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通?我们不妨来个形象的解释:
两个相同高度平放的容器,中间用一根空管子相连。如果在其中一个容器中倒入水,那么这个容器中的水就会通过这根空管子流到另外一个容器之中,在这个容器中加入的水越多,那么流到另外一个容器中的水也就越多,而另外一个容器中水过多的话,也会倒流,直到两个容器中的水一样多为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真正的互通,包含着一种“平衡”、“相等”的寓意。如果把这个实验放到我们的职场当中,我们就会发现,生存和成功各像一个容器,它们之间必须平衡,否则很有可能厚此薄彼,让我们的职场之路走得很艰难。
某公司业务员办公室里有两个人。李浩和王鹏。虽然他们做的是同一份工作,但是因为想法不同,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李浩,为人诚实,而且想法保守,生存观念很强。在他的心目中,理想的职场和工作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安稳。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能活下去就行了,工作那么辛苦做什么?所以每次一有时间,他都会“忙里偷闲”,享受自己的快乐职场。
王鹏。成功意识非常浓。正如他父母为他取名字时所希望的一样,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像“大鹏鸟”一样展翅高飞,做一个人人敬仰、羡慕的成功人士。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男人一辈子不成功。还不如去死。话说得虽然有点难听,却也真正表达了他内心的想法。所以。每次面对客户,无论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要的货物多少。他都会积极去应对,并且不惜牺牲周末的时间来处理好这些人际关系、试图让自己的工作出现更多的进展和突破。
一个保守、一个积极,不同的心态最终导致了两个人面对工作的不同态度。也导致了两个人不同的工作现状。
那天,有个客户来到公司见李浩,希望和他谈谈合作的事情。有客户送上门,自然是一件好事,哪有不接待之礼?李浩和这位客户在办公室进行了交流。交流之后才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准客户”不仅仅是一个小客户,而且还是一个“麻烦客户”。将来和他合作。不仅手续非常麻烦,而且中间还要经过好几道程序。费时费力不说。利润还没有多少。一想到这一点,李浩就有点儿郁闷了。甚至产生了“不合作”的念头。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为了这样一个小客户而“委屈”了自己。
更何况,一次让步,那么其他的客户也会逼迫自己让步,这样一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没完没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谈判当中,李浩表现得相当强硬。多次以“公司制度使然,不可更改”的理由来拒绝对方提出的要求。目的就是让对方“知难而退”。可是对方也知道,如果让李浩答应他的条件,他将会有很大利润可以获取,自然他也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就这样,一个想退,一个不想让对方退,两个人开始僵持起来。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王鹏从外面回来。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便当着李浩的面对那个“准客户”说:“你要的条件,我想办法满足你,我们可以合作!”就这样,王鹏“抢走”了李浩的准客户。后来的事情,果然如李浩所想象的那样,一个客户知道了王鹏“让步”了之后,就同样要求王鹏让步,否则合作将终止。到最后,所有的客户都要挟王鹏。王鹏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最终。李浩因为没有客户,而不得不面对“难以生存”的情况,而王鹏不仅没有成功。而且同样要面对被客户“要挟”而“难以生存”的情况。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追求,最终殊途同归:都是难以生存。
这是为什么?我们不妨来想想。
其实答案非常明显:生存和成功是互通的,没有生存,就无法成功,而不能成功,同样将导致无法生存。这就像两个互通容器中的水一样,哪边低了,另外一边的就会立即补上,直到平衡为止。失去了平衡,无论是生存还是成功,都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职场就是这样奇妙,往往现实职场中的很多人都在为了生存或者成功而奔波,却不知道生:存和成功往往是一体的。如果我们单纯地追求其中一个的话,往往会顾此失彼。
总之,我们要求得生存,还要追求成功,只要明白它们是互通的,那么一切都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容易。
智谋支招两个容器互通的道理我们很快就能理解,并且很快就能做出这样一个装置,可是生存和成功在职场当中,我们该如何做才能让它们互通起来,为我们自己的职场服务呢?其实,这也不难,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为活而活”。
这看似是一个深奥的哲学命题,其实里面的内涵非常简单:不要把眼光紧紧盯在生存的层面上,因为这样做就容易出现为了生存而生存的错误思想导向,最终引导自己走入一个“生存窠臼”之中而无法自拔,甚至还会出现“作茧自缚”的不利局面。
那么到底怎么做才是“不为活而活”呢?很简单,淡化甚至忘记你的生存意识。有这样一个故事可能大家都很熟悉:
一个建筑工地,有三个泥瓦匠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砌墙。路人同时问这三个人同样一个问题:“你们在做什么啊?”第一个没好气地回答:“你难道瞎了吗,没看见我在砌墙吗?”第二个稍微礼貌点儿,回答说:“哦,我在建一栋房子!”第三个则哼着小曲,非常开心地对路人说:“哦,大娘,我在建造我们美丽的城市,这边有我们的材料,您小心点儿,别被绊倒了。”3年之后,第一个还在砌墙,只不过是换了一家公司。第二个成了一家公司的总管,第三个则成了前面两个人的老总。为什么同样的起点,有不同的结果?因为,第一个人永远只活在生存当中,砌墙就是他生存的模式。第二个刚开始向成功靠近,而第三个则根本没有把生存当成生存,而是—种内在理想的实现,调整好了自己的工作心态,最终他成功了。
为什么现实职场中很多人都不能开心、快乐地工作呢?关键就是他们的思维紧紧地被生存束缚住了,放不开,以致心态不好,影响了工作,最后反而制约了生存。
2.要成功,眼光放长远。
我们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成大事的人眼光都是很长远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坚信,只有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这是从日常职场的经验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个低头走路的人很容易摔跤,而一个抬头走路的人则很容易辨认方向,更加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这意味着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应该注意这一点:把眼光从眼前的生存上移开,放到日后的成功上去。不要让所有的工作都背负上沉重的生存负担,这样是很难走远、走快的。
总而言之,要想职场好,必须兼顾生存和成功,只有让两者达到内在的平衡,那么你的职场很快就会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