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原则,可先得维护团结。”
——《士兵突击》
团结是职场中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要想成功突击,团结是必备的因素。然而,谈了这么长时间,我们至今还很难处理好这个问题,而且在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团结变得更加迫切却又扑朔迷离。团结是突击精神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于它需要人们在个人目的性和合力面前作出选择。
愚公移山的神话虽然鼓舞人,但如果单凭愚公一个人,那么这个神话的结局可能就不会那么美好,因为我们还是经常能看见十分执著的人,不过执著并不一定能成功,重要的还在于愚公引起了人们的共鸣,他的家人能一起来帮忙,形成一股合力,最终感动了上天。所以说,一个人疯狂不算什么,如果能一群人疯狂,那么力量就会惊人了。
当团结成为问题的时候,应该说,是团队的原则性方面出现了问题。在《士兵突击》里谈到团结的地方不是很多,只有在原来的草原五班这个原则性不强的团队才会出现。许三多刚来时热情帮人整理内务,他以为是好事,在别人眼里却破坏了五班的团结,班长老马对他说:“还是说实话,更重要的就是大家和气团结,不闹内部矛盾。你明白了吗?”
许三多还以为是说自己表现得还不够好,忙表态:“大家都对我好。我一定跟大家搞好关系。”看着他不开窍,最后还是薛林忍不住说了:“谢谢你,许三多,可是别再叠我们的被子啦。”许三多当然搞不懂,难道你帮我我帮你不能搞好团结吗?他并不知道,现实的道理很多时候听起来就是歪理。
许三多始终被五班所谓的团结弄得一脑袋糨糊,尤其是一次老马还围绕扑克牌这个话题对他说过之后:“现实的讲,扑克牌是五班的根本,因为它需要四个人齐心协力,尤其在这种环境下,有助于维护集体的团结。”老马对自己的这个邋遢班也很无奈,他有一次对许三多说:“你是对的,我很想维护原则,可我先得维护团结,有时候这是个痛苦。”
许三多对团结的理解之所以与五班有很大的区别,正在于他接受的只是军队团结的原则,而不是邋遢班团结的原则。一个领导在职场中如果团队团结的工作做得不好,那么他就极有可能是在团队原则性问题的认识上没有使大家形成合力。我们这里所说的合力并不是按照职位说明做好各自相应的工作,这仅仅是机器上一个螺钉应该做的,还不是团结,因为螺钉并不懂得团结是需要抱团的,而是说团结应该首先是一种上下之间坦诚布公地对待,在这个基础上思想才能一致。
卡耐基曾经讲述了一个参加他培训学生的故事。这个人叫塞尔茨,经营着一家汽车公司。他发现自己的员工最近情绪低落,像一盘散沙一样,十分着急,于是他紧急召开了大会,他向大家宣布:“我希望通过这次大会,你们能开诚布公地把你们心目中优秀老板的品质都说出来,我们把这些都抄写到黑板上,让你们监督我是不是这样做了。”员工听了,眼前一亮,情绪高涨,写出来的几乎占满了整个黑板。塞尔茨和员工逐一讨论,落实了最终的意见。接着他才说:“我一定尽量按照黑板上你们的要求去做,那么你们又该对我保证什么呢?”员工们说道:“辛勤工作,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创造佳绩。”没过多久,公司的业绩便蒸蒸日上。
塞尔茨成功塑造了公司的团结氛围,他抓住了首先要坦诚相待这个关键的一步。有些职场弄得人心惶惶,十分不团结,上下之间、同级之间互相防备、难以真诚沟通就是一个重要的障碍。
此外,选择团结的对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团结也要区分对象,并不能一概而论。许三多在草原五班唯一团结过来的只有班长老马,而其他人与他之间始终还隔着很远。这并不是说许三多或者五班除班长外其他人都不好接触,而是说他们个性不相投,这样就很难团结起来,只有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才能拧成一股绳,其余时间就还是难以捏合的。
当然,逢人都显得团结融洽的老好人也是一种选择,虽然说和气生财,但人们对团结总还是会有惰性的,团结本身的因素也是个动态变化,因此也只有在关键时刻关键事情上团结和气的人才能真正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