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7800000004

第4章 读《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古人传下的一部科学著作。书中的知识,早已普及,早已老化,失去了实际价值。今天,除了史学家,怕没几个人再去读。我倒是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虽然这不是文学作品,语言也缺少文采,我却读出了滋味。品咂这种滋味,有甜美,有辛酸,有历史感,有现实感,有一种复杂的不好言说的亲切和凄怆。

这书,为明代上海人徐光启所编纂。徐原是儒生,一步步考中进士,一步步升为宰相,却始终心系农桑。这就比儒家的鼻祖孔夫子强多了。孔子只关心礼乐,只注意当朝执政的君王,不关心稼穑,农业生产知识几近于无。他做梦,只能梦见周公,决乎梦不见匍匐垄亩的农夫。“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看来,他老人家还有自知之明。然而,樊迟一离开,却骂道:“小人哉,樊须也!”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在乡间的土路上,背着除草工具的老农曾对孔子的弟子子路斥责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话,并不冤枉圣人师徒。书的前几卷,辑录诸子百家有关“农本”的论述,惟独没有儒家的。国人的吃饭穿衣问题,并不在孔子的思考范围之内,虽然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缁衣,羔裘;素衣,麑裘”,十分讲究吃穿。儒家不管农业。千百年来以儒术治国,千百年来以农业立国,岂不别扭?并不别扭,礼乐并不关乎庶民,仁政并不惠及苍生。“农本”并不是以农民为本,而是让农民提供赋税徭役,支撑封建王朝的大厦。徐光启关注农业,也并不只为百姓,主要是为了朝廷。无农不稳,主要是万岁爷的江山不稳啊。

先秦诸子百家中,曾有农家。农家的著作已经失传。西汉以后,儒家定于一尊,儒学成为显学,成为做官仕进的敲门砖。沉溺于孔孟之道的知识分子多如牛毛,留意于农业科技的知识分子寥若晨星,真正的农学家几近于无。农民一直沿用祖传古法种庄稼,养牛驴。因此,农业生产就一直停滞不前,收获多寡,只听凭老天爷安排。其实,徐光启从事的工作,算不上科学研究。《农政全书》只是一部资料汇编,只是一部粗浅的科普读物而已。

读《农政全书》,我常常想起我百里外的老家,祖宗的埋骨地。那里仍然贫穷。我时时觉得,我的父老乡亲如今似乎仍生活在《农政全书》的时代。

先论农本,言其农业重要。继论田制,言其土地重要,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尤其重要。书中特别推崇往古的井田制,考证甚详,图文并茂。读书看画,启人遐想,仿佛一步步走进了历史深处。

西周以前,实行井田制。一大片土地,中间以二纵二横路径相隔,路径如井字,土地就被分成九块,每块百亩。中间为公田,属国家,其余为私田,属农户。公田大家种,私田各自种。《诗经·小雅·大田》中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之句,可见是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公田收获,归周天子;私田收获,自己享用。也就是说,农民可得到土地的九分之八出产。那时,地多人少,广种薄收,光景还是不错的。所以,十五国风中就有了那么多谈情说爱唱歌跳舞的诗篇。井是田亩制度,也是社会组织。导师卡尔·马克思毕竟实事求是,并没有把这种生产关系归入现成的奴隶制或封建制,而称之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古老的东方毕竟有自己的独特处。春秋以后,井田制式微,农夫不再种公田,而以自己的出产交皇粮,为国家作贡献。自耕农一直是农民的主体。一家家农户在一块块土地上朝耕暮耘,春种秋收,自给自足,自甘自苦,实在是乡野间千古不变的风景画和风俗画,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流风余韵久久绵延不绝。只把农村人分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而且二者势同水火,显然并不精确。我的父亲以及众多乡邻,就从未剥削过他人,也从未被他人剥削过,世代和睦相处,一块儿打发年复一年平淡如水的日子。

几千年小农经济,造就了中国农民。在小块土地上讨生活,胼手胝足,栉风沐雨,只注意脚下,不关心外界,一年年,一代代,造就了中国农民的勤劳坚强和保守狭隘。他们的性格特征在井田制时代就已形成,他们的悲剧命运在井田制时代就已开始。历史进步很慢,农民进步更慢。

到底是哪位老前辈最先意识到,播种前应当翻地,使其松软,才宜于禾苗生长,史籍无载。但翻土工具的发明者却有说法,《易·系辞》说:“神农氏作,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耜就是掘土的木橛子,耒是上端手握的横木。王祯说:“佃作之具虽多,皆以耒耜为祖。”耒耜是中国农耕史上的第一件工具,虽简陋,也是一大进步。据说,炎帝神农氏生活在公元前二十六世纪初叶。先民用耒耜翻土,翻了两千年,才有了犁。犁是牛拉的。先民养牛甚早,只是用于运输,服务战争。所以,武王伐纣成功以后,天下太平,偃武修文,就“放牛于桃林之野”,并不是把牛送回乡村,服务农事。用牛拉犁耕地,又是一大进步。这个伟大变革,发生在春秋时。《论语》中第一次出现“犁牛”一词,杨伯峻先生注释犁牛为耕牛。孔子的学生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可见当时已经实行牛耕,可能当时尚属新生事物,为赶时髦,才做名字,如后世人叫“抗美”、“文革”一样。

老牛拉动木犁,喘着粗气,迈着沉重的步子,在华夏的原野上迟迟行进,拉着中国的农耕史缓缓向前,一路风尘,一路艰辛,从公元前五六世纪,一直拉到公元二十世纪,把岁月拉得苍老,岁月塑造了赶牛扶犁的农民,使他们固定了牛的性格,犁的精神。《农政全书》中附有犁图,并一一介绍组成犁的十一个部件。我细审视,发现这犁和我父亲用过的犁一模一样,丝毫不差。写到这里,想起两幅《牛耕图》,就找出来看,一幅是陕西绥德出土的西汉墓画像石拓本,一幅是河南南阳出土的东汉墓画像石拓本,画中的犁也都如我父亲用过的犁。那两位耕地的农夫,虽面目模糊,却神情生动,前汉那位显得急迫,正挥鞭打牛,后汉那位显得沉稳,正躬身狠压犁把;从两人身上都依稀可以看出积蓄已久的悲苦艰辛。再看,隐隐觉得两位都像我的土里刨食的家乡父老。

牛作动力,犁作工具,一次次翻土成垡,翻了两千多年。两千多年,一仍其旧,毫无变化。

早已经有了拖拉机。大马力的拖拉机带动成排钢铁的犁铧,犁得又深又快,确能把古老的土地犁出新生。但在我的故乡,只有少数人家有手扶拖拉机。用它耕地,拉的仍是前朝古代的犁;那情景,看似滑稽,也是进步。没人用大拖拉机。一家家侍弄一片片小块土地,用不上大物件。多数人家仍是牛耕,一个好把式,一犋壮牛,从五更,到黄昏,可犁地一亩半。看来,老祖宗驯化的牛,拉着老祖宗发明的犁,还要在二十一世纪再拉若干年。

书中以四卷篇幅,记载农器百余种,除了喂牛用的拌草棍,縻驴用的枣木橛,凡农家必备之物,无一遗漏。每件器具的构成、用法,都一一详尽说明。内容早已陈旧,文字却堪玩味,读起来颇似质朴的咏物诗,古拙的小品文。如关于锄的一节:

《释名》:“锄,助也,去秽助苗也。”锄法有四:一次曰镞,二次曰布,三次曰拥,四次曰复。锄则苗随兹茂。其刃如半月,比禾垄稍狭,上有短銎(銎即铁器中的孔——引者注),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裤,以受木柄……

锄这种农具,大概自铁器时代开始,就出现在田间(我查阅几种青铜器图录,皆不见铜锄),除草松土,功莫大焉。我记起,在楚辞《卜居》一文中,屈大夫曾想到,既不见容于朝廷,就锄草茅以力耕。诗人陶潜归园田居后,曾晨起赶往南山下,收拾豆田的荒草,直到日落,才带月荷锄回村。在唐诗宋词里,也一再写到锄;得意或失意的文人,看见一把锄头,一再勾起对农民之苦的同情,对田园之乐的向往。但庄稼汉握锄锄地,却是毫无诗意的,有的只是疲累、闷热、顺头下滴的点点汗水。我父亲是锄地的好手,不惜力气,肯下工夫。他说,旱天锄地,锄头有水,涝后锄地,锄头有火。无论小麦或高粱,他总要锄四遍。他不知古书上说的镞、布、拥、复,但他的锄法绝对符合古制。锄地必须低头俯身,若直腰挺胸,锄决不能插进土里。所以,父亲早早地驼了背。驼了背的父亲,背负着沉重的生活,沉重的命运,终生没得轻松,终生都在沉重的压力下默默劳作……

书中附有农器图谱,般般件件,琳琅满目。细端详,像观赏画自吾乡的静物写生。那些物件,我都熟悉,用过,摸过,见过,几乎每一件都联系着远方的故土,远去的童年,每一件都引我回想,般般往事次第浮上心头。比如那把镰刀,弯弯的,好似初二三的月儿。我曾用它割草,喂那头养了十年的老驴。那天午后,村里唱戏,戏里那个小丑忒逗人,为了早早回去看戏,割得急,不小心,镰刀下一个圆圆的礓石一滚,刀刃割了手指,鲜血把勾勾秧扇形的叶片染红。疼得想哭,却没哭。那刀痕,留在左手食指上,长了五十年,至今仍清晰可见。比如那把竹筢,我曾用它搂树叶,搂成堆,弄回家当柴烧。筢齿断了三根,搂得太慢。西邻二蛋,刚买把新筢,几下子就把那么多树叶搂光了。我气得在心里骂,真想把他的筢子踹个稀巴烂。那二蛋,长我三岁。我升入初中那年,他就娶了媳妇。我的儿子没出世时,他就当了爷爷,发白齿落,满脸皱纹似桃核,确像一位爷爷。四十六岁,他就死了,死在村南古路沟里,死时铁筢还在身边,他在那儿刨茅根,为了当柴烧。村人说,他是累死的。他一辈子没坐过汽车。

农器中,有一件叫镵,古色古香的名字。《说文》中就有它。杜甫逃难到同谷,饥寒交迫中,曾用它挖黄独(一种根茎可食的野草)充饥,把命托给了它,同时如泣如诉地把它写进诗里。再看图,似曾相识,猛想起,我儿时的朋友柱儿家就有一把,土名叫挖镢。谁家挖树根,挖粪池,挖红薯窖,甚至挖墓坑,都去借。柱儿曾约我,去东坡挖田鼠洞,不是要捉田鼠,而是想把洞里藏的黄豆挖出来炒吃。洞又深又长,还没挖到黄豆,就把余老五家的祖坟挖了个豁子。余老五正好去犁豆地,一看,气极,扇柱儿一耳光,在我屁股上拍下五条鲜红的指头印儿。他那把镵,祖上传下的,背面镌有“罗记”二字,乃铁匠罗麻子的作品。罗家世代打铁,锻造的一直是名牌货。我小时候的罗铁匠,据说是罗麻子的六世传人。如今,那件可算文物的工具还在,可能已经磨损了许多。柱儿的儿子就用它翻土种庄稼。他家没牛,雇人犁,没钱。他有四个儿女,都傻……

农业,农民,农具,仿佛互有关联。

不只讲述生产工具,还要论说生活用具。凡庄户人家过日子离不了的物件儿,书中都一一介绍,不厌其周到,不嫌其琐碎,而且引经据典,表明古已有之。筐、篮、篓、箩、畚、囤、箪、瓮、盆、罐、碓、臼、笸箩、簸箕、扫帚、筛子、蓑衣、斗笠、水桶、扁担、石磨、石碾……一一读来,像参观一座民俗博物馆,像又回到养育我长大成人的荒村,种种都在眼前,不禁乡思绵绵,几多温馨,几多辛酸。那些器物,竹制的,木制的,草制的,石制的,陶制的,泥制的,都来于自然,常常是就地取材制成,和农村的自然经济,农民的自给自足,十分合榫;使用了千百年,千百年模样未变,用途未变,农家生活延续着悠远的平常与平淡。我故乡有一首童谣说道:

瓦盆瓦罐,

盛米盛面。

爹担水,

妈做饭。

小孩没事干,

搬来石臼捣蒜。

质朴的农民,用质朴的器皿,过质朴的日子。质朴的米面做出了质朴的农家饭,农家饭一直散发着古典的味道,既醇厚,又清苦,吃了千百年,千百年滋味依旧。我故乡还有一首民歌唱道:

高粱一升谷一合(读ɡē,量器,十合为一升),再兑半筐荞麦壳。

爷推磨,奶筛罗,

筛了面,熬汤喝,

剩下麸皮烙饼馍,

——孙娃饿得没法活。

这是令人心酸的一幕。我似乎听到了沉沉的石磨声,缓缓的筛面声,老人的叹息,孩子的哭闹。就这么一点点可吃的东西,能熬几次汤?能烙几次饼?简陋的器具,总经久耐用,粗糙的饭食,常难以为继,知足的庄稼人老是得不到起码的满足。

簸箕,原本寻常之物,想不到那么古老,内中还有那么多学问。书上说:

《说文》云:簸,扬米去糠也。《庄子》云:“箕之为物,去粗留精。”然北人用柳,南人用竹,制虽不同,用则一也。《诗》云:“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箕四星:二星为踵,二星为舌。哆侈,谓踵已大而舌又广也。又“维南有箕,载翕其舌。”故箕皆有舌,易簸物也。谚云:“箕星好风”,谓主簸扬。农家所以资其用也。

应当是先有簸箕,而后才为那四颗星命名。箕星属苍龙座,为二十八宿之一,好高贵的,却有一个土里巴唧的名字,可见古人对这件普通农器的重视。在我故乡,管簸箕两边被手握的部分仍叫踵儿,前边镶的宽短的薄板仍叫舌头,几千年后,古意犹在。并不是家家都有簸箕,买个簸箕得卖几升粮食呢。村头狗剩家,有一个簸箕,是他爹妈的几乎惟一的遗产,用了多年,原来洁白的柳条已成灰褐色,舌头也磨薄了。村人磨面前簸粮食,碾了米簸谷糠,都去借;鸡蹬破了盛盐的瓦罐,盐撒一地,猪拱翻了盛豆的笸箩,豆沾了土,需要簸,也去借。狗剩一家在村里的地位就高了许多,邻里见了狗剩或他媳妇,都主动笑着打招呼。狗剩会劁猪,常去外村串,挣钱不少,可娶亲八年,女人仍空怀。村人就说,劁猪伤害生灵,该绝后。一日,从外村来了魏家哥儿俩,给财主做佃户。哥儿俩都是光棍儿,住场房里,老二下地,老大做饭。老大常去狗剩家借簸箕,场房和狗剩家,只隔一条长满苦苦菜的泥沟。不多久,就和那女人混上了,没事也去借簸箕。终于,那女人生了。狗剩看儿子,越看越像魏老大,那眉眼,特别那塌塌的鼻子,简直是活脱壳。他并不声张,半晌里突然从外村折回家,进屋见魏老大正躺在床上,蹿上去硬用劁猪刀割掉了他的鸡巴。魏老大一直疼死。魏老二越想越气,半夜溜进狗剩家,用切菜刀宰了狗剩。魏老二也去借簸箕,头一次去,就上了床。后来,干脆和那女人合户了。自那以后,再没人去借簸箕,怕借出麻烦。如今,魏老大留下的塌鼻儿子仍然健在。他或许不知道当初一切。村人一直传说,成了民间故事。据说,那簸箕还在,早破朽,却没扔。一个寒碜的簸箕,竟牵扯出那么多恩怨情仇。每件普通的器物,都参与生活,也参与历史。

在时下的城市家庭,那些古老的器物几乎都已绝迹,偶有一只筐或篮,也做成了工艺品。在我的故乡,那些祖传的东西仍是生活必需品,少了一件,都不方便。东邻大贵二贵弟兄俩,请来老舅分家,就把那些盆罐锅碗、草编的篓、竹编的筐、荆条编的篮、高粱莛编的笸箩、紫穗槐条编的撮箕,分别掂成大体相等两份;只一个麦秸和泥糊成的盛粮食的缸没法分,给了二贵,大贵就说老舅偏心。三年前,我去伏牛山采访,暮投三家村。见三家共用一个石碓,一盘石磨,共有一座石板搭成的山神庙。在三家各吃一顿饭,待我都热情,都是栗木火熬的山玉米糊汤,粗瓷大碗盛了,喝得身心俱受用。三家用的器具,除了一只竹壳热水瓶,竟都能在《农政全书》中找到。只有一件,书中未载,就是挎在背后背柴的柴架。用这东西一次能背一百斤柴,翻四道岭,过三条河,走五十里路,背到街上卖,能卖五元钱。

只要过苦日子,就离不了那么多古老的器具。

书中以好大篇幅介绍农作物栽培方法。原以为,应当首先说到小麦,却不料,把黍、稷、稻、粱、秫、稗及豆类一一介绍后,才轮到麦,说罢大麦,才说小麦。《周礼》中列九谷,小麦居其末。如今,小麦是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主粮,白面是北方大部分农民的主食。在古代,却不是。“苏颂曰: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熟,具四时之气,为五谷之贵。”既然贵,就不是普通草民所能享受了的。所以,卫八处士款待久别的朋友杜甫,饭食只是黄粱,韩愈造访寺庙,和尚供奉给他的只是疏粝,都不能以白面馍飨客。《晋书》记载,当时的富豪何曾,吃的正是白面馒头,而且蒸出的馒头上“不坼作十字不食”,只吃发酵得很暄,暄得开裂成了十字的。在很长历史时期里,小麦因为产量低,价值昂,白面就一直是奢侈品,在卑贱者的生活中不占位置。所以,庄稼里不能让它领头。

我父亲年年种小麦,上粪多,活儿做得周详,每亩只收一百多斤。只在麦收后,高粱登场前那一段时间,蒸白馍吃,白面里往往掺了麸皮。平时,只吃高粱面窝头。高粱面粗,涩,拉嗓子,不是很饿,很难下咽。我家是中农,贫农们连窝头也不能经常吃。不多的小麦,一部分交皇粮,一部分卖钱,剩下的贮藏瓦缸里,为防老鼠偷吃,盖得十分严实。磨二升三升白面,只为了待客,为了病人,年节时,为了敬神。那时候,谁家老爷子每天早晨能喝一碗白面汤,别人都羡慕呢。白面是稀罕物儿,走亲戚吃了一次白面烙的饼馍卷小葱,老是久久回味不尽。长坑岸住的八奶奶一病不起,到奄奄一息时,儿子问她想吃啥,她说,想喝白面条儿。儿子跑半个村子,才借来半瓢白面,面条儿还没擀好,老人就死了,死时大张着嘴。我奶奶在世时常说,穷人本来就是吃黑窝头的命;想吃白馍,你托生到财主家,当老太爷去。我们村那财主,两顷地,收小麦一定不少,可只有老太爷一人吃白馍,教家馆的先生吃黑白相间的花卷,其他人都吃高粱面窝头,黑面中仅有一成白面。

合作化后,每人每年只分七十斤小麦,白面就更稀罕了,连敬神、祭祖的馍里,也兑了玉米面。高粱也越来越少,高粱面窝头也难吃上。那年月,主要指望红薯充饥。徐光启编书时,红薯刚刚传入中国,仅在闽、粤一带种植,还没传到中原。编书人绝对不会想到,三百多年后,老祖宗从未种过的一种作物竟成了中原农民的主食。红薯、红薯干、红薯面,是三顿饭的永恒内容。当时曾有民谣道:“红薯饭,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顿顿红薯,天天红薯,人人吐酸水,个个肚里胀。红薯救了农民的命,也坏了农民的身体。我正是吃那种饭食长大的,当时的滋味至今记忆犹新。上中学时,吃大食堂。食堂的红薯面汤常有苦味霉味,红薯面窝头倒十分周正,比墨水瓶稍大,一个个溜儿圆,黑光瓷亮,同学们呼为“黑桃A”,且坚硬似铁,又名“砸死狗”。有一阵儿,时兴“吃饭不要钱”,有同学能吃十个……如今,红薯面倒成了稀罕物儿,价格贵于白面;偶尔买来蒸馍,儿女都说好吃。我只能感慨,抚今追昔,恍若隔世。

书中说到胡麻。胡麻即芝麻,因是张骞自西域带回,故名胡麻。“榨之得油,可燃点,可煎烹。”可见,自古以来,农民种芝麻首先为了点灯,其次才是食用。在我故乡,家家都种芝麻,却不多种,够点灯就行。只财主家种十多亩,为了每天中午给老太爷和教书先生炒菜。我家芝麻换了油,主要为点灯,再是为了给牛车车轴膏油,给奶奶纺线的铁锭子膏油。我记得最清的是,奶奶夜里纺线,油灯里只点一根灯草,灯焰没苍蝇翅膀大,只铁锭子上的线穗儿罩在昏黄的光晕里。我总在纺车缓缓的嗡嗡声中入睡。夜半醒来,纺车声仍如一阕绵绵的单调的歌,无休无歇。一灯油能点两夜,两夜里奶奶纺四两棉线。人很少吃油。做面条儿,只把筷子插油罐蘸一蘸,再插锅里搅一搅,算放了油。炒南瓜,调萝卜丝,只要不来客,几乎不放油。

庄稼人吃饭,只为楦饱肚子,营养如何,味道如何,从来不讲究。真正吃饱饭,是近二十年的事。这,应当归功于分田单干,还应当归功于良种、化肥,如今,小麦每亩地收五六百斤是很容易的。

《农政全书》三厚册,竟有一册专说“荒政”。所谓荒政,就是如何度过灾荒。度荒竟有这么重的分量。一部农业史,也是一部灾荒史。或者说,一部中国通史,就是一部灾荒史。古籍中说到的最早的灾荒,是“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后世的灾荒更普遍,简直是无年不灾,无处不荒。邓拓先生在所著《中国救荒史》中统计出,自商汤十八年至民国二十六年,3703年间,共发生水、旱、蝗、雹等灾害5258次,平均六个多月就有一次。汉代以前的记载,可靠性不够,他又统计出,自汉立国,到1936年,其间2142年,灾害总计5150次,平均四个多月就有一次。灾害造成的饥荒连年不断,翻开二十四史,几乎每一页都有“大饥”、“人相食”、“饿殍载道”的记述。饥荒时,皇帝和各级官员当然不会挨饿,挨饿的是民。士、农、工、商“四民”中,惟有种粮食的农民常常挨饿,不得不饿死。农民养活了国人,却不能养活自己。这是几千年的现实,也是亘古以来的不公。

历来的史家,总把灾害的责任归于天,岂不知人为的灾害也厉害,有时更甚于天灾。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同样导致生灵涂炭。“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诗中早就透漏了个中信息。

怎样救荒,别无良策,只能让老百姓吃野生植物而已。这册书中差不多以全部篇幅编入《救荒本草》,并有不少补充。《救荒本草》是一部特殊的书,著作者是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朱肃。这个皇子,颇有古仁人之心,自己衣食无忧,却不忘百姓死活。“因念林林总总之民,不幸罹于旱涝,五谷不熟,则可以疗饥者,恐不止荑稗而已也。”他从田夫野老那里,买来可食的野菜种苗,“植于一圃,躬自阅视。俟其滋长成熟,乃召画工绘之为图,疏其花、实、根、干、皮、叶可食者,汇次为书一帙”,让人按图寻觅,聊以果腹。这是一本救命的书。但我想,这厚厚的书,当时能否在闾里村巷流传?能否每家都有一部?饿到头晕眼黑时候,再拿着书去野外,对照着采挖,还能来得及?其实,哪些野菜可以下肚,先辈早已告知后人,不必等到这位皇子教导。农民的命,原本就是吃糠咽菜的命;吃糠咽菜的菜,原本就是野菜,面有菜色,原本就是只吃野菜造成的面黄肌瘦。如今,农民不再靠野菜充饥,野菜倒上了高档筵席的菜单,食客们饫甘餍肥之后,夹一箸马齿菜、扫帚苗、野茼蒿尝尝,便作滋味无穷之态,返璞归真之状。这情景,若被农民看到,不知会有啥话。

《救荒本草》收野生植物凡414种,有文有图。文虽简约,却很精到,图用线描,形象逼真。我读文看图,发现大部分我都见过,一部分我曾吃过。一时间,像又回到我的故乡,像又走在故乡的黑土地上,走在沟岸,坟场,荒滩,庄稼的垄苗间。一棵棵野菜野草,争相唤起我儿时的记忆,勾起我不绝如缕的思绪,依稀又尝到了岁月深处的苦味涩味。其实,我吃野菜并不多,我童年没有碰上大饥荒,只是在春天缺粮时,才剜来毛妮菜、面条菜、荠荠菜下锅。

四百余种野菜,最先介绍的是刺蓟菜:“出冀州,生平泽中,今处处有之。苗高尺余。茎叶俱有刺。性凉。无毒。”在我故乡,管刺蓟菜叫刺角芽,民谚说:“刺角芽的根,八尺深,犁地使死牛,锄地使死人。”野地里随处疯长,是很难根除的。我割草时候,从不割刺角芽,一来太扎手,二来牛驴不爱吃。我奶奶说,民国十八年大旱,庄稼旱死,野菜也都干枯。只有刺角芽,因为根深,还有绿色。只能吃刺角芽。每天都剜两大筐,煮熟当饭。她夜里纺线,把煮熟的刺角芽搦一疙瘩,揣在怀里,到半夜,饿了,也暖热了,就吃下,继续纺。那尖刺,煮熟后,仍很利,吃时扎嘴,咽下扎嗓子,进肚里,像吞了一个刺猬。正是靠刺角芽,奶奶维持着顽强的生命。那时奶奶年轻,一切苦难都能忍受。奶奶苦了一辈子,想不到晚年又遭逢一场饥荒,终于在饥荒中去世。去世前,连煮熟的刺角芽也吃不到,因为“人民公社”不许社员家里有锅。

又看见了车轮菜,图画得十分传神,好一似正在生长。它又叫车前子,我故乡的牛车路上最多。人踩车轧,牲畜践踏,它仍然活得茂盛。偎依大地,装点春色,是它生命的全部意义。它生来,不是让人当饭吃的。在《诗经》里,它的名字叫芣苢,一群妇人边采撷,边歌唱,采了满怀满抱,唱出了一首明快优美的诗篇。显然,她们采来并非为了救饥,而是相信能够多生娃娃。齐白石画过车前子,写意的笔墨,画出了剪不断的悠悠乡情。活在诗里画里的车前子,真不该在毫无诗情画意的饥馑中被吃掉。然而,书中明明写道:“采嫩苗叶焯熟,水浸去涎沫,可救饥。”灾荒时,确有大量车轮菜被吃掉。我奶奶说,民国三十一年蝗灾,庄稼绝收,野草也被蝗虫咬光。人人饿得要死。烂眼二爷在坟场的一堆干草下,找到一片车轮菜,连忙剜回煮吃,不仅救了饥,还医好了眼疾。我查阅李时珍《本草纲目》,发现车前子确能治疗“毒风冲眼,赤痛障翳”。

《救荒本草》后面,编入《野菜谱》一卷。作者王磐因鉴于野菜繁多,形类相似,美恶不同,如果吃错,难免中毒,感于误注本草之害,甚于误注《周易》,于是,“田居朝夕,历览详询,得六十余种,取其象而图之,俾人人能识,不致误食而伤生。且因其名而为咏,庶几因是以流传。”用心可谓良苦。图像可赏,题咏更可赏。比如地踏菜:

地踏菜,生雨中,

晴日一照郊原空。

庄前阿婆呼阿翁,

相携儿女去匆匆,

须臾采得青满笼,

还家饱食忘岁凶。

这诗,清新自然,有土滋味,泥气息,有画面感,动态感,寥寥几笔,画出了老两口带着儿女,踏着雨后的泥泞,迎者扑面的水汽,急急去野地捡拾踏地菜,而后回家饱餐的全过程,为凄惨的凶年添几许亮色。我不禁为这家庆幸,今天总算没有挨饿。又不禁为他们担忧,明天、后天怎办?太阳一晒,地踏菜就没了,吃什么?地踏菜,我故乡叫地曲连儿,一种低等孢子植物。下雨三五日,村里村外地上,就长出黛青色的一片又一片。那东西,像木耳,很好吃,算得上味道最美的野菜。但是不能多吃,特别是久饿之后。母亲曾告诉我,三十年前那场饥荒中,村人饿死近半,就在上级将要调来粮食的前三天,下了雨。三天细雨,淋出了满地地曲连儿。白胡子老三爷饿得慌,忙捡拾了两碗,清水一淘,狼吞虎咽,边吃,边感激老天爷不让他饿死。谁知,吃下就泻肚,半天就死了。死时,停伙多日的食堂又有了烟火。

《农政全书》以论述农本始,以介绍野菜终。这样编排,很有意思。农本是说给皇帝和官府听的,让他们重视农业;野菜是要老百姓吃的,使他们不致饿死。农本思想落实到农民头上,就是吃糠咽菜。历史正是这样安排的。受苦最大,吃食最差,是农民的宿命。几千年里,传统的农民总在演出传统的悲剧,他们自己倒并不知道。

2000年4月23日于南阳

同类推荐
  • 唐诗之美

    唐诗之美

    本书作者撷取30位极具特色诗人,以每人的一句不常见而又浓缩了诗人性情的诗句为题,以一首诗为窗,轻轻打开,整个大唐朝绚烂的诗意天空映入我们眼帘,并附有原作欣赏、诗人小传。
  •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散文集。包括:我喜欢北京人,北京口味,小议京菜,朴素的北京人,北京最美的东西,北京房子,冷漠的北京人等。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世界最具品味性的小品随笔(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热门推荐
  • 逆天狂妃狠绝色

    逆天狂妃狠绝色

    。。。。。。。。。。。。。此作者还是小白写好一百章再来弄个高大上的简介
  • 拳御星辰

    拳御星辰

    这是一个种族林立的世界,这是一个强者纵横的世界,这是一个有着无限隐秘的世界。任何修炼体系都可能出现绝世强者,甚至一个屠夫都可能刀劈巨龙。被迷雾封锁的元初大陆,且看一个阳光的少年如何拨开头顶的阴霾,让永恒星空的光辉再次布满夜空。历经苦难却仍勇敢前行,在最黑的黑暗中仍然不改初心。
  • 女穿男之美男如花

    女穿男之美男如花

    旅游不小心滚下阶梯,竟狗血的穿越,而且还是女穿男身,真是悲喜交加啊!果然穿越过去遇到了不少的俊男,美男和美女!最重要的是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人,他是无情宫的宫主,气质清冷却长着妖娆美丽,迷人摄魂,迷倒众生的脸蛋。他是皇宫的大皇子,未来的天子,冷酷,放浪,阳光,老练集于一身,当然脸也英俊的没话说。于是快乐,伤心,纠结,难择都如期光顾了我,我该选择谁?又该舍弃谁?
  • 3000年以后

    3000年以后

    一个少年穿越到3000年以后,为了回家而变强。
  • 毒舌王妃:女扮男装进王府

    毒舌王妃:女扮男装进王府

    额,还未领奖,就穿越了,穿越了之后,又被某个混蛋撞飞。随便给张银票就了事,这可不是我夏海棠的作风,保证见他一次打他一次!算了,还是先找件衣服穿,可,无缘无故买了一件男装的,唉,男装就男装。恩,有阴阳差错进了某王府,那王爷竟是那个把他撞飞的人,哼,此仇不报非女纸!趁这个时候报复他!可是……“海堂,为什么我总是对你有种奇怪的感觉?”某王说“哦,什么感觉?”夏海棠一脸好奇“这种感觉好像……你是女的!”“王爷……”夏海棠惊愕“不过,你不喜欢的话,可以当我没说过。”
  • 缘终有弈:褚夕缘

    缘终有弈:褚夕缘

    “我知道你从不收徒,但我还是想拜你为师,就算我的宿命无法扭转,我也想用剩下的日子,每天都可以和你快快乐乐的生活!”地上的褚夕缘用一种近似于恳求的眼神仰望着面前的白衣男子。齐云山,三生殿,仙剑大会,面面想见,次次相思……傍晚,他的衣服还是那样的一尘不染,洁白无瑕,挥舞着手里的玉锋剑,伴着阵阵清风,她的心也随着这一道道的剑光,融入了他的身体……朝夕相伴,抵不过命运的枷锁,这种寂静美好的生活,都付诸东流了……“云子弈,你难道忘了吗?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对啊!心中隔阂,流云剑亲手刺到他的胸前……
  • 幻悠尘的时空之旅

    幻悠尘的时空之旅

    这是众神的第二部,主角悠尘是元世界三大神系中规则神系所挑选的继承者。雷区慎入,如有不测,概不负责
  • 西游蛤蟆仙人

    西游蛤蟆仙人

    有三头六臂,七十二变,滴血重生……有嫦娥玉兔,女鬼……猪八戒、哪吒、十万天兵……一个穿越西游世界的少年,带着一只不同寻常的蛤蟆分身跳上长生逍遥路……“法天象地?力大无穷?!”“看我蛤蟆分身以暴制暴!变大变大!砸的你魂飞魄散!”………………
  • 冷情总裁霸宠前妻

    冷情总裁霸宠前妻

    在一个风月场所,高贵俊美如天神的他救下了她,将她带到了身边。她如一块绝美的璞玉,此后熠熠生辉,才华横溢。而他也对她呵护有加,助她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影视明星。耳鬓厮磨,她渐渐失了心。而他也终于娶她为妻。当她以为真正的获得幸福的时候,却不料发现自己从头到尾就是一个可怜的替身。主人回来,替身自当隐退。她心痛的离开,从此专心于事业。纵使身边优秀的追求者无数,也再无法动心。而他,以为她只是替身,而失去了她,才知道她的珍贵。当他在想挽回她的时候,她却淡然道:“对不起先生,我不认识你。”
  • 异世特工:全能废材三小姐

    异世特工:全能废材三小姐

    路人甲:“据说是北冥国悯丞相的嫡亲三小姐”路人乙:“听说她一夜变得不再痴傻,还杀了所有曾经欺负过她的人”路人丙:“啊?你是说现任的七杀阁阁主,那个把一群乞丐培养成玄神的悯凰玥?”路人丁:“是那个与克了十三个妻子的鬼王,相守一生的悯凰玥?!”路人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