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注意提示的方式,既要达到提示的目的,又要委婉巧妙,使领导能够愉快地接受。向上司献策,表达自己的建议与计划是每个下属的责任。可是当我们潜心研究、刻苦策划了一个非常不错的计划献给上司的时候,却不被采纳该怎么办?
也许很多人都会遇到“谏而不纳”的情况。当自己苦心酝酿出一个非常优秀的计划之后,兴冲冲地向上司推荐时,心里还满以为上司会嘉奖一番,没想到却会被拒之门外。
这时很多人往往会为自己献策的不受重视、不被采纳而苦恼。碰到这种“谏而不纳”的情况,人们往往抱怨上司,说:“能遇上一个知人善用、从谏如流的上司就好了。”
这几乎成了所有下属一种传统的、固定的思维模式。很少有人愿意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考虑“谏而不纳”的问题原因。要知道领导在大小决策上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受个人情绪、好恶等因素影响,只要稍加提示就能够让他意识到并自觉修正。
但聪明的下属为了不致使领导感觉没面子或下不来台,应注意提示的方式,既要达到提示的目的,又要委婉巧妙,使领导能够愉快地接受。其实,新的思维模式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新的出路。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第28任总统,他在任其间,他身边上上下下、鞍前马后工作的许多人,都觉得他是“一扇老橡木做的门”。不管国务委员们进谏如何新鲜优秀的意见,都被毫无例外地拒之门外。
威尔逊总统自己因有才能而非常自负,所以对别人的意见往往瞧不起,要么不采纳,要么根本不予理睬。但是,在他的身边却有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例外,这个人就是他的助理豪斯。那么,豪斯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位国务院的参政重臣自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豪斯自己说,有一次,他被单独召见,他明知总统不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但还是尽自己所能,清楚明了地陈述了一种政治方案。因为他苦心研究过,自认为相当切实可行,所以说得理直气壮。然而他没有得到与其他同事不同的命运。
威尔逊当即表示:“在我愿意听废话的时候,我会再次请你光临。”
但是,让豪斯想不到是在数天之后的一次宴会上,他吃惊地听到威尔逊正在把他数天前的建议作为总统自己的见解公开发表!哦?这件事,使豪斯大彻大悟,懂得了向总统贡献意见的最好方法:避免他人在场,悄悄地把意见“移植”到总统的心中。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都采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种子移植”的策略,向自己的上司进谏。然而,他对威尔逊的影响,比当时任何人都大。
事后,人们方才窥见豪斯的秘诀,并称豪斯为“移山倒海”的大师。后人曾开玩笑说,豪斯是发明了“思想试管婴儿”的第一人,威尔逊则是这伟大试验的母体。
一个领导的权力就是决策自己管辖内的一切事情,他要度量下属们所提出的每个意见的可行与不可行。
我们可以寓建议于幽默的玩笑之中,在轻松风趣的气氛中让领导有所领悟。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机智巧妙地提示领导,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修正,是进谏的最好方式。
在大清的太平盛世,乾隆曾七下江南,游山玩水,好不开心。
一次,他到苏州狮子林,玩得龙心大悦,便要来笔墨,题下“真有趣”三字。这时,随游人员黄熙在旁,觉得三字太俗,又不便进言,就“扑通”一声跪下,说:“皇上圣恩,请将‘有’字赐予奴才。”
玩得迷了头的乾隆皇上,这才恍然大悟,立即将题词改为“真趣”。
我们在上面的小故事里可以看出,乾隆由于玩兴大发,一时开心。所以题下了“真有趣”这个俗不可耐的题词。其实,在理性、清醒的状态下,他是不会这样做的。
而聪明的黄熙抓住皇帝的这一心理特征,突然跪下请求赐字,暗示皇帝应把那一个土气的“有”字去掉。
面对臣子的这一滑稽举动,心领神会的乾隆当然会立即醒悟,并自觉修正了错误。瞧,这就是聪明的下属向自己的上司巧妙进谏的诀窍。
身为一个下属,针对领导面临的难题,若能打一个恰当的比方,阐述其中的道理,启发和说服领导做出正确的决策,也是一个明智的进谏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