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2400000017

第17章 二、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和目标

(一)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目的是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邓小平一再指出,改革是革命性变革,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1985年3月,他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先后十三次论及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观点,可见这一论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这场革命被称为“中国的第二次”,是相对于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而言。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两次伟大的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下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次革命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下,实行改革开放,要把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变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社会革命的基本含义,就是变革旧的经济基础和维护这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那么,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呢?

首先,改革要变革那些成为生产力发展障碍的旧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深刻地阐述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著名原理。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同历史上的革命一样,也起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它是一种革命性变革。

其次,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构建新体制。这种变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转换更加明显,要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原来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中某种程度的革命性质变。因此,从体制的彻底转换和政策的重新选择来看,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再次,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相应展开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的各方面改革;使政治、文化体制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本身,又是系统的改革。这种全面的体制转变,对整个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等的影响和作用,也是相当深刻和广泛的。改革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来说,也是一场新的革命。

从上述三个意义上说,我国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时期的一场伟大革命,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必须强调,我们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就是指它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引起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但是,它决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那种原来意义上的革命;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当然,它也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改革是在过去革命取得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的,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说到底,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坚持社会主义,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这里说的“自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内部,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推进改革,而不是离开社会主义原则和要求,另搞一套。这种改革性质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一致的,是相统一的。

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不是人,而是旧体制。改革旧体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范围之内,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同生产力发展状况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所作的调整。这里强调的是,通过改革而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不能脱离或超越生产力水平去追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同时,改革必须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前提。因为体制或具体制度是基本制度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有缺陷或弊端,说明基本制度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我们的改革,就是要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某些表现形式即某些体制,决不是要变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实质内容。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对某些体制实行变革,其结果,就必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总之,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两者指的都是改革的性质。在理论上,必须把两者很好地统一起来加以正确理解。在实践上,必须牢牢地把握住“改革”与“坚持”相统一。这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只讲“改革”而不讲“坚持”这个前提,那么,改革势必迷失方向,变成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否定,那样的改革就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并且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又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这是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两条基本原则。政治体制改革同样有两条基本原则,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就是改革中的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不改革不行,改革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不行。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坚决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坚持有“左”反“左”,有右反右。右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左”主要是思想僵化,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在新的形势下,“左”和右都会有新的表现。从党内反倾向斗争的经验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只有对各种错误倾向的危害性保持清醒头脑,并采取可行的措施,才能排除干扰,把改革开放事业顺利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必须对改革会带来的一些消极的东西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采取正确的措施。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改革也一样。我们既不能因为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否认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会带来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不能因为看到不少消极的东西,就怀疑改革开放的性质。这两种片面性认识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邓小平正确地指出:“要让全党和全国人民懂得,这是很艰苦的工作,十全十美的方针、十全十美的办法是没有的”。他认为,在改革过程中会带来某些消极的影响,这中间是难以避免的,也有本来可以避免、由于工作的失误而未能避免,但是,只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认真地对待它,就有办法解决,没有什么了不起。“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即使有一些消极的东西也不会影响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这是从本质上、从主流上、从发展上看问题的科学办法。这种看问题的方法符合改革的实际。只有坚持这样的方法,才能正确对待改革。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

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和具体环节,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具体制度和具体环节。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这个改革目标,并提出:从现在起到21世纪的前十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在实践上,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一目标的确立决不是偶然的。

首先,这是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上不断深化的产物。按照传统观念,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实现的。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个提法打破了原来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体制,为市场调节留出了一席之地。但它仍是停留在计划与市场板块式结合的认识上。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这是一大突破。十三大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是认识的深化。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使人们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从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就开始拒绝商品、货币、市场的传统的过时的观念,确立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新观念,给社会主义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十四大和十五大正是在人们认识深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这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极富创新意义的重大贡献。

其次,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要求。从世界经济发展的比较中看出,市场经济特有的功能,使它在资源配置中比计划经济更有优势,经济效益更明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然不少。如企业经济效益低,经济结构缓慢,政府职能转变和宏观调控体制滞后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用市场经济体制都能得到较好解决。从激励机制看,市场体制下,实行优胜劣汰,这种机制能有效地激励企业努力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资源配置看,市场体制下,由于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就会引导资源向效益好或市场需要的部门和企业调剂;从信息交换方面看,市场体制下,市场及时反映各种产品的供求、价格、竞争状况,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根据这种信号做出决策。这比怎样周密的计划都敏捷得多。因此,市场经济体制就成为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再次,这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经济交往更加密切,生产要素日益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我们要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面向国际市场,吸收和利用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而现今的国际市场是市场经济作用下的统一的世界大市场。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把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在国际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最后,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长期以来,我们固守传统的计划体制,排斥市场经济,结果经济发展缓慢,浪费严重、效益低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经济发展有了活力。事实说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这就昭示我们: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走上市场之路,这是一种无悔的选择。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十五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还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近期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同经济、政治的改革和发展相适应,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同类推荐
  •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没有活动便没有集体。一个班集体如果除了上课便是考试是不会让学生产生感情的。一次又一次花样翻新、妙趣横生的活动,使班级内始终充满生机并对学生保持着一种魅力。学生会油然而生自豪:“我们班真有趣!真有意思!我们的班有别班所没有的东西!”而且更重要的是,从教育艺术的角度看,在集体活动中培养集体观念,是通过淡化教育痕迹的方法来获得并非淡化的教育效果。这是教育的辩证之所在,也是教育者的明智之所在。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戊午暑期国文讲义汇刊

    本书乃民国七年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国文讲义之汇编,撰写者分别为无锡钱基博、吴江薛凤昌、吴江沈昌直,时在戊午暑期,意在为初学者习国文辟一从入之门耳,三书于国文奥义、作法、根底各有侧重,惟指示大略,令习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径,优而游之一也,故名之。
  •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观的变革与构建和谐社会

    本书就如何从发展观变革的角度来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问题做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具体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构成、和谐世界构建等。
热门推荐
  • 爱妃爱使坏:懒皇帝,你惨了

    爱妃爱使坏:懒皇帝,你惨了

    懒皇帝,知道你懒你小气你奸诈,可你不能欺压到我的头上来呀。我要反击!古乐儿仰天大叫。从此,皇宫鸡飞狗跳,再无宁日。他堂堂一个帝王,天下独尊,却老是在她的手中吃瘪,他不甘心,很不甘心!可为什么吃尽了她的苦头,他的心却在一天天沉溺……
  • 默守如初

    默守如初

    人的生命中总会遇见两个人,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在顾以默的生命中也有这样的两个人,简溪惊艳了他的青春年华最终却如灿烂的烟火,繁华落幕余留伤痛;而沈如初就像那抹恰到好处的温暖,温柔灌溉他孤寂的灵魂。他最初要的就不多,不过是有一人温柔以待有一份温暖唾手可得。后来他才明白,沈如初才是他恰似温柔的守候,而简溪不过是强求。对沈如初来说,人生最重要的决定就是慌乱中抓住了顾以默的手。后来她才知道这一切都是注定好了的,在你的生命中无论遇见了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而她和顾以默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一切来得刚刚好。
  • 重生炮灰农家女

    重生炮灰农家女

    上辈子苏清因为轻信了别人的话而过早放弃念书,而后打着最低贱的工,领着最低的工资,自己因为过度劳累年纪轻轻的就染上不治之症。为了给自己凑钱治病,最后还害的老爸活生生的累死在工地,老妈因受不了这个打击而一夜白头。重活一回,苏清一定.......
  • 神农书

    神农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摩登武圣

    摩登武圣

    谁,震断苍穹;谁,斩灭浮生;谁,反袖遮天;谁,劫中沉沦。有神人妖魔各自为王撑天踏地,争霸天下;文贤武德手握权法翻云覆雨,逆乱乾坤。纨绔者初出茅庐,不知所谓,便淹死在天武大陆这潭无尽深水之中;武道大能者神通广大,担山赶月、追星逐日、焚天煮海、法天象地、三头六臂……无所不能。重生的灵魂,一朝再起风云。搅动十方星河,笑傲寰宇。……(书也是会流浪的,如果哪天被你发现它在某个地方流浪,请你把它收入书架,给它一个安宁发展的场所...)
  • 美丽的敦煌

    美丽的敦煌

    世界著名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古丝绸之路,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中国西部。位于西部高原的河西走廊,是一块极富魅力的地方。沿着走廊西行,途中的雪山峻岭、边墙塞障、大漠孤烟、古道驼铃、石窟塔影、清泉绿洲……皆如诗如画,目不暇接。当来到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时,展现在你面前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就更加多姿多彩、美不胜收了。
  • 一不小心睡到鬼

    一不小心睡到鬼

    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一觉醒来身边多了一个身材棒棒,脸蛋棒棒,但是脾气不棒棒的帅哥是几个意思啊?说好保护自己的,可是每一次半条命踏入棺材时,他才悠哉悠哉过来救人是什么意思啊!不保护自己也就算了,为什么还天天使唤自己,拿着自己的钱包下馆子啊!下馆子也就算了,为什么他霸占自己的床还一副有理的样子了啊!
  • 祭司王妃

    祭司王妃

    将军府嫡小姐,倾城倾国,却因一双红蓝瞳被称为妖女,人见人厌,在府中庶妹设计,受辱而死。再一睁眼,妖气冲天!谁敢欺辱,杀无赦!说她无能无天赋?随手一挥,便能呼风唤雨,震惊世人。可偏也有她怕的时候:“俗话说得好,男女授受不亲,你干嘛一直跟着我?”某男坏笑:“你说呢?”
  • 穿回小时候

    穿回小时候

    谢采梦在玉石文化展览节上买了一个10元的玉佩,没想到竟然是个随身空间……在空间里可以学习各种知识,可以兑换各种物品……还有灵泉……而且空间里10年,现实中才1天,真正的十年如一日啊!从此以后空间在手,天下我有……(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异界之星卡

    异界之星卡

    高中生秦古在家玩游戏王游戏时刚好碰到九星连珠潮爆,莫名被送至异界大陆成为唯一的星卡召唤者,魔兽卡、陷阱卡、魔法卡、装备卡、特殊卡组、、、应有尽有,且看秦古怎么在异界混的风生水起,慢慢成为星卡之神。宝贝龙,绿树灵王,暗杀忍者,多多鸟,地狱三头魔犬、、、蓝眼白龙,太阳神翼神龙,巨神兵、、、天兵天将,东方仙神,相继召唤出现。梦幻的魔法,变态的仙法,诡蔽的陷阱,恐怖的装备,逆天的特殊卡、、、176501258星卡讨论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