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调节我们的生活,一旦失去分寸,就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俗话说,凡事有度,适度则益,过度则损。人际交往中,开个得体的玩笑,可以松弛神经,活跃气氛,创造出一个适于交际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因而诙谐的人常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但是,开玩笑开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伤害感情,因此开玩笑要掌握好分寸。
喜欢开玩笑的人一般都心怀善意,他们想做的有时只不过是要多给人增加一份快乐而已。但无论如何,玩笑也有伤人的可能,其界限是很难分的。开玩笑,必须随时记住这一点,即适可而止,否则一步走错弄巧成拙,便得不偿失。
一天,几个同事在办公室聊天,张宁刚配了一副眼镜,于是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她戴眼镜好看不好看。大家不愿扫她的兴都说很不错。这件事使胡威想起一个笑话,他就立刻说了出来:“有一个老小姐走进皮鞋店,试穿了好几双鞋子,当鞋店老板蹲下来替她量脚的尺寸时,这位老小姐——我们要知道她是近视眼,一看到店老板光秃秃的头,以为是她自己的膝盖露出来了,连忙用裙子将它盖住。'混蛋!'店老板叫道:'保险丝又断了!'”
接着是一片哄笑声,孰料事后竟从未见到张宁戴过眼镜,而且碰到胡威再也不和他打一声招呼。
其中的原因不难明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在胡威来想不过是说起一则近视眼的笑话,然而,张宁则可能这样想:“你取笑我戴眼镜不要紧,还影射我是个老小姐。我老吗?我才26岁!”
一句玩笑伤害了他人的心灵,让原本顺畅的人际关系出了问题,这岂不是得不偿失?有太多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要为了一时口快乱开玩笑,有失分寸的玩笑一定会引来麻烦,我们应该引以为戒。
人生老经验NO.63
人生如若没有了玩笑的调剂,那一定活得太累太累。不过,开玩笑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一种性情,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游刃有余地使用这件利器的。不懂开玩笑的人是可悲的,而玩笑开过了火也同样是可悲的,甚至更为可悲!
人的脾气、性格、爱好不同,开玩笑要因人而异。开玩笑要注意长幼关系。长者对幼者开玩笑,要保持长者的庄重身份,使幼者不失对长者的尊敬;幼者对长者开玩笑,要以尊敬长者为前提。开玩笑要注意男女有别。男性对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强,一般的玩笑不会导致男性的难堪;女性对语言情境的承受能力较弱,不得体的玩笑会使女性难堪,甚至“下不来台”。开玩笑还要注意亲疏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与自己比较亲近、熟悉的人在一起开玩笑,即使重一点,也不会影响友好关系。但与自己比较陌生的人在一起,就不宜开玩笑,因为你对人家的个性、经历、情趣、隐私不了解,可能在开玩笑中冒犯了人家,引起反感,不利于今后的互相了解和友谊的发展。
开玩笑要因地而异。一般来讲,在庄严、肃穆的场合不能开玩笑,工作时间不能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和大庭广众之下,也尽量不要开玩笑。在非常时期,不能拿非常之事开玩笑,在公共传媒上开玩笑更是要慎之又慎。
开玩笑要讲究内容健康。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这是故意揭“伤疤”;捕风捉影,把小道消息当作笑料,这是不负责任的低级趣味;把玩笑下流化,将肉麻当有趣,这是寻求感官刺激。凡此种种,都应坚决避免。
总之,只有当你把握好开玩笑的分寸时,你才能够放心大胆地开玩笑,成为一个真正幽默的人。
幽默感就是分寸感。——纪伯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