先进的科学测试方法,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遗腹子,我们谁也说不清,只有秦始皇的妈妈才最清楚。我们只能说它是一个传说。但如果这个传说属实,那么吕不韦这笔生意可真做大了!像吕不韦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投机商人提出“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这么一个论断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不敢想象刚刚统一了天下,当了始皇帝的嬴政读到这句话时作何感想。秦始皇自然不会承认吕不韦是他老子,否则他的江山继承得就有些不合法。所以我想秦始皇看到这样的文字一定是龙颜大怒。因为他是想江山由他们老赢家世世代代地坐下去,直到千秋万世的。按照他的想法,如果他的如意算盘打成,那么我们现在还是在秦朝。

秦始皇对吕不韦的恼怒自此又加深了一层。这也埋下了吕不韦后来被放逐而死的伏笔。我想,到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这本《吕氏春秋》一定也是被当做“大毒草”焚毁的。

秦始皇这样做,我们可以理解。统治阶级当然要极力扼杀这种离经叛道的思想,因为这直接动摇了他们的统治基础。然而,跟秦始皇派人到海外求仙药想长生不老一样,令他遗憾的是:思想一经萌芽,那绝对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任何人想要扼杀思想都只能是徒劳无功、自欺欺人。

秦始皇“焚书坑儒”一千多年后,到了明朝的吴承恩写《西游记》,这个大胆的书生借齐天大圣孙猴子之口还是流露出这种思想来。

《西游记》的第七回,孙猴子从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打将出来,大闹天宫,搞得不可收拾。玉皇大帝只好请如来佛来帮忙救驾。孙猴子与如来佛对阵时有一番话。如来佛对孙猴子说:“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孙猴子却不服气,说:“他虽年劫久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你看看,连神仙堆里都流行起这种思想来了!当然,我们后来知道,提出这种思想的恐怕还不仅仅是吕不韦和他的门客们,我们所熟知的亚圣孟子也有诸多类似的思想。他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夏朝末年成汤放逐暴桀,商朝末年武王讨伐商纣,这都不能算是臣弑其君。孟子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独夫。”(《孟子·梁惠王下》他说他只听到有人诛杀独夫,没有听说什么弑君的事他连暴君的君主地位都不予承认了,说得还要痛快淋漓。

从这些话里,我们看到一个共同的闪光点,那就是我国古代还没有那种盲目顺服权力的伦理观念。

儒家固然主张“臣事君以忠”,然而尚有一个先决条件:“君使臣以礼”,所以才能“君君臣臣”。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君君臣臣各尽其道呢?话语的解释权又归了孟子,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人家怎么待你,你也怎么待人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礼尚往来,人格平等,谁也不是谁的奴隶,谁也不要欠谁的。说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我们将这些思想与古代西方的伦理思想作些比较,可以发现:就古代伦理观念来说,中国古代的这种思想确实较当时的西方要进步得多。西方的基督教思想是主张顺服权力的,《圣经》上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上帝的。凡掌权的都是上帝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上帝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又说:“你们做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那就是说,皇帝虽有虐政,人民也只有顺服。否则你死后就别想上天堂。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西方提倡顺服的基督教思想最终催生了现代民主自由的价值观,而我国古代的那点民主主义启蒙思想却是星星之火,并未燎原。关于“一人之天下”与“天下之天下”的辩论至多成为了改朝换代的理论基础,对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多少实惠和好处,天下仍旧是一姓的天下,无非赵钱孙李轮过来而已。

东西方两辆车子各自向着相反的方向开去,分别南辕北辙。这些已经是政治学家要探讨的问题了。我们在这里一时半刻哪里说得清楚?还是生发开来,说点另外层面的感悟吧。

中国有句古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汉初的韩信因萧何而成名又最终死在萧何之手。这句话本意是对人而言的,但对古训格言本身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关于“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这句格言本身就是一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双刃剑。

天下者天下之天下也。听起来很好听,但反过来说,便是天下不是任何人的天下了。

天下不是任何人的天下,种种问题就此产生了:因为天下的“产权”不明晰,所以任何人都不必对天下负责。人人对于天下之害均不关心,对于天下之利咸欲争取。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悠悠风尘尽冒货之士,列侯千官无廉洁之风”。

于是乎,遂只见求生以害义,不闻临危而授命。天下既然是天下人的天下,那么我只是天下人中的几亿分之一,利在天下,对我来说所得甚微;利在一己,那才真叫实惠占尽。

思想如果出了它的本来轨道而往邪路发展下去,那么奸伪萌生,世风日下就是必然的事了。本来蛮好的一句话,一不小心却又带来了这么大的弊端。

其实,这也是始作俑者应该想到的。因为人总的来说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这是人性的弱点,你承认也罢不承认也好,它都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公而忘私”,难度实在太大,大多数人如果能够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不错了。

圣人是了解这种人性的。孔子就是一个圣人,他的行为、他的言论从不走极端。《吕氏春秋》上记载了一则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据说,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条法律:凡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这条法律很有些人文关怀精神。

可是有一次,孔子的弟子端木赐,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子贡,在国外赎了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回国后却拒绝收下国家付给他的赔偿金。因为子贡家里很有钱,他本人也是春秋时代很成功的一名商人。他觉得做这么点善事、花这么几个小钱,根本不需要什么回报。然而孔子知道后却批评他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呀!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开了这个头后,以后国家会要求别人都向你学习,从此修改法律不再支付赎金,那么别人没有你这么高的思想境界,也就不肯再赎人了。做奴隶的鲁国人从此也就回不了国了。”说得子贡汗都吓出一身。而另一件事恰巧和它相反。孔子的另一名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他,送了他一头牛,子路老实不客气地收下了。孔子说:“这下子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我不知道我们现在修改后的《民法通则》规定,捡到东西归还失主后可以要求酬谢,是不是受了这两则故事的启发。我想实事求是总是好事情。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全鉴

    资治通鉴全鉴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逐年记载了我国1362年的历史。书中描绘了我国从战国至五代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几十个政权的盛衰之由,生动地描述了帝王将相们为政治国、待人处世之道以及他们在历史旋涡中的生死悲欢之事。本书在《资治通鉴》原典的基础上,撷取其精华,解读其精要,以期广大读者在阅读历史的同时有所获益。
  • 三国之天下无双

    三国之天下无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中国历史博览2

    中国历史博览2

    《中国历史博览》着重于引导学生探讨历史规律,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及从历史学习中汲取知识营养和智慧的兴趣。它既以生动有趣的文字激发学生对历史的丰富想像,又以极具历史价值的图片赋予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是一本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的典藏图书。
  • 拼图世界

    拼图世界

    这是一副拼图,它拼下了所有的世界,没有人知道如何从这个世界到达哪个世界,只有灵魂才知道,而我就是一个灵魂。
  • 三国之铁骑

    三国之铁骑

    现代精英,意外回到三国时代。铁血有木有?看吧!豪情有木有?向下看!官斗有木有?继续看吧!感情有木有?向下继续看吧!感人的情节有木有啊?哥!你看下就知道了!
热门推荐
  • 宁记少年游

    宁记少年游

    绿萝青衫,曾记少年游;素琴新酒,谈笑不知愁。怀着梦想的少年,迎着风,为自己唱着每片落叶的歌。
  • 医名宠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医名宠妃:废材小姐要逆天

    21世纪呼风唤雨的医仙,无意中穿越?但这并不让她有多少惊讶,但是!!但是!她灵魂附体是没错!但为什么前身是个废材小姐?不行!本小姐要逆天!狗急了还会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本文为作者处女作,不喜勿喷!)
  • 邪王宠妻:爱你一生一世

    邪王宠妻:爱你一生一世

    她,神医族少族长,一朝穿越,摄政王府集千万宠爱于一身的大小姐。她,摄政王府人人宠爱的大小姐,一朝被人害死。当她成了她,会在这片大陆上引起怎样一番波澜?*****************************她就只是上山采个药而已,怎么药非但没采到,还捡了个‘黏黏贴’回来。这货还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粘着她,还要不要过人日子了!“拜托,这位美男,就只是出去一下,不用天天跟着吧!”某女很无奈的看着某男。“娘子,为夫这是为了保证你的‘身心安全’才跟着你的,不然被哪只‘恶狼’盯上了咋办。”某男装无辜的看着某女。
  • 麒麟魂归

    麒麟魂归

    他,隐居世家嫡系子弟,龙国特种兵王,黑暗帝国顶级佣兵,因为一个机缘,重回战争年代,灵魂附身一个十岁幼儿,从而开启了他的另一个人生!重生!拯救!牺牲!麒麟魂归!天地动荡!
  • 樱花树与她的名字

    樱花树与她的名字

    这是一个围绕着樱花树而产生的故事,他与她的相见,还有他与她的离去
  • 首席修仙

    首席修仙

    一个在现实世界中一无是处的小眼男四处碰壁,备受煎熬的他在一个雷雨的夜晚指天大骂,不料被一道闪电正好劈中。意外穿越到玄天大陆,走上了一段奇幻精彩的修仙之路。改命运,逆天地,扭乾坤?得了吧?我杨尘只会泡马子,窥妹子,抢女子!好吧!那就为了泡马子,窥妹子,抢女子,成为游离与牛A与牛C之间的人物吧!嗯嗯!不错!不错!炼法宝抢妹子赚银子且看杨尘在这个奇幻的大陆如何混的风生水起?
  • 命中注定:你爱我吗

    命中注定:你爱我吗

    王宇昂和我从读中学的时候,就是同学。我们一起上高中,上大学,一直到现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们认识的这数十年里,我对他始终擦不出爱的火花。而他对我,却是一直关心备至,呵呼有加。在某一天,我在网上认识了吕传彬,世界却非常非常小,小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都能遇上。当一个人无法取舍的时候,我们就想着让老天来决定---------后来,我和吕传彬恋爱了,可在他知道我当过小三的时候,他放弃了我,而王宇昂对我始终不弃不离,最后,我觉得累了,不想恋爱了,跑到了个另外的城市去上班了,在半年之后,我回来看一个朋友,在路上,我碰巧遇到了王宇昂,他仍然对我那么好那么体贴------
  • 重生,我要你先爱上我

    重生,我要你先爱上我

    我重生了,流产,伤害,什么联姻,我不要,这次,我要你先爱上我,,
  • 武压众道

    武压众道

    天地万物生,世间杀戮起。人类运势生,只是为蝼蚁。自创为武道,职位求生存。天地起苍茫,万物皆抗争。一人战天下,只为心中道。万物皆可杀,职位成就道。这是一个充满抗争,杀戮的世界,人人只为超脱,一位叫做解帝的人从源星穿越而来,为了心中的武道,为了崇祯武道,不惜与天地万物为敌。本书里没有YY,只有那充满男人色彩的热血,杀戮的战斗。
  • 毒宠:王妃逆天

    毒宠:王妃逆天

    他和她的故事因为一副千年寒棺,世世惜,生生恋。成亲之日,他对她说:“本王不会碰你,本王爱的是你姐姐。”果真,他待她如亲妹。成亲之后,她对他说:“你的王府不干净。”他不语,伸手摸摸榻上有没有灰尘。她绝色容颜凑到他面前,“我是说月圆之夜王爷有没有看到过蛇妖、鬼、无面尸身之类的脏东西?”他依然不语,伸手摸摸王妃的额头看看有没有发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