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要做到把握全球大时局、把握社会大势、把握行业大势、把握消费大势。在全球化已经深入到达额今天,把握全球大时局甚为重要。
条条大路通罗马,把握大势就是找到最近的那条路。“最近”是指离大势最近、离事物的发展规律最近。面对风云变换的当今社会,一个企业要想基业常青,不在于一时一地的成败,也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关键在于它能否审时度势、把握好大方向,在一个又一个关键时刻调好船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经济紧密相联,形成有机的整体。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要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都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企业要善于把握形势,善于从全国乃至全球大局来谋划企业的发展。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发展既是一场灾难,也是一个契机,必将引致世界范围内的一系列变革和重组。企业要成功突围,抢抓先机,率先进入下一轮发展周期,需要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
从过去的发展经验来看,电子产业从模拟向数字技术的大转移,造就了三星和LG。“电信的黄金十年”成就了Nokia,也铸就了华为的辉煌。而全球制造业的大迁徙,则将大半个凋敝的中国变成了“世界的工厂”。
亚洲金融危机前,三星基于模拟电子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几乎无利可图。三星掌门人李健熙认定了未来时间将是数字化发展的革命性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此李健熙将三星未来的命运赌在了数字技术上。当时的三星总裁就说的很清楚:你不能在预见了未来之后便坐等它实现,你要创造未来。当时看到数字时代到来趋势的大有人在,比如索尼的出井伸之甚至在1995年就提出了‘数字化梦想’。但是,出井伸之却没有像三星那样坚定地执行这个计划,自己也在2005年黯然谢场。
假定三星今天再次陷入危机,并假定李健熙能够再次出面,他还有可能再次拯救三星一次吗?答案基本是“NO”。人们有理由相信李健熙仍然具备当年的战略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但是十年前惠顾三星的那个数字化拐点已经永远地过去了。在一个人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能够遇见一次产业的拐点已经是够幸运的了,李健熙应该不会奢望每当危机来临之时上帝都会给他准备好拐点。
第三章 新创公司需揽客,快速积累起第一批客户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