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会成功
经常有人在电子邮件中向我感叹,说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不知道自己—工二的出路在哪里。这可能是很多新人在职场上的常见情况:有很多人,他们不是抱怨上司处处刁难,就是埋怨公司制度不公。甚至有的人干脆选择挂印求去,但到了下一个公司,仍然会遭遇如上情况。那些在公司选择忍气吞声的人,也一如既往地处处不如意。那么这些人在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同时,有没有认真反思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让自己落到如此境地?
是怀才不遇还是能力不足
所谓的“怀才不遇”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没有遇到赏识自己,愿意给自己提供施展才华机会的人;另一种是没有遇到机会。现在的职场要求的是能力,即综合素质。即使在专业上确实有着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表现得恃才傲物,对那些平凡的工作根本不屑一顾,一心只想着一夜之间干出一番大事业或者等着别人来挖掘自己。
有一个叫莎的女孩给我发邮件,说了她工作中的困扰:她说自己在公司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谁都说她做事认真负责。三年里,她所在的部门换了三个主管,每个主管都认为她很能干,但是,她的职位却老是在原地徘徊不动,反而是一些新来没多久、资历不如她的人很快就得到了提升,职位高过了她。莎心里的不平衡和怨气可想而知。
这样的事情,可能每天都在发生,机遇总是与你擦肩而过,降临到别人身上。
面对这种情况,有人把责任全推到老板身上,认为老板眼光太拙,不会知人善任。
其实,你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在现代职场中,不只是要实干,还要巧干。
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如果QQ隐身,我们把之称为“潜水”。在职场中适时地学一下潜水的本领,把自己的心沉下去,虚心地学习他人的所长,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时间用来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我一直认为,之所以“怀才不遇”,肯定是还有做得不够完美的地方,要知道,真有才华,老板也是不会白白放过你这只潜力股的。
要学着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不要小看身边的陌生人,说不定哪天他就是你的贵人!
不要让自己闲下来,要学会暗示别人你是一个大忙人。能者多劳,说明你在公司里被重视的程度很高。
言谈举止永远自信。注意自己的谈吐,比如说话的节奏和音调,把说话的节奏加快,你会显得成熟、权威和专业。
展示成熟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要有惊慌失措的表现,能够“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才会显出你的大将之风。
不努力表现也会怀才不遇
工作态度有问题也会影响你的前途。那些感叹“怀才不遇”者,并不是真的怀才不遇,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良心态导致了他们错失机会,甚至逃避困难和问题,致使与那些有着相同境遇的人拉开巨大的差距。所以说,如果“怀才不遇”,错在你自己。
即使有相同的教育背景、相同的企业环境,相似的工作历程,由于每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两个人之间也会产生很大差距。那些感叹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不愿意或者不懂得努力表现自己。
一个久不被重用的年轻人,慕名拜访了清莲寺高僧普吉,请高僧指点迷津,普吉问年轻人道:“你在工作上给自己如何定位呢?”
“我父亲告诉我,做人不能太露锋芒,我认为很有道理。”年轻人说。
普吉领着年轻人坐上了寺里的快艇,然后发动小油门慢慢前行。与他们同时启动的一艘快艇加大马力,似流星划过天空,一艘晚于他们启动的大船也赶超过去了。船主对普吉说:“和尚,你的快艇连个小木舟都不如,报废了吧。”回到清莲寺,普吉走下快艇笑问年轻人:“你说我的快艇如何?”“因为他们不知道你没有加足马力才说你的快艇没能量。”年轻人说。“是呀,其实人何尝不是如此呢?你再有才华,但你不显露,别人不知晓,怎么能看重你呢?即使你的能量有人知晓,但见你畏畏缩缩,别人又怎会认可,重用你呢?你又怎能快速到达理想的彼岸呢?”
年轻人听了,顿时醒悟。
当我们埋怨自己时运不济、怀才不遇的同时,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努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或者有没有推销自己的能力?即使你有天大的本事,不能把它展示出来,怎么会受到重用?
不可否认,也许有的人确实会因为环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暂时不能得到大显身手的机会,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大发牢骚、怨天尤人。“怀才不遇”是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对工作有百害而无一利,“怀才不遇”感觉越强烈的人,工作热情越低,就越无法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即使你有知识有能力,但表现得好高骛远、心浮气躁,这样谁还会尝试去重用你?
我们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何不把这“怀才不遇”当做努力的动力,积极地做好准备,一旦机会来临就努力抓住,马上大展拳脚。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抱怨几乎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唯一的途径就是去改变。学着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这种生活,才能有真正的成功机会。
一位在公司工作10年有余的老职员跟我聊到她所在公司很多新人的通病:
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接触要比过去早得多,接受新东西也快,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可是总觉得他们太浮躁,拿八面玲珑当聪明智慧。刚参加工作,一些新人跑腿、倒水、帮忙做事都还蛮勤快,可是撑不了一个月就原形毕露。毕竟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工作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都不够。工作久了,一些学生感觉比较枯燥,不太愿意吃苦。坦白讲,太学生,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吃苦精神是少了一点。
80后主要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里被寄予厚望,觉得要做一番大事,不太愿意做小事。在处事的方式方法上,也不会很认真去做,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不会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
当有些新人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时,不妨从以上的话中去对照一下,看看是否有自己的影子。抱怨是把“情绪垃圾”排出来最直接的方法,但通常是无用功。
与其不停地埋怨老天不公、时运不济,还不如努力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加以弥补和改进。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全力以赴,积极表现。
而那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在不停地抱怨和思考“跳槽”之前先反省一下:自己真的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吗?自己真的表现出色吗?你可以想一下:
假如你明天离开公司,公司和老板会真心实意地挽留你吗?假如你明天离开公司,公司会不会因为无法立即找到一个接替你的合适的人选,而影响业务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就说明改变、提升你自己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件事了。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高学历,用不着再学习。但是学无止境,一个人总有知识的盲区,况且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新的信息层出不穷,知识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工作的内容也随时有变化,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来应付工作中突如其来的事件。
只有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成“精”,才可以让自己不可替代从而得到上司的器重,这样升迁、加薪的机会肯定会伴随左右了。机遇不是老板或别人施舍的,而是靠自己的能力和表现去争取的。如果一个员工缺乏能力又不懂得自我反省,就会随时面临淘汰的可能。
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前途也至关重要,如果整天情绪低落,理想、信念就会被抛之脑后,工作就会因循守旧、故步自封,工作表现就会糟糕透顶。所以,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孜孜以求、积极进取,使自己变成一个乐在工作、奋发向上的人。
要点总结
凡是自称为“怀才不遇”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有所不足。找出自己欠缺的方面,努力学习,弥补不足,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成“精”,让自己不可替代;积极的工作态度至关重要,因为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