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一知半解,不怕一无所知,怕只怕不懂却要装懂。事实上,不懂装懂本身就是一种最无知的表现,它比无知还要可怕。不知道就承认,别让自己在无知的路上越滑越远。
苏格拉底在雅典一再告诫他的门徒:“你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你一无所知。”孔老夫子也说:“人不知,而不恨,不亦君子!”
这些话要告诉你的就是每个人都有不懂的事情,在你不懂得的事物面前,要勇于承认,不要自作聪明,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是真正的聪明。
无论你多么伟大,无论你多么有才能,你也有你不知道的地方。说不知道并意味着你无能,反而在勇敢承认的同时你获得了更多的称赞。
有一位学问高深、年近八旬的老妇人。她原是大学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语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旅行,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未听到过她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假称通晓。遇到疑难时,她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建议去查阅有关专著、资料,以做参考。看到老人的这一切,每个跟她接触的人才真正懂得了怎样才能被别人敬重,怎样才能获得做人的最好的尊严。
一位心理学家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头脑迟钝,易受约束,不善同他人交往。迅速和现成的回答,表现出的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老一套思想;而敢于说“我不知道”所显示的则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如果我们承认对这个或那个问题也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地改善。
人生老经验NO.62
从事任何一种职业的聪明人,都有勇气承认,“没有人知道一切事情”的这个事实。他们常常说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寻找他们所欠缺的知识。承认自己不知道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并不是说出来就大失面子的话语,因为自己的“不知道”,反而会促使他们去进一步了解情况,求得更多的知识。
成功者知道,要掌握所有的知识,既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所以,他们集中精力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他们知道,“万事通”的人是失败者,而成功者只精通一门或几门。真正的有面子是在你从事的一门里能够出类拔萃。
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时代,每个人所吸收的知识都不可能包罗万象。若不以虚心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凡事都自以为是的人,必然得不到大家的尊敬。
不懂装懂就是无知,不利于交际范围的扩展,这样的人在社会中恐怕永远也不会受到欢迎。不懂装懂和自作聪明的处事方法会毁掉一切刚刚兴起的事业,使人们失去对你的兴趣和信任。
做人就要敢于坦诚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和“不知道”,不要为了面子,强将自己说成“万事通”。要知道知识是从“不知道”里面去争取的,而不是从你说“知道”里面去欺骗得来的。
懒于思考,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用一个词来称呼,就是“愚蠢”。——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