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同学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并且也在按部就班地按照计划执行着,但是似乎学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有些科目感到时间充裕,学习起来也相当轻松,有些科目就觉得时间很紧张,而且成绩提高的速度很慢。最后,甚至出现了偏科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计划制定的太笼统,因为我们对每个学科的掌握度是不同的,所以相应制定的计划也应该有所不同。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就会使强科更强,弱科缺很难有效地赶上去。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各门学科具有的特点、规律,“因科制宜”地制定不同学科的学习计划,才能各个击破,这样才能最高效率地提高各科的学习成绩。
学习案例:
张萍是一个活泼开朗、举止大方得体的阳光女孩,今年高考她考了668分,其中语文为129分,位居全市第一,是一位当地名副其实的高考状元。
在她身上看不到一点读死书的那种迂腐。她显得很健谈,而且思维快捷,条理清晰。虽然不算最刻苦的学生,但张萍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不错,初中时以一流的成绩考取了常德市一中外县市班。经过多次考核,今年年初被确定为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对象。
张萍说:她今年在高考中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得益于她从小就对不同学科制定了不同的计划,在计划中规划了侧重点。
起初,她的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她一直将老师一句话记在心里:语文太重要了!确实,语文很难一下子有所突破,很多同学搞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提高,就忽视了语文的重要性。但是,张萍没有,而是在学习计划中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对语文的学习。
她明白,语文知识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于是,她在学习之外的其他业余时间大部分都留给了看书,在学习计划中也将语文列为了重点科目,使得它比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更长了一些。其他科目每天用来复习的时间是半小时,语文则定位每天一小时。
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她不仅牢固地掌握了语文的基础知识,还阅读了很多中外名著,如《红楼梦》、《呼啸山庄》、《简·爱》、《乱世佳人》等等。作文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随着语文水平的提高,在理解其他科目的题目时也容易了很多,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一路见涨了。
学习秘笈:
◆每个学生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科的特点也不一样。在确立学习计划上,不能太过笼统和一致。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学习内容却是无限的,所以学习必须要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应该确保重点,兼顾一般。
◆所谓重点一般指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中的弱科,二是指各学科中的重点内容。一般来讲,几乎每个同学都会有一到几个比较强和比较弱的科目,有的人感到外语较难,有的则觉得语文不太好懂,你要针对你自己的情况,你是哪一科薄弱?你做题的时候哪方面欠缺一些?是审题能力?是应用表达能力?还是做题的过程中对分配时间的把握不好?在制定计划时应该把这些情况考虑进去,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来。
◆除此之外,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考虑内容上的重点在时间上的分配。不同的学科之间是这样,同一个学科里面不同的章节内容也是这样。当然,学习中对某一个学科的侧重有很多同学是爱好的原因,但是仅仅从爱好这个角度考虑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认真分析课程的特点,每一科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特点。例如在考试综合重点考的是什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是对于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只有做了一个认真的分析之后,才能确定学习中重点是什么,从而制定某一段时间内学习的重点计划,多安排学习时间,以便于提高成绩。
◆另外,有些成绩优异的同学,除了要针对自己的学习特点安排好各个学科的学习计划之外,在课余时间里还需要安排一些提高性的学习。因此,对于这些同学而言,课余提高性的学习内容也就成了他们学习计划中某一阶段的学习重点,在安排学习计划的时候也应该要考虑的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