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受欢迎的程度,其实取决于那些你没有在意的细节问题。用“礼”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言谈举止,你将会发现许多扇门正为你打开。
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似乎只要占住一个“理”字,你就可以在危机四伏的人性丛林中畅通无阻。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般而言,“理”指的就是“道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普遍接受的,符合道德、法律、公文的标准。有理的人必然“气壮”,往往直来直去,不留余地。可是太过耿直会成为人际交往的一个大忌,得理不饶人,不讲半点情面,虽然算不上错,可在对方心中留下刚愎自用的印象,就太不值得了。更令人难堪的是,有些人自以为“有理”,根本容不下任何不同的意见,固执己见守着自己错误的观点,谈何“走遍天下”,只怕连出门都难。
事实上,真正能让人“走遍天下”的是“礼”,而不是“理”。与刚直的据“理”力争相比,“礼节有度”将会让你的一生少一些磕磕碰碰,将会为你打开更多的门。
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孩,接到了一家大企业的面试通知,她在兴奋之余又非常紧张。在面试那天,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她还是没能够表现出自己应有的水准,她实在是太紧张了,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对面的几个“考官”都皱起了眉头。这时,一位中年男士走进办公室和考官耳语了几句,在他离开时,女孩听到人事主管小声说了句“经理慢走”。那位男士从女孩身边经过,给了她一个善意鼓励的眼神,女孩非常感激,立刻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对他说:“经理您好,您慢走!”她看到了经理眼中些许的诧异,然后他笑着点了点头。等她再坐下时,她从人事主管的眼中看到了笑意……
一个星期后,她竟然得到了这份宝贵的工作。人事主管告诉她,本来根据她那天的表现,是打算“刷”掉她的。但就是因为她对经理那句礼貌的称呼,让人事部门觉得她对行政管服工作还是能够胜任的,所以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才给了她这份工作。
一句礼貌地称呼为女孩赢得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这看来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但很多人却忽略了它。
有些人觉得,职场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地方,讲不讲礼仪无所谓,反正也不影响职业发展。
其实,“礼”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个人“实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礼”包含着客气、谦虚,是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人都有自我,凡事都会先想到“我”,一个有“礼”的人,却会时时刻刻照顾到他人的自我,当对方感受到你的这份尊重时,他的心自然就会为你打开。更进一步来说,即使对方暂时对你有抵触情绪,你的内敛、平和也将慢慢抚平他的防卫意识,使你们之间的紧张空气得到缓解。谁会真的把一个“有礼”的人当作敌人呢?与那些动辄就要与人辩个脸红脖子粗的“有理”之人相比,“有礼”的人无疑路会更宽、更平坦。
人生老经验NO.30
“礼”,贵在真诚,是对他人诚挚的尊重,同时也是提醒别人尊重自己的巧妙方式。“礼”,需要有谦虚的态度、容让的涵养。古人常说“谦谦君子”,这不仅指举止的谦让,更包含行为的豁达大度。相待以礼仪,他人非礼时仍以礼待之难。以礼待非礼并非是一味退缩,而应表现为小事的糊涂,大事和原则问题上的清楚和持正。唯有如此,“礼”才更能显现出其外在的弹性和柔美,内在的坚韧和阳刚。
“礼”是人的另一件衣裳,往往折射出个人的出身、家庭氛围、社会经历、性格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修习,长期熏陶,融入生活和生命之中,方成正果,臻于至高的境界。
“礼”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交往的艺术。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