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聪明的人,往往是一个低调之人,也是一个懂得隐忍之人。即便在他的心中有万丈之火,他也不会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和别人发生冲突。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却总是喜欢和别人对着干,处处和别人产生冲突。似乎在这些人心目中,这样才算有个性、这样才能表明自己很厉害、很伟大。
确实,我们当中谁都不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那是一种软弱、屈服的表现。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暂时克制自己,不和别人产生冲突是一种非常务实、且通权达变的生存智慧。每一个生活中的智者,都懂得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向别人低头妥协,或者是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妥协,因为人要想生存的话,就要依靠自己的理性,而不能意气用事,历史证明了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夷射的大臣。齐王整治别人的坏点子多数都出自他之手,因此而深得齐王的宠爱。一次齐王宴请他,但是他的酒量极差,一阵推杯换盏之后,他决定到宫门后去吹吹风,醒醒酒。那里的守门人是个曾经坐过牢的无聊之人。欲向夷射讨杯酒吃,夷射对他很鄙弃,便大声斥责,叫他滚到一边去,说他不过是个囚犯,不配向他讨酒吃!守门人想争辩时,夷射已悻悻离去。因此这个守门人对夷射十分愤恨。这时因天下雨,门前刚好积了一潭水,状如便溺之物,守门人见此便萌生报复心理。正巧,次日清晨齐王出门,见门前那潭不雅的水迹心生不悦。急问守门人是谁放肆,在宫门前便:弱。守门人故作惶恐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昨晚看到大臣夷射曾经站在这里一段时间。”齐王果然以辱君之罪,处死了夷射。
夷射似乎很冤,但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谁让他无端地得罪别人呢?
美国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被后人所称颂。但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凡事都得争个胜负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他年轻时住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上,那时也许是年轻气盛,他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还喜欢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把信丢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他的这种举措使得周围的绝大多数人都很厌恶他。后来他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做得过了头,竞“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将自己逼入了困境。
1842年秋天。林肯以匿名的方式在报纸上写了一片讽刺文章,嘲笑当时的一位虚荣心很强、且非常自以为是的爱尔兰籍政治家杰姆士·休斯。文章公开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市民们引为饭后谈资,惹得一向争强好胜的休斯大为恼火。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他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与林肯来一次决斗。林肯虽然极不情愿,却也无法拒绝。身高手长的林肯选择了骑马使剑,请求陆军学校毕业的学生传授剑法,以应付这次决斗。后来在别人的调解下,这场“恶战”才得以被阻止。
这件事给林肯的教训很大,他认识到批评别人、斥责别人,甚至诽谤别人的事是最愚蠢的人才会做的。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常常是抛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林肯从此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
林肯有一次斥责一位和同事发生激烈争吵的青年军官。他说:“任何决心想有所作为的人,决不肯在私人争执上耗费时间。在跟别人正误参半的问题上,你要多让一点步;如果你确实是对的,就少让一点步。总之,不能失去自制。与其跟狗争道,被它咬一口,不如让它先走,否则就算宰了它,也治不好你的伤口。”最终,林肯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成了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
现在,我们可以来反思一下,夷射为什么冤死?林肯为什么赢得大家的认同?原因就在于前者没有意识到和别人冲突的危险,而后者在经过一些事情之后,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积极改正自己,从而获得了自己的成功。
如果夷射当时对守门人能以一颗容忍之心去对待,不去计较对方的身份和不光彩的过去,大度地赏他一杯酒吃,而且一杯酒对于他这位在皇上面前的大红人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后来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而如果林肯在经历了“决斗风波”之后,没有意识到和别人产生冲突很危险的话,那么美国历史上或许就没有林肯这样一个伟大的总统了。
智谋支招歌剧男高音真·皮尔士的婚姻差不多有50年之久了。一次他说:
“我和太太在很久之前就定下了一个协议,不论我们对对方如何的愤怒不满,我们都一直遵守着这项协议——当一个人大吼的时候,另一个人就应该静听,因为当两个人都大吼的时候,就没有沟通可言了,有的只是噪音和震动。”事实确实如此,无论如何,你也不可能靠加大音量改变任何人的想法,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一切努力避免和别人产生冲突。以下几点不妨参考一下:
1.克制自己,控制自己的脾气。
对于很多人来说,情绪就是魔鬼。脾气一旦上来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和别人吵一顿再说。我们暂且不管争吵是由谁先挑起的,只说这样的争吵对事情的解决是不是有好处呢?显然,争吵只会引起更大的争吵。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排解争吵者之间的过激情绪:“有话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据心理学家分析,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以尊重的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
因此,在和别人产生;中突的时候,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无法控制情绪之人。宽容、忍让可能一时使你觉得委屈,但不仅能表现你的修养,也能使对方在你的冷静态度下平静下来,当时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不妨把事情搁一搁,认真考虑之后,或许大家能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2.欢迎不同的意见。
冲突很多情况下就是因为两个人意见不统一,并且难以分出对错。
这个时候,你的心胸要:开阔一些。如果有些地方你没有想到,而有人提出来的话,你就应该衷心感谢,而不是为了维护所谓的“尊严”而和别人产生冲突。这不仅仅:是对事实的不尊重,更是对自己的不尊重。要知道,不同的意见是我们避免重大错误的最好机会,一旦我们以冲突来面对这些,那么我们生存的几率就会降低。
另外,在面对不同意见的时候,要先听为上,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抗拒、打断或争辩。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加深误解。
3.缓冲和冷处理。
冲突产生之时,双方的情绪都比较激烈,如果继续冲突下去,事情也不会得到解决,只会让双方之间的情绪越来越坏。这个时候,我们要懂得使用缓冲和冷处理来解决问题。几乎在所有冲突的场合,双方论点都有某些合理之处。所以,在“没有赢家的争论”中,各自保留意见是一种优雅的退却。在你显然不能改变对方,对方也不能改变你时,应及时停止争论。一种有效避免僵局的策略是说:“我们都言之有理!”然后转向一个较安全的话题。
4.用幽默来化解冲突。
在面临冲突的时候,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并不是解释,也不是争论,而是利用幽默化解尴尬,阻止冲突的进一步发展。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国家税务局职员说:“几乎每个来上税的人都有种敌对情绪。我们并不见怪,反而在告示板上画一些自嘲连环漫画,把我们的机构戏称为‘收入裁减局’。”其中一幅漫画中画着一名审计员对一名缴税人说:“保持心理平衡的秘诀是不再认为你手上拿的是你的钱。”另一幅漫画上写着:“真抱歉,我们又赚了!”有趣的是,纳税人看见这些漫画,态度都有所好转。
当双方因冲突争论而僵持不下时,不妨说个笑话,来个幽默,和缓一下紧张的气氛,一场冲突是会有避免的可能的。
5.掌握好言谈分寸。
冲突为什么会产生?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言谈中的一方没有掌握好谈话的分寸。要知道我们在与人交际的时候,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会给对方的情绪产生一些影响。有时一句过头话,就会成为一根引起争吵的导火线。毕竟,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条界线,越过了这条界线,伤了别人的自尊心,揭了别人的伤疤,捅了别人的隐私,都容易使人恼羞成怒,引起争吵。要想阻止这种冲突的发生,最好在说话之前先思考一番,把握分寸。
锋芒内敛。不争一时之先后当今社会,各行各业,强中更有强中手。强手林立自然也就竞争激烈,这种强手之间的竞争使得某些领域在短时间里保持平衡,而一旦有更厉害的人打破这种平衡的话,自然就会遭到其他对手的打击、报复,以便让这种平衡重新出现。自然而然,那个被打击、报复的人也就出现了生存问题。这也就是“枪打出头鸟”的原因之一:你锋芒毕露,自然招来别人的打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生存,该怎么办呢?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自己的锋芒内敛一点,以“蛰伏”的姿态来面对竞争,以便在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一举将对手击败,赢得最终的成功。
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时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是那些有志的求职者眼中诱人的光环。
詹姆斯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绝申请。其实这时的用人测试会已经是徒有虚名了。詹姆斯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一年来。詹姆斯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而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解决。当会议进行一大半却尚未见眉目时,詹姆斯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在会上,詹姆斯把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詹姆斯面对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们,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姆斯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原来,詹姆斯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做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詹姆斯不愧是一个聪明人,他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能够藏巧于拙。
不争一时的先后,才华不外露,锋芒内敛;他目光远大,为自己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认为自己发现了“蘑菇定律”。这些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所以,自嘲而自豪地说: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非常适用的管理方法就是“像蘑菇一样”——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或许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和詹姆斯一样,一毕业就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即便进了一些单位,获得了一份工作,也会遭遇“蘑菇定律”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又有几个人能和詹姆斯一样,收敛自己的锋芒,从一个“免费”的打工仔做起,并且时时刻刻积聚力量,最终获得成功的呢?
从这个角度来说,有一段“蘑菇”的经历,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
智谋支招生存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而如何生存则是问题中的问题。对于很多面临各种各样生存威胁的人来说,除了不断地努力竞争,把别人抛在后面之外,还可以“蛰伏”起来,收起自己的棱角,做好“蘑菇”。这样,我们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获得生存技巧,以便能够更快更好地“存活”下来。
1.不要眼高手低。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看得高才能走得远”这句话给骗了。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只是前面应该加一个“定语”——对于有一定能力基础的人来说。换句话来说,对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刚刚进入某个行业的新人来说,这句话是完全不对的。就如人参对于成人来说是补药,而对于婴儿来说是毒药一样。所以说,要想获得生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眼高手低。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挫败感也就会越强,自然生存下来的希望也就越小。
遗憾的是,很多面临生存威胁的人不仅没有懂得让自己“蛰伏”起来,而且还眼高手低,给自己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比如说他们总认为只要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就应该得到重用,就应该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
他们完全不顾自己是一个新手、没有任何的经验和阅历。而一旦这些幻想破灭之后,就没有了信心,没有了热情,工作时总是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能少做就少做,能躲避就躲避,敷衍了事。这样的人怎么能生存呢?他们凭什么生存呢?
2.不要急于表现、炫耀自己。
生活中的很多人,自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周围的人强,于是不顾场合地表现自己,炫耀自己的优点,希望以此来获得上司或者同事的注意,甚至急于表现、发表轻率的意见以表明自己的个性……这些都不是明智的做法。
说到底,谁都不希望也不想看到别人在那里炫耀,而自己只能自惭形秽。于是,一般人在看到别人炫耀之后,很容易由妒生恨,然后想方设法去破坏、挑错。这并不是说人心有多坏,而是炫耀之人的不明智,不懂得“枪打出头乌”的道理。以至于还没有获得别人的欣赏之前就被人直接“pass”掉了。
克制)中动,平静心情说到冲动,我们常常会说两句话:“冲动是魔鬼”、“上帝想要让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西方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的确,冲动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常常让人身不由己,让人的胆量在短时间里膨胀,敢做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甚至失去理智,莫名其妙地走上极端,亲手毁掉自身的前程和幸福。
面对冲动这一“魔鬼”,我们能怎么办?我们该怎么办?除了克制、平静心情之外,别无选择。
或许我们都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头脑非常简单、也很爱生气发怒的人,人们都叫他二愣子。
他的脾气之大能在听到别人家的狗叫之后就能跺脚骂上半天。他其实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好,可就是改不了,也不知道怎么去改。他经常为自己脑袋少根筋而痛苦不已。
后来有一天,他无意间去了城郊的一个寺庙。在那里他虔诚地请教一个高僧:“我要如何才能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呢?”高僧笑呵呵地回答说:“其实很简单啊,十个字: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只要你按照我的话去做,就可以了。”高僧如此简单的回答。让二愣子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他便心有不甘地回家了。
当他赶到家里的时候,就发现自己的老婆正跟另外一个人并头睡在一起!顿时,二愣子怒火中烧,他转身从厨房操起一把菜刀。准备冲进去杀了这对“奸夫淫妇”。
在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高僧教给他的那十个字,就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开始在心里数数。在他刚数到八的时候,那个“奸夫”突然醒了并坐了起来。看着二愣子拿把菜刀站在自己面前,吓了一大跳说:“儿啊。你拿着菜刀在这里做什么啊?”原来“奸夫”是二愣子的母亲,她看儿子迟迟不归,就特地跑过来陪儿媳妇聊天。两人聊得困了就睡在一起。
二愣子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心里默默地想着:幸亏高僧告诉我制怒的智慧,要不然我肯定已经杀了我老娘,成了一个不孝之子!此后,二愣子只要遇上生气的事就按照高僧所教的那样“小怒数到十,大怒数到千”。慢慢地也就改正了这种冲动的毛病。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吃过“冲动亏”的人又何止一个呢?
一天。某大公司的老板在巡视仓库,猛然间发现一个工人正坐在地上看连环画。而这个老板最痛恨工人在工作时间偷懒,于是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怒不可遏地问那工人:“你一个月挣多少?”“1000元,”工人漫不经心地回答道。那个老板立刻就从口袋里掏出1000元给他,并大叫道:“拿了钱就给我滚!”事后。老板责问他的后勤主管:“那个工人谁介绍来的,怎么能偷懒。难道他不知道我的脾气吗?”主管说:“那人其实不是我们公司的员工。而是我们将要合作的公司的员工啊。他今天代表他老板来考察我们的这个项目。你不是一直都在准备和那个公司合作吗?”自然而然地,这个老板失去了自己的客户,也失去了自己的名誉,而失败的原因。就是一次小小的“发怒”。冤不冤?值不值得?大家都很清楚。
如果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冲动,只能使自己处处碰壁,又谈何适度忍让,从而避免伤害呢?
曾经有一个智者问他的弟子:为什么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说话时都用喊叫。而不是小声地说呢?
弟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堆原因。可是没有一个原因是让智者满意的,最后智者解释说:当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非常远的,为了弥补他们的距离能使对方听见,所以必须用喊的,而人在喊的同时就会变得更生气,更生气距离也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喊得更大声……
智者继续说:当两个人在相恋的时候,说话声音都很小,这种情况为什么正好相反呢?那是因为他们彼此的心都很近!最后智者开导弟子们说:当你与他人争吵时。不要让你心的距离和对方心的距离变远。等过几天,彼此间的心的距离已经没有那么远的时候。再重新来解决事情吧!
说到底,世界上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冲动,只要你稍微忍一忍,我稍微让一让,或者冷静一下,事情就不会变得那么复杂。等各自情绪都平静下来之后再进行处理,问题就容易解决多了。
所以,我们都不能轻易地冲动,要把“冲动”这个魔鬼赶得无影无踪,用—种平常、平淡的心理,理智地去面对各种事情。
智谋支招冲动是魔鬼,这大家都知道,关键就是在这个魔鬼来的时候,我们该如何赶走它呢?以下办法不妨试一试:
1.先闭嘴制怒。
在你情绪即将爆发的时候,先把嘴闭起来,什么都不要说,忍耐一下。这对你是非常有好处的。因为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像射出来的子弹,一颗颗都能准确地击中对方,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而且这种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2.找地方宣泄。
坏情绪不能憋在心里憋得太久,否则对身体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宣泄。但要注意自己在宣泄情绪的时候不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影响,比如说我们遇到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做做运动,听听音乐,或者是看看电影,和朋友聊聊天什么的,只要是能帮助自己的情绪好转,又不影响他人的方法就可以考虑。
3.放松。
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不仅是身体的放松,更是要心灵的放松,最好能使自己进入一种安静状态,这样就可以很快地消除不良情绪。
4.升华。
把对生活的不满转变成一种工作的动力,用这种动力来改变现有的生活状态。
5.镇静。
人一定要学会镇静,当我们在受到惊吓或者是受到打击之后,第一要紧的事情就是镇静,只有等自己镇静下来以后,才能思考对策。
职场之中。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如果视若无睹,是一种不负责任,可是如果批评不好,则会给别人造成伤害,甚至影响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讲究方法,既表达自己的想法,又不要伤害对方。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职场生存智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