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一回(有的版本称为楔子)中,北宋仁宗嘉祐三年,京都汴梁瘟疫盛行,民不聊生,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建议大赦天下,免除税赋,仁宗准奏,可惜并未奏效,相反瘟疫却越来越厉害。这时,参知政事范仲淹出班启奏:“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便立即派人奔赴江西信州龙虎山去请张天师。张天师“在东京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普施符策,攘救灾病”,于是,“瘟疫尽消,军民安泰”,天下又是一片繁荣昌盛景象。
实际上,范仲淹是不可能出现在嘉祐三年的朝堂上的,因为这一年是1058年,而范仲淹早在1052年就已经逝世了。那么,为什么施耐庵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对范仲淹有着特殊的感情。
施耐庵是江苏兴化人,比他早三百年的范仲淹曾在兴化为官,并且做了很多造福百姓、泽被后世的好事。
宋仁宗天圣年间,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税官,他发现兴化(当时属于泰州管辖)地势低洼,常遭海水倒灌,海水退后,一片盐碱,难以耕种,就提请发运使张纶上奏朝廷建议在兴化筑堤挡海。宋仁宗准奏,而且任命范仲淹为兴化知县直接负责此项工程。
范仲淹到任后,领导兴化人民在东部沿海经白驹场(施耐庵的家乡就在此地)筑起一条长达一百四十三里的捍海堤(后向南延至通州,向北延至海州,共计七百余里,堪称一伟大工程),从此,兴化、盐城一带人民再也不受千百年来的海水倒灌之苦了,土地日益肥沃,生活大有改善。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人们将这条海堤称为“范公堤”(今为“通泰公路”)。
仅此一项业绩,范仲淹就足以在兴化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但他为兴化人民做的大事可不止这一件。
在范仲淹任职兴化之前,兴化的经济和文化都还处在待开发状态,没有出过一个名人,甚至连有名有姓的文化人也没出现过。范仲淹到任后,在为民兴利的同时大兴教化,于兴化南城外,建立县学培养人才。县学位于三闾(即三闾大夫屈原)遗庙之侧,山子庙(纪念兴化创始人昭阳将军的庙宇)相对,共同构成兴化城内的一处优美精致。县学内筑有文会堂,范仲淹不但自己诲人不倦,还经常聘请有学之士到此讲学。在范仲淹的倡导推进之下,兴化境内读书求学蔚然成风。
范仲淹培育了兴化百代文风,宋朝时就有时梦琪首中进士,称为“开科第一”。自南宋咸淳至清末光绪,兴化有二百六十二人中举,九十三人中进士,在苏北实属罕见。文化名人也随之层出不穷,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有小说家施耐庵、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扬州八怪”之中的郑板桥和李鱓等。
后来,兴化发生蝗灾,旱灾,上报朝廷后,皇帝没有当成一回事,当时已在中央任职的范仲淹又一次为兴化百姓请命,犯颜直谏:“宫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仁宗“恻然,即命仲淹安抚,开仓赈恤”。兴化人民深感范仲淹之恩德,他健在时就已建生祠供奉,死后建成范公祠,一直保留至今。
作为兴化人的施耐庵,和所有的父老乡亲一样崇敬仰慕先贤范仲淹,所以,他在创作《水浒传》的时候,将范公写入了书中,以表达自己的爱戴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