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文化非常鲜明。回族服饰则是回族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回族的服饰颇具特色,是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存环境、文化活动的生动写照,更是回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回族服饰历史悠久,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完善,早在唐朝时期,回族服饰就已经受到人们的喜爱,当时回族把服饰通常称为“衣着”、“穿戴”。唐宋时期,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来的穆斯林商人,一般都被称为“蕃客”,这是回族的先民。《新唐书》有:“大食本波斯之地,男子鼻高,面黑而髯,女子白皙,出门障面,日五拜天神,系银带,佩银刀……”的描述,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阿拉伯、波斯等地来中国的穆斯林,特别是穆斯林妇女的服饰打扮与汉族不同,非常有特色。
宋代时,回族服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佩饰也得以完善。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非常明确地记载:“宋时蕃商巨富,服饰皆珍珠罗绮,器用皆金银器皿。”可见他们当时穿的是有花纹的丝织品,手上还佩戴着戒指,使用金银器具等。
元代是回族服饰发展完善的最重要时期,对如今的回族服饰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元代,回族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都非常高,回族人的服饰习俗没有任何限制,十分自由。回民可以自由穿着汉族服饰、穿阿拉伯服饰以及波斯服饰等样式,当时的回民已经有自制的白帽、巾袍和鞋等,回民服饰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
但是,到了明清两代,回族人的服饰习俗就开始受到限制。明清统治阶级对百姓的限制非常严苛,回民服饰也不例外。然而,回族服饰并没有因为统治阶级禁止就完全屈服,回民并没有完全改穿汉装,而是把一些带有伊斯兰教特色和民族特色较浓的服饰习惯,坚持和保留了下来。发展至今,回族服饰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了回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喜爱的传统服饰。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回族妇女常戴盖头。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青年妇女冬季戴红、绿色或蓝色头巾,夏季戴红、绿、黄等色的薄纱巾。山区回族妇女爱穿绣花鞋,并有扎耳孔戴耳环的习惯。
回族服饰十分讲究,有很多种类,主要有坎肩、戴斯达尔、麦赛海袜、准白、礼拜帽、盖头等,每种服饰都是经过了千百年的完善才形成的。
坎肩的原料为布、绸、绢、麻等,有夹、棉、单等,无论在冬季还是夏季,坎肩都是回民经常穿着的服饰,其既可作内衣,也可作外衣,其便于回民挽袖子洗小净、干活。
戴斯达尔是回族人最喜爱的服饰之一,戴斯达尔是波斯语,意为缠头巾,它源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的“戴斯达尔”,有着很深的宗教特色。颜色多以白、黄为主。戴斯达尔长度一般为9尺或12尺。缠头时极其讲究,前面只能缠到前额发际处,不能把前额缠到里面,因为这样不利于叩头礼拜,缠巾的一端要留出一肘长吊在背心后,另一端缠完后压至后脑勺缠巾层里。如今只有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常去寺里乡佬们缠头比较多,现在多数回族群众都习惯戴白帽。
麦赛海袜又称麦赛袜子,是北方穆斯林老人冬天穿的一种皮制袜子。麦赛海袜是阿拉伯语,意为皮袜子,其是用牛皮加工制成的,洁净光亮,结实耐用。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穆斯林每日五次礼拜须洗小净,如果穿上麦赛袜子可以免去小净中的洗脚程序,而且用湿手在袜子的脚尖至脚后跟摸一下,即等于洗脚。所以回族穆斯林一般比较喜欢麦赛海袜子。
准白意即袍子,一般是用棉布、化纤和毛料制作,有单、夹、棉、皮四种,款式近似现代的长大衣,领子为制服领口,色多为黑、白、灰三种。回族男子还喜欢穿白衬衫、白高筒布袜、白布大裆宽松裤等。
礼拜帽系一种无檐小圆帽。回族在礼拜磕头时,前额和鼻尖必须着地,戴无檐帽行动更为方便,于是受到了回族人民的喜爱,发展成为一种服饰习俗。礼拜帽色主要以白、黑为主,也有灰、蓝、绿色。白色帽多用棉布制作,有的用白线编成。因所处地区和教派不同,礼拜帽的样式有集中类型,除圆帽外,还有圆边角帽和尖顶六角帽。
盖头是回族等穆斯林妇女传统的头巾,用于遮盖头发、耳朵、脖子,一般只露出面孔。
回族服饰是回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回族服饰文化是一个历史悠久、绚烂多彩、积淀丰厚的宝库。如今,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城市里的一些回民打扮,已很难从服饰上辨清他们的族属了,保持并沿袭这项颇具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已经十分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