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是米脂人,史载一致。明朝米脂属陕西延安府绥德州,这是明确的。《明史纪事本末》、《豫变纪略》等书仅说他是米脂人。不少史籍除言及县籍外,还提到了村庄或里甲。
有的只言村庄,不提里甲。如《明史·李自成传》:“李自成,米脂人,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
有的提到了里甲,未言明村庄。如《明季实录》辑米脂知县边大绶《塘报稿》:“贼祖李海、父守忠,系本县双泉都二甲人。”明时将“里”又称“都”。《国榷》卷八十九、费密《荒书》只说他的家乡是米脂县双泉里。
一些史料将双泉里误作双泉堡。如《明季北略》卷五《李自成起》:“李自成,陕西延安府米脂县双泉堡人。”《流寇长编》卷七:“闯将李自成,米脂双泉堡人。”《甲申传信录》卷六、《绥寇纪略》卷九、《春明梦余录》卷四十二等也说他是米脂县双泉堡人。
据《明史·兵志》、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一《地理志》、道光《榆林府志》卷六《建置志·关隘》等知,明成化年间,延绥巡抚余之俊大筑延绥边墙墩堡,在东起黄甫川西至定边营,一千二百里间,分东中西路共设置三十六个营堡。中路由榆林常乐堡至靖边清平堡有十营堡,在此范围内有米脂地,但无双泉堡。明代陕北有名的堡,遗迹和地名多留存至今,现在没有双泉堡。有的外地史家显然是将双泉里误记为双泉堡了。
李自成家有过迁徙,家居不止一村,且相距较远。有的外地史家不知这一情况,有将几村混为一村者。李自成祖上和他家迁居之后所居村,涉及三个地方,知道这三地所在和里甲归属及有关情况,有助于明白他的乡籍。
李自成祖上居住村是米脂县李家站。米脂地方史料《李自成族裔考》记载:
按自成籍隶本县泰安二甲。世居北乡距城七十里海会寺沟之李家站,原名李继迁站。其高、曾以下始迁居河西李继迁寨。……清顺治二年,英亲王阿济格率八旗劲旅由黄甫川西渡,剿自成余孽。十二月十四日,李家站及李继迁寨两处族众同日歼焉,见吴凤来《赵氏宗谱序》。
李家站在米脂城北,距城七十里,明时这里属泰安里二甲,今仍属米脂,是米脂县李家站乡所在地。此村在小川沟里,后沟至今仍有一较大寺院海会寺,过去有人便将此沟称为海会寺沟。
李家站人相传,李自成祖上家居此村马圈圪崂,他祖父于明万历年间携家带口迁居河西。据亲带人夫到河西伐掘李自成祖墓的米脂知县边大绶在给上司的《塘报稿》说,只“访得逆祖李海、父守忠两世坟墓”,没有提到李自成曾祖李世辅之墓。李自成祖上居住李家站,米脂地方志和叶氏家谱有载,传说甚多,清军在此村屠杀他的族人事可证,是可信无疑的。
记载所说“自成籍”应指他的祖籍。泰安也指户籍,旧时有的家户迁居未改户籍,祖父的籍贯人们习惯上也认为是孙子的,许是有此原因,李自成家虽迁居双泉里了,记载仍说他“籍隶本县泰安二甲”。
李继迁寨在米脂城附近无定河段之西,故有“河西李继迁寨”之说,距县城二百里,距李家站也近二百里,东北距怀远堡约四十里。清道光《怀远县志》卷四载:
按怀远堡城南三十里曰石碑子,又南十里曰吴家岔,中界米脂之李继迁寨。水沟绕隔,错如犬牙,为怀地,为米地,山径丛杂,殊难识别。自雍正九年始立怀邑,分疆划界,于是李继迁寨为米脂地遂划然不混。民居十数家,高姓为多,李姓为少。村设烧锅,由米邑稽查,怀邑不得过问,则李继迁寨之隶米邑更晓然矣。
怀远堡是明成化七年(1471年)设榆林卫后修筑,所在川区驻军屯垦。之前的元代,米脂西境远至黑河子、小理河源头一带,包括后有怀远堡所在地在内的以东广大地区尽属米脂。由于官军扩大屯垦,强占民田,“宽衍川地尽属军屯,峻瘠山冈方为民产”。怀远堡成为军屯地后,隶属榆林卫,不再由米脂控辖。地处山区的李继迁寨不是军屯地,自然不为军方所管,仍属米脂所辖。李继迁寨是宋代就有的村寨,而非明时堡下军寨,与怀远堡没有隶属关系。因此“怀远堡李继迁寨”之说不成立。显然因两地较近,遂有此说。
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之四有李自成“居于怀远堡之李继迁寨,故亦为怀远堡人”的说法。这是把李继迁寨看成隶属怀远堡了,但他知道怀远堡明代也是米脂地,所以在这句话之前首先说:“李自成,……米脂人。”
清雍正九年(1731年),始置怀远县,以怀远堡为县城,县城以南三里即为米脂县境。怀远置县后,始与米脂“分疆划界”,李继迁寨仍长期隶属米脂。直至1943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将米脂西北部第四行政区的李继迁乡(时简称李先乡)先划给子洲县(1944年1月正式设县前先后称绥西办事处、西川办事处),1946年10月,又将此乡划给横山县。横山县前身为怀远县,中华民国3年(1914年)改为现名。明代既无怀远县,更无横山县。李继迁寨今属横山县殿市镇吴岔行政村。
李自成的出生地有二说,一是李继迁寨,二是距李继迁约五十里,距米脂城约一百三十里的三峰子附近。
民国《米脂县志》卷二《舆地》载:“李自成故里:在城西北武家坡镇之西北三十里许,地名三峰子。土人云,距三峰子数里有窑数孔,是其悬弧处。”此志同卷还说“李自成祖墓:在县西北百里武家坡镇西又三十里之三峰子山上。”也就是说,他的故里与祖墓同在一地。
古人生子,“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悦于门右”。“弧”是箭之弓,在门左首悬挂一张弓以示生男即为悬弧,这是古代尚武风俗的表现。县志所谓“悬弧处”,是指李自成的出生地。
人不可能两地出生,两说必有一误。故老相传,李自成“生在李继迁,长在长峁墕”,“李继迁养下,长峁墕长大”。民国横山人曹颖僧《延绥揽胜》说:“吾乡故老相传,‘自成生于李继迁,长于厂梁湾’之谚。明史以李继迁寨距怀远堡密迩,故直书之。今之两地均属米脂,无可疑义。而厂梁湾位于武镇之西南,与自成祖墓黑峰子相比邻。”“厂梁湾”今无此名,“厂”应为“长”。此地也在长峁嫣附近。此书在记述李继迁寨时还说,“寨下有土洞,传自成当年生于此,洞壁现蛟蛇奇纹,层剥不没。今其洞高悬半壁,下距沟渠十余丈。”
李继迁寨人如今还能指出李自成出生的窑洞位置,还说明朝时村前有小溪流过,李自成出生后水便干了。除民国《米脂县志》有他生于三峰子附近一说外,多说李自成生于李继迁寨,应属可信。
上引《李自成族裔考》说,李家由李家站迁居李继迁寨,《延绥镇志》也说李自成居于此村。多种民间口碑史料说,李自成出生于此。这说明,李继迁寨曾是李自成的家居地。
大约在李自成出生不久,他家又迁到了距县城一百三十里的三峰子附近,即今长峁墕村之北的永峰山。李自成祖墓在这里,民国《米脂县志》有载,地方人士也有考证。边大绶的塘报记述的墓地形势,附近路径等,这里相符,李继迁寨不符。他的祖墓既在这里,他的家也应距祖墓不远。民国《米脂县志》卷二说他的故里“在城西北武家坡之西三十里许”,应指他由李继迁寨迁至长峁嫣附近的故里。
长峁墕之北的永峰山周围,有李自成青少年时期玩耍、放羊、揽工的许多遗迹和传说。永峰山墕口有“坐朝峁”,传说是他玩坐朝的地方。墕口上的平塌,是他玩跑马的地方。马鞍梁下有他种西瓜的地方。永峰山北面山下有“饮马泉”,传说李自成少年时常饮马于此。山下黄陵沟口有他玩坐朝的“龙墩”,旁边有他圈羊的“羊圈”。沟里崖壁上有与大山分离出来,形如“龙碑”、“旗杆“的奇特地貌,当地村民因这里出过李自成,把它与李自成联系起来。这都表明,李自成“长在长峁墕”之说不虚,他的家就在这里。
民间有一种传说,李自成家本在李继迁寨,长峁墕有他舅家,所以长在此地,这显然是误传。有可信记载说,他舅家在怀远堡。一般情况下,在亲戚家不应长期住。相传,李守忠是卖瓷器跌亡的,李自成用大瓮套小瓮将父临时葬于狐狸挖成的土洞里。这是李自成故乡家喻户晓的传说。永峰山人现在还能指出所葬地点,此村的大脑儿山下。这说明,不仅李自成,他父亲也在这一带生活。
笔者家在米脂无定河西,距长峁墕不到50公里。小时从书上知,李自成是李继迁寨人,而本村人和家在马湖峪沟的亲戚却说,李自成家在马湖峪后沟山上,沟口两山地形如“狮象把门”。对此多年疑惑不解。近几年在阅读史料的基础上,去李家站、李继迁寨、长峁墕等地实地考察,始信李自成确在长峁墕居住和生活过。
顾炎武《明季实录》辑边大绶《塘报稿》载:“贼祖李海、父守忠,系本县双泉都二甲人。……攀援而上。又一里许,见窑舍十余处,墙垣尚存,即闯贼村庄。再过一山,则其墓地也。”这个到村前一里许,路陡需攀援上山,仅有窑舍十余处,到墓地还要再过一山的村庄,不是李继迁寨,而是长峁墕之北的永峰山。1946年10月,横山县解放后,陕甘宁边区政府将米脂县第四行政区雷家墕乡及所属的长峁墕、永峰山村划给了横山县。之前两村一直隶属米脂。今属横山县石窑沟乡,永峰山是长峁墕行政村所属自然村。
由上可知,长峁墕永峰山明属米脂县双泉里二甲。李继迁寨明代属何里甲,史料无记载。1991年7月,此村出土清乾隆时墓砖文字中明写,这里属“米脂县双泉里八甲”。这也说明,边大绶掘墓所见属于双泉里二甲的“闯之村庄”不是李继迁寨。
陕北人为了孩子好生养,有在家外或外村生产的习俗,所生小孩小名就常叫“外生”。有人推测,史载李自成小字“硙生”应为“外生”,外地人不了解此俗,误将“外生”写成了“硙生”,认为李守忠家本在长峁墕,为了上述目的,在外村李继迁寨生了李自成,否定李守忠家曾在李继迁寨。如上所述,这种可能性较小。
上引民国《米脂县志》附《李自成族裔考》说,李自成祖上是由李家站“迁于河西李继迁寨”。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之四记,“其母吕氏”,“吕氏者,怀远堡人”。李守忠娶吕氏当在李继迁寨,不应在远距怀远堡上百里的长峁墕附近。陕北确有在外生小孩之俗,但一般不会太远。李守忠家在李继迁寨时,吕氏在家外的院子或磨窑等处生了他也是可能的。米脂人将院子又叫“外”,生于院子的小孩,小名叫“外生”、“院生”者不乏其例。史料和传说表明,李守忠家在迁往长峁墕之前,应在李继迁寨住过。否则,许多传说、史料说他生于和居于此村便无法解释。
通常人们都难离故土,李自成祖父、父亲为什么由米脂河东迁往河西,而且一迁再迁?明代及以后,米脂由东向西迁徙的人家很多,探究他姓的迁移原因,对李家为何西迁可以知其大概。例如,李继迁寨现住高家,是由米脂河东迁来,至今已有九代。长峁墕的常家,是米脂万丰十甲,由河东柳坡村迁来。此村叶家,是民国初年由河东李家站附近的杨柳川迁来,可见西迁现象到此时还有。永峰山冯姓,是清中期从河东史家坬迁来,至今已有八代。笔者祖上明代属万丰七甲,原居河东常兴庄,清初迁于河西常渠。询问这几姓为何西迁?共同原因基本都是,河东人口密度大,土地缺,若遇灾荒,生存困难;而河西人口稀,土地广,草地宽,耕牧条件较好。李家的西迁原因大抵也不例外。李家站地近平川,李继迁寨村在山腰,长峁墕一带人住山上,三村一村比一村高,按今人看,交通、用水条件一村不如一村。但农民以种地为生,山上人家无需经常爬山下坬,劳作“苦轻”,在古人看来,这便是居家务农的好地方。
李自成的家由李继迁寨又迁居至长峁墕,他们的祖墓也在附近,他在这里居住生活的时间应比李继迁寨长。为什么李继迁寨为外地史家所知,并记于史籍,而长峁墕村名不见经传?究其原因,李继迁寨与李继迁有关,李继迁是西夏奠基者,功勋卓着,广为人知。李自成生于此村,家曾在此村,欲借历史名人之光,成就大业,故不提家在长峁墕,只将李继迁寨对外人言,这是可以理解也是可能的。
大概因李自成曾经生长的李继迁寨、长峁墕今属横山县,有外地人士便说李自成是横山人,这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明代尚无横山县及其前身怀远县,两地划归横山至今仅有50多年,之前长期隶属米脂。李自成的县籍为米脂县,诸多史籍记载一致,没有歧异。他是明时米脂人,而非几百年后的横山人。若因行政归属变动,就可以改变历史人物的县籍,那么本来明确的历史问题就混乱了。
李自成出生地如上所述。他的出生时间,史载不一。如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五之四:“生自成……时万历二十五年八月己巳之酉刻也。”冯苏《见闻随笔》卷一则说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巳刻”。《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三《李自成始末》记:“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丁巳,李自成生。”《流寇长编》卷七亦载:“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丁巳,自成生。”《绥寇纪略》卷九也记他生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鹿樵纪闻》卷下记作同年八月。《明季北略》卷五《李自成起》说,李自成生于万历三十四年五月,又以小字“批云:李自成;八月二十一丁巳生。其年五月,有流星自西北人东北”。
由上可见,李自成生年,有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十三年(1605年)、三十四年三说。生月有五月、八月二说,生日有己巳、丁巳二说,生时也有巳时、酉时二说。
《绥寇纪略》卷九载:崇祯十七年(1644年),“八月,自成新立……祖弥庙,将以己生日往祀”。《明史·李自成传》也记,崇祯十七年,“八月,建祖弥庙成,将往祀”。这两条记载可证李自成生于八月。
上述多种史籍记载李自成生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1606年9月22日),作者不同,资料来源不同,若无根据,不会如此巧合,故当可信,现代有关书籍一般信从此时间。他的出生时辰,民间说是鸡人窝时。地方志《延绥镇志》记为酉时,可能经过调查,《永昌演义》着者米脂人李宝忠即从此说,似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