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7900000004

第4章 一、上古之世的人与蛇

(一)人蛇之争

在原始社会里,蛇是人的主要敌人之一。蛇的行动迅捷,虽无足而能疾行,其中的有毒蛇对人类构成很大的威胁。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在人民少,禽兽多的漫长岁月里,如果没有适当的防御方法,人民是敌不过禽兽虫蛇的。后来因为人们改善了居住环境,有了自己的居址,就能够防止猛禽、猛兽和虫蛇的伤害。在以上的文献记载中,蛇显然是人的一大敌手。

从我们祖先的问候语中,也可以看出蛇对于人的危害。“蛇”字本作“它”,“它”是蛇的象形字。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凡它之属皆从它。蛇,它或从虫。”

上古时期,人们居住于草莽之中,恐被毒蛇咬伤,并且又确实常常遭到毒蛇的攻击,所以见了面互相问候:“您没有遇到蛇(它)吧?”和现在人们见面时问候“您好吗?”意思相近。从这句问候语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人们畏蛇的心理。现代人也有怕蛇的,即便是不怕蛇的人,看到那些出色的、表现人蛇之争的艺术形象时,也会感到惊心动魄。西方艺术珍品中刻画特洛伊英雄拉奥孔及其两子被巨蛇缠死的群雕,就曾震撼过不知多少人的心灵。

长期的人蛇斗争,使人们不仅看到了蛇的狰狞,也发现了蛇的美。艺术史学者尹吉男在评论吕胜中的绘画时提到:“我老是注意吕胜中写的《蛇梦》那篇文字,‘我自小胆子极小,也自然怕蛇。’‘直到长大了,做噩梦惊醒我的也时而有蛇!’我的已故学友,曾说蛇在上古时是象征水患的,我不敢全信,但的确应对吕胜中的溺水与怕蛇之间来一点儿精神分析。吕胜中多次提到蛇的‘狰狞’和‘威严’,而他却一反常态,克制了对生命状态在表现上的热烈和火爆,把己巳年生肖邮票上的冤家,画得无比安闲柔顺……这自然会提醒人们不得不对吕胜中的意图做逆向的解读。”

人类对蛇的矛盾情感的一部分,可能就是在远古时期的人蛇斗争中萌生的。

关于蛇在上古时象征水患,是一种介于疑似之间的推断。不过,蛇与水患确有着密切的关联,当洪水淹没洼地、平原时,蛇也会逃往高丘或树木上。在这些人蛇共同的避难所,人蛇之间的斗争变得更加惨烈,50多年前,淮河流域发生水灾时,便有过灾民在树上被群蛇咬死的悲剧。可以想见,这类悲剧在上古时期的水灾中,会是经常发生的,蛇在水患时,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不过,正如人们害怕洪水却崇拜河伯等水神一样,人们目睹了水灾中蛇的凶残后,却也逐渐把畏蛇的情感转为崇蛇意识的一部分。

(二)蛇与气象、农业生产

蛇的活动与下雨有关,下雨之前,蛇往往爬出洞来。民谚说“燕子低飞蛇盘道,大雨不久就来到”。蛇的这类活动是下雨的预兆,下雨又关系到上古时代农业民族的自然灌溉,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收成。另一方面,大雨可能造成洪水泛滥,蛇“预报”了大雨,也可以使人们对水灾有所准备。在后来的巫术和别的迷信活动中,蛇常常是能预兆吉凶的奇特动物,其根源或许就在于蛇与气象以及农业收成的关系。

到了后来,佛教产生并传入中国,佛经中介绍的龙王也被接受了,人们相信龙王能兴云布雨,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印度古代宗教中的龙其实也是以大蛇为原形的。因为中国数千年来,经济一直以农业为主,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很大,原始农业更要依赖于风调雨顺,由此,就产生了对能预兆降水的蛇的神秘感和敬畏感,龙王这个水神传入中国以后,人们在崇蛇的基础上转而崇拜龙王。而且,中国早已有“云从龙”的说法,认为龙与云雨雷电有关,接受从印度传来的龙王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后,人们遇到天旱要祭龙王,把海上的龙卷风称为“龙吸水”,把卷起黄沙的龙卷风称为“黄龙”。这些情况也都是在中国人长期重视农业并且崇蛇的条件下出现的。

毒蛇虽然给人带来伤害,但还有不少蛇类对人是无害的。在一定条件下,蛇还是人的朋友。蛇类中的黑眉锦蛇、火赤链、乌风蛇等能捕食老鼠而又无毒。毒蛇也有捕鼠的本领。

一般的蛇都能吞食比自己的头更大的老鼠,这是因为蛇头部接连到下颌的几块骨头可以活动,两侧下颌之间的骨头连接成能够活动的榫头,左右有韧带相连,嘴可以向两侧张大。这样,蛇的嘴能上下张大到130°,左右也能扩大,所以能吞食比它的头部和嘴都大的老鼠。

老鼠和田鼠是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动物,它们糟蹋大量粮食,对农林草原皆有害,且毁坏房屋,咬啮器具衣物。蛇能捕食鼠类,帮人除害,有益于农业。蛇的捕食目标中,鼠是最主要的一种。因为蛇的食量很大,一次能连吃四五只小鼠,所以其在消灭害鼠方面功不可没。

古人深受鼠害,知道蛇捕鼠对于农业有利。因此在人蛇之争中产生的崇蛇意识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三)蛇与青春永驻的幻想

蛇有蜕皮的生理现象,一般两三个月便要蜕一次皮。蛇皮肤最外边的一层角质层是鳞片,不能随着身体一起长大。所以每隔两三个月,蛇长大了一些,就需要让原来的表皮性角质鳞脱落,蜕皮以后的新鳞片比原来的鳞片大一点,这样蛇就可以继续长大。

上古之世的人们看到蛇扭动身体,在粗糙的地面或树干上摩擦,不怕疼痛,蜕去旧皮,显露出新的鳞片,如同再生,便会对这种现象作出种种解释。当时的人羡慕蛇的新生,而蛇的身上寄托了人们青春永驻的幻想。人到老年无法把满是皱纹的皮肤换掉,不能再恢复青少年时的容颜,身材也不能再长高了,对比蛇蜕旧皮的现象,有的人可能感到几分遗憾。我们在今天流传的民间故事中可以看到以前的人对蛇蜕皮现象的理解(详见本书第六章、三),蛇在表面上的长葆青春的假象,成为古人敬蛇崇蛇的又一个原因。

(四)蛇与生殖崇拜

蛇又是多产多生的动物,其中许多种蛇是卵生,也有不少种蛇是卵胎生,卵在母体内发育,由卵黄而不是由母体提供胚胎所需要的营养。卵胎生的小蛇受到母体较好的保护,一旦产出就是蛇而不是蛇卵,并且当时即可活动。因此,也有人说这类蛇是“胎生”的。无论是卵生的蛇或卵胎生的蛇都有很强的生殖能力,其中卵胎生的更能适应环境,生殖方式显然比卵生的动物进步。

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已经懂得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族繁衍的重要,由此产生了各种形式的原始生殖崇拜。开始时,原始人凭着自己的观察与联想,认为某些动物或植物可能会增加自己的生殖。于是他们便模仿、食用或频繁接触这些动植物。当这类活动由于巧合而“应验”时,就可能得到认同。这样,有的动物或植物就成了人们崇拜的生殖神,蛇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宗法制度逐渐形成,人口的繁衍关系到家族的传承和政治权力及财产的分配,变形的生殖崇拜的潜势力演化为某些民间风俗。在残存至今的崇蛇活动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上古生殖崇拜残留的痕迹,关于这类情况,在本书的第七章中再作介绍。

(五)人蛇合一的神话:盘古、伏羲、女娲

人蛇之争中出现的畏蛇、敬蛇心理和由原始人对蛇的认识而产生的崇蛇风习,导致了人蛇合一神话的出现,这些神话反映了蛇图腾在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存在。

“图腾”是印第安语的音译,意为“亲属”或“标记”。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力是本氏族的祖先,或者与自己的祖先有过血的交流,可以保护自己,即以其为氏族图腾加以爱护。有的图腾成为崇拜的对象。有的图腾虽不是直接崇拜对象,但氏族社会在对自然力或自然神的崇拜中常与图腾观念相连,图腾物种可以说是受到间接的崇拜。有的地方,个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图腾。

在中国神话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神?,据说“盘古之君,龙首蛇身”。不过这种说法出现较晚,见于《广博物志》卷九引三国时期徐整的《五运历年纪》。

女娲在先秦文献中曾见于《楚辞?天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王逸在《天问集注》中说:“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说:“女娲蛇躯,伏羲鳞身”。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女娲是“古之圣女,化万物者”。看来在汉代的神话传说中,女娲这位上古时期的圣女还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而另一位大神伏羲的鳞身,也应是蛇身或龙身。

在汉代的画像石墓的图像上,常常可以看到伏羲、女娲的形象,都是人首蛇身或人首龙身。有的相对而立,有的并肩并体,尾部亲昵地缠绕在一起。在传说中,伏羲和女娲是兄妹也是夫妻,又是中国人最早的“人祖”。形象又是人蛇合一。我们由此推测,人蛇合一的传说反映了原始社会的蛇图腾崇拜和崇蛇习俗。汉代虽已不存在图腾,但半人半蛇的神成了广泛信仰的对象,折射着上古时期蛇的光彩。

在先秦典籍中并无女娲蛇体的记载,也没有“补天”业绩的传说。而汉代的女娲是蛇身圣女,关于她的功绩的神话也多了起来,这位圣女有了蛇身便得到更高的地位,曲折地反映了上古时期蛇已经升上神坛了。

人蛇合一神话传说的基础是原始社会中的人与蛇有过某种意义上的和谐。一件传为甘肃出土的马家窑文化人首形陶器盖上,塑有一条昂首的蛇,依人首之后而立,人与蛇亲密无间地相处,可能与当时的原始巫术有关。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八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遗失的古国

    遗失的古国

    中国虽然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尚书》、《春秋》、《左传》等著作,尤其是司马迁《史记》问世以后,中原王朝就开始流行史书传世。这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让我们了解了祖先的生活和历朝历代每位国王、每位大臣的生平事迹,但遗憾的是,由于中原王朝高高在上和古代交流的有限性,使得封建王朝历代史书编纂者,对于边陲小国记载甚少。也许是因为史官们不了解,也许是因为史官不屑了解,总之,历代史书中对于这些古国的记述都是非常粗略而又不全面的。正因如此,使得很多古国完全消失而不为人所知。
  •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文化产业比较案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图书,为“比较文化产业学”的举旗之作。在文化产业纵深发展的中国,对文化产业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案例比较,无论对文化产业实践还是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书精心搜罗国内外多方面文化产业比较案例,并加以深入解析,既可作为文化产业学科教材或教辅资料,又是文化产业管理者、从业者、研究者和对文化产业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本书分国际视域、区域比较、文化传媒、文化体验四大部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交融,对策思路与问题剖析相贯通,反面教训与正面启示相互验证,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兼具较强的学理性与可读性。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热门推荐
  • 农战

    农战

    《农战》里面,有异能,有世家,有自己的个人纯净的理想,也有一点点白日梦,主人公是一个超级强者,但是在面对感情世界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被带绿帽子了,被甩了,被女人欺负了。。。但是,最终,人性里面的那些好的东西,开始缓缓地接触到了,于是,生活也好起来了!
  • 无限之卡片神将

    无限之卡片神将

    宋鹏天莫名其妙的被传送到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因为运气逆天,获得了酱油王的称号。最强卡片召唤物瞬间获得。带着卡片杀怪升级,打造战斗力最强的卡片战士.“主人,要洗澡吗?”“主人,要暖床吗?”“主人,........”“咳咳,我们还是快点去杀怪吧。”【喜欢本书的,点下收藏,给张推荐票吧。每天2更。】正在进行的世界>【怪物猎人2g】
  • 神武醉逍遥

    神武醉逍遥

    天下大乱,群魔并起。众妖百变,一剑破之。笑傲江湖,真心英雄。断剑凌空,斩断苍穹。
  • 血染的王冠

    血染的王冠

    本书围绕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过程中发生的争斗乃至血腥屠杀,叙写了齐恒公、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慈禧太后等人登上帝王宝座的血色过程,充分展示了帝王厚黑学的荒诞、嗜血、无情与黑暗。
  • 生物天堂

    生物天堂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是专为21世纪的青少年量身打造的课外读物。本丛书为广大青少年提高科学人文素养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科学翔实的内容与图文并茂的形式一定可以让青少年在阅读过程中收获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富足。王志艳编写的《生物天堂》是丛书之一。《生物天堂》讲述浩瀚无边的宇宙,诡异莫测的自然,神奇有趣的生物 ……千余个知识热点,千余幅精美图片,带领我们一起探索变化无穷的大千世界。
  • 花开时节最爱你

    花开时节最爱你

    她狼狈出国在国外举步维艰确创出一片天地,回国……哥哥我们只能是兄妹……
  • 天地证道

    天地证道

    云天是修真界万年不遇的天才,因强行炼化传说中的异宝而道消陨落,又因异宝重生于异界后自创功法,建立强大门派,丹药当糖豆,神兽当脚力,神器当锄头,一时风骚无限,当云天再次站在人生巅峰时,方知天地之外,星辰尽头才是大道。云天能否一直顺风顺水?能否重回修真界?穿越重生是巧合还是阴谋?且看天地证道……
  • 极品仙侠

    极品仙侠

    这是一个无耻之徒演绎的故事,如果说修仙能修成他这样,那也就能用“剑”一统天下,放眼古今那都是无敌的存在!——现在想想也是极品了。都说打是亲骂是爱,爱到极致用脚踹,林枫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想打想踹的人。——现在想想也真是醉了。
  • 大灰和喂猫先生

    大灰和喂猫先生

    一头驴子和一只老鼠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呢?看过迪斯尼动画片《猫和老鼠》的读者朋友,你们一定记得那精彩的画面吧,猫和老鼠的文学版的精彩故事你可别错过呀,就在这里,只要你轻轻翻开《大灰和喂猫先生:赵华童话集》……
  • 天级败家子系统

    天级败家子系统

    何夜冥是本是一个穷二代,转身却变成了富一代。何夜冥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一个叫:天级败家子系统。从此,他变成了世界首富代替了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把他的所有财产都给了这位平凡的少年。这一切都是系统给的。系统让他不断败家,不断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