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6700000017

第17章 注释:

“1”“9”“16”引自李醒民著:《爱因斯坦》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第37、36、443页

“2”“3”“4”“5”“6”“10”“11”“12”“13”“14”引自胡适口述唐德刚整理、翻译《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35、34、144、40、53、125、90、66、86、89页

“7”“8”引自爱因斯坦著《走近爱因斯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第16、100页

“15”引自唐德刚著:《胡适杂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出版第22页

蒋介石拒收九鼎的另一种说法

《万象》2003第12期刊张学继文《献九鼎风波》,该文说"在铸鼎和选礼仪小姐献鼎时,消息不胫而走,闹得陪都重庆人言啧啧,舆论一片哗然",并且,这件事还被美国的报纸登了出来:"蒋介石叫人们给他献九鼎,这是预备做皇帝"。蒋看到这段消息,才不得已拒绝接收九鼎的。

不过,笔者在阅读程千帆《闲堂书简》时,看到关于蒋介石拒收九鼎的另一种说法。蒋介石之所以大骂朱家骅"太糊涂",缘于朱家骅一位政敌的挑拨。九鼎的铭文为:"于维总裁,允文允武,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歌载舞,献之九鼎,保于万古。"朱家骅的一个政敌看见铭文之后,对蒋介石说:最后四句话取首一字横读之,乃"我在献宝"也。川语献宝乃出丑之意,蒋介石听了果然大怒。

《闲堂书简》还有一处谈及顾颉刚"代朱骝先作九鼎铭文事"。在给黄裳的一封信中,程千帆说:"时弟在成都,颇多传闻。未见顾谱(方将求而读之),不知载其文否。据云,其时老辈能为传统堂皇赋颂之文者,尚不乏人,然闻以寿蒋,则皆敛手,故委之顾。顾本不长于文术,不能为扬马之文,勉成韵语,其卒章云:'我士我工,载歌载舞,献之九鼎,保于万古。'云云。其文顾作,书则沈翁尹默为之。闻有人询沈以此事,沈答曰:'文责自负,书责亦自负也。'此亦善解嘲。"

还有一个问题是:九鼎铭文的作者到底是谁?虽然在《顾颉刚年谱》1943年1月28日条有'作《九鼎铭文》'的话,但顾颉刚本人却不承认九鼎铭文出自自己的笔下,他在一篇文章中曾申辩说:"1943年1月11日,中英、中美另订新约废除百年来的不平等条约,这是抗战以来第一件可喜的事,我们精神都为之一振。全国大学党部和工矿党部议决庆祝,并由民生厂铸铜九座献给蒋氏致敬。因为我在中大,所以由中大的同学邀我撰鼎铭,适有历史系学生刘起訏曾作文言文,我交给他做了。铭文中有'亲仁善邻,罔或予侮。我士我工,载欣载舞'的话,也是实在的情形。我把刘君所拟的送去,说明不是我做的,但过几天报纸上登出来,仍写了我的名字,这是他们要引我的名为重的意思。"“1”

顾颉刚这番话既对也不对,铭文的起草者的确不是他,但并不等于铭文的作者就不是他,由于顾颉刚是铭文的定稿者,所以,铭文只能署他的大名,而他作为定稿者也就理所当然成了铭文的作者,理所当然要承担文责。一般而言,文章的起草者并不是文章的作者,也就是说,起草者并不享有文章的署名权,当然也无须为文章承担责任。

我们知道,毛泽东的很多文章是由胡乔木起草的,但定稿者却是毛泽东,所以只能署毛泽东的大名。倘若我们因为某篇署名毛泽东的文章是胡乔木起草的,就让胡乔木来承担该文的责任,那是不公平的也是无道理的。

退一步说,即使顾颉刚说的是实话,铭文是别人作的,只不过署了他顾颉刚的名,对此他也要承担他该负的责任。王小波《工作与人生》一文有段话很精彩:

"我以写作为生,我知道某种文章好,也知道某种文章坏。仅知道这两条尚不足以开始写作。还有更加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某种样子的文章对我来说不可取,绝不能让它从我笔下写出来,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以小喻大,这也是我对生活的态度。"

王小波不许"对我来说不可取"的文章,"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而顾颉刚却默许与己无关的"铭文""冠以我的名字登在报刊上",这至少表明"铭文"的内容对他来说是可取的,是配得上他顾颉刚这三个字的;这至少表明,在他看来给蒋介石献九鼎并无什么不妥。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事他却乐于接受,说他一句"一时糊涂"恐不为过吧。何况孔子早就说过:唯名与器不可假人,熟读四书五经的顾颉刚又为何明知故犯呢?

在很多人眼中,顾颉刚是个读书破万卷的书呆子,但为了从献九鼎风波中抽身而出,这个书呆子也显露出他"机智""狡黠"的一面。

为九鼎作铭文,对顾颉刚来说,绝对是桩吃力不讨好的事,首先,这是在公开、肉麻地拍蒋介石的马屁,所以稍有气节的知识分子,都不愿做;其次,顾颉刚是疑古派历史学家,他不信历史上有禹,却相信有九鼎,这不是分明自己掴自己的耳光?张学继认为,顾颉刚之所以"欣然同意为九鼎作铭文",一个重要原因是"与朱家骅对顾颉刚的拉拢有关"。张学继在文章里说,抗战时期,顾颉刚穷困潦倒之极,而朱家骅则赏给了他一个旱涝保收的"饭碗":主编《文史杂志》。张学继由此得出结论:"顾颉刚主编《文史杂志》,是出于朱家骅的安排。投之以李,报之以桃。顾颉刚修改九鼎铭文就不奇怪了。"

朱家骅确实"拉拢"(或曰关照)过顾颉刚,但就主编《文史杂志》来说,却是顾颉刚在帮朱家骅的忙,而不是朱家骅对顾颉刚的拉拢。因为当时(1941年)顾颉刚在成都,有稳定的工作,有不错的薪水,是朱家骅连连电邀,顾颉刚才不得已去重庆主编《文史杂志》的。

与朱家骅见面后,顾颉刚问朱家骅办《文史杂志》的原因,朱家骅说:"抗战以来,物价日高,一班大学教授生活困难。政府正替他们想办法,办这个杂志就是办法的一种,要使能写文章的文学院教授们得到些稿费作生活的补助。"顾颉刚又问:"为什么一定要我来呢?"朱家骅答:"这个刊物虽是党部办的,却是纯学术性。以前卢逮曾主编,但他没有学术地位与号召力,决不能编好,所以非请你来不可。"顾颉刚"因感念过去朱氏在中山大学与自己的交谊,以及对自己通俗读物和边疆研究两项工作的支持;且十年来已不专治学,为时代需要牺牲自己亦无不可,便同意了。"“2”

顾颉刚与朱家骅的交往最早可追溯到1927年初。当时,广州中山大学刚改建成功,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戴季陶、顾孟馀为正、副委员长,朱家骅等为委员。委员会就职之始,即锐意整顿,竭力延聘知名学者任各科教授,鲁迅、傅斯年、顾颉刚均在被邀之列。鲁迅先到校,任教务主任兼国文系主任。

由于鲁迅和顾颉刚一向关系不睦,当鲁迅得知顾颉刚也要到中大时,即宣布顾某若来,周某即去。当顾颉刚抵达广州后,鲁迅立即辞职,傅斯年也提出辞职,整过学校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终,朱家骅出面调解,才平息了这场风波。朱家骅一方面允许鲁迅请假离校;另一方面派顾颉刚到江浙一带为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书。朱家骅此举等于是给顾颉刚一个很体面的台阶下,他的用心良苦,顾颉刚自然心知肚明。

1927年10月,顾颉刚的购书工作结束,回到中山大学。此时校中正、副校长分别由戴季陶、朱家骅担任。当时,朱家骅任命顾颉刚为图书馆中文旧书整理部主任,主持整理他所购的12万册书。对爱书如命的顾颉刚来说,这个职务显然是桩美差。

担任中大校长的同时,朱家骅也在杭州任浙江省建设厅长,在浙江,朱家骅从书肆里听到有关顾颉刚的购书情形,书商说:"送他书他不要,自己要的书也花钱买,这是从来为公家办事的人所没有的。"“3”朱家骅因此对顾颉刚印象颇好,他隔几个月去中大一次,处理校务,顾颉刚向他申请设备费、印刷费,他无不批准。在朱家骅的支持下,顾颉刚在中大做出了许多成绩。

在中山大学工作期间,顾颉刚给朱家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此后,顾颉刚遇到麻烦,总要到朱家骅那里寻求帮助,而后者也是尽力为他排忧解难。

1933年,顾颉刚和几位同事成立了一个发行机构名曰"三户书社",专门出版通俗读物,内容是宣传抗战。1935年,有人向当局举报,说该社里的人都是共产党,陈立夫以此为由要将该社封门。顾颉刚便于1836年1月带了该社所出的出版物到南京去找朱家骅。关于此事,顾颉刚女儿顾潮女士说得很清楚:

"其时朱氏任交通部长,他翻了这些小书后,称赞父亲的工作,并表示支持;但他又说,因父亲不是国民党员,党内不能信任,遂问父亲能否入党?父亲为维护通俗读物社起见,就答应了。于是他加入了国民党,不过未曾办入党手续,也未曾向北平市党部有所接洽,只是以后接到朱家骅所寄入党证书,成了特别党员。朱氏帮父亲平定了风波,不久又在中央党部里弄到2万元,汇寄北平,做为该社工作经费。"“4”

1934年,顾颉刚因开设《中国古代地理沿革史》而组织了"禹贡学会"并出版了《禹贡》半月刊。后来,地方志专家张国淦"把培德学校的基地捐给学会,地址在西皇城根小红罗厂"。从此,该会有了正式的会所,可是有了会所之后要一笔开销。张国淦先生写了一笔亲笔信,交顾颉刚,让他到南京找时任行政院秘书长的翁文灏寻求资助,结果这位秘书长根本不给张国淦的面子,一毛不拔,毫不客气地拒绝了顾颉刚。无奈之下,顾颉刚想到朱家骅。

"我没有办法,就去见朱家骅,请他想法。他说:'你们学术团体的刊物,照例只有得到教育部请求补助,但这种团体太多了,教育部平均分配,所得一定不多。好在你们讲的是边疆,而中英庚款董事会正要办边疆教育,你们回去备一个正式信来请求补助,我在董事会开会的时候,替你们提出讨论。'我听了他的话就做了,居然于1936年夏天由董事会通过在一年度内给我们一万五千元的补助费。我们学会的工作从此有了正常的发展,有了专任的研究员,发表的文章自然有更充实的学术贡献。"“5”

既然朱家骅多次对顾颉刚援之以手,后者自然感激非常,自然会在内心并不情愿的情况下主编《文史杂志》,自然会在别人避之惟恐不及的情况下,欣然同意为九鼎作铭文。设身处地想一想,顾颉刚的"投之以李,报之以桃"也属情有可原,只是后来不肯承认铭文出自自己的笔下,就缺少一份敢作敢当的勇气了。

魏邦良、安徽省马鞍山市湖东二村19栋206室

邮编:243000电话:0555--2354112

同类推荐
  • 国学全知道

    国学全知道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我们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输于任何一个民族。今天,随着国势的上升,我们自然要大力弘扬国学,向世界推介国学。成为文化大国才是真正的强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一个人如果对本民族的文化都知之甚少,语焉不详,那岂不汗颜?《国学全知道》这部书,内容极其广泛,伦理道德,礼仪民俗、经史子集,琴棋书画,无所不包,是一部提升国学修养、丰富知识储备的理想读本!
  • 海盗

    海盗

    我们是海盗,有本领的海盗。美丽的姑娘们,请你来到我的怀抱。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骷髅旗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的海盗..感兴趣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海阔天空的海盗世界吧!他们挥舞刀枪,宣称与上帝为敌;他们抢掠成性,蔑视人间一切权威。他们抛撒金币,以生命疯狂下注;他们以船为伴,有着自己的道德规章--他们已成传说,被海与天封藏。独眼的船长、生锈的火枪、哗啦作响的金币,盛着财宝的木箱..纵横匕海的故事,并不只是幻想。暴风雨、坏血病、骷髅旗、私掠证,荒岛埋宝,公海搏杀..海盗的世界。
  •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传

    塔里木河在历史上担当过重要角色,四大古老文明由她而交汇,丝绸之路依托她而开通,西域文化因她而发育。书中描绘了塔里木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绚丽多姿的塞外风光,再现了文明演进的历史,展示了塔里木河卓尔不凡的个性和生命力,抒发了作者对塔里木河深沉的爱意和忧思。
  • 三国演义语典

    三国演义语典

    对于中国人来说,自明清以来民间文人陆续创作传世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红楼梦》五部古典通俗章回小说,已经成为家喻户晓、人所皆知的经典著作。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诗性的寻找: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一生无憾

    重生之一生无憾

    那是一个热情洋溢的夏天,张帆重生了,回到了自己刚上初中的自己,那时的他情窦初开,鼓起勇气向着一位学姐表白,不想傍晚放学回家,被半路拦截,狠狠教训了一顿,是他来到了这里
  • 星罗棋怖

    星罗棋怖

    一个拥有“超本能”的特殊生命体,一个星罗棋布的异世界。渴望慵懒的人生,却总是过着跌宕起伏的生活。
  • 恋日情缘

    恋日情缘

    二十年前,她误认为被父母抛弃,被送孤儿院后性格孤僻少有玩伴,后被收养。童年受创,二十四岁的她直至遇到冷漠孤傲的蓝劭祁,他带她走出童年阴影重拾亲情再获爱情……
  • 卧龙在灵界

    卧龙在灵界

    本书以凡人修仙传一书为背景,以众多武侠人物为模型,纯粹自娱自乐,不用于商业用途,想看的同学可以一起分享~
  • 莫家阿宝

    莫家阿宝

    数年前,她乃莫家娇女,而他是朝廷捉拿的逃犯。她于破败的土地庙中救下他的性命。他说他叫十二郎。数年之后,他名动天下,成为功成名就的护国将军;而她沦为罪人之女,阖家被抄。可十二郎久久未至。渐渐地,她也就忘记了十二郎其人其事。只是,她不知道,她与十二郎早已痴缠了许久,久于她所知道的那些时光。
  • 克里斯的梦想

    克里斯的梦想

    克里斯曾是一个怯懦的宅男,随着渐渐老去,梦想濒临破灭,心中失落和颓废的心魔也日渐溢长,把他带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那里荒草蛇蝎,毒瘴遍地,恶兽横行,唯有果敢和无畏者才能生存。。。普修,初修,中修|昭名境,地平境,分化境,飞天境,顽寿境,古风境,黑咧境,赤火境|永恒境,轮回境……战士--全力狂战士,全体土盾战士,力敏巧战士。修士--法力战修士,全法绝修士。鬼仆士--神鬼仆士,地鬼仆士,双休天地仆士。巫兽师--虫巫师,兽巫师,灵奴师,药师。
  • 宅男的异界抗争人生

    宅男的异界抗争人生

    来到异世界的宅男,决定与神抗争到底!决不当神的玩具!
  •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百部)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总裁时代:霸道夜少宠傲妻

    总裁时代:霸道夜少宠傲妻

    爱情就好似罂栗花,虽美丽却是致命的。最初的相遇好似昙花一现,他深入骨髓,她毫无印象。夜冥寒:“女人,嫁给我,我会把你打造成世界第一钢琴家,如何?”夏云熙:“痴心妄想,你可以得到我的身体,可你永远也别想得到我的心。”这是一场征服与被征服的游戏。夜冥寒:“我输了,却赢得了全世界。”新书、新书、新书求包养。
  • 租个小妾来回家

    租个小妾来回家

    他说刻上他的印记,这辈子就是他的人,可她等到的却是一具熟悉而又模糊的尸体……他是她的相公费青帆,爱她疼她,却最终将她典租给王爷做妾,为期两年。他是租夫九王爷,为她这样一个传言“残花败柳、不会下蛋、姿色平平、脾气极坏”的女子出手阔绰;租妻成妾,一生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