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民
宁夏固原博物馆2007年7月,为配合“成吉思汗与六盘山——纪念成吉思汗逝世78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由宁夏文物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博物馆、原州区文管所联袂举办了“蒙元时期的六盘山”专题文物展览。展出利用一个临时展厅进行设计布展,展出面积170平方米,展出文物(元代时期)86件组。在经费少、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精心推敲,为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突出主题思想性,展示蒙元时期六盘山区的文化特色,根据展览内容我们确定了设计思路、陈列风格,且具有独特性。
一、布局简洁新颖
展览整体布局沿着进入的视线,按先后顺序依次陈列摆放,在有限的展厅内,充分利用空间进行陈列布局,层次清晰、简洁明了。展出文物按类型分为三部分:开城墓出土文物,有陶、瓷、铜、铁器及钱币等;建筑构件文物,有琉璃、石材构件等;生活用具文物,有瓷器、金、银、铜、铁器等。精心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历史人物、遗址等图片,进行放大置于展墙,来延伸展览的内容,并配以精炼的文字简介,分别在8个单元中。在文字取舍上,我们采用了突出重点、少而精的思路。在前言部分强调六盘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其次罗列历代帝王对该地的重视,最后引出六盘山在蒙元时期的历史地位。展览内容由图片、文字、实物组成。在陈列形式上力求简洁,突出器物之精美,把握整体与局部统一,形式与内容的协调,从专题性上力求简洁。
二、色调古朴厚重
色调与展览的主题、文物质地、文物颜色、环境等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衬托着主题展示文物之精美,色调也直接影响着观众的审美意识及情绪,色调的组成主要有文物、展柜、展板、墙面、环境、灯光等组成。我们把整体色调确定在以暖色范围内,衬托文化的厚重,展墙采用展厅原有白色墙面,利用隔板、灯光效果,拉开了色彩的分界线,形成了冷暖色性、明暗色度,把我们视觉带进展示范围。色调也称基调,是色性的基本倾向。它是在大的色彩中有局部的变化,这种变化必须是局部统一整体,比如:文物台座的颜色,开始就确定为浅灰蓝色的亚麻布材料,若这种材料市面没有,用其他材料代替也可但颜色不能改变,台座四边设计成45°斜面角,几乎铺满整个展柜,与整体色彩形成冷暖和明暗的反差对比,文字板又是一种暖灰色,与整体形成相呼应色彩。因此,展览中的色调是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
三、展柜变换有序
展柜是陈列设计的首要形式之一,因它直接摆放文物,展柜设计包括造型、大小、数量、结构变化、色彩、材料、安全等都要与内容联系考虑。这个展览文物总件数为86件组,同类型的小件器物较多,在170平方米的范围内展出,由最初铝合金展柜全部改为木制展柜。我们设计了大小高低不同的展柜33个,有效利用空间进行疏密组合,在展柜的结构上设计两种形式,即独立展柜和斜面展柜,独立展柜分为3种规格,斜面展柜分为3种规格,根据器物的大小我们将独立展柜设计为11个,斜面展柜设计为22个,错落搭配,排列有序。深褐色仿木纹展柜有别于器物的颜色,器物多为浅灰色。根据以往搞展览遇到的问题和经验,这次我们把展柜设计为能够拆卸组合,取放文物便捷、美观实用、安全牢固的新概念展柜,为以后的展览举办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四、展板精致到位
展板力图以蒙元时期六盘山地区的文物、蒙古人活动遗迹图片和文字资料来凸现六盘山在蒙元时期的历史地位,它是展览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补充和提高展览更宽阔的内容展示,能达到强烈的视觉效果。我们按照专题内容将展板分为八个部分:即前言、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病逝六盘山、开城墓地、六盘山麓开城府遗址、元世祖忽必烈与六盘山、蒙元时期六盘山地区的民族、结束语,展板共计36块。好的展板设计能够达到强烈的震撼力,六盘山在蒙元时期历史地位的奠定,是在忽必烈时期。开城府遗址,是元世祖忽必烈三子安西王忙哥剌一系在六盘山的府邸,它证明了六盘山在当时政治、军事地位的重要性。因此,开城安西王府的展板被列为本次展览内容的重中之重。为了达到好的效果我们选择合适的天气亲自到实地拍摄遗址外景照片,回来再进行筛选并用电脑剪裁制作。为了扩充展览内容,还搜集了一些与内容有联系的图片,它所展示的寓意通过独特手法是语言和文字所不及的。对小件文物增加图片放大,使纹饰结构更加清晰。在人物介绍中,我们只选择了与六盘山关系最为密切的,即元太祖成吉思汗、元世祖忽必烈的画像,尺寸规格设定在76厘米×1米,遗址平面图在我们到相关单位进行了查阅校对,确定无误后重新制作。图板的色彩多为冷色,文字板的颜色为暖灰色,趋于柔和。字体选为华隶体。图片选用的纸质必须是防紫外线的亚光纸张。由于展览准备时间较短,文物数量有限,一部分文物还属同类器形,图片就发挥极大的增补作用,所用的图片展板为展览内容增添了分量。图片传达的冲击力,更能打破时间、空间隔阂。适合不同年龄、知识面的观众层次。图片的宽容度高,对事物的描述比文字容易激起阅读意愿。透过图片引起视觉的改变,使内容达到多元化和深入化,它能够传递提升展览带给人们的一种信息。
五、光源柔和适宜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都属于现代科技结合引用。我们选择了无紫外线日光灯,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进行精心的计算和调试,根据文物的不同质地来选择点光源或面光源。这个展厅自然光很弱,基本属于半封闭光源,沿墙斜面展柜的高度只有1.3米,独立展柜1.9米。在离地面2.6米高的墙面,我们做了四周60米长的灯架装置,这种设计必须使材料和颜色与下面的展柜衔接起来,灯架的隐蔽处安装的无紫外线的日光灯,必须防止刺目的眩光、扰乱视线的溢出光,顺展柜上方依次排列,展室屋面装有6个暖色光导纤维顶灯,给中间几个独立展柜增加了光源补充,看似简单而整体光线柔和,器物受光亮度适宜,从而达到真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在光线处理上尽量弱化灯光的装饰效果和光源的变化,把光源置于展柜外,适合本此展览坡型玻璃罩展柜受光,是一种简便的设计,便于随时调整和维修,光源固定就是根据展柜的设计而定。展览中的灯光设计可谓丰富多样,如果应用不当或有意强调灯的装饰与变化,有害文物的紫外线光,在文物陈列的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否则会产生华丽耀眼的感觉而喧宾夺主。
六、材质廉价实用
这里所说的材料专指展览中涉及到的所有的形式、设计、内容,包括展墙、展板、展柜、台座、模型、影像、多媒体、仿制品、说明牌、地面、环境、灯光等多元化的因素。概括起来就是用什么质地的材料、什么手段来完成展览设计制作,是展览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包含着现代科技的技术含量,展览的投资造价,及展览规模的大小、举办的能力。我们遵循这个原则来完成“蒙元时期的六盘山”专题文物展览的设计任务。博物馆的陈列艺术有它独特性和专业性,非同于其他行业的展览,不是华丽的装修和装饰,更不是材料的展示,尤其是陈列历史文物的博物馆,它应以古朴、庄重、自然的形式凸现陈列内容,让其沉静的历史文化诉说昔日的辉煌,超越有限的展厅空间。
七、变化起伏得宜
在形式设计中变化就是节奏,有了节奏才有主题的旋律。变化中有层次、有对比、有高低大小、前后远近;反之,千篇一律就成为机械的、文物保管式的摆放,给观众一种呆板单一的感觉。根据器物的大小我们设计了高低和宽窄不同的展柜,有些较大的建筑构件文物摆放在低斜面展柜里,精品文物和体积高大的文物陈列在独立展柜,配以精炼的文字,如:京兆府酒坛、剔刻花黑釉瓷罐、皈依罐、龙纹梅瓶等,我们以个体为单元,摆放在展室中间部位,突出文物的重点部分。文物的陈列摆放有平放、立放、悬挂、支撑、镶嵌于道具之上,也可用展开图的形式将文物衔接其中。用变化的形式是给予文物注入了生力,图板的色彩、高低错落的搭配也是统一中的变化。展览中的变化是内容和形式的连接,要遵循美学、艺术的法则和规律。形式的变化要重视构思、立意、研究、论证,注重平面、立面、形式、色彩、效果、灯光等要素,在平面设计、空间组织、色彩安排、材料选择和纹样线脚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建树。
八、创意力求大气
步入展厅最先领略到的就是微缩画面屏风墙:苍茫云海的六盘山层峦叠障、彪悍的蒙古族铁骑戎马待发、广袤的西北边陲、醒目的标题文字,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恢弘画面,将蒙元时期的六盘山与蒙古民族历史融入在这里。在展板的设计中突出“蒙元时期的六盘山”主要历史人物、环境,应用大手笔,借助科技手段渲染主题。视觉感受不仅仅是文物的展品,而是传递给人的一种艺术能量,让大众在艺术氛围中去领略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