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奋与颓
积极振作为奋,消沉萎靡为颓。
春秋时期,一次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准备迎战。
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的爱国者,名叫曹刿,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面见庄公论战,并且要求作战时允许他一块去。
鲁庄公让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出发。在长勺,齐鲁两军相遇。齐军大擂战鼓,准备进兵。庄公打算擂鼓迎击,曹刿阻止道:“等一等,时机还没到!”直到齐军三通鼓罢,曹刿才说:“现在好了,可以击鼓进兵了!”于是鲁军战鼓震天,士兵们高声呐喊,直扑敌阵,把齐军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战斗结束后,鲁庄公向曹刿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勇气最足;再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衰落;到第三次击鼓时,士兵们的勇气就完全消失了。当齐军士气衰竭时,我军则一鼓作气,斗志旺盛,所以打败了敌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振奋精神,勇往直前,才是取得胜利的法宝。
世界上的文字,属汉字笔画最多,字形最复杂,数量也最多,谁会相信它竟能被计算机上的26个键位编码代替,输入电脑,广为利用。五笔字型输入法这项举世瞩目的发明,宣告了“汉字输入不能与英文同日而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王永民的名字也开始广为人知。
学生时代的王永民,是一个头脑中有没完没了为什么又勤于动手的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他一直是班级的学习委员,各门功课名列前茅。1962年夏,年仅17岁的王永民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出了豪迈的誓言:“翻开我们学过的数理化课本,上面印的都是外国人的头像。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有伟大的发明,把我们的头像印在教科书上去?!”全场激动了,老校长张纪功更被这个青年学生的远大抱负震撼了,连连擦着激动的热泪赞许说:“好!好!热血可许,前途无量!”后来他把王永民的毕业誓言和作业本,作为生动教材,教育历届学生。同年,王永民以南阳地区高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无线电电子系。
大学的5个寒暑,他刻苦攻读,博采众长,为日后事业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料毕业后突发肝病,时值国家“动乱”,被迫回老家,令他痛心疾首,精神也一度萎靡不振。
1979年,地区科委让他主持“汉字照排机”的科研项目。在这个举世瞩目的重大难题面前,他犹豫了。“能放弃汉字输入技术的研究吗?”他想起自己在高中毕业典礼上的誓言,想起蹉跎岁月壮志未酬的昏耗,想起正在崛起的祖国……他不禁热血沸腾,精神大振。他再也不能等待了,他要去攻克一座坚固无比的科学堡垒。
艰难的攀登开始了,他整天对天书般的《甲骨文编》、《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等进行全面研究,并选取《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密布在1500多页上的12000多个汉字,逐字拆分,反复考证,把组成每一个字的“字根”一一抄录下来,12000多个字,总共抄了五六万张卡片,再归类统计,登录排列。首次发现12000多个汉字是由600多个字根像搭积木一样搭成的构字规律。接着,他又花了3年时间,在无数次失败和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对600多个字根进行归纳、合并,硬是把600多个字根压缩到26个键。
王永民的“五笔字型电脑输入技术”轰动世界。外电报道:“汉字输入速度快过英文”、“庞杂汉字群输入电脑,26键位就可解决,举世称雄。”1987年,“五笔字型”作为我国最优秀的专利技术,成了我国首次向美国出口的电脑技术。
如果王永民在逆境中精神不能振奋起来,而是一“颓”到底,他怎能有这举世闻名的发明!因此,在工作中,在学习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倡导“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