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激励群众武装斗争的利刃
郭桂坊李劼
在西吉县将台堡革命纪念馆里珍藏着萧克将军在长征时期使用过的一把军刀,这把军刀见证了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辛历史,也见证了农民武装斗争的佳话。
大刀通长81厘米,宽4厘米,刀柄长19厘米。刀身为铁质、弧刃,刃部较锋利。背部平脊,刀身两面均有两条平行凹槽,刀格呈花叶状,材料为铜质。柄尾有一环钮,刀身轻薄,器身有铁锈。
为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胜利会师60周年,1994年5月12日,原西吉县文物管理所(今西吉县博物馆)成立了革命文物征集及调查组。调查组在将台堡毛家沟一带走访,据刘士杰(刘元居的儿子。长征时期刘元居担任将台堡农会主席)讲述:在1936年10月,红军部队来到了将台堡毛家沟一带,他的父亲就积极给红军部队筹钱、备粮,组织村里的妇女给红军做衣服,送粮磨面。当时萧克就住在当地群众金耀莲家,大家都亲切地称萧克为萧指挥。部队驻扎后,在刘元居的精心组织下,部队得到了修整,当时在将台堡还举行庆祝活动。红军在离开毛家沟时,萧克就把自己随身的大刀赠给了刘元居作为防身武器。或许这把大刀也代表了一种深刻的军民情谊,鼓励着刘元居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斗争。
不久,刘元居就拿着这把大刀发动群众,带领地方武装,会同硝河乡老城村担任农会主席的马福海和将台乡麻王大等先后在公易戴家岔、兴坪韩家垴、王明、平峰、硝河等地进行地方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当时任国民党李贵清管辖下的特务连把刘元居抓走,通过严刑拷打试图强逼刘元居交出萧克大刀。但是刘元居宁死不屈,李贵清迫于群众压力,无奈释放了刘元居。
全国解放后,1950年,刘元居将这把刀送给将台乡民兵连长王海荣,后来王海荣把这把刀送给将台乡张师福,张师福一直保存到1996年9月6日,交给了西吉文物管理所收藏。2000年8月,国家文物局鉴定组确定其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萧克大刀的意义就是激发了群众的武装斗争的斗志,更是体现了农民是中国军队的来源,农村是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的战略基地,正如毛泽东所说:“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
萧克,原名武毅,字子敬,乳名克忠,湖南嘉禾泮头小街田村人,上将军衔。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昌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并参加了长征。
萧克是一位战将,他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了万里长征的序幕;30岁率八路军开创革命根据地;40岁参与了指挥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南、直追穷寇,埋葬蒋家王朝,解放全中国的斗争。而且萧克是一位军事教育家、作家、诗人、书法家,更是一位统领文化军团的总指挥。他率领100多位专家学者,历经8年,编写出一部史无前例的文化巨著——《中华文化通志》。这样一位为新中国解放事业洒下热血的革命英雄,他的事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流芳百世。
萧克上将是黄埔四期,在西征会师后,萧克、贺龙联军所部一路损失巨大,仅萧克一部就从出发时的近万人减员到了不足4000人。在这样被动的局势中,只有发动群众才能取得新的胜利,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必然。在中国,党通过人民战争,一步一步地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并依托和发展这个阵地,通过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经过22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终于打败拥有优势装备的国内外敌人,最后赢得夺取全国政权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