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庙位于县城西北两关相衔的香河北岸。始建年代不详,据元至治三年(1323)《重修藏山庙记》碑载“藏山神者,晋赵孤、程婴、公孙杵臼也。古盂治之北远一舍许,有山曰藏山。行数里,林木蔚茂,峰岩险,有神祠在焉……后世于亡匿之所祠而祀之,又建别祠于城右,以便祈祷。城右之祠仅存梁记,则重建于金,源于承安五年(1200)。”经历元代至治、至正、至顺,明代洪武、万历、正德,清代顺治、乾隆、道光、同治等多年的修缮。现存建筑为金、明、清代风格。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庙坐北向南,主要建筑自南向北依次排列的建筑为影壁、山门(后兼戏台)、正殿和后殿(也称寝宫)。影壁坐落在香河北岸边,山门东西两侧为钟鼓楼。前东侧为钟楼山门鼓楼,西侧与鼓楼平行排列的是八蜡殿仪门。西侧与正殿平行排列的为八腊殿遗址。乾隆六年碑记“八蜡、文子庙相比建。然其庙各垣而建……”同年在修缮时合二为一。该庙南北长56.48米,东西宽62.63米。总面积约3537.34平方米。
从总体平面布局看,该庙可分为两个南北轴线,形成两座平行的庙院,即大王庙、八腊庙。现存大王庙,除轴线上的建筑外,还有钟鼓楼和前院碑廊。山门外有古槐两株,一株位于大王庙钟楼的东南隅,另一株位于八蜡殿仪门的西南面。大王庙地势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后殿(寝宫):面阔三间,进深四椽,通檐用二柱,悬山顶。前后檐柱各四根,柱径380毫米,柱高3270毫米,前后檐柱距6940毫米,明间柱距3960毫米,次间为3460毫米。元代建筑。
斗栱五铺作,补间各一朵,明间正面为45°斜栱。后檐斗栱里跳二跳为偷心造,斗栱总高为柱高的1/2,材宽140毫米,材高210毫米(单材),足材300毫米,合法式殿小三间五等材的用材之制。
梁架:四椽栿上置驼峰,上施斗栱承托平梁,梁架斗栱,令栱承托通替木。驼峰之间用襻间枋相连。
正殿:梁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五架梁前后搭牵单步梁用四柱,歇山顶。明代建筑柱网:四周檐柱十二根,前后槽檐柱各四根,共计八根。柱径380毫米(檐、金柱同),檐柱高3290毫米,檐柱高4700毫米。明间檐柱距4150毫米,次间4100毫米,两山廊柱距,明、次相等为3700毫米。东西四缝梁架,次间为歇山部位的梁架,故檐柱次间恰为廊角柱45°置大角、仔角梁所交之位。各柱底皆墩接着石柱,(主要是防潮、其次是增高)。石柱径与木柱相同、高度所有柱子皆同高450毫米,石柱置于石柱础之上,柱础为覆盆式,直径710毫米,覆盆高50毫米,柱头前后皆有辟刹,刹高100毫米。
斗栱:为五踩双昂,补间各一朵,斗栱总高1035毫米,斗栱总高为廊柱总高的1/3.
隔架斗栱:檐柱头兰、普之上坐大斗,五架梁骑在斗口上,横向出隔架枋,其上隐刻令栱,上置散斗承托金檩枋。
五架梁上施驼峰,上坐斗承平梁三架梁,其斗栱作法与檐柱头同。补间隔架斗栱为异形栱。驼峰之间用襻间枋拉接。各类斗栱:斗口宽90毫米,高140毫米,足材高190毫米。台基:近似方形,宽16330毫米,14920毫米,高450毫米。台明墙为石条砌。石条直接坐于灰土之上。
山门:山门与戏台为两座单体建筑组合成一体。清代建筑。山门为硬山顶,戏台为卷棚顶两山加披檐(卷棚歇山顶)。
山门构架特征:五架梁前檐廊用三柱,硬山顶。两架梁上后坡脊部用单步梁,脊檩两侧施叉手,各檩之下皆有随檩枋,无襻间枋。屋顶前坡长,后坡短。前檐廊步五六举,脊步六六举,后坡总举五一举。前后无飞出,椽上施望砖。
柱网:面阔三间,12柱。廊柱径300毫米,柱高3550毫米,柱高与柱径之比11.8:1;檐柱径300毫米,柱高4350毫米,柱高与柱径比为14.5:1,(廊柱檐柱底皆有墩接);明间柱距2850毫米,次间2710毫米。廊深930毫米,屋深3540毫米。通面宽9320毫米,通进深5930毫米。斗栱:廊步柱头施异形栱。台明,为石条砌筑,高900毫米,宽与两山墙齐。
戏台:台明平面为长方形,两块组成,明间留有2500毫米的通道。台明由条石砌筑。四周压沿石、上施石栏板、望柱。台明高1180毫米。构架特征为六檩卷棚式,用两柱悬山顶。两山插廊加披檐,组成一座卷棚歇山屋顶。前檐下使垂花柱。柱头施一斗两升交斗栱,明间施补间斗栱两朵,次间一朵。隔架后金檩施荷叶墩。两山金柱斗施一斗二升交象鼻斗栱,檐下设垂花柱。
仪门:五架梁通檐用二柱、悬山式屋顶。清代建筑。五架梁上施驼峰,承三架梁,三架梁上施脊缴背瓜柱承脊檩。各檩之下施随檩枋,前后檐檩之下施垫板封护。后檐施飞,上檐出970毫米,前檐无飞,上檐出1070毫米。两山出际550毫米,屋檐4.1举,脊部7.5举,屋顶灰瓦作,无正垂脊筒。两山无排山沟滴,平面呈长方形、前檐出台明,下出檐910毫米,后檐无。两山墙厚670毫米,后墙厚900毫米。前檐明间开门,原为圆门洞。面阔三间,通面宽9030毫米,通进深6570毫米,地面方砖铺墁。
此庙宇年代久远、久经沧桑,其建材之繁,造型精湛,名驰三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附:西关大王庙重修藏山庙记
“简介”
元至治三年(1323)八月刊。现存秀水镇西关大王庙。
碑青石质,高132、宽75、厚14厘米。碑文楷书。正文16行,满行46字,共698字。碑体中部断裂。
盂州判官蒲机撰,国子伴读掌仪吕思诚书。
蒲机,陕西省汉中东市人,于元至治元年(1321)为盂州判官,为文阶正八品。
“碑文”
重修藏山庙记
赐同进士出身将仕郎盂州判官蒲机撰
离石县儒学教谕呼延凤举
国子伴读掌仪乡贡进士吕思诚篆并书
定襄县儒学教谕李复礼
藏山神者,晋赵孤、程婴、公孙杵臼也。古盂治之北,远一舍,有山曰藏山。谿行数里,林木蔚茂,峰岩险,有神祠在焉。攷之碑志,讯诸故老,云:昔赵孤匿于此,故名其山曰藏。按迁史记载,赵孤名武,其父朔,娶成公姊曰庄姬。初灵公之世,大夫屠岸贾有宠,赵穿弑灵公。及景公之世,贾为司寇,及治灵公之贼,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朔而灭其族。庄姬有遗腹,匿公宫而生赵孤,贾与诸将又索之。婴为朔客,乃与公孙杵臼谋取他姓子以示,诸将杀之,杵臼死焉。赵孤获免于难,婴持亡匿山中,居十五季。景公有疾,卜之曰: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公乃问韩厥,厥知赵孤在,乃曰: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公问赵氏子孙,韩厥具以实对。乃召武及婴,而反其田邑焉。遂攻屠岸贾,灭其族。暨长以贤,遂当晋国,没謚曰文。后世于亡匿之所祠而祀之,又建别祠于城右,以便祈祷。二祠之建稽邑人传云:虽五季兵纷,祀未废。侯爵之赠,程曰忠智,公孙曰成信,爰自宋始。噫!三神之灵,庙食兹土,其来远矣。之功之大者其祀远,德之厚者其报丰。此天理之当然,而人情之必然者也。夫民而非神,孰其佑之;神而非民,孰其佐之。故神与人寔相依庇。若夫水旱疾疫,神任其责,牺牲粢盛,民共其事,是故民之所聚必有神焉。且以文子之贤,忠智之忠,成信之义,宜享祀于无穷。至于岁之水旱,人之疾疫,凡有所祈,应速桴皷。祭法所谓:法施于民,以死勤事,以劳定国。与夫御大灾、捍大患者,三神俱有焉。盖神之精爽在天,功德在人,而牺牲粢盛,绵祀不绝,是以天理之当然,而人情之必然者也,夫岂有所疆而为之哉?城右之祠仅存梁纪,则重建于金源之承安五年,迨今百有余年矣。岁月滋久,风雨弗蔽,邑人李等,好事者也,见而兴叹曰:祠之若是,胡可以肃祀而妥神?遂庀工蒇财,以修以饰,计其工程、瓦甓、糇粮、藻绩之费,凡用私银二千余缗,庙宇神像易旧而新之。工作于四月十八日,落成于八月十五日。百役既卒,欲求志入石,以传不朽,乃致恳州忠翊公、州尹奉政公来谓余曰:藏山之神,民所仰也,庙貌俨矣,敢托记于子。数请而意愈笃。辞不获已,因摭其寔,并记夫岁月云。
至治三年八月十五日盐官李简同董彦友立石
石匠提控权忠友刊门人壻秦思孝
吏目王德辉
司吏戴复礼马思礼李彬牛惠潘桂杨荣祖许世英
仕郎盂州判官蒲机
保义校尉同知盂州事那怀
奉政大夫盂州知州兼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张思义
忠翊校尉盂州达鲁花赤管本州诸军奥鲁劝农事塔海
庙官马坚
石匠提控权友刊门人婿秦思孝
泥匠韩旺刘世忠
铁匠提控张文
木匠提控张山
待诏贾善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