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饰是流传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惠安县的一种独特的妇女服饰,它是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典范,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这是对惠安女服饰的描述,虽然略有调侃性,但却基本属实。从整体上来看,惠安女服饰的色调显得非常柔和庄重,颜色自上而下逐渐加重,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惠安女服饰非常有特点,不论春夏秋冬,她们总是把头包得严严实实,却让肚皮露在外头,加之裤子又特别的宽大,使得惠安女服饰非常有趣。
惠安女服饰分为崇武城外、山霞和小岞、净峰两个类型。服饰整体朴实大方,富丽堂皇。不同的是,崇武城外、山霞斗笠较大,并且有些厚重,其笠面和尖顶略有小弧度,尖顶有小棕色漆红,头巾多为蓝底白花和绿底白花;小岞、净峰斗笠具有细、薄、轻、小的特点,笠面和尖顶平切,尖顶没有镶红棕片。中青年妇女还有包头巾的习惯,多把两条辫子折在头顶的两侧。
惠安女服饰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文化源远流长,其来源有种种传说,目前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惠女服饰是惠安女在长期生活、生产劳作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族群的服饰因素,并与当地的社会习俗和生活、生产需要息息相关的。
在惠安女生活的地区发现有一些古代百越民族生活的痕迹,这些文物据考古分析,两千多年前的福建地区主要是生活着古代百越族人,多为闽越人。由此有人考证认为,惠东人群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个分支,是闽南十八峒、蝴蝶峒的后裔。又因为惠安女服饰在服饰色彩上具有蝴蝶般的艳丽的特点,由此推断蝴蝶是其原始的族徽和崇拜对象,而这正符合百越人的特点。也有人认为,从少数民族服饰和惠女服饰的比较,惠女服饰的主流是源于南蛮集团的“苗瑶系”。还有学者考证认为,崇武人种有蒙古族血统,所以惠东妇女的服饰颜色有蒙古族喜爱的颜色——绿色、黑色、蓝色,如澄江汉族包头巾等。这些考证和推断虽然无法辨别谁对谁错,但有一点可以表明,那就是惠安女服饰历史悠久,是经过长时间的文化积淀才发展传承下来的。
惠安女服饰从产生到完善发展经过了千百年的时间,据史料记载,惠安女服饰的整体样式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明末清初以后,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形成了款式奇异、装饰独特、纹饰艳丽的基本特征。清代末期到20世纪20年代,惠安女穿的上衣,腰胸宽大,衣摆长至膝盖,腰间系条百褶裙。到了20世纪40年代,惠安女服饰的风格进一步完善,原来过膝的上衣下摆,逐渐缩短到臂部,但是还没有短到露出肚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惠安女的服饰有了更明显的变化,从视觉上看,服装的颜色变得更加明快艳丽了。从式样上看,上衣的长度不断收缩,衣袖也越来越窄小。
发展到现在,惠安女服饰受到外界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今穿着传统惠安女服饰的大多是年长的惠安女,年轻的惠安女多数已不再是穿着短到露出肚脐的上衣,裤子也不再是宽大的灯笼状了。
惠安女服饰非常有特点,其服饰颜色艳丽,衣裤除太青兰、苹果绿、黑色以外,还有白底柳条花纹或上下绿白拼接而成的。惠安女上身多穿斜襟衫,斜襟衫又短又窄,衣身、袖管、胸围紧束,衣长仅及脐位,肚皮外露,袖长不到小臂的一半,可以束身,袖口滚接二环节,上衣下摆弧度为椭圆形,向外弯展至袖拢。服饰的图案以不规则的细点、细纹、细块为主。
惠安女下身所穿裤子以黑色为主,也有深蓝色的。裤筒非常的宽大,裤头只到脐下。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为30厘米,大筒裤的裤脚则有的宽达40厘米,非常有特色。
惠安女所戴头饰种类花样非常多,不同场合、不同年龄的头饰有明显区别。头饰一般为头巾,头巾上有不同颜色的花纹图案。戴上头巾时多缀上风格各异的塑料花,折成三角形包系头上,头巾具有挡风防沙、御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的作用,因此深受惠安女的青睐。
惠安女服饰的产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它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服饰风格,并结合自身生存环境与文化思想,是我国民族之间优秀文化碰撞交融的服饰民俗产物,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该项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