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认同自己的愚蠢一旦你感到了自己的伟大,那你就准备去迎接失败吧,一个自负的人,最终只会让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气泡那样一闪就过去了。
“自满者败,自矜者愚”,这是因为自满就会盛气凌人,就会不求上进。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极力做到虚怀若谷,谦恭自守。
一个人成功的时候,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而不趾高气扬,他往往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富兰克林早年为自己的一点成就沾沾自喜,他那种过分自负的态度,使别人看不顺眼。有一天,一个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劝告了他一番,这一番劝告改变了他的一生。
“富兰克林,像你这样是不行的,”那个朋友说,“凡是别人与你的意见不同时,你总是表现出一副强硬而自以为是的样子。你这种态度令人觉得如此难堪,以致别人懒得再听你的意见了。你的朋友们觉得不同你在一处时,还觉得自在些。你好像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别人对你无话可讲了。的确,人人都懒得来和你谈话,因为他们费了许多力气,反而觉得不愉快。你以这种态度来和别人交往,不去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这样对你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好处。你从别人那儿根本学不到一点东西,但是实际上你现在所知道的的确很有限。”
富兰克林非常惊讶,他从未想过,自己过于自负的种种行为已经在别人心中留下了这么差的印象。从此以后,他开始有意识地严格要求自己,把已经取得的成绩丢到一旁,过去的事情也不再提。他需要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借以完善和提高自己。
自负是种心理疾病,它绝对不能与自信画等号。自信的人对自我价值有积极的认识,他们坚强乐观,笑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坎坷;自负的人却过高地估计自我,狂妄自大,从不懂适时的收敛,最终必将走向自我毁灭。
“水满则溢”,一个容器若装满了水,稍一晃动,水便溢了出来。自负的人心里装满了自己过去的所谓“丰功伟绩”,再也容纳不了新知识、新经验和别人的忠言了。长此以往,事业或者止步不前,或者猝然受挫。
列夫·托尔斯泰也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比方:“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的值越小。”
因此,一个人不管自己有多丰富的知识,取得多大的成绩,推而广之,或是有了何等显赫的地位,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应心胸宽广,博采众长,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本领,进而获取更大的业绩。如能这样,则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益处。谦虚永远是成大事者所具备的一种品质,而只有弱者才会为自己的成功自鸣得意。
人生老经验NO.64
不要自视过高,当你承认自己有多么伟大的时候,也许在别人心中,你早就成了无知与浅薄的代名词。
你可能早已发现,夸大自己比正视自己容易多了,描述自己比改变自己容易多了。可是当你种下自负的种子,并任由它恣意成长的话,你就只能收获失败的苦果。
记住,无论何时,你一旦出现那些自负的用语,马上大声纠正自己。把“那就是我”改成“那是以前的我”;把“我一向是这样”改成“我要力求改变”;把“那是我的本性”改成“我以前认为那是我的本性”。任何妨碍成长的“我怎样怎样”,均可改为“我选择怎样怎样”。
不要做一个自负的困兽,冲出自制的樊笼,做一只翱翔的飞鹰吧,那样你才能知道天有多高。
自夸聪明的人,有如囚犯夸耀其囚室宽敞。——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