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红
石刻就是以石质为原料,在石头块上镌刻有文字或花草等饰纹的墓碑、墓志、石幢、题记,以及石佛造像、石人、石马、石羊、石像等。石刻历史文物具有坚实经久耐磨、不易损坏、质朴、厚重、古朴庄重等固有的特征,表现或记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首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石刻纪事内容可与正史文献相印证。而且,不少石刻还可以充实史书记载的缺略和纠正某些史志著作的讹误。总之,石刻艺术是中国历史文化中重要而又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艺术和文物珍品,并以其特有的风格和形式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欣赏和重视。
一、墓碑
碑的起源很早,刚刚兴起的碑,其涵义与现在不同,《说文》曰:“碑者,竖石曰碑,以书法详也。”《仪礼·聘礼》曰:“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但秦人曰刻石,不曰碑,后来凡刻石皆曰碑,也就是说:凡是竖立在宫庭、寺庙门前地面上刻有文字的石块,都可以称碑。至于文字内容虽然没有详细说明,但可以推测,既然是立在宫庭、寺庙门前这些重要场所的地方,当然是记载当时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事情、重要人物,或重要经文、典章制度等,其作用无非是表彰前人前事等,以昭示后人,也可长久或永久保存,因此石碑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应是当时最原始的文字记载,无人无法随意修改,如有修改面目全非,很易辨别。二是初立之碑都在重要场所、广大众生面前,各阶各层人士,无论官职高低,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都可前视阅读,所以比较真实可靠。三是碑文既然供大众看,那撰文者必然是出自当时的名家或大家之手,非常人不敢妄为。四是碑铭书法刻技也应是出自当时的书法家高手和刻艺高手,且能代表当时最为流行时尚的书体,否则不可招揽人们阅读鉴赏,石碑文字书法也是当时书法家的真迹,这就为后世留下了非常宝贵的书法艺术资料。为了方便更多的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练习名家书体,就从碑上拓印成为碑帖,是书法者的摹本或楷模。通常人们看到黑地白字的拓本就叫碑帖。把练习写字用的范本叫字帖,把临摹字体称为写帖,然而这些讲法都是不确切的,其实碑与帖是石刻中完全不同的两大类。
石碑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既有很高的历史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文字、书法价值,碑文既可为研究历史提供新资料,也可补充、纠正历史资料传抄、印刷过程中遗漏、缺点、谬误,有正史、补史之功效。
石碑还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就石碑的形制而言,石碑有碑额、碑体、碑阴、碑侧、碑座等多种,就碑额又有龙首、虎首、雀首螭、圭首、瑞兽首等。书体有篆、隶、魏、楷等。碑体形状有竖长方形、方形、横长方形、梯形等。碑座形式也有多种,有须弥座、龟座、人面兽身座等,并且历朝历代各不相同,这些都为文物考古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实物资料。
石碑就其所在的场所,最初又分宫碑、庙碑、墓碑,后来在重要场所、著名景区、名胜地、砖塔、关隘、重要建筑等。凡是人多聚集的地方,也多有立碑。总之,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竖碑之风俗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一直沿袭至今,现在有专门收藏石碑的博物馆多处,其著名的有西安碑林博物馆,从宋代时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二、墓志
墓志其实就是墓地的标记,是中国古代埋葬制度中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发展变化改进的产物。西周之前先人们的墓地虽兴厚葬,但墓地却“勿封勿树”,也就是不起封土堆,不树立任何标记,按家族兴衰形成一定等级规模的墓地。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墓地也发生了变化,始起封土、树立标记、以木制作,立在封土前或之后,上书墓主人姓名、官职和事迹的简略文字,因木制物极易腐朽,现只见记载,却不见实物,而汉以后该用石、砖制作,立石为碑,故早期就称墓碑。
东汉之时在墓地立碑兴盛,碑文体有文、有铭、有序。曹魏两晋时,魏武帝禁止在墓地立碑,于是立在墓地上的墓碑开始消失,转而成为方形石块状刻铭,并随同墓主人的棺椁和随葬器物一并埋入墓穴之中,并称之为墓志或墓志铭。因此说,石刻墓志始于汉魏之际,而盛于南北朝之时,全盛于隋唐时期,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墓主人均有石刻墓志铭,记述的内容有墓主人的官职、官爵、姓氏、年龄、世系宗友、先世祖籍,及本人的主要生平事迹,卒葬年、月、日等。末尾多有以铭辞、赞美颂扬的誉美之词,涉及地理、历史、文学、书法等范围或领域,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既是当时最为原始的历史资料,也是埋藏在地下的个人历史档案。有着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墓志铭既可为研究古代历史社会提供新的实物资料,同时又能补充和纠正历史文献资料之不足、遗漏或错误,还是研究汉文字、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原始实物资料,也是学习和练习书法艺术的楷模与摹本。
然而,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与变迁,墓碑、墓志的形体造型、文字书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或更新。两汉时期的早期墓碑、有额、有阴、有侧,还有碑座、题名,雕刻成多种型式的块状立石,上刻铭文,立于墓前称墓碑,立于庙前称庙碑,形状多种多样。
南北朝时期,墓碑转入地下埋藏在墓中之后,又称为墓志,其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墓志始有盖,由上下两块大小相同的石刻相合组成,上面称志盖,下面刻有铭文的称志铭,故单位称“合”,墓志盖由平顶逐渐发展变化多成盝顶形式,正中或隶、或篆、或魏体镌刻朝代,官衔、职位及墓主人的姓氏,形似标题,四面斜杀或素面,或刻卷草纹、或刻十二生肖等图案装饰,下面志石竖行阴刻铭文,内容仍然较简练。
隋唐之时,墓志更为流行普及,志盖书体多为篆、楷、隶,铭文内容比以前更加丰富详尽完整,成为固定格式,刻铭书法皆成楷书体。武周时期,墓志铭中常见有武则天所创新字,武周衰败,恢复李唐之朝,所创新字消失,一直沿用到宋元时期,明清逐渐衰退。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也有在墓地表面立碑者,墓中也有志铭者,但总的趋势是由盛到衰,就墓碑、墓志而言,辉煌精华是汉墓碑、南北朝及隋唐墓志,其文物考古研究价值极大。
三、造像
造像就是用各种天然石料雕刻的佛像、神像等,一般选用比较坚实的石料进行雕琢,常见有用汉白玉、青石、青白石、花岗岩、大理石等雕刻成的艺术供品,无论从史籍记载还是考古遗物发现,造像在东汉传入我国并有造像遗留是无可争议的。但正式用于供奉礼拜的单尊佛像目前所见还是十六国时代的遗物较多。
十六国是两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纷立的小朝廷,为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族建立的,即二赵(前、后)、三秦(前、后、西)、四燕(前、后、南、北)、五凉(前、后、南、北、西)和夏共十六国,史称十六国时期。这些小王朝短的只有两三年,长的不过四五十年。活动的疆域也多在今甘肃、陕西、内蒙古、河北一带,即黄河流域的上游地区,而此时也正是佛教初传中国二三百年左右,佛教传入我国的路线虽有陆路与海路之分,但相当大的比重是循着丝绸之路而进入内地的。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但就东汉至十六国时期的造像作品造型古朴,则北魏造像制作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体现出丰澹华美、清新俊逸的汉文化特色。东魏和西魏的造像内容亲切蔼然,蕴含着深切的宗教内涵,北齐、北周时技法上更趋成熟,人物塑造比例得当,情态表现开始走向世俗化,造像的体态端稳健壮,衣纹的处理轻盈流畅,面容宁静亲切,略含笑意,整个人物造型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南朝的造像艺术也形成了独特而有影响力的风格,形像上的“秀骨清像”和服饰上的“褒衣博带”,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逐渐成为南北朝造像的一个共性特征。
唐代是中国雕刻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造像的雕刻艺术在吸取了印度古典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本民族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人文思想,形成了雍容壮阔、庄严深沉的艺术风格,菩萨造像极具女性美的特点,作半蹲半跪的姿势,头戴高冠,项饰璎珞,身上帔帛垂绕,衣饰表现有华贵而恬静的气息,作品多以白质地雕刻而成,成功地展现菩萨优美饱满的面部轮廓和莹润细结的肌肤质感。而宋代的造像却以彩塑和木雕为主,体现人物的感情和神态尤为细腻真实。
元明清时期,由于藏传佛教在内地的流行,造像的式样在内地特别是北方地区影响较大,汉族的传统雕刻技法依然在承袭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却已呈衰落趋势。仍固有雕塑的传统技法,晚期造像一般多头大身小,姿态僵板,无雕塑之美可言。但藏系造像多比例匀称,颜面端正,造型优美,细部雕刻精致;然而,在雕塑伴随着技术上的高度成熟也带来了造型上的陈陈相因,缺乏生气。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艺雕刻艺术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