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的家世如何,他的祖上、兄侄、妻妾、子女有些什么人?为明末清初的史家所关注。然而由于信息来源有限,史籍对此记载不多,较少的记载也不都可信。
《明史·李自成传》记:“(崇祯)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日大顺,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历史上,“太祖”常用为开国之君的庙号,如朱元璋称明太祖。宋、辽时的李继迁不会对李自成的大顺国开基创业,但李自成还是尊其为太祖。
谭吉璁《延绥镇志》说,李自成在西安建国时,“追王其先代,以李继迁为不祧之祖”。《礼记·祭法》说“远庙为祧”。祧即远祖之庙。按古代宗法,帝王立庙祭祖,家庙中祖先的神主,世数较远的应迁于祧庙中祭祀,不迁就叫“不祧”。因此,李自成尊为“不祧之祖”的李继迁,是视为远祖的。假若李继迁果真是李自成远祖,两人相距六百数十年,相隔应不止二十代。现知李自成及上辈没有家谱流传,李家站人说,李自成同族后裔修过简陋的家谱,但丢失了。这样,李继迁是不是李自成的远祖,世系下传多少代,便无稽可查了。
但是,根据现有材料,李继迁是否李自成远祖,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米脂李氏有两支,一支来自山西临县,后代居于流曲浴、李家坪、惠家沟等村,因与李自成祖上无涉,这里不论。另一支就是泰安里二甲李氏。据清代米脂城东街人李锦江墓志说,此支是汉将军李广的后裔,出自陇西成纪,宋初迁至米脂。这支后裔现分布于米脂桃镇、仁义山、小桑坪、李家站等村。李自成祖籍是米脂李家站,他的远祖当来源于此。
而李继迁的祖先及其李氏另有来历。唐时分布于今青海东南和四川松潘以西地区,属于羌人一支的党项族,不堪忍受势力强大的吐蕃人的欺压,被迫向今甘肃、宁夏、陕北一带迁徙,其中一个部落在首领拓跋思恭的率领下到达夏州(今陕西横山西北)。拓跋思恭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唐僖宗封为夏国公,赐为李姓,并允其据有河套以南夏州、银州等五州之地。北宋初,党项人的后裔李继迁出生于银州,后自立抗宋,艰苦创业,奠定了西夏国基,夏建国后,庙号太祖。可见李继迁虽姓李,却是赐姓,祖先是党项羌人,原本姓拓跋氏,显然不是来自陇西。许是年代久远难以说清,米脂泰安里二甲李氏后裔不认同李继迁为其祖先。
那么,祖籍米脂泰安里二甲的李自成,为何尊李继迁为太祖呢?这也不为无因。李继迁是宋、辽时银州人,今米脂地即属古银州。李继迁附宋时曾为银州观察使,抗宋时也从此地起家。光绪《米脂县志》载:“李继迁寨:……西夏李继迁故里。”而李自成正是生于此村寨。若无此瓜葛,又不同姓,李自成与李继迁是扯不上关系的。李继迁不失为一代英豪,众所周知。李自成建国时,全国尚未统一,借其威名,以利号令天下,这应是李自成尊李继迁为太祖的缘由所在。
李自成的上辈,现在知道的,只追溯到他的曾祖。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之四记:李自成“曾祖世辅”,“祖海”,“父守忠”。《甲申传信录》卷六载:李自成“曾祖世辅,祖海,父守忠,一名印。”《明季北略》卷五记:“守忠父李海,一名势,俱单传,惟守忠生二子,然鸿基生而鸿名即死,亦单传耳。”谈迁《国榷》卷一百还说,“自成父名务”。雍正十年《肥乡县志》卷二载,李自成西安建国时颁布了自己和上辈的避讳名字:“其一切文书避海、玉、光、明、印、受、自、务、忠、成等十字,不许用。”《流寇志》卷十一载,李自成进北京后,“颁示自成先世祖,禁用自、务、明、光、安、定、成等字样。”除明显是李自成及其父、祖的名字外,玉、光、明、安、定等字指谁?不得而知。可以知晓的是,他还有亲近的上辈人今人不知其名。
古代史籍对女姓一般记姓不记名,即使是皇帝后妃一般也是如此。李自成之母史不记名只记姓,有吕、金、石三说。李自成故村附近有吕姓而无金、石姓,其母姓吕也有传说。地方志记为吕姓,谭吉璁《延绥镇志》、清道光《怀远县志》都说:李自成“母吕氏,怀远堡人。”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之四载,李自成西安即位时,“追尊其母吕氏为皇太后”。《后鉴录》卷五也有此记载。可见,李自成之母是吕氏最可信。生母只能是一个,余皆不可信。《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三说李自成“母金氏”,《绥寇纪略·通城击》说,“守忠娶金氏而无子”。李守忠在娶吕氏之前,娶过金氏,或许有之,但即使娶过金氏,也只能是李自成“先母”,而非生母。《明季北略》卷二十三《李自成生》条说:“嘉靖时,陕西米脂广义乡有李十戈者,……继妻石氏,……进香武当,祈嗣。道士梅j岛赠药以归,石乃孕。……石生自成,因梦一骑入门,……”李自成乡籍名、父名等皆误,去数千里外的武当进香绝不可能,所记似小说家言,荒诞不经,说自成之母石氏不可信。
《甲申传信录》卷二《李闯纠众》说,李自成父亲去世后,其母改嫁,流居宁夏。大顺陕西宁夏节度使陈之龙听到传闻,密疏其事,“闯不按验,章亦不下”。《鹿樵纪闻》卷下也有类似记载,其事应是不实传闻。
李自成之母姓氏、有无先母后母和祖上名字,本可从被掘的祖坟内得知,伐掘李自成祖坟的边大绶,在《塘报稿》中对墓地奇特形势和墓内奇异现象描述很多,对无助于向上司表功的这些情况却只字未提。据边大绶《塘报稿》说,李自成祖墓有坟二十三座,说明他父辈以上人口不少,《明季北略》卷五说他父、祖“俱单传”不可信。但弟兄有几人,叫什么名字,因上述原因不得而知。李自成放弃西安,向襄、荆、武昌转移后,他封为赵侯、襄南侯的两叔父被清军所俘。这两人不是李守忠的亲弟兄,就应是亲叔伯弟兄,关系不应太远,否则爵位不会封那么高。若是后者,就是李海兄或弟之子。
李自成同辈兄弟几人?或者说李守忠有几子?史载不一。
《明史·李自成传》:“父守忠,无子,祷于华山,……已,生自成。”此处说生自成之前无子,在记崇祯四年事时却说李自成有兄:“自成乃与兄子过往从迎祥”。
《绥寇纪略·通城击》:“守忠娶金氏而无子。既以侄李自立为后矣。祷于华山,……而生自成。”按此说,李守忠初无子,抱养了一个侄子李自立,之后华山求神,才生了李自成。
《明季北略》卷五:“父名守忠,……生二子,长名鸿名,又二十年,……生次子,名鸿基,即自成也。……鸿名生子,名过。”按此说,李守忠生有二子,长子非抱养。这里未说鸿名即自立,从他书看,当系一人,他生有一子就是始终跟随李自成的李过。李过为李自成之侄,《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八把李过说成李自成弟显误。
《流寇长编》卷七记崇祯七年(1634年)十月事说,闯将“弟死于阵”;卷八说,崇祯八年(1635年)四月,李自成在陕西富平、乾州与官军作战时,“官兵击杀蟒甲贼,云是闯将弟”;卷八记这年十月事还说,“闯将弟先在扶风被擒,(李自成)遂挟(真宁)县官印信求易,其弟已死”。《明清史料》丙编第六本辑荆州总兵郑四维揭贴中说,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兵败后,“一只虎(李过)立李闯王三弟为主将”。《清世祖实录》卷二十五提到“李自成弟李孜”。史料所说李自成的多位“弟”,可能是他的同族堂弟。《流寇志》等书记李自成崇祯十六年(1643年)事说:“其兄从秦军来,自成获而杀之。”此兄当非他的亲兄。从不少史料可知,李自成有侄辈、近族同辈兄弟和叔父从军。
关于李自成之妻,见于记载的有韩氏、高氏、刘氏、邢氏。据说韩氏不守妇道,被李自成所杀,《明季北略》卷五、《流寇志》卷四、《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三等均有此记载,但恐非信史。
李自成之妻高氏,不见史籍记其名,有小说说她名叫桂英,当系虚构。笔者在陕西米脂、子洲、安塞等县调查李自成史事时,听到不少人说李自成之妻叫高桂英,这种说法源于小说的可能性大。她是李自成患难之妻,得力内助,在军中颇受尊敬,李自成建国时被封为皇后。李自成兵败后,参与主持军中大事和同南明的联合抗清,南明政府大员也对她执礼甚恭,隆武帝封她为贞义夫人。其弟高一功,被李自成依为股肱。传说她是米脂西部葫芦旦(又写作葫芦蛋、壶芦旦)人。民国《米脂县志》卷十亦载,高一功旧居村叫“壶芦旦”。
到民国时期,米脂设有7个区共1301个村,其中有四个同名村葫芦旦。第三区吉星乡有一个,今为米脂县沙家店乡的一个行政村。此村远在无定河之东,未住过高姓,高氏不是此村人。其余三村都在无定河之西,李自成家东南,1944年划给了子洲县,至今有的成了废村,有的改了村名。还有同名村民国《米脂县志》不载。今子洲县双湖峪镇高家园则村,原名葫芦旦。此村高姓来自米脂东沟万丰里。故老相传,李自成之妻是此村高家女,其弟高立功,出生时有狼嚎于山上,小名故叫高狼,外号“黑腿把”。他与弟高一功追随李自成南征北战,李自成兵败后他回到葫芦旦,不久双目失明,还射死了对面山上一只夜夜嚎叫的狼,他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给子孙们讲了李自成从起事到兵败的事后就去世了。
《明季北略》卷五说,高如岳(当为高迎祥)在临洮府得邢氏等五美妇,邢氏尤绝色,受高如岳宠幸,高妻鲍氏妒甚,遂配予李自成。李自成确有一位美丽聪颖,十分能干的妻或妾邢氏,在老营掌管军资。崇祯七年(1643年)秋,李自成令骁将高杰为前锋,围攻明将贺人龙于陕西陇州,却久攻不下。李、高、贺同是米脂人,李自成令高杰派人送书信劝降贺人龙,不料信使回营先向高杰复命,然后才向李自成报告。这使李自成怀疑高杰私通贺人龙,便改命他将领兵攻城,把高杰调回老营。高杰有机会与邢氏在老营同做后勤事务,日久情生,以至关系暧昧。高杰恐事败露招祸,遂于次年拐骗走邢氏降了贺人龙。此事多书有载,如《流寇长编》卷八:“闯将妻邢氏,美而多智,掌军资。凡给粮仗,必翻山鹞高杰、邢氏会计,因有私。常自疑,畏前在陇州代归,疑事露,大恐,几自杀。辛丑(崇祯八年八月二十四日辛丑),遂窃邢氏以返正。”
按《明季北略》所记,这位被高杰窃走的邢氏,是来自高如岳处之人。李自成故村李继迁寨附近有邢家峁村,当地人传说邢氏是此村人,还说她有绰号叫“半切观音”,言其貌美。陕北传说李自成与高氏成婚是比较早的,若李自成有妻高氏在前,邢氏便不是妻而是妾。
《明季北略》卷二十三说,李自成十八岁时,有“一斗粟”之女“乳名燕娘,归自成”。未言明是妻是妾。《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八记:“晁四娘,李闯贼妾。”两条记载无他书可证,恐不可信。
《流寇志》卷七记李自成崇祯十六年事,说他“性淡泊”,“一妻一妾皆老妪,不蓄婢仆”。《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八等也有同样记载。妻妾皆老言过其实,但反映了李自成不好色,妻妾很少。
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说,李自成在西安即位时,“册封刘氏为皇后,陈氏为贵妃”。刘氏疑为高氏之误。《后鉴录》卷五载,他此时,“册封高氏为后,陈氏为贵妃”,“及破京师归,收宫人窦、张、陈、杜为伪妃”。《明季北略》卷二十说,李自成进北京后,录有几名宫女,以所宠窦氏为妃。《流寇志》卷十四记,李自成弃西安人楚,宫人皆为清军所获,“以王氏、范氏名为伪德妃,送京师”。记载未必全都准确,但李自成建国大顺后,除皇后高氏外,身边还有了少数妃子和宫女,应是符合实际的。
李自成有无子女?史籍一般记载有女无子。史书在记述李自成潼关原大败时说,“李自成妻女俱失”,“闯贼弃妻女”;招降袁时中时,“许配以女”。谈迁《北游录》记,李自成进入西安后,封文翔凤遗孀邓氏为“后宫内师,与妻女讲毛诗”。有书还说,李自成有一女叫李翠微,其名未必可信,但他至少有一女是可信的。
乾隆十七年《商南县志》载:李自成潜伏商洛山中时,“闯逆入商州军岭川,参将郑国栋、都司艾文彬合兵击贼,大败之,东下商南,娶王姓女,称娘娘,富水关人”。还说他“人寨生龙,李自成妄称诞子。”1993年《商南县志·大事记》也说:“崇祯十二年(1639)冬,李自成率部人商州军岭川,明参将郑国栋、都司艾文彬合兵追击李自成。李率部东到商南,扎营于富水金钟山一带,并在此娶王姓女为妻(富水关人),人称王娘娘。次年生子,遂将金钟山改称生龙寨(今富水南3华里)。”陕西商南县富水镇南的黑漆河畔有一山寨,名叫生龙寨。相传李自成曾在此娶妻生子,他兵败后,留在这里的儿子不幸夭折,王姓女悲痛之下也坠楼而死。按此说,李自成有过儿子,但未能存活。
据说,湖南临澧大坪蒋家是李自成之后,他兵败后将子托给蒋家抚养,蒋家因而成为巨富,着名女作家丁玲自称姓蒋,为李自成的后裔。
不少史料说,李自成没有亲子,只有张鼐等养子。如《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八载:李自成“无子,以李双喜为养子。”李自成建立大顺中央政府时,未设詹事府。詹事府掌管辅导太子之事,因他无子,故不设。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兵败后,大顺朝便面临一个延续国祚的问题。按古代礼法,一般应子承父位,正因李自成无子,其侄李过便过继为子,并更名李锦这个吉祥的名字,以为大顺皇统的继承人。李过做过继位的准备,只是由于联明抗清的形势需要才未实行。南明小朝廷面对清军的进逼,唯恐大顺政权割据一方与之为敌,也希望联顺对付清人。双方各为图存,联合于是达成。隆武帝因此对高氏、李过、高一功,奖誉有加,不吝封赐,封高氏为一品贞义夫人,饬有司建坊,题为“叔赞中兴”,钦赐李锦名为李赤心,高一功名为高必正,皆挂龙虎将军印,并封侯。敕文中说:“尔以善教为慈,赤心以遵母为孝,慈孝既萃于尔门,忠义必恒于功业。……尔高氏当时以大义训赤心,……尔母子其钦承朕命。”文中将高氏、李赤心(过)以母子相称,说明李过是拟以“子”的身份继承大顺帝位。李自成若有亲子,高氏是不会以侄子李过为继位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