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职场,经常会遇到一些伤害自己感情、甚至损害自己尊严的事。面对这些事,我们该怎么办?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有的人选择了以命相拼,即便是拿鸡蛋碰石头,也要死得“轰轰烈烈”;而有的人则选择了暂时让步,以求得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准备和对方对抗,在实力具备的情况下,一举将对方击败。
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加聪明一点儿。确实,在伤害、仇恨面前,我们总是想能够一雪前耻、扬眉吐气,但是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呢?我们是不是需要一些让步来避免更大的伤害呢?事实证明,这些都是需要的。
匈奴首领冒顿的经历就说明了这一点:
西汉初年。北方的匈奴首领冒顿杀父自立,大大地震慑了它的邻国东胡。为了限制匈奴的发展,东胡国不断挑衅,企图找借口灭掉匈奴。
当时匈奴国中有一匹千里马,它能日行千里,为匈奴国立下过汗马功劳,被视为国宝。东胡国知道后,便派使者向匈奴国索要这匹宝马,匈奴群臣一致反对。冒顿一眼看穿了东胡的用意,但他还是决定忍痛割爱来满足东胡的要求:“我们哪能因为区区一匹千里马而伤害与邻国的关系呢?”于是,他就把宝马拱手送给了东胡。
冒顿虽然表面上不与东胡作对。但他暗地里却在悄悄壮大本国的实力,东胡国王得到千里马以后,更加狂妄。他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就动了邪念。又派人去匈奴,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冒顿的妻子年轻貌美,端庄贤惠,深得民心,匈奴群臣一听东胡国如此羞辱他们尊敬的王后,都异常气愤,欲与东胡决一死战。。冒顿更是气得暴跳如雷,然而他转念一想,东胡之所以三番五次使自己丢脸。是因为东胡的力量比匈奴强大,俗话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一旦发生战争,自己的实力不济,很可能会战败。还是再忍让一回,等以后有了合适的时机。再与东胡算总账。于是,他强作笑脸,劝告群臣:“天下女子多的是,而东胡却只有一个啊!岂能因为区区一个女人伤害与邻国的友谊?”于是,他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国王。
东胡国王轻而易举地得到千里马与美女。变得更加飞扬跋扈起来。
又第三次派人到匈奴去索要两国交界处方圆千里的土地。此时的匈奴经过前面两次的奇耻大辱,在冒顿的治理之下,早已是实力雄厚,兵精粮足。远远超过了东胡。
东胡国的使臣来后,开口索要土地;冒顿一听,怒发冲冠:“东胡国王抢我千里马、霸我王后、现在竟然还要索我土地,实在是欺人太甚!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我们要灭掉东胡国。以雪国耻!”在出征之前,冒顿亲自监斩,杀掉了东胡国的使臣,用他的鲜血来祭旗。
在完成这些事情之后,他亲自披挂上阵,带领自己的军队,向东胡国进军。众人同仇敌忾。一举灭亡了毫无防备的东胡国。
从整个过程来看,冒顿受到了委屈,并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东胡国的羞辱,乃至于连自己的国宝、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冒顿也只有暂时委屈自己,满足敌人的需要。那么这种让步是不是值得呢?我想冒顿最后的胜利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智谋支招受委屈确实不好受。。不管这个委屈多大,心里都会有一个难受的疙瘩。这就像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即便再小,时间长了也会把自己的脚磨破。按照一般人的想法,自然是越早把沙子倒出来越好。可是很多时候,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这么简单:沙子并不容易倒出来,或者说还没有到倒出来的时机。,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办法只有一个:让步,让沙子暂时待在鞋子里,直到你有能力或者时机成熟了再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我们该如何做呢?
1.忍气吞声。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在你没有能力奴役别人之前,请先做好你的奴隶。这也就是说,你在有绝对能力击败对方之前,必须学会忍气吞声。不管这样做到底会让你失去什么,你都必须这么做,否则你失去的将会更多。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冒顿,如果在东胡国提出要千里马的时候,冒顿没有忍气吞声,而是发全国之兵和对方对抗,那:么匈奴肯定灭亡,这个时候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匹千里马,而是整个国家。
2.尽最大能力自保。
忍气吞声并不等于无原则地失去自我,在这个时候他们同样要尽最大能力来进行自我保护,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样以冒顿为例,他在忍气吞声的时候同样在自保:训练自己的军队,发展自己的国家。这是他打败东胡国的唯一途径,但这都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一旦暴露,那么就不是失去千里马的小问题,而是丢命的大问题了。
3.寻找解决之道。
如果说忍气吞声、自保、使用智慧是一种准备的话,那么最终的解决之道就是临门一脚,对最终的成败非常关键。冒顿的解决之道是什么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强大的军事实力将东胡国消灭,报仇雪恨。
总而言之,在伤害面前,如果有能力拒绝这种伤害,那么就不顾一切地;中上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如果你没有能力拒绝这种伤害,那么就暂时作个让步,然后积聚力量,把对方击败,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