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个叫何瑞思·葛里莱的编辑,坚决反对林肯的政策,并且深信能够通过他犀利、残酷的文笔来改变林肯总统的看法和林肯政府的国内外政策。于是,他就不辞辛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撰文攻击林肯总统,就在林肯被刺身亡的当天,他还在写着抨击林肯总统的文章。
何瑞思·葛里莱这样做,是否真的改变了林肯总统呢?当然没有!以批评、指责、谩骂的方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是永远无法改变任何人的。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你指出别人错误过于直率,再好的意见也不会被人接受,甚至会产生很大的抵触情绪。你剥夺了别人的自尊,也会让自己成为一场讨论中最不受欢迎的人。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告诉自己的儿子:“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如果你认为有些人的话不对,是的,就算你确信他说错了,你最好还是这样讲:‘啊,等等,我有个想法,也许并不对。如果我错了的话,希望你们纠正我,让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件事。’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绝对没有人对此言产生反感。你要记住:你永远不会因为认错而导致麻烦。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平息争论,让对方也能同你一样地宽容,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富兰克林年轻时,意气风发,不知收敛。有一次,他的一位教会朋友,突然把他拉到一旁,教训了他一顿,并带给了他改变一生的启示,当时的情景,大致是这样的:
“富兰克林!你懂得确实很多,别人根本无法辩得赢你,但你总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别人,他们会因此懒得与你交谈。”
富兰克林一生所做最值得称道的事,莫过于冷静地接受了这位朋友的训诫。若非大智之人,是不会有这种勇气认错并痛改前非着手改变自己的。否则,他又岂能躲开失败的厄运?
“我自己制定了一个规则,”富兰克林说,“永远不正面违拗别人的意见,同时也绝不固执己见。我甚至不允许自己使用任何过于强烈的用词,如‘绝对’、‘毋庸置疑’、‘千真万确’等,而只用‘我想’、‘据我了解’、‘我推测’等较缓和的语气来陈述自己的意见。当别人发表了我认为不对的观点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先制止自己当面驳斥的冲动,然后才举出对方观点中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会说他的观点,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下可能正确,但却不能应用于眼前的状况。很快地,我就感受到这种态度转变所带来的好处,我在与人交换意见时,气氛变得比以前融洽许多,我提出意见时的态度愈谦和,受到的反对意见也愈少,同时也变得较容易规劝别人放弃错误的成见,接受正确的建议。”
“这种做法,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是非常艰难、很难控制得十全十美,但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变得得心应手许多。回顾50年来,我确实是从未发表过任何措辞强硬的论断,而这种谦和的态度,却使我在议会里受到了普遍的支持。我的演说能力并不很好,根本谈不上口若悬河,但我的主张,却仍能得到通过。”
没有人喜欢被强迫着去做一件事。我们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东西,或照自己的意念行事,我们喜欢别人征询我们的愿望、需求和意见,而不愿受人强迫和支配。不要指责别人的错误,别惹他们动怒,如果非得与人发生对立,也得运用一点处理技巧。孔子去见老子时,老子并没有正面去指出他的缺点,只是说“去子之骄气”(去掉你身上的骄气)。如果老子当时不用这种很委婉的方式指点孔子,孔子又怎么会在见了老子之后感叹地说老子是“龙”一般的人物呢?在生活中,当我们犯错误的时候,也许会在心里承认。这种时候,如果别人的态度温和一些,或做一些技术性处理地提出建设性意见,我们也会向他们认错,甚至会坦白地自我批评认错。但是,如果对方把意见十分强烈地提出来,使自己难堪,情况就会截然不同,你可能会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死活不接受这种“强”加于己的意见。
不要一开始就扬言:“我要证明给你看。”这等于向他人表明:“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看法。”这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做法实在是一场挑战。它无疑会引起反感并可能导致一场冲突。因此,千万不要自找麻烦。如果要证明什么,别让别人知道,努力地去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