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9月,东乡县第一支文工团成立,当时只有舞蹈和乐器两个队,有26名队员,大部分是东乡族。1959年3月,文工团参加了全省业余群众文艺演出,大合唱《咱们东乡是好地方》和《丰收舞》等节目,荣获全省文艺演出优秀奖。1964年,舞蹈《赶略略》、《丰收宴席曲》分别在人民大会堂和钓鱼台以及各国使馆演出,演员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80年,文工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演出《月光宝镜》、《团结种子》、《万花敬忠魂》、《山乡鸣雁》等节目,创作、编导的20多个舞蹈及歌舞荣获优秀奖。
3.电影放映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
1956年,东乡县第一支放映队成立,到1976年已发展增加到37支。到1985年,全县有国营电影院一座,放映队27个,其中乡放映队22个,村办电影队1个,个体1个,其他部门放映点2个,放映4189场次,观众24.49万人次。电影事业的发展,为全县城乡各族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
4.广播电视方兴未艾,现代化的娱乐形式逐步走进千家万户。
从50年代初建立广播站开始,经过50年的发展,东乡县广播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健康地向前发展,丰富和活跃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文化生活。到1999年底,全县从事广播电视事业的人员从1952年的1人发展到65人,有省厅设微波台、县广播电视转播台、县有线广播电视台、县广播站、乡镇广播电视转播站10个,乡镇有线电视站4个,村广播电视转播室42个。全县群众拥有彩色电视机从1979年的1台发展到4200台,黑白电视机从1975年的1台发展到8715台。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79%和83%,综合覆盖人口分别达到21.4万人和20.4万人。
5.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
东乡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学和艺术,包括古老的英雄史诗、传说、故事、笑话、寓言、童话、民歌、舞蹈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以它特有的艺术风格,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乡族人民从古至今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思想感情、美好理想和民族心理状态。①叙事诗和史诗。用东乡语演唱吟诵的民间叙事长诗,至今尚在流传的有《米拉尕黑》、《战黑那姆》、《诗司尼比》、《和哲阿姑》、《葡萄蛾儿》等。民间叙事长诗都是说唱体,形式比较自由,中途换韵较多,旋律结构不甚定型,随着唱词的长短和变化自由伸缩,两段曲谱交替,不断地反复,有较强的吟诵性。②民间故事和传说。传说是人民对于历史的艺术记录,它从纵横两方面反映了民族的历史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据调查,流传于东乡民间的已基本定型的传说和故事达1600多种,按其内容可分为人物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等。东乡族的民间文学最为丰富的是生活故事,从各个侧面直接表现现实生活,揭示生活本质,真实地反映了东乡族人民的疾苦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心愿。③花儿和宴席曲。过去“花儿”以苦歌和情歌为多,唱出了对旧社会悲惨生活的控诉,表达了青年男女对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以及追求忠贞爱情的愿望。建国后,歌唱新生活,歌颂共产党的花儿已替代了过去的悲歌苦歌。宴席曲是流行于东乡地区的少数民族民间传统仪式曲,曲调优美婉转,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④音乐艺术。东乡族的音乐分为民间说唱体音乐、花儿音乐、宴席曲音乐三大类。民间说唱体音乐比较古老,形式自由,中途换韵较多。花儿音乐的曲令非常丰富,有六七十种之多,有一曲多词和一词多曲的特点,它的调式多为五声微调或商调试,曲式结构是以乐句为主组成的单段体乐段结构,在歌唱中配有大量衬词,声调高亢、悠长、嘹亮,跳跃幅度大,多采用真假音相结合的唱法,抒发的感情以压抑、忧伤、苍凉为基本内容。东乡族宴席曲音乐与花儿音乐明显不同,其曲调婉转柔和、优美轻快、潇洒抒情,节奏感很强。东乡族宴席曲分散体、说唱体、叙事体三种类型。⑤舞蹈艺术。50年来,东乡族的舞蹈不断涌现,如《婚礼舞》、《桃杏熟了的时候》、《阿哥尕妹笑开颜》、《盖头舞》、《赶略略》、《丰收宴席曲》、《团结种子》、《当奴杜舞》、《擀毡舞》、《月光宝镜》等。这些民族舞蹈作品是在搜集发掘整理本民族古老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本民族喜闻乐见的花儿音乐和宴席曲音乐为基调,注入新的舞蹈语汇,使东乡族的舞蹈艺术事业大放异彩。这些舞蹈作品先后在全省和全国的调演汇演时,获得过国家的奖励和舆论好评。⑥绘画和工艺美术。建国后,东乡族的美术工作者从本民族文化艺术传统中不断吸取营养,创作出了一幅幅反映东乡族人民生活面貌的美术作品,其中《婚礼》以中国画兼带工带写的细腻手法,展示了东乡族婚礼的风俗人情,获得了首届少数民族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佳作奖,作品被中央民族文化宫收藏。另外,还有剪纸、刺绣、木雕、砖雕艺术。
6.培养了一批本民族的文学创作队伍,文学创作空前活跃。
东乡族灿烂的文化艺术为繁荣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解放后,东乡族文学创作队伍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反映本民族生活的作品从少到多,不断涌现。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带着神圣的使命感,深入生活,从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东乡族和东乡地区的新面貌和新气象,创作出了富有东乡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代表人物有汪玉良、马自祥、马如基、赵存禄、马维岗、马一容、冯岩、马颖等,代表作品主要有《幸福的大道共产党开》、《汪玉良诗选》、《米拉尕黑》、《踱步集》、《东乡秋雨》、《山情》等。他们的文学创作活动丰富了东乡族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东乡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第四节民族体育)
体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东乡族是一个喜爱体育活动的民族。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族体育工作,不仅对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民族竞技活动予以扶持、奖励,还引导拓展各族人民体育锻炼的运动形式,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体育运动的内容。
1.民族体育队伍初具规模。
1985年统计,全县共有运动场46个,其中篮球场41个,排球场5个。有国家级各类裁判员68人,其中国家一级裁判1名,二级裁判5名,三级裁判62名;各类国家等级运动员294人,其中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22名,三级运动员96名,少年级运动员173名。为省上专业队输送优秀运动员12名。
2.民族体育竞赛活动蓬勃兴起。
东乡族民间传统体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有当尕打、拨棍、赛马、压走骡、击“三连石”、拔腰、抛嘎、踢毛丫、摔跤等。近年来,在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增强群众体质的同时,还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参加了全国和全省的民族运动会。其中“拨棍”在庆祝建国50周年期间到北京参加了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赛,荣获三等奖。
3.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丰富各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首先,认真开展学校体育运动,建国后就把体育定为教学内容之一。1959年成立业余体校,培训篮球和乒乓球队员,1973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学生运动会,使各项体育运动在各校普遍开展起来,增强了学生的体质。1985年对民族中学学生进行体育达标测定,学生达标率为77%,1999年中小学生达标率为83.3%,县第五中学在1996年被国家教委、团中央、国家体委评为中学生冬季锻炼先进集体。第二,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1976年7月,举办了全县第一届农民篮球运动会,有达板等17个队参加,使篮球运动成为群众最喜爱的项目。各乡村也自筹资金,长期坚持举办篮球比赛,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第三,开展体育竞赛,取得了好的成绩。在开展传统体育活动的基础上,还积极培训、组建田径、篮球、射击、垒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队,参加省州举办的运动会和各种比赛,并且在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促进了全县体育运动的开展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