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着力提高县(市)委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
在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着力提高县(市)委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县(市)委作为党的基层地方党委和城乡结合部的领导核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十四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丰富了县(市)委领导经济工作的经验,提高了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但按照十四大精神和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我们的工作在许多方面还很不适应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需要,特别是县(市)委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受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式的影响,一些同志往往摆脱不了重政治轻经济的思维定势,党的建设和实际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轨道上来;受重农轻工贱商的传统观念影响,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农业上,班子成员主要来源于机关和农村乡镇,形成谈传统农业头头是道,抓现代工业、搞大流通一筹莫展,导致班子抓现代化大经济的经验和胆识都不足;受单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习惯于集中统一、上行下效、上传下达的工作方式,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大熟悉,缺乏驾驭经济建设的经验;对党政职能分开的理解有片面性,部分班子成员生怕抓经济工作被人说成是包揽一切、越位专权,导致工作重点不突出,领导经济工作的精力分散,没有真正形成全党抓经济的浓厚氛围和合力。这些问题的存在,有社会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原因,更与班子的群体素质分不开,已直接影响到当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县(市)委班子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我体会当前重点要坚持“六抓”,突出“六个环节”。
第一,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换脑子。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当前最关键的就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要组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和邓小平同志一系列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这一理论的精神实质和重要内容,并在实践中学会掌握运用,研究解决本地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造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新路子。要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上台阶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出各种思想认识误区,冲破各种理论禁区,大胆开拓新的实践盲区,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从姓“社”姓“资”的困扰中解放出来,实现向“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中解放出来,实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的转轨;从单一发展公有制经济的氛围中解放出来,实现向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型所有制结构的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企业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简政放权、政企分离,向宏观调控、间接管理转变;从重政治轻经济的“左”的积习中解放出来,实现向全党全社会共抓经济建设不放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转变,实现当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突破。
第二,抓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重大决策的确定和实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指路子。
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并通过三者的有机统一,对革命和建设事业起指导和向导作用,实行科学决策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首要问题。提高县(市)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整体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县(市)委对经济工作的科学决策水平。县(市)委在进行重大决策时,首先要把握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县(市)一班人要坚定一个思想: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县(市)委义不容辞的责任,经济建设搞不好,是县(市)委失职的表现。其次,县(市)委要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加强对经济建设的领导。对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主要包括研究解决本县(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的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政策性问题;研究确定改革开放的目标、措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研究解决全党全社会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保证措施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县(市)委既能驾驭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又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领导核心。再次,要正确实施科学决策。县(市)委一班人都要有浓厚的科学决策意识和丰富的经济科技知识,自觉遵循科学决策的基本程序,注意把握县(市)委决策的重点和实现形式,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前的调查研究、论证分析上,放在决策时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进行科学决策上,放在决策执行过程中的思想动员、政策激励、方向引导、保驾护航上,放在决策后的反馈及其决策的调整完善上。要配好班子、管好干部,为决策的实施提供组织保证。至于决策的具体贯彻落实和执行过程中的一切行政事务,应由政府去做,县(市)委绝不包揽。
第三,抓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贯彻,在“结合”二字和“三个有利于”标准上出点子。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实现党的政治领导的关键环节。县(市)委一方面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政策原则上坚决同中央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更加具体的落实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同志仍然受“左”的思想的影响、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各种条条框框的禁锢,有的遇事总还要问个姓“社”姓“资”;有的只唯书、唯上,就是不唯实,缺乏敢闯、敢“冒”、敢试验的创新精神,自订框框,自我束缚,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与沿海发达地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实现“结合”二字,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则是实现“结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是检验是否实现“结合”、“结合”的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县级党委及其一班人应当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尤其要真正掌握这一理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把党的大政方针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制定能够加快本地生产力发展的、更加宽松而富有活力的、优惠于沿海发达地区的政策措施上出主意、想办法、找路子,用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促进贫困地区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第四,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起用经济建设人才上破框子。
组织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党管干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动摇的重要原则。紧紧围绕济建设中心选拔干部,配好班子,是党的基本路线对新时期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县(市)委的重要职责。县(市)委通过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组织保证。当前尤其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县(市)委一班人都要参与经济,形成领导经济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改变(市)委班子中少数人抓经济工作,多数人很少介入的状况,在思想观念、工作分工、工作方法改进等方面都要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凝聚班子成员的主要精力。每个班子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地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也可以增大分管经济工作的成员比重,或让分管党务等工作的班子成员协助抓一方面的经济工作,以利于班子成员都能了解、熟悉、参与经济工作,在抓经济建设上形成拳头。二是优化班子结构,以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整体水平。要增加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中经济管理人才的比重,着眼于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选拔优秀干部,要加强现有班子成员经济管理知识的培训,逐步使各级领导都能成为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行。三是坚持德才兼备、实绩第一的原则,不拘一格地起用经济建设人才。新时期干部的德,主要体现在对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的态度上;干部的才,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干了多少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事。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县(市)委在选人用人上,必须坚决破除重政治轻经济、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和求稳怕乱等陈旧观念和框框,按照实绩第一的原则,拓宽用人渠道,特别要不拘一格起用经济建设人才。重点做到“五个敢用”:敢于起用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有经济头脑的干部;敢于起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优秀年轻干部;敢于起用大节好、有个性、有魄力、勇于开拓创新的干部;敢于起用在改革开放中有过失误但事业心强、闯劲十足的干部;敢于打破身份、职别、层次界限,唯才是举,放手起用各类能人,真正做到看一个班子有无政绩重点看其发展经济上的建树如何,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看一个干部能力强弱,是否重用,主要看其对经济工作的实际贡献大小。这样做的结果,肯定会使“最大的效益出自组织部门”。
第五,抓统揽各方力量,在形成经济建设合力上迈步子。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是各级各类组织的共同职责。县(市)委作为领导核心,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党的意图变为各级各类组织和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尤其要协调人大、政府、政协和人武部门、司法机关、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及其各部门的力量,使其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支持政府充分行使管理经济的职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改革和建设的力量。我们体会,县(市)委在实行这种政治领导时,应把握三条基本原则:思想政治上统揽,做到同心同德,目标一致;经济建设上配合,做到同声同步,形成合力;具体工作上放开,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特别对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重大项目,重大活动,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共同组织实施。
第六,坚持“两手抓”方针,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定调子。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县(市)委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牢牢掌握两手抓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不断提高整体领导水平。具体应坚持四个结合,即四个一起抓:一是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一起抓。牢固树立党的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意识,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做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二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把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过程,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三是改革开放与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起抓。愈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愈要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四是发展市场经济与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一起抓。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注意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种经济关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为甘肃省县委书记岗位培训班交流论文,刊于1997年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编《首届甘肃省优秀调查研究报告文集》,《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分管工作融为一体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行,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对形成全党齐抓共管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局面具有重大意义。领导干部虽然工作分工不同,但都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作为班子副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关键是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分管工作结合起来,力求使二者融为一体。
一、坚持不懈,警钟长鸣,努力使党风廉政建设经常化。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结合分管工作,坚持抓经常、经常抓。一方面,经常多渠道掌握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另一方面认真履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坚持做到:逢会不忘讲廉政,工作过程有廉政,考核奖励看廉政,一言一行记廉政。
二、突出重点,履行职责,努力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根据《实施办法》规定的领导责任,加强对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1)坚持依法公正办案,力求人民满意。针对我州少数司法人员和公安干警素质较低,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时有发生,涉法信访案件较多的实际,采取抓队伍教育整顿、领导责任追究、干警错案追究、挂牌督办、重点调度、情况通报、亲自调处等措施,协调处理了数十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积案,提高了执法水平,维护社会稳定。(2)严肃执法执纪,督查突出问题。对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和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坚持依据法纪,旗帜鲜明,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3)认真纠风治乱,优化社会环境。各方紧密配合,整顿石油、烟草、食盐等专业市场和纠正医药购销中的不正之风,规范市场行为。狠抓“扫黄打非”,整顿文化娱乐场所,净化社会环境。乡镇和各公安派出所分别实行了村务、政务、警务公开,预防了腐败问题的滋生。(4)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照章办事。把廉政建设与分管工作融为一体,研究制定维稳、禁毒、信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政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提高了依法、照章办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