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89300000004

第4章 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

影视艺术是人类艺术和技术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影视艺术其历史不过只有一百多年,但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融合并吸收了其他艺术样式的有用元素,并逐步形成了自身有别于其他艺术的独特的艺术特性。影视艺术的特性就是影视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特殊规定性,包括造型性与动态性、逼真性与假定性、技术性与商品性、综合性与差异性。了解和把握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对我们认识影视艺术的本性,提高影视艺术鉴赏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造型性与动态性

一、造型性

所谓造型,就是塑造物体的形象。造型艺术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法来反映客观世界具体形象的艺术,主要指绘画、雕塑或雕刻、摄影、建筑等。各种不同的造型艺术都依照自己的艺术特点和创作规律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

影视艺术,顾名思义,它首先是直观的视觉艺术,而且主要是以活动的画面作为基本表现手段,通过直观而生动的视觉形象,主要诉诸观众视觉来产生艺术审美效果。其主要手段是利用人、景、物、光、影、色等元素作为造型语言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有声电影发明后,声音也成为塑造视觉形象的重要元素。因此,影视艺术作品创作者为了达到最佳的影视艺术效果,总是千方百计地调动一切元素和手段,特别是在画面的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和创造,通过具有审美价值的画面造型产生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来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揭示影片主题,叙述故事发展,抒发内心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这就是影视艺术的造型性。

为了体现影视艺术的造型性,要求影视艺术的表现对象必须是可视的、直观的物质现实,其素材必须是可以通过银屏表现出来的人、景、物。即使是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思绪,也应用可见的空间画面和人物的外部造型表现出来。在实际创作时,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等必须有空间视像意识,要“胸有成竹”,先在大脑中形成一幅幅具体画面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思想。银屏上的视觉效果主要由可见的人物造型、场景造型和画面造型来完成。因此,在影视作品创作时,导演要与其他主创人员对影视艺术作品的人物造型、场景造型和画面造型体进行总体构思和定型。

二、动态性

影视艺术是通过不断运动着的画面来表现运动着的人和事物,因此,只有处在运动状态,影视作品才能展现其活灵活现、吸引观众的特殊魅力,否则,那造型优美的画面充其量也只是一张静止的照片而已。正因为有了动态性这一显著特性,影视艺术画面的造型才与绘画、摄影、雕塑等有了本质区别,而且在延续的时间中以运动的画面获得叙事功能,并通过所创造的栩栩如生的艺术情景和艺术形象,真实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多方面展示人物命运与个性。影视艺术的动态性具体表现在:

(1)影视艺术表现的人和物是处于运动状态中的。虽然绘画和雕塑这些静态造型艺术的某些优秀作品也给人以动感,但这种感觉是人们想像的结果。戏剧也有动态性,但基本上是人动景不动。而影视作品里的一切都处于运动状态之中,时间在流动、场景在变动、人物在活动。即使有静止的画面,也只是为了缓和运动、造成节奏而设。有些画面的人物是不动的,但也向观众传递出其内心复杂的心理活动。可见,影视艺术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不少影视作品特别是电影故事片中的巨片、动作片、枪战片都以强烈的动感给予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深受欢迎,这也说明了大部分观众还是“好动不好静”的。当然,某些影视作品在激烈的动作剧情高潮时的某一情节有意用慢动作放缓节奏,形成强烈对比,其内在的动感,反而能对观众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

(2)影视作品要通过摄影(像)机的运动如推、拉、摇、移、跟与变焦等多种方式,改变摄影(像)机与被摄对象的视角和距离,扩大时间和空间,多角度、多层次地摄取生活,多方面表现生活的多重意义,让观众体会摄影(像)机运动所营造的动感和动势、节奏和韵律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富复杂、深刻微妙的美学意义。

(3)通过运动中的摄影(像)机拍摄运动中的人和物,使摄影(像)机与被摄对象在同一画面中同时处于动态之中,从而制造出更加丰富的画面动态效果,以表现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内容。

(4)运用蒙太奇手法对镜头进行分切组合,通过画面的衔接与转换来使整部影视作品内容运动起来并推动剧情向前发展,从而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等效果,最终构成一个连续不断、起伏跌宕、富于动感的艺术整体。

为了追求影视艺术的动态艺术效果、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奋,达到影视动态美学的最高境界,影视艺术创作者们不仅千方百计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各种运动形式,精心设计人物动作、景物变化、画面运动等外在动感来冲击观众的感官,而且以丰富的内在心理活动传递出深刻的情感、思想力量,使观众心灵受到震撼。这种影视运动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才是影视艺术永恒不变的课题。

尽管影视艺术的造型性与动态性属于两种本质不同的特性,但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与展现过程中,这两者又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造型是动态的造型,动态也要靠具体有型的视觉形象来表现。两者彼此结合,相得益彰,共同显示出影视语言的特殊感染力。当然,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影视创作者会根据创作意图,对两者有所侧重和强调,时而以动为主,时而以静为主,动静皆有文章。

中外影视经典作品中,艺术家们为观众创造了千姿百态的银屏奇观。在《泰坦尼克号》中,当镜头环拍站在船头、迎着海风和朝阳、张开双臂、拥抱大海的男女主人公时,独特的造型和流畅的拍摄所营造出来的优美意境无不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也真切地感受到男女主人公冲破一切阻力勇敢拥抱爱情拥抱明天的无穷力量。在《生死时速》里,一边是临危不惧、舍生忘死、为了拯救全车人的生命而驾驶不止的公交车的警员,一边是阴险毒辣、漠视生命、为了发泄个人私愤而在阴暗的角落操纵定时炸弹的匪徒。一动一静的交叉蒙太奇,使观众的心也悬在了嗓子眼上,警匪在紧张刺激的生死时速里斗智斗勇,使影视的造型特性和动态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第二节 逼真性与假定性

一、逼真性

真实是一切艺术的生命力。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追求的目标和基本特性,影视艺术也不例外。但相比之下,没有其他哪门艺术能够在再现生活逼真程度上超过影视艺术,可以说,影视艺术是所有艺术样式中最能逼真反映生活的艺术。高度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基本特性,也是影视艺术的无穷魅力所在。

所谓逼真性,是指与实际生活中原形极为相似。影视艺术的逼真性是指影视作品的表现形态接近于物质现实的本来面貌的性质。影视艺术的逼真性得益于影视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无声到有声,从黑色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窄幅到宽幅,从单声道到环绕声,从模糊到高清晰,影视艺术越来越逼真地展现一个有声有色、五彩缤纷的世界。也许,在未来社会,人们将生活在一个真假难辨的影像世界里。当然,在今天的有限技术条件下,影视艺术的逼真性仍是有限的,影视创作者们还是力求在外在形态和内在感觉上创造最大限度的逼真感。

影视艺术的逼真性,首先表现在外在形态上的真实感。主要是借助现代的音像录制技术和设备,直接记录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物,并诉诸于人们视觉和听觉,从而产生真实感,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就要求展现在银(屏)幕上的一切元素都要让人觉得真实、具体和生活化。影视创作者要深入生活,对现实生活要有真实、准确的把握。在创作时,坚持从真实出发,力求作品的故事情节、思想内容、人物造型、环境背景乃至某些不引人注意的细节等都符合生活逻辑、人物性格逻辑,尽量接近、还原生活真面目。

其次是内在感觉上的逼真感。当然,影视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它不可能也不应该百分百地照搬生活。它必须在符合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以塑造高于生活的典型的艺术形象来感染人、教育人。因此,强调影视艺术的逼真性的同时,并不排斥艺术虚构和创作想像。绝大多数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情景和故事都是虚构的。即使是改编自真人真事甚至由真人演绎的纪实作品,也需要根据影视艺术的创作规律予以编排、修饰、集中,以体现影视艺术的美学要求,但仍要给人真实感。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作者是否能够借助塑造的人物形象、叙述的故事情节、描绘的环境背景以及表达的心灵感受等来体现对生活的真实把握。中外影视艺术家们多次强调并提倡要尊重生活、严谨对待创作、努力体现影视逼真性的美学特性,并因此形成了影视艺术纪实美学,涌现了不少纪实性经典影视佳作。

二、假定性

影视艺术虽然强调接近真实的逼真性,但它的本质属性又决定了另一个看似矛盾的基本特性,即假定性。也就是说,尽管影视可以高度逼真地再现物质世界的影像和声音,但实际上,我们通过银幕和屏幕所看到的一切与实际发生的事件是存在差别的。如影视剧中的古代人并非真实的古代人,而是由演员装扮的。恐龙也不是真恐龙,是由电脑制作的。战斗中那血肉模糊的效果也是化妆师的杰作,要真的打起来,谁还敢拍摄电影呢。但有些爱情亲吻戏,有些导演要求来真的,演员也只好在不爱对方的情况下临时酝酿情绪争取一次拍摄完成;若是情侣演员演情侣,或夫妻演员演夫妻,那感觉就假不了。不过,要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平时两人最隐私的事情摆出来,恐怕比普通演员更难受。因此,这就存在假戏真做、真戏假做的问题。尽管也出现个别演员过于投入所塑造的角色,在完成创作后仍沉浸在难以自拔的体验中,但毕竟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观众也可能被某部影视剧真切地打动,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这一切都只能说明假戏演得真、演得好。即使这样,当人们看完影视作品后,还是能够从那个虚构的艺术世界里回到现实社会。可见,影视艺术作品不管多么逼真传神,那一切只不过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创作意图虚构并借助影视表现手段拍摄下来,然后在影院的银幕或家庭的电视屏幕上再现出来的。而观众在观看前也已知道影视作品里的一切是虚拟的,即使被其中故事所打动也是暂时的,而且还能够理解影视作品里时空的转换和跨越,并想像被编导所省略的故事情节。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小学时的马小军与同伴比赛看谁把书包抛得更高,当轮到马小军时,他把书包向上一抛,被抛得很高的书包在空中翻转,等落下来时,接住书包的马小军已是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了。导演通过这一抛一接的动作与画面,就把马小军从七八岁长到十几岁的岁月给概括了,简洁而又形象,观众也看得明白。至于这段岁月,马小军是如何度过的,导演把它留给观众去想像。也许在接下来的影片内容中可以得到某种提示和启发。然而,不管戏怎么假,但还是要演得真,拍得真,最终还是要追求生活本质的真实。电影《金刚》里的那只大金刚比以前用模型或真人扮演要来得更加逼真传神,而这一切却是在电脑里设计出来的,但观众还是被人猿恋所感动了。不过,其中某些情节也显得太假,如一群人在惊恐奔跑的恐龙群里左闪右躲地逃跑,竟然毫发无损,令人难以置信。

总之,作为现实与梦幻结合的产物,影视艺术既要逼真再现客观对象,又要在艺术上有所提高、有所创造;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要处理好逼真性与假定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使之相辅相成,创造出真实而又完美的艺术世界。在鉴赏影视艺术作品时,也要体验二者的不同的美学功能和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技术性与商品性

一、技术性

影视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发明不了电影、电视,而且,影视艺术的每一步发展也都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从电影诞生到电视的诞生,从无声到有声,从单声道到多声道,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模糊到清晰,所有技术上的发明与改进,都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物质表现手段,并不断开拓影视艺术的表现领域,丰富其表现能力,从而赋予影视艺术以新的质素。当今世界的信息处理、激光、电子计算机以及全息摄影等先进技术将为影视艺术的表达方式增加新的物质手段,而且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空间和生存空间。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技术主义大为盛行,为传统影视艺术插上翅膀,如虎添翼,不断突破人类的想像力,为人类探索世界的奥秘提供了神奇的表现工具,为观众不断展现创作者想像中的奇妙世界,同时也不断挑战观众的综合知识和理解力、想像力。《黑客帝国》三部曲,便展现了未来网络虚拟世界令人恐惧的一面。如果没有网络知识,便很难真正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和影片内容,只能作为外行看热闹而已。美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体现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上,便是不惜巨资投拍一系列科幻、神话或战争大片,以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想像力不断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影视艺术世界,并很快征服世界各地影视观众,从而赚取可观的商业利润,然后再投拍更先进、更精彩、更壮观的影视作品。如此循环往复,使美国影视总是站在尖端科技前沿以最高技术含量领先世界影视业,对其他国家的影视业产生巨大冲击。

面对美国大片的冲击,中国电影人特别是一些名导急起直追,动起电脑特技的主意。现实中的中国人已随神舟五号、六号遨游了太空,然而,在中国影视作品却独缺科幻片,看不到未来中国人在太空世界遨游的身影,这与不断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科技水平也不断提高的中国国情发展不符。作为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并代表中国科技未来的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中国影视业,去开创中国的科幻电影事业。近年来影视文化里盛行一时的帝王戏、宫廷戏、武侠剧都一步步地把中华民族特别是年轻一代对未来的想像和冲动断送在毫无生机的腐朽气息里和不着边际的虚妄矫情中。因此,中国影视产业的出路,一方面要回归现实主义,多拍一些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作品;另一方面是要开拍有科技含量的中国科幻电影,让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看到未来,对未来充满信心。

二、商品性

影视艺术从电影诞生那天起,从公开放映前收取观赏费用开始,便注定了它的商品性。有很强商品意识的美国人也很早就开设五分钱的“镍币影院”,把电影当作娱乐赚钱的工具。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对影片要求的提高,美国电影人聚集好莱坞,形成电影创作生产基础,并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和企业化管理模式,源源不断地向国内外输送影视作品,并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可以说,美国电影人的商品意识是最强的。当欧洲电影人对美国电影的冲击愤愤不平,并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上不断创新,以求超过美国电影时,美国电影人也已悄悄将他们的某些创新手法融入自己的影片中再销回给欧洲的观众。因为他们知道,影视作品具有商品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影视作品的创作由于前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巨大,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因此,它必须顾及经济效益,争取丰厚的利润回报。为此,影视投资者和创作者要对影视观众的观赏嗜好和期待视野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同时,作为艺术产品,又应该具备艺术的品质和品位,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另外,影视作品还必须有一定的明确的主题思想,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如果一部影视作品艺术水准低下且有负面作用的话,不仅影视审查部门通不过,而且观众不买账,影视的投资收不回来,商品性也就无从体现。因此,影视艺术的创作,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又要尊重价值规律,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拍出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来。为此,影视创作者要克服两种不良创作倾向:一是孤芳自赏,为了个人所谓的艺术追求而弃观众与市场于不顾(当然,个人投资拍摄的纯粹是实验性的电影除外);二是急功近利,为了迎合某些观众的低级趣味而置艺术家的良心与责任于不顾,胡编乱造,混淆视听,毒害年轻观众。

影视艺术的商品性也决定着它的大众性。如果失去广大观众的支持,影视艺术也将失去市场,失去存在的价值。因此,作为直观的大众化的影视艺术,不仅要表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情感和理想,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而且要适应并提高广大群众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趣味,做到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要反对把影视文化当成少数贵族精英的小资情调的文化的倾向。

中国影视人对影视艺术商品性的认识经过了一段曲折的过程。解放前的中国和六七十年代的港台,对影视艺术商品性有较强的认识,电影不仅产量多,而且娱乐性强,上座率高,仅香港一地,就曾创下年产360部影片的奇迹,尽管总体艺术水准不高,但给广大民众带来了娱乐。中国电影在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强调电影教育作用而忽视娱乐作用,不过,由于人民群众文化活动贫乏,看电影成了最大的娱乐,在经济困难时期曾创下年票房收入260亿元的佳绩。改革开放以后,电影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影视市场经济的形成,迫使影视人面对市场、观众的挑战和选择。一些影视人纷纷转行,但更多的影视工作者坚守影视艺术这块阵地,重新学习,不断探索,迎头赶上,也拍出了一些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市场效应的娱乐片。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还在北美电影市场打开了局面,一改中国电影在海外只获奖不卖座、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局面。在国内电影中,冯小刚的贺岁片年年票房佳报频传的现象使中国影视人看到了希望,掀起娱乐热潮。然而,个别电影的走红并不能掩盖电影业残酷的现实,甚至出现每年13亿观众只期待三个名导在同一种观念指导下拍出的三部电影的怪现象。每年拍摄近二百部电影(2005年达到260多部),但能进入电影院线让观众看到的却只有寥寥十来部,其他影片都进了电影资料馆或只能在电视台电影频道播放。而居高不下的票价更是让广大普通观众望而却步,结果又让盗版影碟钻了空子。因此,中国影视艺术的创作者、影视产品经营者和影视产业管理者都应该好好反思中国影视产业的窘境。

第四节 综合性与差异性

一、综合性

影视艺术最显著的特性,大概要算是综合性,因为影视艺术的诞生、发展及其表现手段都说明了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影视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的综合。影视技术是影视艺术诞生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科技的每一次进步和发明都给影视艺术带来了新的灵感和新的发展空间,为影视艺术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随着数码科技的进步,网络影院、数码影院将改变传统影视播映模式,影视将纳入一个多媒体的系统之中。

(2)影视艺术是时空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体。所谓时间艺术,就是在一定的时间流程中展开和完成艺术形象的艺术,如文学、音乐。所谓空间艺术则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靠暗示造成时间张力的感觉的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等。而影视艺术既可以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示画面、延续形象,又可以在空间的呈现面上展开形象,从而同时具备叙事和造型的双重表现功能,成为一种形态复杂多变的时空复合体。与其他时空艺术如戏剧、舞蹈相比,影视艺术在时空上具有极大的自由表现度。不仅时间可以自由地伸展和压缩,而且空间可以灵活转换。在影视艺术作品里,人人可以自由穿梭于时空中,只要编导愿意,人人可以上天入地,还可回到过去,飞向未来,在想像的自由世界驰骋。这些神奇的综合表现能力,是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

(3)影视艺术是对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影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长处与特点,并使它们相互融合,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艺术表现力。综合性是影视艺术最突出、最根本、最明显的特性。具体来看,影视艺术吸收了文学通过事物的一切表象和联系来反映生活的功能,把诗的抒情、散文的纪实、小说的叙事和戏剧文学的冲突等不同体裁的文学特点融化到影视艺术中,同时借用了文学描写和叙述的语汇和结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这一切。影视艺术从绘画和雕塑中借鉴了造型艺术的特点、规律和原理,学习了几乎所有的造型手段,如光、影、色彩、线条、构图、形体等,吸取了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从音乐中,影视艺术则吸取了通过在时间流程中展示的音响世界来获得感染力和节奏感,以抒发感情,渲染气氛,表现主题。影视艺术与同属综合艺术的戏剧艺术的关系最为密切(经常被称为姊妹艺术),并从戏剧中吸收了编剧、导演、演员、化装、道具、服装、布景以及冲突律等元素,而且还出现了强调戏剧冲突的戏剧化电影美学流派。实际上,影视艺术对其他艺术的综合并非简单的机械的相加或拼凑。这种综合是一个既有保留又有扬弃的过程,主要是根据艺术影视表现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吸收并融合。比如演员表演艺术,戏剧表演强调人物的对话和夸张的表情、动作,否则坐在后面的观众就很难察觉人物的变化。但影视表演由于镜头可以将演员细微变化的表情、动作摄入其中并展现在观众面前,因此就需要用很生活化的表演才能够体现影视艺术的逼真性,才能让观众信服。当今天再重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电影时,就会发现不少演员都有比较做作的“戏剧腔”。今天重拍的上海的某些电影,为了体现怀旧风格,甚至要求演员模仿早期电影演员说话的腔调和神态。

(4)影视艺术是集体创作力量的综合。影视艺术不像其他艺术可以由个人“单打独斗”来完成,除了个别DV作品或FLASH作品可以完全由个人独立完成外,一般的影视作品需要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美工、音乐、录音、剪辑等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以导演为中心的摄制组来拍摄完成,可以说,一部电影是集体艺术智慧的结晶。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也要求影视鉴赏者必须具备多种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深刻领悟体会到影视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得到全面的艺术享受。

二、差异性

影视艺术其实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简称。作为姊妹艺术,它们具有上述几个相同的基本特性,但同时也因不同技术支持和创作、播映模式而存在差异性,具体表现在:

(1)画面的表现力不同。电影银幕的画面面积一般在27平方米左右,而且清晰度相当高。而电视画面有大有小,以42吋平板大电视为例,其面积也不足1平方米。数字电视的清晰度已大大提高,但总体表现力、感染力与电影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表现千军万马、气势恢宏的浩大场面时,只有电影才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而电视则适于表现生活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和抒发情感等。因此,影视创作者要根据电影与电视的不同表现力,来确定作品的具体表现手法。

(2)剧作的结构形式不同。由于电影要求观众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观赏完一部影片,因此每部影片的故事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但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却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是线性结构,也可以是非线性结构;可以顺叙、也可以倒叙。时空上也允许大跳跃性和交叉性,故事结局应有相对明确的答案,即使是系列片也不能留下巨大的悬念让观众期待一年后再以续集或前传来解惑。而电视剧特别是连续剧,由于故事内容分散、集数多,播放时间长,加上观众观赏的间断性,因此,其基本结构形式应以顺叙结构为主,遵循故事展开的时序逻辑,不宜用“闪回”表现丰富的时空交叉,否则,漏看的观众会摸不着头绪。在每集结束时,应留有悬念,以“下回分解”的形式吸引观众接下去看。

(3)观众的观赏方式与观赏效果不同。电影观赏既是个人观赏,又是集体观赏。在电影院看电影,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不得喧哗、吃零食、乱走动,以免干扰他人观片。即使是熟人朋友一起去看电影,除了个别人偶尔小声私语几句外,一般也会自觉地默默观影。因此,观赏的独立性很强,观众尽可以忘掉自我全情投入,在银幕上的虚拟世界里,与电影中的人物悲喜与共,任思绪在奇妙的时空里飘荡,让情感尽情宣泄。这种如痴如梦的境界在电视观赏中则难以达到。收看电视节目时,一般都是几个家庭成员在一起观赏,大家可以边喝茶、边吃零食边观看,甚至可以发表个人观赏意见,争论一番,有时还可以打电话去回答问题,参与一些游戏活动,这种互动性则是电影所办不到的。因此,我们观赏电影的时候,切莫把观赏电视的习惯带到电影院。注意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为自己和他人营造一个良好的艺术欣赏氛围。

同类推荐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生肖集邮概说

    生肖集邮概说

    本书内容包括.生肖集邮的文化底蕴、生肖邮票的发行、生肖集邮的兴起和发展、生肖邮品的收藏、生肖邮集的编目与评审、生肖集邮的社会功能。
  •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救猫咪Ⅱ:经典电影剧本探秘

    本书列举了50部标志性的影片,分析了这些影片的结构和故事节奏。内容包括:“鬼怪屋”型、“金羊毛”型、“如愿以偿”型等。
  • 评书

    评书

    《评书》主要内容分为评书该说、传统评书、评书艺术名家等章节。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评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热门推荐
  • 若翼乘风

    若翼乘风

    现代人通常都喜欢把人划入某个圈子,或者你是白领,或者你是IT男。但是人之所以那么精彩,绝对不会因为这些标签。所以来看看篱笆女和装逼男会撞出怎样的火花。。。。。
  • 查理九世——开心笑一笑

    查理九世——开心笑一笑

    查理九世经典笑话大全,无番外,只有笑话!有的还有剧集的,长篇的,你开心就好。申明:很多不是原创的笑话,但是我只是想分享给大家,希望黑粉不要胡闹!
  • 流浪厨房

    流浪厨房

    厨王赵志平在上一届的比赛中意外身亡,如今,三年一届的比赛将再度开启。从小在法国学习西式烹饪的赵清欢(赵志平女儿)与菜场负责给餐厅配送食材的落魄男人刘放(赵志平徒弟)联合出手应战,却遭到了李达斯(赵志平徒弟)的暗算。两人携手并进,克服味觉屏障,一起精尽厨艺,中西结合,在一道道美食中发酵了感情。最终,刘放和赵清欢查清当年比赛的情况并成功将饭店收回,交由其他四位同门经营,而他们二人则选择继续驾驶“移动厨房”云游四海,探寻更多不为人知的中华美食。
  • 权御天下之乱世谋宠

    权御天下之乱世谋宠

    她不过是好心扶了一个老爷爷过马路而已,为什么到头来搞得自己小命不保?一梦醒来,她成为将军府的三小姐,为什么身边总跟着一只阴魂不散的王爷?这位王爷,我们好像不是很熟吧,拜托你不要随便动手动脚,某王爷邪魅一笑,反正早晚都是我的王妃,提前洞房都是可以的。这位王爷,拜托你捡一捡碎成渣的节操!
  • 墨逸江湖

    墨逸江湖

    神弑乱江湖,血雨腥风。群雄扼腕痛浮生。误卷芙蓉随墨逸,半载名成。幽盼待冰融,秋至昆仑。柔情笑语道销魂。不悔舍群芳落尽,结伴苍穹。一曲《浪淘沙》淘尽江湖恩怨,弑神帮弑尽武林豪杰。人挡杀人,佛当杀佛。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弑神帮的高手不比少林少,而且他们在暗处;弑神帮的人数不比丐帮少,而且他们做事毒辣。如今江湖之上,说起弑神帮,无不谈虎变色。弑神乱,江湖劫,哀嚎遍野。何人能拯救武林苍生?手中无剑,亦可仗剑江湖;心中有剑,便可行侠天下。逸走昆仑,转战江南,北行少林,南定弑神。有红颜相伴,有手足情深。问天下英雄谁主?除墨家谁与争锋!
  • 山岚上的紫藤院

    山岚上的紫藤院

    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两人的生命轨迹从此交织在一起。他是球场上华丽炫目的网球天才,而她又是什么?
  • 重生之皇后威武

    重生之皇后威武

    苏白只是一个庶女,悲伤的是她爱上了一个没有后台的皇子。于是她入宫,搞死了整个后宫,给皇帝带了绿帽子,好不容易把那个皇子扶上皇位,皇子觉得她红颜祸水弄死了她,还弄死了他们的孩子。然后她就重生了,看看眼前的皇帝,嗯,既然你上一世那么爱我,这一辈子我全部交给你。
  • 末世桃花劫

    末世桃花劫

    夜已深,南城中心街街口网吧,灯火通明。一脸苍白的叶新,似大病初愈般,慢悠悠的走进网吧,找到角落熟悉的位置坐了下来,上机,打开游戏……FC末世生存竞技,这款风靡华洲的游戏。
  • 荏苒旧时光

    荏苒旧时光

    故事的开端始于来不及说出口的两个字。一次意外,让陆荏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着伤痛记忆挥别北方的小城,她只身南下,投靠在异乡工作的表姐沈玖熙。本以为自己早将全部的精力与尘封的恋曲一起掩埋,无心再爱,却不想邂逅了此生命定的沧海。她该沉湎过去做困兽犹斗还是勇敢伸手握咫尺幸福?
  • 变身之后的狂想曲

    变身之后的狂想曲

    某天,沉浸在某不明浑浊液体的某人,睁开了双眼……伴随着的是源自心灵的战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