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希望之光
中国历史博物馆,顾名思义,这是一座展示华夏五千年文明史进程的巍峨殿堂。
历史与现实,智慧与思想,如河海交汇浪涛推涌,在这里耸立起一杆杆时代的标志。
今天,观者如潮,喜上眉梢,流连忘返,人们看到了什么呢——中国改革长卷的又一道风景,中华腾飞的“希望之光”。
邯钢——如同一个时代巨人,欢歌庄严的历程,踏响“咚咚”的脚步走到了我们的面前……
时间上溯两千多年。
春秋战国七雄纷争,作为赵国名都的邯郸城,雄跨中原,商贾云集,即以“铁冶都”声名鹊起,历千年而不衰。据《史记·货殖列传》载:“而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与王者埒富。”
然沧桑变化战乱频仍民生凋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之时,邯郸几乎变得寸铁不产。
逝去的历史风烟,总也给人们以某种启迪、某种预示……
1959年9月24日,正是秋高云淡、金风送爽时节,博古通今的毛泽东莅临历史文化名城邯郸。其时,邯郸钢铁厂刚刚于一年前兴建投产。
钢厂初创,百业待兴,毛泽东却以诗人的神韵和战略家的眼光,发出了两句撼动山岳的预言:“邯郸是要复兴的。”“很有希望搞个大钢铁城!”
于此前的110天,周恩来儒雅的身姿已先期穿行于邯钢的工人们中间。
共和国总理英姿勃勃,谈笑风生,并欣然接受了高炉工人特意为他浇铸的一块生铁样品。
老一辈革命家的夙愿,犹如希望的种子撒落在这一片丰腴的土地……
三十八年苦斗拼搏。
三十八年风雨历程。
三十八年弹指一挥间。
邯钢诞生于“全民动员,大办钢铁”的年代,由一个地方骨干钢铁企业,一步一步发展到今日成为国家级特大型钢铁联合集团(1996年1月1日,成立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占地6平方公里,现有职工2.8万人,下设30个厂矿、30个处室,拥有总资产77.17亿元,年产钢215万吨,并成为全国百万吨以上钢厂第一个全连铸企业。
邯钢的每一轮创业,每一次跨越,都牵动着共和国的中枢神经——
1991年9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邯钢;
1988年6月15日,李鹏总理视察邯钢;
1990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邯钢;
1996年2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视察邯钢;
中央领导薄一波、聂荣臻、倪志福等先后来邯钢视察,指导工作……
毫无疑问,90年代的中国,改革步入了最为艰辛的攻关阶段。
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在翻越了让利放权、政企分开、厂长经理负责制、承包、租赁、兼并、股份制等重重关隘后,仍然一唱三叹,步履维艰——出路在哪里?人们不能不发出无数个问号!
由是,江泽民总书记大声疾呼,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
毋庸讳言,90年代的中国钢铁工业——共和国的主力舰队,在驶入市场经济这段航道时,同样遭遇上了狂风大浪,船体发生剧烈摇荡,船上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问:“怎么回事?”
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冶金工业部的官员们不得不在困惑与忧虑中面对这样的事实:
——鞍钢报亏。
——首钢报亏。
——本钢报亏。
——攀钢报亏。
——马钢报亏。
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1996年1至5月份,冶金全行业亏损企业已增至508家,亏损面达55.6%,亏损额高达31.3亿元,其中大中型企业中的亏损户吃掉了盈利企业67%的利润。
形势严峻,刻不容缓!
一枝红杏出墙来。
从燕赵大地吹来一股强劲的风。
邯钢人适时对大变革时代奉上“邯钢经验”,同时呈上了一份答卷——
1991年,实现利润5020万元,是1990年实现利润的50倍;
1992年,实现利润1.49亿元;
1993年,实现利润4.5亿元;
1994年,在吨钢售价下跌400元的劣势下,实现利润7.8亿元;
1995年,实现利润7.1亿元;
1991年至1995年,共实现利润21.5亿元,实现利税39.9亿元。
1996年初,邯钢资产负债率从1990年的70%下降至39.5%。
邯钢经济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邯钢成为一个谜。
邯钢模式“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成为一个谜。
邯钢作为整个国家工业的典范,其巨大的示范作用不言而喻——
1992年,冶金工业部在全行业推广邯钢经验:管好成本,降低消耗;
1993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家经贸委的调查报告,号召全国学邯钢:加强管理,扭亏增盈;
1995年4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著名专家学者对邯钢经验进行高层次理论研讨,探讨其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1996年1月,国务院以国发[1996]3号文件的形式批转全国学习邯钢经验:“三改一加强”——改革增活力,改造上水平,改组扩优势,管理出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邯钢在没有得到国家任何特殊照顾和优惠政策的前提下走出经营低谷,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并闯出了一条国有企业发展壮大的成功之路。
邯钢的启示雄辩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走自己的路,中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完全可以搞好的,是大有希望的!
我们不妨借用一句老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邯钢变成为一个巨大的磁场。
数以千万计的各级政府官员、经济学家、企业厂长、经理纷至沓来,行色匆匆,目光焦灼——他们为的是寻求一条“企业管理秘诀”……
中篇:推墙入海
市场经济铁的法则是: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既残酷又公正。
企业是财富、效益、经济活力的直接载体,简而言之,企业的宗旨是:赚钱——办企业必须获取最大利润,没有半点含糊。
企业赔钱怎么办——工厂停产了?厂长不干了?工人放假了?
无疑,这是每一个企业家必须回答的无可逃遁的一道考题!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邯郸钢铁总厂厂长刘汉章就严酷地面临这一道考题。
众所周知,由于一场价格闯关引发通货膨胀,国家毅然拉响经济紧缩的警号:治理整顿,压缩基本建设,直接导致钢材市场疲软。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扬,造成产品成本直线上升,1989年比1988年成本上升14.96%,1990年比1989年成本再度上升21.59%。
两面夹击,双重压力,处于腹背受敌的邯钢——这个河北省年上缴利税超亿元的盈利大户,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一下被逼到了亏损的边缘——1989年11月至1990年3月,连续五个月报亏;全厂生产的28种主要钢材产品中,26种出现亏损。
其时,刘汉章说了两句既悲壮又掷地有声的话:“企业搞垮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良心何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你党性何在?”
一句话:邯钢不能在我刘汉章手上垮了!
毋庸讳言,钢铁行业长时期置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管束之下:原料国家供应,产品国家包销,亏损国家补贴,盈利上缴国家——企业只管按计划组织生产,完成任务指标,从来不问“市场”为何物。
邯钢也不能免“俗”。
市场竞争已经喧闹了十余年,邯钢进入市场的只是企业的“躯壳”,其“内脏循环”仍然是计划经济的“血液”:在国家规定的成本与价格计划下运行,市场一吨铁水的价格已涨到840元,而分厂仍按每吨450元的计划价格与总厂结算。其结果:分厂报盈,总厂报亏。
显而易见,企业与市场已形成一“墙”之隔:墙外是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波翻浪卷,变幻莫测;墙内仍过着计划经济的太平日子,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感受不到任何市场风云和市场怒潮。
于是,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变得那么紧迫:要让市场的风吹进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无疑,运作改革是勇敢者的事业,同时又是一场智慧、胆识与魄力的“游戏角逐”。
刘汉章眼前有“豁然洞天”之感——他提出四个字:“推墙入海”!——推倒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墙”,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去搏风击浪。
首先给总会计师和计财处出一道试题:搞出一个邯钢所有产品不赔钱的成本指标。
要求很明确:亏损产品不亏损,盈利产品多盈利。
这道试题堪称一项浩大的管理与计算的系统工程。
以企业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价格为核算参数,从市场接受的价格开始,采用“倒推法”,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测算出逐道工序的目标成本;然后层层分解落实(总厂—分厂—科室—工段—班组—个人),直至每一个职工。
历时九个月,通过反复测算和充分酝酿、演练,10万个经济指标直接分解落实到了全厂2.8万名职工的身上。
于是,诞生了一道著名的市场经济成本核算公式:
目标成本=该产品的市场价格-税金-目标利润
因为这个“目标成本”是由市场价格“倒推”出来的,同时保证了企业的预设目标利润,因而也就保证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