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8600000010

第10章 桓水、羌水与白水(1)

今陇南地区最大河流白龙江及其两条最主要的支流岷江和白水江,古代较长历史时期内均非今名,分别被称为桓水、羌水和白水。由于诸多原因,各种史籍包括历代地方志书对这3条河流的记载多不确切,正如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对羌水和桓水所说:“旧志于二水源流,皆未清晰”,且多有抵触,比较混乱,给地方史的研究和地方历史文化考察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年来,在地方经济开发步伐大大加快,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强大推动下,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笔者在现实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到,史籍中对桓水、羌水、白水记述的混乱现象对陇南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及宣传介绍造成了很大影响。基于这一认识,就自己接触到的一些资料,对桓水、羌水、白水在有关史籍中的记述状况作初步探讨和介绍,以供陇南历史文化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

桓水、羌水、白水的今名确认

古代史书中的桓水、羌水和白水究竟分别是今天陇南境内的哪3条河流?史籍记述各不相同,互相矛盾。且不说远的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到郦道元的《水经注》,近的即从武都籍着名学者邢澍在清乾隆时撰写《桓水考》后,直到清末岷县籍举人、岷阳书院山长陈如平撰写《岷州续志采访录》,仍是众说纷纭。民国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勘测手段的进步及学术研究的深入,对这3条河流的古今名称变化才有了科学的认识与理解,终于得到确认,最终形成定论。

1979年版《辞海》对桓水、羌水和白水的释文是对这3条河流学术研究成果和科学勘测考察的完美结合,是学术界没有异议的定论,是完全正确的,应该说是理解和研究历史资料中桓水、羌水和白水最可靠的权威依据。释文分别是:

桓水古水名。即今白龙江。《尚书·禹贡》“西倾因桓是来”,即此桓水。发源于西倾山南,屈曲东南流至今甘肃舟曲东与古羌水即今岷江合,又东南至今文县东与古白水即今白水江合,东南流入今嘉陵江。其与羌水合流后的一段白龙江、与今白水江合流后的一段白水江,古时也兼称桓水。

羌水古水名。即发源于今甘肃东南的岷江。因在羌族地区得名。屈曲东南流,至今舟曲东与古桓水(即今白龙江)合,又东南至文县东与古白水(即今白水江)合,东南至今四川广元西南入今嘉陵江。故今白龙江、白水江与今岷江合流的一段,古代皆有羌水之名。

白水即今白水江。源出今四川松潘东北,屈曲东南流,经甘肃文县,至四川广元西南入今嘉陵江。汉、魏、南北朝时期,白水羌、宕昌羌及邓至羌皆聚居在沿江附近一带。魏、晋以后,以今白龙江至今甘肃文县境与白水合流,故亦有白水之名。

上述《辞海》对桓水、羌水和白水的阐释,除了准确无误地阐明了桓水即今白龙江、羌水即今陇南岷江、白水即今陇南白水江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与羌水合流后的一段白龙江,与今白水江合流后的一段白水江,古时也兼称桓水”。这就是说桓水不仅是自今西倾山南的郎木寺发源流经四川若尔盖县热当坝及迭部县至舟曲县东南宕昌县西河口与岷江汇合之前的今白龙江上游一段,也是与岷江汇合后流经武都县、文县东北部至玉垒关头坝与白水江汇合后白龙江下游一段,也就是今白龙江全流程中的河段都是桓水。二、“今白龙江、白水江与今岷江合流的一段,古代皆有羌水之名”。这即是说岷江在两河口汇入白龙江前在宕昌境内为羌水,而且在汇入白龙江后直到广元昭化人嘉陵江的白龙江下游一段也叫做羌水。这实际上等于将今白龙江的上游干流看成今岷江,而不是今两河口岷江汇入处以上的白龙江上游。三、“魏、晋以后,以今白龙江至今甘肃文县境与白水合流,故亦有白水之名”。这就是说白龙江下游自白水江在关头坝汇入白龙江后直至于四川昭化东南汇入嘉陵江的一段,魏、晋以后也叫白水。由以上三点说明,古代将今白龙江称之为桓水,但羌水即今岷江汇入白龙江后即今两河口以下的白龙江也称羌水,而白水江汇入白龙江后即今关头坝以下的白龙江又称为白水,于是白龙江除了整条河流及上游两河口以上段称桓水外,中下游又有羌水、白水之名。一水而有三名,这既是各种史籍记述混乱矛盾的结果,更是因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古人难以作详尽的实地考察而多从道闻途听写史记事的具体表现。这一状况在今天看来是颇为不可思议的,但都是确实地存在着的史实,而且直接具体地影响到我们对陇南白龙江流域历史社会发展过程的研究探讨。如对桓水和羌水的确认,就直接关系到宕昌羌活动的中心宕昌城及汉代羌道县治所在地的确定,究竟在今岷江沿岸的宕昌还是今白龙江沿岸的舟曲。

史书对桓水的记述及白龙江的最终定名

清代武都籍着名学者邢澍在《桓水考》一文中概括古代史籍记述桓水的情况说:“《禹贡》叙梁州人贡之道,而曰‘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人于渭,乱于河’。按西倾及潜、沔,诸儒尚无异论,惟桓之名不见他经,而众说歧出,莫可折中。”邢氏接着论述,以桓为水名者,始于两汉孔安国和马融,孔安国《传》:“桓水,自西倾山南行”;《史记注》引马融曰:“治西倾山因桓水是来,言无余道也”。而以为桓水出蜀山入南海者,有班固《地理志》及《水经》。《汉书·地理志》“蜀郡”下曰:“《禹贡》桓水出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水经》曰:“桓水出蜀郡岷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以为“桓”为陇坂之名者,有郑玄,《水经注》引郑注《尚书》:“桓是,陇坂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坂曲为桓也”。更有不少史籍以为桓水北流入黄河而不是南流入长江。宋代薛季宣《书古文训》认为,桓水北流入于河而不至蜀汉,明、清又有不少学者持此说。何景明《雍大记》:“西倾山水经临洮,谓之洮水,又谓之桓水。”曹学俭《名胜志》“洮州卫”下、陆应阳《广舆记》“临洮府”下,均以洮河为桓水,雍正《甘肃通志》亦以洮水为桓水。在邢澍作《桓水考》之后,又有以古羌水即今宕昌岷江为桓水者,清末陈如平《岷州续志采访录》称:“桓水,一名白水,俗名白龙江,源出(岷州)城南四十里之分水岭。初派颇细,南流二十里,经哈达铺。以上溪涧十余,左右涓注,以微不录。又东南流经峪岗头至脚力铺,理川河从北来注之,其流始大矣。至宕昌上川……至西固之两河口与羌水合”。《明史·地理志》“阶州”条:“北有白水江……又西北有羌水,下流合白水江。”这是将今白龙江称为白水江,岷江称羌水。在“文州”条下曰:“又北有羌水,一名太白水。”则是将今白龙江称为羌水。

最早准确记述桓水上游源头一段即今白龙江发源地的史籍是段国《沙州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山北(东)则洮水源”。嵹台山为西倾山别名,垫江为桓水别称,西倾山东为洮河源,西倾山南今郎木寺为桓水即白龙江发源地,这在今天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魏书·吐谷浑传》对桓水发源段的记述与《沙州记》是一致的,吐谷浑主阿豺田(畋)于西强山,观垫江源,问群臣曰:“此水东流,有何名?由何郡国入何水也?”这里的西强山就是西倾山,亦即嵹台山。阿豺所观的垫江源正是今郎木寺附近的白龙江源头。对桓江即今白龙江上游记述最详细的是清齐召南《水道提纲》,曰:“白水江即古桓水,亦曰垫江,源出边外洮源东南之西倾山,东南流入陕西边,经武都关南,又东经西固所南,又东南与白龙江会,又东南流至阶州西南,又东经州城南,又东南经文县东境,又南经玉垒关东,又东南入四川界,经昭化县北境之余山铺西,又东南至昭化县城北,而嘉陵江水合诸水,东北至朝天关来会此水,即古葭萌水也。”但这是将今白龙江称为白水江,而将今岷江称为白龙江,正如邢澍所指出,“微误”。确证古桓水即今白龙江最有力最权威的应当是邢澍的《桓水考》:“古今水道迁移,或未可知。然求之目验而信,证之经文而合,则谈桓水者,舍白龙江奚属哉?”桓水在史籍中,除上述垫江之外,尚有香水、白江、白水江、黑水江等名称。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阶州直隶州”之“山川”条:“按舆图香水河,发源番界,东流经西固城南,与岷江合,即羌水也。”《太平寰宇记》“迭州”条:“白江,即古羌之水,其江南流至利州益昌县嘉陵江合。”《元丰九域志》“阶州”条:“有白江水、福津水。”《元一统志》“西和州”之“山川”条:“白江,出迭州,人宕昌,历江油花石峡,过武阶,下文龙,至昭化,合嘉陵江。”光绪《阶州直隶州续志》引《通志》:“白水江,在西固城南。自岷州界东南流,入阶州。亦名羌水。”《清史稿》卷64《地理·十一》“阶州直隶州”条:“白水江,西北自洮州人,南流,迤东经西固城南,白龙江北自岷州(今宕昌县北部时为岷州境)来注之。又东南,经城西,纳数小水,南入文县。”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白龙江乃岷江之别名。自阶州下,又谓之黑水江。”

史书对桓水记述中最大的失误有两点:一是部分史籍误记桓水即今白龙江上游由迭州流经宕昌,经花石峡,过阶州,至昭化入嘉陵江;二是误记桓水由迭州流经宕昌,再经西和、成县、阶州、略阳、宁羌、文县界而后人蜀,合于嘉陵江。由于桓水即今白龙江自迭部流经今舟曲、武都、文县至昭化入嘉陵江,而不经过宕昌,更不经过西和、成县、阶州、略阳、宁羌,所以这些史籍的记述就把桓水与羌水或西汉水混在一起了,从而形成了后来研究和记述上的混乱与差错。前述《魏书·吐谷浑传》记吐谷浑主阿豺观垫江源,问垫江流向时,其长史曾和曰:“此水经仇池,过晋寿,出宕渠,号垫江,至巴郡入江,度广陵会于海。”此处将西汉水误认为桓水下游。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重复了《魏书·吐谷浑传》的失误:“白水江,在(阶州)北三百二十里。自成县流入境,复东南流经略阳县及宁羌州界,复折而西南流经州南,去州二百余里,又南人文县境。一名白龙江,或曰白水江,即洮州卫西倾山南所出之垫江,又即桓水之异名也。”这里不仅将西汉水误为桓水下游,而且把西汉水、岷江(即羌水)、白龙江(即桓水)3条河混为一谈了。前引《元一统志》卷四“西和州”条“白江,出迭州,入宕昌,历江油花石峡,过武阶,下文龙,至昭化,会嘉陵江”,则是将羌水即岷江误为桓水即白龙江中游了。

桓水有多个名称,且其上游与下游非同名,何时将岷江汇入前即两河口以上白龙江上游段与两河口以下段统称为白龙江呢?笔者以为,两河口以上段白龙江之得名,是很迟的,当在民国时期。如前所述,包括清末民国初的《清史稿》、《岷州续志采访录》、《阶州直隶州续志》等在内的史志着作,均记述包括今岷江及其在两河口汇入今白龙江后均称白龙江,就说明了这一点。民国以来,始将白龙江两河口以上段与两河口以下段统称为白龙江,以岷江为今岷江的专称,而两河口以上段白龙江也再没有其他名称。

史书对羌水的记述及岷江的最终定名

同类推荐
  • 春秋那些话儿

    春秋那些话儿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有着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历经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十二个朝代,纵横四千余年。四千年来,有多少人,多少事,犹如一个又一个翻腾的浪花,在那个时代咆哮而过,最终都湮没在滚滚前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周平王东迁开始,历史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长达三百年的春秋时期,便由此开始......
  • 神话大明

    神话大明

    顺天龙庭,嘉靖帝高座九重云,欲求那长生之道。妙木山下,唐寅手持无尽之刃大战倭敌,江南一域,桃花万里。孟家讲坛,紫荆阁内,平安圣人立文心,欲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带着游戏系统,严文穿越到了大明,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大明,泱泱大国,神话大明。(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镜州行

    镜州行

    偷偷摸摸的杀人越货,鬼鬼祟祟的窃玉偷香,坑蒙拐骗的生财之道是本书介绍的重中之重,主人公经历重重挫折,造就了猥琐的心灵,在社会上开始了自己的猥琐生活,试看他如何以猥琐的行为造就不猥琐的人生。
  • 霸府

    霸府

    匈奴攻破两京,羯胡占据中原。鲜卑兵强马壮,羌氐待时而动。神州板荡,中原陆沉。衣冠南渡,十室九空。谶纬横行,五胡乱华。张伯辰面对天下乱局,建霸府以纳天下豪杰,殄羯胡,驱匈奴,扫羌氐,凌鲜卑,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誓让华夏之光闪耀于世间。霸府,实力强大,终成霸业的藩王或藩臣府邸。建了个读者QQ群,大家没事进来玩玩,群号:群号:181097807
热门推荐
  • 凌虚妖帝

    凌虚妖帝

    勇,可破杀千军!谋,可决胜千里之外!仇,定数倍奉还!义,不弃忠勇之手足!天生脉络不通,逆宿命,违天道,另辟蹊径,遁入妖门,创宗立派,睥睨天下,成就一代灵神!后世人称……凌虚妖帝!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 独行尸城

    独行尸城

    一座行尸纵横的城市,一个孤独的居者,依然固执的坚守着自己的家园。本人小白新人写手,但是保证一星期十二到十四更,每更不少于两千五百字!
  • 幻杀传说

    幻杀传说

    在宇宙的一个星系,有个星球叫梦幻星球,梦幻星球的人族还处于冷兵器时代,这个星球上的主人有人族,妖族,精灵族,鬼族,神族,圣族。人族又包括?巨人族,矮人族,蛮人族,人兽族??????妖族包括龙族,凤族,狐族,狼族,虎族?????总之这个星球有族群很多,战争不断。妖族,精灵族,鬼族,神族等等都习武修仙,很多人族出生便有低级武者的功底,然后只要认真修行,天赋,悟性,机缘都会决定他们武者等级的提升,带来更强大的力量,战斗力。人族从低级武者修行经过低级武者,中级武者,高级武者,然后超越武者!开始修真,修真以后从气泉,气河,气湖,气海,涅槃,地仙级,天神级???
  • 九龙决之江湖炼心

    九龙决之江湖炼心

    少年高少羽意外穿越为了回报救命之恩也为找到回家之路踏上旅途却因此卷入了无边危难之中,他要怎么度过难关又能否回到家乡?
  • 边伯贤:我不应该爱上你

    边伯贤:我不应该爱上你

    是那个人,不说他也懂;不是那个人,说了也没用。是那个人,不解释也没关系;不是那个人,解释也多余。是那个人,不留他也不走;不是那个人,留也留不住。是那个人,不等自然会遇到;不是那个人,原地也会走丢。
  • 狐阳浣棽

    狐阳浣棽

    她知晓二十年前,她便欠他;他明白人狐之间绝无可能,天条,族规,爱情,如何选择?
  • 龙王冢

    龙王冢

    万年前龙族四大君主在神夏大陆神秘陨落,一时间与这四位强者有关的势力和族人全部消失留下的只有一个口口相传说―龙王冢,从此一个时代终结。生与始,死与终。终结的终点便是开始﹗万年后天才尽出一个迟到一万年的时代开始了,诸天万界,群雄争霸,这一次谁将入冢谁又将称主万界﹗少年吴尺生于如此时代偏偏胸无大志,不喜群雄逐鹿,唯爱吃喝玩乐,想学人风花雪月舞文弄墨,又偏是俗人一个,年幼时遭邪气侵蚀,被指绝活不过四十,本该碌碌无为渡过他短暂的一生﹗谁知一朝换命无上气数机缘加身从此一切改变﹗
  •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七辑)

    本书内容包括:2009年中国经济研究热点排名与分析、2009年中国经济研究的新进展、经济增长与发展问题讨论综述、资本市场问题讨论综述、“三农”问题讨论综述、货币政策问题讨论综述等。
  • 荒武帝君

    荒武帝君

    君者,有开天辟地之勇,呼风唤雨之霸;帝者,破天下之势,唯我独尊。三皇一帝经,成就无上荒武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