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07800000060

第60章 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战争

“就得明白多数人是好,少数人是坏。”

——《士兵突击》

我们生活在一个始终同时存在多数人和少数人的社会,虽然人们一直耳濡目染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巨型的社会机器同样还伴有“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样的杂音,在这种混合的交响乐中,少数人总会发出与多数人作战的呼声,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似乎就要被多数人给剿灭了。

五班长老马曾经用“五条狗”的故事把这种对立形象地描绘出来:

“狗栏里关了五条狗,四条狗沿着顺时针方向跑圈,一条狗沿着逆时针方向跑圈。后来顺着跑的四条狗都有了人家,逆着跑的那条狗被宰了吃肉,因为逆着跑的那条不合群养不熟,四条狗……甭管怎么说,它们的价值也是一条狗乘以四——你听明白了吗?”

许三多听完了,一如既往地表现出他特有的迟钝,仅仅说了句“哦”。

老马耐着性子分析:“我给你分析,有时候你也许觉得自己做得对,别人都是错的,但不要太相信自己对,要想大多数人做的才是对的。明白?”

“可是……我不觉得顺着逆着就是对错呀?”

老马气得直挥手,他决定走,并且带着一种“我终于把所有事说通了”的表情。

许三多忽然叫了起来:“班长我明白了!”

老马满脸期许地回过头,许三多站在岗楼上,逆着阳光也能看见一脸恍然大悟的神情,说:“我就是那条逆着跑的狗吧?”

老马听了这句话当时差点晕倒。虽然逆着跑并不是什么“出头鸟”,但在故事中却没有摆脱被“枪打”的厄运。许三多在进入草原五班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格格不入刚开始并不严重,因为其他的大多数人相信自己能改变这个看上去蔫了吧唧的老实人,然而这个老实人到最后也没有变成大多数人,相反却改变了大多数人!在职场中,我们常见的是新人进来了,被逐渐磨去了棱棱角角,最终被彻底改变。

不过,实际上也存在许三多这样的人,他们一般都具有人格魅力,表现出来自信、坚毅、敢作敢为等性格,所以我们称这样的少数者为变革者。当然,也存在破坏职场纪律的人,我们又该如何把他们和许三多区分开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这些少数人是否代表了职场发展的方向——如果是属于职场良性的变革者,那么这样的少数就会像许三多那样,早晚能变成多数人;但如果要是属于职场发展的破坏者,那么这样的人早晚要被职场唾弃。说穿了,这并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而是是否看准了职场发展的方向。

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表现出了他的睿智。他在刚刚推出相对论的时候,世界上充斥着怀疑的声音,在德国还专门出版了一本反对相对论的书,题目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想想看,几乎顶尖的大多数科学家(一百位)都站起来反对这么一个人,要是别人肯定怒发冲冠或者至少是即使表面上无所谓内心也难以平静了。谁知道爱因斯坦听到以后,哈哈大笑,别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反问道:“干吗要一百位这么多呢?如果真的证明我错了,一位不就够了吗!”

爱因斯坦是聪明的,聪明的团队也应该表现出这样的眼光,即用真理或者是办事的效果来区分人,而不是在数量上一争高下。老马曾经承认自己没有带好五班这几个兵(除了许三多),他认为草原上方圆几十公里就这几个人,想好好待下去,就得明白多数人是好,少数人是坏。他就属于比较典型的从众者,自己却没有什么主意,生怕大多数人抛弃了自己。多数人对少数人属于一种比较简单的控制方法,适合老马掌握,但却不是一个人性的管理方法,因为人性总要落在个人上。

爱因斯坦用真理消灭了多数人和少数人数量之间的差别,但在实际职场中,由于多数人和少数人这种区分易于掌握,所以还是会经常碰到,此时当消灭不了的时候又该怎么样呢?我们说,应该有包容的心。许三多虽然清楚地意识自己是少数人,但却对多数人表现出无私无畏的包容,并最终成功;而老魏、薛林等人明明是多数人,却不能对少数人表现出一丁点宽容,始终无法成功。

著名电视主持人阿忆曾经说过:“大多数人习惯了做职场的‘大多数’,随波逐流,轻松而保险。殊不知,这也注定会远离成功。”其实他只说对了表面的东西,因为成功的固然是少数“出头鸟”,但大多数人难道就没有自我满足的成功体验吗?见仁见智,是做多数人还是少数人,我们不妨眼里看着、心里却能放下,这才是职场大智慧。

同类推荐
  • 口才制胜:开口就能打动人,句句说到心里去

    口才制胜:开口就能打动人,句句说到心里去

    本书本着怎样才是会说话的目的,引用大量的生动事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环境,站在客观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口才制胜的规则,便于读者提升说话能力。
  • 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愿做出的选择里

    你要的幸福,藏在你不愿做出的选择里

    我们每一天都要面对各种选择,小到交通、吃饭、购物的选择,大到工作、交友、情感的选择,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选择。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因为内心的恐惧、成长的经历、顽固的习惯等因素束缚,不敢直面选择,甚至采取逃避的态度,结果常常后悔自己当初。其实,我们每个人想要的成功和幸福,往往就蕴藏在那些人们不愿做出的选择里。本书从人生、自我、困境、职场、人际、机遇、取舍、情绪等8个方面,教给读者一套完整的选择方案,帮助读者走上幸福的人生路。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 赢在上半场:30岁之前掌控人生主动权

    赢在上半场:30岁之前掌控人生主动权

    30岁左右,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人生规划和发展方向的转轨点。社会上许多处于30岁左右的年轻人对自己的人生发展和目标认识都比较模糊,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指导和定位。本书能够给予那些处于迷茫期的青年人以实际指导和精神鼓励,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以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 博弈的智慧

    博弈的智慧

    博弈是人与人之间为了某些利益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与对抗。博弈源自生活,如果你细心地去观察,便会发现身边事事皆博弈,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琐事,还是恋爱、学习或者工作的经历,博弈都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果你运用得当,便会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博弈也被人们认为是经久不衰的生存法则。
热门推荐
  • 帝淼

    帝淼

    鉴沉沦万古,主一界沉浮。纵然天道无常,我亦君临,不朽!
  • 诛尊

    诛尊

    九天之上唯独星辰耀,天地五行直属人心安。。。。。。
  • 战长沙之战国红颜

    战长沙之战国红颜

    实习医生宁白薇在下一个夜班之后看了一集战长沙之后她悲剧的发现,她居然在战火中的长沙居然还成了战长沙里面的胡湘湘,这年她十六岁中学学生。战火纷飞的婚姻战争让家里面的人迫切的使她远离战场,而她固执报名考试考私立湘雅医学院成为医学生之后的一个月却被姐夫拉出去相亲。可是她有事,学校就要迁往贵阳了她申请不学预科的事情对我来说的真的很重要,所以她偷偷的出了门她害怕被人看见所以三步一回头结果被带着士兵在抓逃兵的顾清明看见,战争时期人心叵测他怀疑这个鬼鬼祟祟的年轻女孩子的确是有问题就把她抓了起来没想到他居然是舅舅安排的相亲对象·······
  • BTS我需要你

    BTS我需要你

    我为你改变了很多,难道你看不见吗,我喜欢你啊——朴智旻你说过我是你的开心果,开心果不能离开你——金泰亨我以为对你只是一时迷糊,后来才发现是一见钟情——田柾国你告诉我你不喜欢时,我的心顿时一阵疼痛,原来我喜欢上你了——闵玧其留予他年说梦痕,一花一木耐温存——许清九
  • tfboys之盛夏之梦

    tfboys之盛夏之梦

    “芷曦,当年你我是那样美好,你真的不那让我继续守护你吗?”——王俊凯,“若兮,那年的你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爱,无论你能否回来,我都等你。”——易烊千玺,“凝雪,回来吧,我想念和你抢零食的日子了。”——王源
  • EXO之韩娱新宠儿

    EXO之韩娱新宠儿

    有点偏清新,逗比,玛丽苏的文文,不知接不接受
  • 稚于最初初于最末

    稚于最初初于最末

    “她是谁”多么可笑又伤人的一句话,从喜欢多年的人口中说出来,是多么承重的打击。
  • 宁负春光不负青柠

    宁负春光不负青柠

    林青柠再次遇见那个本来属于她生命的一个过客时,是在烈日炎炎的暑假。经过坎坷,待到春光烂漫时,他们依偎在阳光下,阳光打在顾修的脸上只闻他言。林青柠这么美的春光这么好的青春年华感谢你与我相伴。岁岁年年,花前春下,一听情话。
  • 征途风云

    征途风云

    当枯骨满地,当战场横尸遍野,当义不复存在,当挑战的最高峰确实宿命,当何去何从。持起那燃烧的烽火,点起那熊熊燃烧的烈火,用生命去燃烧!哪怕仙路不知踪迹,哪怕义已经腐朽,哪怕剑下血流成河。黑甲凌空战邪神,金甲在地震邪魔。十年藏书阁,一朝跃龙门。引领黄金甲,凌战异族求生存。四年呆子,少女成美女!醒来,是开始,还是迷失,携起长剑是屠杀,还是魔障。你若成魔,我便陪你转战天下。如若你为天下安,我便为你做先锋。你若生病,记得小医仙!……。兄弟,我等你归来!将军,我们为你血战沙场!我等兄弟,誓为我族开太平。
  •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最寒冷的冬天Ⅳ: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战争的背景介绍,描写了开战初期,韩国军队的大溃败以及美国的干预;第二部分,从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开始,介绍了美军与中国志愿军之间的作战态势;第三部分,战争陷入僵持,各国开始在战争中寻找和谈机会,最终在板门店达成停战协议。作者访问了战争的亲历者,对朝鲜半岛历史遗留问题和美苏两大阵营的勾心斗角形成有独到见解,客观地将战争全貌展现在我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