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庙位于盂县东北25公里处,北下庄乡东坡头村村南。泰山庙供奉东岳大帝泰山之神黄飞虎。传说黄飞虎为商朝大将,因纣王暴虐无道,遂弃殷投周。跟随周武王伐纣,屡建大功,直至战死沙场。道祖姜太公封他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寿大帝”。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黄飞虎的生日,当地民众为祭拜他很早以前就形成了以贸易和娱乐为主要内容的庙会。明清时期,泰山庙成为盂县东乡规模影响最大的庙会,东坡头村也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最大的骡马交易市场。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取消。泰山庙始建年代不详,庙内元代经幢记载,元至正七年(1357)重建。明天顺、清康熙、民国六年都曾进行过修缮。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泰山庙坐北向南,东西宽41米,南北长50米,总占地面积2050平方米。原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自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为戏楼(建筑已毁)、石牌坊、山门、正殿、后殿。两侧布局对称有钟鼓楼、配殿、僧舍、禅房、关帝庙、药王殿等。该庙为元、明、清各代建筑并存的群组建筑风格。正殿和后殿均为元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明、清两代遗物。原有中轴线上戏楼已毁,后殿旁东西厢房亦荡然无存。现存主要建筑有牌坊、山门、东西厢房、正殿、碑亭、东西禅房、西僧舍、后殿、关帝庙、药王殿。
后殿位于泰山庙现存建筑群最北端。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明间开间3.85米,稍间均为2.85米,通面宽9.21米,通进深6.38米,建筑面积80平方米。台明前出1.3米,总宽9.99米设有压岩石。殿内地面方砖墁地。元代建筑。
后殿柱网共用12根,其中角柱4根,前檐柱2根,后檐柱2根,山柱4根。均为圆形柱造,且前后檐柱头均有早期特点的卷刹。
阑额、平板枋呈丁形,前檐阑额宽15厘米,高24厘米出头36厘米;平板枋宽27厘米,高10厘米出头通阑额;后檐阑额宽13厘米,高21厘米,出头同前檐,平板枋宽24厘米,高11厘米,出头同阑额。
前檐明间柱头斗栱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昂为插昂,斜插于华头子上。里转五铺作出两抄计心造。栌斗正心前出下昂,昂上置耍头(三伏云)与令栱相交上承挑檐枋与耍头相交承挑檐榑。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慢栱柱头枋。耍头做六分头状。柱头铺作里拽一跳瓜子栱,散斗上施罗汉枋与耍头后尾四橼栿相交,二跳华栱上置平盘头,其上施罗汉枋与耍头后尾四椽栿相交。次间柱头铺作外跳与明间相同,里跳耍头后尾搭牵与罗汉枋相交插入山柱。
明间、补间均铺着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昂为插昂,斜插于华头子上。里转五铺作双抄计心造。栌斗正心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慢栱、素枋前出假昂,上置交互斗承上耍头,与令栱相交;45度斜角出华栱上置斜斗承上耍头与令栱相交,上昂上置齐心斗与令栱上至斜散斗承挑檐枋与耍头相交承挑檐榑。里转栌斗后出两跳华栱上承罗汉枋与耍头后尾六分头相交。45度斜角出两跳华栱与令栱相交。次间补间铺作外跳头与柱头铺作相同,里跳耍头后尾做六分头状与罗汉枋相交。铺作总高70厘米。单材高18厘米,足材24.5厘米,材宽12厘米,与《营造法式》七等材接近。
铺作栌头两侧出枋上隐刻栱,上置挑檐枋与栌头前出耍头相交承挑檐榑,耍头与四椽栿相交。补间铺作栌头两侧出枋上隐刻栱,上置挑檐枋与栌头前出六分头相交承挑檐榑,六分头后尾亦做六分头状。铺作总高43.5厘米。
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二柱。明间梁架:前后檐柱头铺作后尾四椽栿,四椽栿上置柁墩用枋连接,柁墩上置一斗三升襻间铺作以承平梁平榑,平梁中部立蜀柱用襻间枋连接,蜀柱下用合踏稳固,平梁两侧用叉手支撑蜀柱上丁华抹亥栱以承脊榑。
次间梁架:前后檐柱头铺作后尾搭牵置于山柱中,山柱上置一斗三升襻间铺作以承平梁平榑,平梁中部立蜀柱用襻间枋连接,蜀柱下用合踏稳固,平梁两侧用叉手支撑蜀柱上丁华抹亥栱以承脊榑。
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明间开间3.5米,尽间2.915米。通面阔9.33米,通进深6.77米,建筑面积181平方米。元代建筑台明前出144厘米,后出110厘米,台明长108.5厘米:台明均设压岩石,宽26厘米。
设有内外过门石各一块。内:长155厘米,宽38厘米;外:长116厘米,宽38厘米。
前出月台533厘米,长112.3厘米,月台边缘设压沿石砌筑。
共用柱14根,其中角柱4根,前檐柱2根,后檐柱2根,山柱4根,金柱2根。均为圆形柱,且前后檐柱头均具有早期特点的卷刹造。前檐柱高3厘米,柱径41厘米,柱径与柱高之比为1:7.
前檐阑额高21厘米,宽7厘米;平板枋高11厘米,宽29厘米;后檐阑额高16厘米,宽8厘米;平板枋高9厘米,宽23厘米。前檐阑额平板枋有升起3厘米。
铺作共26攒,7种不同样式。其中前檐柱头铺作4攒,明间补间铺作1攒,次间补间铺作2攒;后檐柱头铺作4攒,补间铺作3攒;丁华铺作4攒,襻间铺作8攒;铺作分布于檐下四周及梁架上。
正殿柱头铺作为四铺作单下昂计心造,昂为插昂,斜插在华头子上。里转五铺作双抄计心造;坐斗前出插昂,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慢栱;泥道栱与前出下插昂相交,后尾接一跳华栱;昂上交互斗前出栱状耍头与两侧出令栱相交,后尾接五铺作华栱;栱状耍头上齐心斗前出六分头,撑头与后尾搭牵连接,以承随檩枋。泥道慢栱散斗上承正心枋;里转一跳华栱上交互斗正心出二跳华栱,两侧出令栱以承罗汉枋;二跳华栱交互斗上施罗汉枋与搭牵相交。
次间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不同的是:次间补间铺作后尾二跳华栱交互斗上耍头与罗汉枋相交。
明间补间铺作:坐斗两侧出泥道栱、泥道慢栱;正心前出昂,昂上交互斗出龙形耍头与令栱相交,龙形耍头上齐心斗出六分头撑头与随檩枋相交;45度出斜栱斜斗;上置耍头与令栱相交,耍头上置正散斗,令栱上置斜散斗,上承随檩枋,挑檐榑;后尾正心出华栱两跳,45度出斜栱二跳上承罗汉枋,二跳斜栱与令栱相交,令栱上承一跳罗汉枋。
前檐铺作总高70厘米;材宽12厘;单材高18厘米,足材高24.5厘米。与《营造法式》七等材接近。
后檐柱头铺作坐斗两侧出令栱与正心出耍头相交,承随檩枋,挑檐榑;耍头后尾接三椽栿。
后檐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不同的是:补间铺作耍头后尾亦作耍头。铺作高45.5厘米,材宽同前檐。
脊部襻间铺作:坐斗正心出丁华抹亥栱,与两侧出令栱相交承随檩枋、脊榑。铺作高42.5厘米,材宽同前檐。
襻间铺作:坐斗正心出平梁与侧出令栱散斗上替木相交承上平榑。铺作高47厘米,材宽同前檐。
明间梁架结构为前檐搭牵对三椽栿用三柱。铺作耍头后尾搭牵插入金柱并出头,搭牵下三椽栿出头作栱斗支撑。三椽袱后尾插入后檐柱头铺作。三椽栿上置柁墩,明间柁墩间用襻间枋连接;柁墩上置襻间铺作,上承后檐上平榑,后檐上平榑下铺作正心出平梁与前金柱上襻间铺作连接上承前檐上平榑;平梁上置蜀柱,蜀柱下用缴背稳固,蜀柱间用襻间枋连接,脊部襻间铺作用两侧叉手支撑共承脊榑。尽间梁架结构为前后搭牵对平梁用四柱。前后檐铺作后尾均作搭牵插入山柱,山柱上置襻间铺作用平梁连接;平梁上置蜀柱,蜀柱下用缴背稳固,蜀柱间用襻间枋连接,脊部铺作用两侧叉手支撑共承脊榑。
正殿前后檐各47根檐椽,前檐踩飞。其中椽出83厘米飞出30厘米。后檐椽出144厘米,椽均为圆形状。
瓦屋面为筒板瓦屋面,前后檐屋面各出43垄筒板瓦。
正殿山墙及后墙均有壁画。因后做学校时后人将山墙壁画下部作为黑板使用,其中山墙因屋面漏雨部分壁画被雨水冲刷及后做学校时人为的破坏使壁画局部残缺且不完整。后墙壁画现东次间仅残存2平方米,其余已被后砌墙损毁及墙内后抹灰覆盖。所绘均为宫廷人物壁画。
山门: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明间面阔3.18米,次间2.84米,通面阔8.86米,通进深5.1米;占地面积81.4平方米。明代建筑。
山门共用铺作14攒。其中前檐柱头铺作4攒,补间铺作3攒,后檐柱头铺作4攒,补间铺作3攒。
前檐柱头铺作:四铺作外插昂。坐斗两侧泥道栱,泥道慢栱上承正心枋;正心前出昂,昂上交互斗出龙形耍头与交互斗两侧出令栱相交,上置斜散斗承挑檐枋跳檐檩。坐斗正心后尾出华栱,华栱交互斗上置罗汉枋与耍头后尾乳栿相交。补间铺作与柱头铺作不同的是:补间铺作后尾交互斗上出耍头。后檐铺作同前檐。
山门明间梁架结构为:四架椽屋分心用三柱。前后檐铺作后尾乳栿与中柱连接承前后檐榑。乳栿上置柁墩搭牵,柁墩间用襻间枋连接;前后搭牵后尾亦与中柱连接承上平榑;中柱上承脊榑。
次间梁架结构为:四椽栿通檐用两柱。前后檐铺作后尾置四椽栿,四椽栿上置柁墩承平梁,柁墩用襻间枋连接,平梁上承上平榑;平梁上置蜀柱,蜀柱下用合榻稳固,蜀柱间用襻间枋连接,上承脊榑。
山门前后檐各用椽45根,前檐椽出89.5厘米,飞出39.5厘米,后檐椽出90.5厘米。
山门共用柱12根,其中角柱4根,前檐柱2根,后檐柱2根,中柱2根,前金柱2根。前檐柱下设柱础石。前檐柱高248厘米,柱径42厘米。柱径与柱高比为1:6,前后檐柱头均具有早期特点的梭柱造。
山门前出台明126厘米,设压岩石,压岩石宽25厘米。后檐台明出72.5厘米。前檐台明条石条砖铺墁。前设青石踏步七步。
山门阑额高20厘米,宽11厘米,平板枋高11厘米,宽26厘米,出头37厘米。额枋有升起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