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互联网是目前世界上信息量最大的载体,它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成为真正的e时代,应该说为正处于具有强烈求知欲阶段的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最合适的“学校”和“教师”。正确使用互联网,不但可以满足我们的求知欲,还可提高学习技巧和学习成绩。
任何事情都是利弊同行的,网络同样如此,因此有人将网络形象地比喻为“双刃剑”,它既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也可诱使孩子走向堕落的深渊。一些父母在看待事物时,总是过分夸大不好的一面,而否认好的一面。即使知道其有利影响,也会担心不好的一面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全盘否定这种事物,严禁孩子与之接触。其实,这样做并不可取,在他们禁止孩子接触网络的同时,也阻止了孩子接触新事物的可能性。
有些孩子由于过分迷恋电脑的娱乐功能而影响了学习,出现成绩下降的现象,更严重者由于受到不良网站的引诱而干出违法犯罪的事情。每一种新事物的引进,都有它的利弊,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弊端,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看到,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在使用电脑的同时平安无事,可以通过电脑增长知识、促进学习。由于孩子还小,思想不成熟,容易受诱惑,因此,在对待使用电脑问题上,做家长的应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到兴利除弊,使电脑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成为孩子学习生活上的好帮手。
学习案例:
身边的一些亲戚朋友总是这样说:“互联网上除了病毒、暴力游戏,就是色情内容,孩子一旦痴迷于网络,就无药可救了!”因此,小刚的父母也认为,网络猛于虎,对于孩子来说,还是少接触为宜。他总是对小刚说:“你可不能和别人一起去网吧,也不能接触那些不良信息,要是被我发现的话,小心我打断你的腿。”
最近,学校开展了网络授课。为了孩子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家长们纷纷为孩子们购买了计算机。不仅可以从网上学习到许多知识,而且在闲暇时还可以用来娱乐,聊天、玩游戏等。小刚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有了属于自己的电脑,也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计算机。可是,每每产生这个想法时,就会想到爸爸对他说过的话。
一天,小刚终于忍不住了,对爸爸说:“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学习起来更加方便,效果更好了,还可以利用网络搜集更多有利于学习的资料,我也想要一台。”爸爸听后,十分生气地说:“我看你只是想玩游戏、聊天罢了,还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由,让我给你买一台计算机,是不是想找打啊,以后不许你和我提这两个字!”
小刚二话没说,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再也没有和爸爸提过要买计算机这件事。当同学们说起QQ、伊妹儿、免费读书频道的时候,小刚总是一个人躲在教室里的角落里。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小刚的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劲。
“因噎废食”并不是处理问题的好办法,同样的也不能因为可能孩子会沉迷于上网,而直接拒绝让孩子尝试这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让孩子学会更好的利用网络来学习,化弊为利。
有关专家曾对某小学三年级的3个班级进行了如下测试:专家们将电脑和高速网络终端安装到学生们的教室里,并提供相应的教导人员。在此之前,很多学生对网络并没有任何接触。同时,这些同学中的阅读成绩及格率只有20%。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一年后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成绩及格率上升到了80%。这个提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标准测试成绩显示,全体学生们的阅读成绩平均提高了2分,此外学生们在注意力和计算能力上也有明显的提高。最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测试的孩子们的作业完成率为100%。
同样,某高校在初一新生中开设了两个网络实验班。进入初三时,实验班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
在第二届网络实验班的语文教学课上,没有老师滔滔不绝、学生鸦雀无声听课的镜头。而是另一种景象,学生们首先按老师要求打开电子课件,然后进入菜单浏览,十分钟后,学生在不停地敲击键盘,与另一个小组的同学进行讨论。一节课下来没有发现任何课堂违规出现。
此后获悉,这所学校是全市第一家开设全部免费的网络教学实验班,共招收64名学生,在初一、初二年级实行网络教学实验。在此之前,许多家长为此担心,“万一孩子把握不住自己,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聊天,看一些不健康的东西把现有学业荒废了怎么办?”而经过两年的学习,网络信息实验班的学生不仅成绩比其它班级的成绩好,各科教师还评价他们是历届学生中综合能力最强的班级,尤其是在主动学习这方面上。
班里的同学也纷纷反映说他们都非常喜欢网络教学的模式。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查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使视野更开阔,知识面更广。在网络上还可以学到许多平时学不到的东西,老师的讲义和相关资料也都可以在网络上查到,即使上课时没听懂,课后也可以在家中慢慢复习。
名师心得:
◆更好的利用网络学习,而不是成为求学路上的“拦路虎”。对待互联网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既不能沉迷网络游戏之中荒废学业,也不要因此担心而把网络当做的“猛虎”,避而远之。调整好心态,对利用网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制定上网的计划。每次上网之前都要先确定这次上网的原因及要做的事,这样上网的时候就可以直奔主题,以免浪费时间。可以请家长来监督自己。
◆每天、每次上网的时间要有明确的规定。在家长和老师的建议下,确定每次上网的时间,严格遵守时间要求,不拖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