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高热
临床常见高烧患者,体温多在39~41℃,有门诊患者,也有住院病人。西医常因查无原因或无药物可选用而束手无策。我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辨证诊疗,每每获效。
例1刘某某,男,27岁,五台县大柏里村人,1971年5月6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在田间劳动时发现一物,用石砸之,引发爆炸,将右手至手腕炸掉,同村人用小平车将其拉送我院(忻州地区工农兵医院)救治。因当时条件所限,未能断肢再植,清创缝合后,住院常规治疗,但病至夜半,患者体温升至41℃不退,伴有谵语、烦躁不安。西医考虑术后吸收热,先以物理降温,药物(两种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体温不降,邀余会诊。刻诊:患者面色红赤,舌红口干,神志朦胧,谵语躁动。脉洪数。
辨证:热闭神明,气血两燔。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方药:牛黄安宫散2瓶(1克 )。
观察:2小时后患者脉静身凉,神清。西医大夫哗然。住院8日后拆线出院。
按:本案例为邪热内闭,热入心包,归属温热病范畴,在西药未效之际,急投此药,实为标本兼治之法。因为本药气味芳香,善于走窜,只可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分析其速效之因,是因安宫牛黄散以高热昏谵为主症,药证合拍,故而速效。
例2彭某某,男,4岁。本院职工子女。1971年3月10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儿高烧4天,体温高达41℃。面红,目赤,多泪,多涕,全身麻疹发出不透,口腔有麻疹斑。伴神志朦胧,轻微抽搐。唇红,舌赤,少苔。食指指纹青紫,透气达命关。
辨证:麻疹疫毒,深入营分,伤及心包。
治法:清营、凉血、透疹(转气)、醒神。
方药:
1.紫雪丹3瓶,每次半瓶,1日2次,凉开水送服。
2.水牛角9克 丹皮9克 元参9克 生地6克 黄连4克 麦冬10克 银花12克 连翘10克 竹叶6克 葛根12克 蝉衣5克 生石膏15克 。
水煎2次合汁,昼夜每3小时服1次,共服6次。
次日,体温降至38℃。神清,抽搐止,麻疹透齐。由上方连服2日,患儿麻疹始退,脉静身凉。
按:本案例为痧毒过盛,不得宣透,邪热内闭营分而致。其特点是疹色紫红,透发不畅,高热,抽搐,神昏,指纹青紫。故先以紫雪丹,清热镇痉,并投清营汤合透表清热的银花、葛根治之。组方之意在于直清营分之热的同时,尤可透热转气。
例3高某某,男,40岁,忻州市国税局干部,1993年10月12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工作繁忙,劳心劳力,致发热不退1月。体温38~39℃,微畏风寒,时自汗出,夜甚,汗出时将内衣、枕巾湿透,汗出体温降,隔时体温又上升,项背微僵、微咳,四肢困楚,口干不欲饮,胸部X线检查:肺纹理稍重,血常规化验正常。西医诊断为:不明原因高烧。先后给予西药对症治疗不效。脉浮缓,舌淡红,苔薄白。
辨证:中风表虚。
治法:解肌通阳,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12克 炒白芍12克 炙草9克 黄芪15克 葛根15克 生姜3片大枣4枚。
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
嘱服药前先进热小米粥一大碗,待微汗时即予服药。次日,体温下降至正常,自汗止,颈项僵、四肢酸楚消失。
按:本案例为表虚发热。其特点是,汗出体温下降,但表未解,故隔时体温又上升。如此反复1月,在营卫不和的基础上兼有气虚,故以桂枝汤加黄芪、葛根1剂告愈。
例4梁某某,男,56岁。忻州市委干部。2004年7月28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糖尿病8年。素体脾虚。因工作劳累,过饮饮料,复感风寒邪,致全身发热。体温38~39℃,20余天。经多方医治不效,来我处就诊。刻诊:体温39.1℃,微恶风,全身酸楚不适,倦怠乏力,纳差,微恶心,时自汗出。尿短,微黄。舌质偏红,苔薄白。便溏,口干,渴而不欲多饮。脉虚大无力。
辨证:脾虚挟湿,气阴两伤,阴火发热。
治法:补气升阳,除湿退热。
方药:清暑益气汤加减。
黄芪30克 人参6克 麦冬15克 炙草6克 当归6克 五味子10克 神曲15克 黄柏10克 葛根15克 苍术15克 升麻4克 青皮10克 陈皮10克 泽泻12克 白薇15克 柴胡6克 。
每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6剂。
二诊:服完上药,体温降至正常。诸症明显减轻。精神振,食欲增。脉和缓有力。上方去白薇,再服5剂,隔日1剂。10日后,患者前来告知,诸症皆除,正常上班。
按:本病系内伤劳役,中气受损,清阳不升,复感暑热,饮冷寒乘,致阴火上冲,故以补气升阳为大法。方中黄芪、人参、炙草,甘温之性上升,以补中气而实肌表;柴胡、升麻、葛根、白薇,升清阳之气;麦冬、五味子、当归,养阴以配阳;青皮、陈皮、泽泻、黄柏,以降浊阴;苍术、神曲,和中以助升降。综观全方,不外乎补气升阳,阳气升发则阴火下潜而热自退。元气充足,则肌表固密,故诸症悉除。此乃李杲“甘温除热”之方,用之得当,确有速效。
第二节尿闭(尿潴留)
尿闭,临证较为多见。多见于产后和外科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西医总以保留导尿为法,其一,为非治本之法;其二,容易造成尿路感染;其三,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余长期医院工作,遇此急症,往往被邀会诊,总以五苓散为主方加减化裁治疗而取效。
例田某某,女,32岁。系忻州地区医院住院患者。
病史及检查:患者首胎顺产5天,出现尿闭(尿潴留),妇科医生以保留导尿加腹部按摩、热敷治疗不效,邀余会诊。我认为,此为分娩过程损伤膀胱气化功能。拟方:
茯苓20克 猪苓9克 泽泻12克 白术10克 桂枝6克 乌药15克 枳壳20克 当归20克 。
3剂,水煎。每日1剂。服药第1剂,略有尿意,服药3剂后,尿意急迫,随小便排出时连同导尿管一并排出而愈。
按:尿闭一症,有太阳经表邪随经传腑而致者,也有产后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者,还有腹部手术损伤或有腰椎损伤而致者。凡此种种,皆为膀胱气化失职,均可用五苓散加味取效。此方中泽泻、猪苓通利清热以疏通水之下源;白术、茯苓健脾运水,以助中轴气化;桂枝通阳化气,以兴膀胱气化;加乌药、枳壳舒缩并用,双向调节气化,以复膀胱功能。
临证应用需灵活加减。如产后加当归、川芎,取祛瘀生新之意;气虚者加黄芪、人参,以助气化;血瘀者加益母草、桃仁,瘀去则气化自复;感染者加蒲公英、地丁,祛邪以复气化。
第三节肠结(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临床上有急慢性之分。我在担任院长期间,凡遇此类病人,让外科在准备手术的前提下,首先选用中医药治疗,先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32例,100%全部用中医药治愈。治疗慢性肠梗阻26例,其中10例服中药治愈,其余病例改用其他办法治疗。
例1张某某,男,38岁。忻州豆罗村人。1993年4月10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在3天前因冷食莜面,复感寒凉后出现腹痛,胀满,痛甚难忍,伴呕吐,大便不通,矢气不排3天。听诊,有肠鸣音减弱,左下腹可闻气过水声;腹部X片平面显示:液平面。诊断:急性肠梗阻(单纯性)。遂住院治疗。外科先行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常规治疗。在做好手术准备的前提下,我先行中药保守治疗。拟方:
大黄15克 (后下)厚朴20克 枳实20克 芒硝10克 (兑)炒莱菔子30克 桃仁10克 槟榔10克 大腹皮20克 元胡15克 半夏15克 。
上方水煎取汁500毫升,其中300毫升分上、下午两次鼻饲灌入胃中,剩余200毫升分上、下午两次灌肠。
药后当日夜半腹痛加剧,伴腹中鸣响,后矢气得排,宿便得下,腑气得通,腹痛缓解,呕吐自除。住院观察两天后出院。
例2赵某某,女,48岁。忻州奇村人。1994年9月30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在10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术,术后曾3次因饮食不节引发肠梗阻,先后经中医药保守治疗痊愈。5日前,劳累后复感寒凉,又出现腹胀、腹痛、呕吐,排便、矢气不畅,伴体质瘦弱,形寒怕冷。苔白滑,舌质暗,脉沉迟。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显示,有液平面。诊断:不全肠梗阻。
辨证:阳虚寒结证。
拟方:温脾汤加减。
制附子15克 干姜15克 人参9克 炙草10克 大黄10克 (后下)厚朴15克 枳实15克 莱菔子20克 金橘叶15克 槟榔10克 半夏15克 陈皮9克 茯苓15克 桃仁10克 元明粉6克 (兑)木香9克 枳壳20克 生姜5片红枣5枚。
上方水煎取汁450毫升,每日分早、午、晚3次服,共服5剂。
二诊:1994年10月5日。
药后腹痛止,腹胀减,大便通,矢气增,呕吐止。上方减元明粉。1剂分4次(两天)服用,每周1剂,连服2月以善后。
按:肠梗阻虽有急慢性之分,急性多实证,慢性多虚实夹杂。不论虚实,皆以腑气不通为病机。故急性实证者以大承气汤加味为主方,以急下通腑为治,但需有外科手术保障的前提。慢性虚实夹杂证,一般多见于有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病史者,复因饮食不节,外感寒凉诱发。治疗当以扶正温中佐以通腑。并佐桃仁、金橘叶、枳壳,缓解肠粘连。然应当指出,其慢性不完全梗阻,在临床治愈后,应坚持定期服药,以防复发;二是必须节制饮食,防寒保暖;三是坚持每日按压气海穴、足三里穴1至3分钟。
第四节崩中(阴道出血)
例王某某,女,39岁。山西省忻州市技校教师。2007年10月5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生育一子。既往经产正常。近半年来,月经或去而不至,或至而不去。今出血40天,淋漓不断,色黯,夹瘀块,下腹微痛,腰微困,脉沉涩,面色少华。患者自诉:今年以来工作压力大,家务繁忙,事不遂心。经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生2.2厘米。血色素化验10克 /升。自拟方:
益母草100克 五灵脂10克 (包)炒蒲黄10克 (包)炒枳壳12克 丹参15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炙草5克 炙黄芪20克 淫羊藿12克 仙茅6克 煅花蕊石10克 。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后血止。
二诊:2008年3月10日。
服上药治疗血止后,月经正常运行5次。本月因精神因素复加劳累,月经半月未止,下腹无明显不适,腰困,脉微弦。再以上方加柴胡12克 、菟丝子20克 、女贞子15克 、焦杜仲15克 、鹿衔草12克 。服5剂而愈。
按:崩漏为临床妇科常见病、难治病。传统思路多以归脾、消遥或胶艾四物等方治之。临床观察,此类崩漏,较为多见,用常法治疗往往难以奏效。笔者认为,当今社会,女子每每参与社会竞争,工作紧张,心理压力大,导致心神俱劳,肝肾早衰,冲任受损。西医多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脱落不全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对此,用此方治疗每有较好疗效。正如内蒙一医所云:“功能出血无专方,多用当归补血汤,不如四两益母草,归芍甘草佐木香”。
第五节癃闭(麻疹合并脊髓炎)
例杜某某,女,12岁。忻州西张人。1976年3月25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麻疹8天,热渐退,疹渐落,然出现尿闭,双下肢不任地已3天。住忻州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治疗,诊断为:麻疹合并脊髓炎。经3天治疗,疗效不显,并以导尿管保留导尿。传染科医生建议,转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并嘱病情险重,不能迟疑。患者家属急来求余诊治。经诊察发现,患者平乳头以下皮肤感觉消失,余认为此病初属卫分入营,渐至表邪未尽除,循经传入太阳膀胱,致腑不气化,水蓄膀胱,故尿闭不出。确因邪热壅肺,肺热叶焦,故发为萎癖。急当透热转气,恢复膀胱气化。拟方:
白术10克 泽泻12克 猪苓9克 茯苓12克 桂枝5克 乌药15克 银花15克 水牛角12克 川牛膝12克 。
3剂,水煎,每日1剂,分3次早、午、晚服。
二诊:1976年3月28日。
药后患者可自行排尿,并能以手扶床下地缓慢行走,自觉体弱,口渴,皮肤已稍有感觉。改服黄芪益气汤加减,气阴双补,兼清除余热。
生黄芪15克 人参5克 麦冬12克 五味子9克 白术6克 陈皮6克 升麻6克 柴胡6克 当归6克 知母10克 黄柏10克 川牛膝10克 生姜3片大枣3枚红花6克 。
5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午、晚3次服。
三诊:1976年4月4日。
患者可持杖行走,小便自利,皮肤知觉恢复正常,再以上方加减7剂继续调理。
说明:患者痊愈出院,传染科主任知其事情经过后,特来忻州市卫校找余询问,并说明此病建国以来文献报道仅有3例,且全部死亡。问曰:患者何以得治?余答曰:我对麻疹合并脊髓炎病例实系初见,对此病的病机、预后并不了解,只是从中医辨证入手,分两步治疗:第一步是通过应用五苓散为主,解决膀胱气化问题,达到排尿目的,佐以银花、水牛角透热转气,使热邪有出路;第二步是在膀胱气化恢复的基础上,应用黄芪益气汤加味,解决气阴两虚、余热未清的本质问题。
第二节心性水肿(心功能衰竭)
水肿一症,有外感、内伤之别。本案例系久病内脏亏虚,正气不足,复因外感,又加七情内伤而发病。
例刘某某,女,80岁。太原晋源鱼种场家属,2006年5月10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高血压10余年。一月前因外感发热、咳嗽、气喘,在当地医院输抗生素7天,虽有好转,但未痊愈。半月前复因家事不和,七情内伤而加病。在太原某医院诊断为:高血压、高心病、冠心病合并心衰。经内服、静点抗炎、强心、利尿西药,效不佳。特来我处求诊。
刻诊:全身肿胀,尤以下肢为重,指压没指。喘息,动则加剧。心悸,不得平卧,胸闷,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尿短少,不欲食,恶心,呕吐,全身无力。测血压:150/40毫米汞柱,脉沉弦细涩,不齐。舌质淡暗,苔白滑。
辨证:久病脏虚,复加外感,七情内伤诱发,气滞血瘀,痰热内阻,导致心肾阳虚,气不化水,水气内停,凌心射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
治法:以温阳利水,益气活血为主,佐清热化痰,理气和中。
方药:人参7克 制附子30克 (先煎半小时)茯苓30克 泽泻15克 车前子15克 (包)丹参30克 桃仁10克 红藤30克 败酱草30克 黄芩12克 半夏12克 瓜蒌18克 杏仁12克 厚朴12克 柴胡12克 丝瓜络20克 苦参9克 炙草10克 麦冬12克 山楂15克 生姜3片大枣4枚。
上药3剂,水煎,每日1剂,1剂煎2次合汁,分4次服。
3日后,家属电话告知,心悸、浮肿、咳喘明显减轻,胸腹有松快感,食欲明显增加。患者已能下地慢行,但大便干燥不畅。嘱原方加熟军12克 ,再进3剂。
5月17日,患者复诊,诸症进一步减轻,四肢回温,精神爽快,二便正常。原方加山药15克 、白术15克 ,5剂,1剂分2天服。
5月28日,患者再诊,诸症消失,唯下肢轻度浮肿,已能外出活动。嘱每日早晨口服济生肾气丸1丸,坚持1月,以善后。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我在临证救治慢性心衰较多,或为肺心病,或为高心病,或为风心病,其病机特点多为本虚标实。治疗或以健脾益气,重用白术60克 、茯苓30克 ;或以温肾助阳,重用附子30~60克 。都要加用活血化瘀行气利水之药。寒多要温化寒饮;热者,要清化热痰。辨证得当,屡启沉疴。
第七节便血(上消化道出血)
凡血自大便而下,或单纯下血,或血便挟杂,或便前、便后下血,均称为便血。中医自古有远血、近血之分,但界限不明,性质混淆。我认为,血便混融,便呈黑色,或如柏油样,排出滑利为远血;血便分离,或单纯下血,血色或暗或鲜,皆为近血。本节所讨论的远血,当属西医学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为多见。至于肿瘤、炎症、黏膜病变,以及肝硬化引起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全身疾病引起的出血相对少见,不在本节讨论范畴。
便血有急性、慢性之分,出血有少量、中量、大量之别。临证少量出血一般症状不明显;中量出血往往出现一时性眩晕,心悸、口渴、少尿等症;大量出血则症状很明显,甚则可出现冷汗,四肢厥冷,神识恍惚等休克现象。此外,临证还应结合脉搏、血压、检验等手段来判断出血之多少及病情之缓急、轻重,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多数出血患者,常会出现的症状有:出血前有上腹剧痛,出血后消失或减轻;伴低热(38℃上下),一般在三五天后消失;出血量较多、出血部位偏上者常伴吐血,严重者可休克。若处理不当会死亡。
中医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机可概括为三点:一是热(热伤胃络);二是虚(脾虚不摄);三是瘀(瘀阻胃络)。
治疗上首先应分清轻重缓急,急则治其标,出血多者立即止血,有脱象者补气固脱,必要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谓治疗之上策。对病情较轻缓稳定者,在审因辨证的基础上,灵活选方,巧妙施法,取止血、清热、补虚、消瘀之法,此乃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的原则。
一、热伤胃络
例高某某,男,38岁。忻州市糖酒公司职工。2003年2月18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胃病史10余年。2003年曾做胃镜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年采取间断口服西药治疗,终未能痊愈。今逢春节,亲朋相聚,饮食不节,喝酒过量致胃脘剧痛,随即口吐咖啡样胃内容物,继而疼痛减轻,次日晨排黑便3次。先在所属市人民医院治疗2天。因患者治病心切,又与本人邻居,其父前来邀余出诊。刻诊:胃脘隐痛,恶心。今日中午又吐血一次,但量较前少。日排黑便三四次,呈柏油样便。面唇甲苍白少华,精神不振,不思饮食,卧床呻吟。胃脘部压痛明显。口干,口苦。舌苔黄燥,脉细涩数无力。
辨证:胃火灼盛,损伤胃络,血自内出,气随血脱。
治法:清胃凉血,益气摄血。
处方:大黄炭15克 黄连10克 黄芩10克 生地12克 白头翁30克 地榆炭30克 人参10克 麦冬15克 阿胶珠10克 生山药15克 白及15克 炒白芍18克 炙草9克 3剂,每日1剂,水煎分6次服。3小时1次。
二诊:胃痛止。仍有轻微恶心,但未吐,纳不香,时有呃逆,大便日二三行,便呈咖啡色,口干渴。上方加藕节15克 、白茅根15克 、陈皮6克 、砂仁5克 。5剂,日1剂,分3次服,服2剂停1天。可少量多次进流食。
三诊:呃逆、恶心止,偶有嗳气,时有胃酸,胃脘压痛减轻。大便色正常,主动求食。测大便潜血(-)。处方改为散剂善后。
黄芪60克 熟军30克 海螵蛸120克 浙贝30克 砂仁15克 黄连15克 没药15克 白及30克 。
诸药共研细末,分为60小包。每日早晚各服1小包,温开水送下。
以后照此方共服3个月。症状消失,饮食增加,工作正常。
按:本案例,素胃火较盛,复因肥甘酒酪,助火伤络,致胃出血。出血较多,有气随血脱之象。方中主以泻心汤清胃火而止血;辅以生地、白头翁、地榆炭,凉血、泻热而止血;白及护胃膜而止血;佐以人参、麦冬、山药、黄芪、阿胶珠,益气养血以防脱;使以芍药、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全方主、辅、佐、使贴切,共奏清热、凉血、益气、养血、摄血之功。初病病情急剧以汤剂取效,当病情较轻改散剂以善其后,且散剂能均匀分布于胃黏膜,更好地起到修复糜烂、溃疡之作用。
二、气虚不摄血
例辛某某,男,40岁。忻州北路梆子剧团职工。1969年5月10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素体弱,纳少,乏力,胃脘经常不适,嗳气频,胃酸多,大便断续呈黑色达10个月,身体逐渐消瘦,面白少华。曾住某医院诊治:测血色素7.6克 /升,大便潜血(+++)。上消化道造影,未见肿瘤及溃疡。先后服止血、抗酸、保护胃黏膜等西药、中成药,效不显。特转求余诊治。刻诊:面白少华,精神不振,头晕懒言。纳呆,腰酸,尿频,四肢不温,口干不欲多饮,嘴淡,舌淡,苔白滑,脉虚细无力。
辨证:脾肾阳虚,气不摄血。
治法:补脾温肾,益气摄血。
处方:人参10克 黄芪20克 山药30克 伏龙肝(如拳头大一块)焦术15克 黄芩9克 生地9克 炙草6克 鹿角胶(兑)6克 熟附子10克 姜炭6克 蒲黄炭(包)10克 焦艾10克 白及粉(冲)6克 煅龙骨30克 砂仁6克 方法:先将伏龙肝捣碎溶于适量水中搅混,等待泥土澄下时,把上面清水倒出,以此水煎药两次,取汁,分3次服。共10剂,每日1剂。
二诊:药后,食欲增,精神好,面色虽白,始有光泽。大便黑色转为棕褐色。效不更方,再服15剂,改为隔日1剂。
三诊:一月后,精神更好,饮食倍加,面有红色光泽,头不晕。测大便潜血(±),血色素增为9克 /升。上方减去炒蒲黄、白及粉,加黄精15克 、陈皮9克 ,隔日1剂,水煎服。又服15剂后,精神、食欲一切正常。体重增加2千克,大便转为黄色成形。已恢复工作。以后随访多年,未犯病。
按:此例慢性消化道出血,审证求因为素体虚弱,生活不规律,致脾肾阳虚,气不摄血。是方以人参、黄芪,益气以摄血;白术、山药、伏龙肝,培土以摄血;鹿角胶、附子,温肾阳以摄血;姜炭、焦艾、蒲黄炭,取红见黑则止之意;白及护黏膜而止血;煅龙骨收敛而止血;黄芩、生地两味凉药,一清气,一凉血,反佐热药之温燥;砂仁醒脾、开胃,以增进食欲;炙草既温中又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补脾、温肾、益气、摄血之功。是方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实为治疗慢性便血之良方。
三、瘀阻胃络
秦某某,男,50岁。宁武县汽车司机。2006年10月5日初诊。
病史及检查:患者体格粗壮,常昼夜开车而劳累,生活不规律,饥饱无常,上腹部疼痛,便血已1周。经当地医院诊治疗效不明显。来我处求诊。刻诊:上腹刺痛,部位固定,于脐右上方拒按。大便日三四行,呈柏油样便。身低热(38.2℃),头晕,口干而渴,恶心,欲吐,面色暗黑,脉沉涩而数。舌质暗,边有瘀斑,苔黄干。
辨证:瘀热阻胃络,迫血妄行,血不归经。
治法:清胃凉血泻热,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熟军12克 黄连9克 地榆15克 元参12克 生地12克 柏叶炭15克 灵脂12克 炒蒲黄12克 丹参15克 赤芍15克 三七参(冲)2克 没药6克 元胡12克 白及15克 甘草6克 。
5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二诊:服药后,疼痛减轻,黑便稍浅,身热(37℃)。仍不思饮食,口干,微恶心。上方加陈皮6克 、砂仁6克 、麦冬10克 、黄精12克 。10剂,日1剂,服两天停1天。
三诊:半月后,体温正常,大便已转为常色。精神好转。舌质已红润,瘀斑变为瘀点,测大便潜血(±)。照上方15剂,隔日服1剂。
四诊:1月后,精神爽,饮食增,大便潜血消失,已恢复开车。但要求日不能超过8小时工作。并嘱,以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并改中药为散剂,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