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的实践证明,东乡县民族教育取得的成绩,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教育,对民族教育实施强有力的领导,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民族教育作为“长效工程”,列入东乡县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使全县人民牢固树立了“科教兴县”的思想,坚持县乡领导包乡包校制度和分管教育制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干部负责的教育制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明奖罚。为此,县政府出台了“实施教育目标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推进了乡镇及教育部门对教育职责的落实。大力表彰捐资助学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在县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不拖欠教师工资,并努力改善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形成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好风气。事实充分说明,只要领导重视教育,长抓不懈,民族教育就会出现令人可喜的局面。
6.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在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群众中有广泛深刻的影响。宗教界人士既是宗教职业者,又是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他们多年接受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对本民族的兴旺发达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帮助、支持政府办民族教育的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他们动员群众送子女入学,捐资捐物兴办学校。东乡县北庄教长马进成,自筹资金在自己的承包地上修建了北庄小学,利用“主麻日”向群众、学生宣传上学读书的好处,使该乡入学率由60%提高到80%。在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作用的同时,东乡县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的原则,任何人和任何组织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实施义务教育的活动,从而保证了民族教育顺利健康地发展。
(第二节医疗卫生)
新中国成立前,东乡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疾病蔓延,特别是天花、伤寒、痢疾、黑热病、麻疹等烈性传染病和甲状腺肿、布鲁氏病等地方病发病率高,严重威胁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安全。广大农民群众得了病,只能听天由命。因疾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死亡率极高。东乡族人口长期徘徊在19万人左右,除了战争、灾荒之外,医疗卫生条件差是主要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东乡族的医疗卫生事业,并把这项事业当作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生产力发展、为民造福的大事来抓,很快改变了东乡县缺医少药的状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东乡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卫生事业,使东乡县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卫生队伍逐步壮大,人民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
1.卫生机构迅速发展,医疗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东乡族自治县的成立,医疗卫生机构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来。1950年成立了县卫生院,随后又成立了乡镇卫生所,设立了保健站、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经过50年的努力,东乡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健全,县、乡、村分别建立起了医院、卫生院和卫生所,初步形成了医疗卫生保健网络。目前,全县共有县、乡、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91所,其中有县医院、防疫站、妇保站各一所,乡中心卫生院6所,乡镇卫生院19所,门诊部4所,个体诊所21所,村级卫生所(室)36所。有卫生技术人员151名,其中少数民族102名,本科2名,大专10名,中专142名,高中3名。具有中级职称的41名,初级职称的110名,平均每千人有0.6名卫生技术人员。村级配备专兼职防保人员175名,其中乡村医生75名,卫生员23名,接生员77名,平均每千人有0.4名乡村医生。有病床119张,每万人有医院1.12个、病床4.58张、卫生技术人员8.1人。
2.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东乡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多渠道争取资金,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购置了比较先进的医疗器械。县医院配备有B超、超声心电图、心脏监护仪、脑电图、纤维内窥镜等较高级的医疗器械。各中心卫生院配有X光机、手术床、丙种刀包、显微镜。在医疗技术方面,能开展胃全切、胆囊摘除、肠梗阻解除以及较复杂的肠道、颅脑手术。1974年,县医院成功地做了两例重42公斤的卵巢囊肿和17.5公斤的肿瘤手术。大多数疑难杂症都能在本县得到确诊和治疗。
3.消灭了恶性传染病,治愈控制了地方病。
建国前,东乡县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广为流行,严重威胁着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医护人员长期艰苦的努力,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已使危害人民的天花、黑热病在全县绝迹。白喉、麻疹、脊灰炎、百日咳、伤寒等传染病总发病数由1996年的620例降到1999年的229例。通过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有效地防治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加强了对布鲁氏病、麻风病、地方性氟中毒等地方病的监测和防治,使地方病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4.妇幼卫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建国前,东乡地区人民生活贫困,教育文化落后,妇幼卫生保健无从谈起。自治县成立后,先后建立了妇幼卫生保健机构,配备了人员和设备,积极推广新生儿接生方法,查治妇女“两病”和常见妇女病,认真开展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四苗”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5.计划生育工作取得重大成效,人口得到了有效控制。
建国后,东乡县人口迅速增长,限制了东乡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国初,东乡县有人口9.86万人,目前已增加到25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75人。东乡县自然条件差,十年九旱,人口过快增长,会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降,整体文化素质降低。为此,从1973年开始,全县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为了消除旧观念,开展好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进行宣传教育,宣传国家计划生育的方针、政策,宣传避孕节育、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科学知识以及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的意义。到1985年,全县有育龄夫妇46602对,其中不育13561对。人口出生率从1973年的45.47‰下降到25.19‰,自然增长率由31.15‰下降到18.65‰。经过多年努力,1999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7.89‰,计划生育率为85.03%,自然增长率为10.93‰。
(第三节文化艺术)
东乡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东乡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文明,还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但在建国前,东乡族群众文化生活极其单调,民族文化受到压抑、冷落,处于自生自灭状态。新中国诞生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国家大力扶持发展东乡族文化事业。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地带动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空前活跃,文化设施不断增多,为东乡县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文化机构和设施建立,为文化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0年成立了自治县(当时叫自治区)文化馆,1962年4月,把广播站、电影队、文化馆合并统称为文化站。1984年建立图书馆,1985年图书馆共藏书1.3万册,报纸17种、3132份,刊物12种、1140册,少年儿童读物4种、2965册。有馆藏文物262件,县境内有14处文物保护单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乡镇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建起乡镇文化站8个,为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中建于1984年的河滩乡文化站,发展已初具规模,达到省级示范文化站标准,是集书画展览、图书阅览、摄影录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
2.成立了文艺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