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凡当王的人来讲,大多有两个想法:一是长命百岁,永远做王,二是留名青史,让后世人永远记住他。
做了宰相的吕不韦,要权有权,要金银有金银,是一个无冕之王,但是他因为自己学问太浅,虽然身为宰相,仍然怕被以后的文人学者瞧不起,毁掉自己的一世英名,这可是他最不愿看到的事。于是,他只好退而求其次,准备著书立说。
对于墨水不深的吕不韦,想靠自己著书立说成为文化人确实是一件绝非容易的事情,但这却难不倒一向精明的吕不韦。
很快,他就找到了留名的好方法。为了进入文化圈,成为文人学士,吕不韦高薪聘请了上千名满腹经纶的文人学者,但是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看着他门下的三千宾客做不产生实际效益的投入,这是每一个商人都绝对不愿干的事情。于是,他便把门客们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吕氏文学院,让他们编著一本《吕氏春秋》,并署上自己的名字留芳百世。
然而,这本以后流芳百世、千金难改一字的经典之作,也真正地使吕不韦的事业达到了顶峰。
这本书既要保持各派学者的观点和风格,又要编在一起,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这的确是个难题,但经过一番研究,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部书形式上统一,内容则多样,真如杂树生花,群驾乱飞,开创了杂家体例。
但是,为了提高作品质量,防止抄袭现成之作,吕不韦又想出了一招。在书稿完成后的一个清早,他把《吕氏春秋》的书稿挂在了咸阳城的城门上,并且在旁边放了一大堆的钱,贴出告示宣布:如有人能对《吕氏春秋》改动一字者,即可以将千金拿走。
这一天,咸阳城较往日热闹得多,人们纷纷赶往城门,并且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可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好奇的观众越来越少,站在市门前阅读《吕氏春秋》的人也逐渐散去,终无一人将千金取走。
吕不韦千金悬赏改动《吕氏春秋》一字的举动,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误解,以为他是为了表明此书的精湛,其实这种看法是大错而特错。其实,并非书中不可改动一字,而是人们不敢改动,害怕招来杀身之祸,告示只不过是吕不韦吹嘘的手段罢了。
作为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他不但明白宣传作用的重要性,而且深知炒作造势的的巨大作用。且不说他如何包装质子异人,使窝窝囊囊的质子异人成为了一国之王,单是他在《吕氏春秋》成书后的炒作宣传,就让后人自惭不如,就是如今的广告大师,也一定会佩服吕不韦在广告业上的超前意识。吕不韦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向世人宣告,这本书就是我编出来的,我吕不韦也是一界文人之士,虽然出身商人家庭但也是一个真正的贵族。所以,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吕不韦此举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吕氏春秋》这本书的炒作宣传行为。
因此,几千年前的吕不韦就有如此的超前意识,被尊为广告业的老祖宗也是名副其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