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本质
综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大量论述,可以清楚看出,这些论述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面、完整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根本标志。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包含这样的结构体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目的。这三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既包括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又包括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也涉及到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保障作用。在这一结构体系中,任何一项内容都关系重大,无论缺少哪一项,社会主义都会残缺不全,都会影响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因此,必须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因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面临的一个首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矛盾虽然已经失去了对抗性,但是因为矛盾的存在造成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因此,只有把生产力首先从旧体制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才能取得不断的发展。这是我们党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理解而得出的重要结论。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不仅是发展生产力,而且更要解放生产力。为什么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还有“解放生产力”的要求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与原有旧体制和管理方法发生矛盾和冲突,我们必须找到解决矛盾和冲突的办法,这就是改革。改革使生产力在原有基础上再次获得解放。正如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因此,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只讲发展生产力不完整,还要讲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相辅相成,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不解放生产力就无法发展生产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在由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相对于它的前者都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共性的普遍规律,怎么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呢?从一般意义上说,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诞生后,确实存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但是,邓小平在这里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历史真理,而是有其确切的针对性的。首先,这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起点低,又长期忽视发展生产力讲的。其次,这是针对过去只讲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而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而言的。再次,这是针对社会主义必须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而言的。最后,这是针对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前提而讲的。因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关系社会主义命运的根本任务,是构成社会主义本质体系结构中的首要因素。
第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显著标志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要求。剥削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最终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最具决定意义的区别,是社会主义特有的社会功能。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被消灭,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多层次、不平衡性发展,决定了我国要长期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因此,在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内难免存在剥削现象,但它必然受到我国法律和政策的约束。剥削是有一定限度的,是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对这一点,我们应当把道德评价与生产力标准统一起来,既要认清剥削与社会主义本质的不相容性,又要看到它在现阶段的可利用性。马克思主义者是有条件论者,我们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把目标当现实,用结果代替过程。剥削作为经济现象,是在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很不充分的情况下出现的,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完善和发展,以及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增长,最终将被消灭。
消除两极分化与消灭剥削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所谓“两极分化”,是同剥削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社会现象,原意是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阶级分化、阶级对立,它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这就从根本上铲除了贫困和两极分化产生的社会根源。在我国现阶段,劳动者之间的贫富差距,除非法收入致富外,主要是富裕先后,富裕程度的差别,并不是一部分人剥夺另一部分人的结果,因而不具有对抗对立性质。在现实生活中收入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党和政府正在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贫富的两极分化。坚持“合法收入要保护,过高收入要调节,非法收入要取缔,过低收入要扶持”的政策,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逐步得到解决的。
第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十分重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尚未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高度来论述这个问题。邓小平则从新的视角来认识这个问题,并十分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且,他还找到了一条实现共同富裕的正确途径,主张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走向全社会共同富裕。这种“差别发展战略”,以承认差别为前提,以勤劳致富、守法致富为条件,以部分人先富为带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其现实性、可行性和正确性已被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所证明。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认识和评价社会主义,既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否则可能会导致共同贫穷;也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否则可能会导致两极分化。善于把这两方面联系起来,是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键所在。
有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没有把公有制写进去,说明公有制仅仅是一种手段,对社会主义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的质的规定性。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认识一个社会的本质,最主要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决定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来认识社会本质;二是要从社会运动的基本经济规律上认识社会本质。经济是基础,社会主义在本质上首先应该是一种经济制度,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公有制为主体。因此,从经济上来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邓小平从最根本、最实质的深刻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一概括尽管没有直接提到公有制,但已经内含了公有制的本质规定。因为坚持公制为主体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必需的前提条件。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避免和消除两极分化,靠什么来实现呢?当然首先要靠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仅有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够的。事实证明,一个社会仅有发达的生产力,没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那么剥削必然会盛行,两极分化还会加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正是这样,这是私有制的必然结局,是由私有制的本性和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从根本上排除凭借生产资料私有权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可能,才能铲除剥削的温床,从而确保社会主义将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应有之义,而不仅仅是一种手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理论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始终是当代的中国,因此,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实际上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本质。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理论概括。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整个社会主义发展而言的,不仅仅是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当然,社会主义本质的充分展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邓小平使用“解放”、“发展”、“消灭”、“消除”、“最终达到”,都表明了这个含义。从我国现实社会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已经有所体现,但总的看,仍然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本质就会进一步展现出来。
(二)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而“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就是现时代社会主义的理论思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本质特征观的创新,它以新的视角、新的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层次。这一理论认识是邓小平坚持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典范。
早在1980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赞比亚总理卡翁达时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这就是说,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时,要敢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要敢于冲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突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有关预言和论述。可以说,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正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根据对资本主义的经济结构和它的经济运动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分析,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科学结论,并指出未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这一原理的科学性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得到了证实。但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论述未来社会制度时,只是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规律和根本目标,至于它将采取怎样的具体形式,经历哪些中介和阶段,会有怎样的前进速度,则没有也不可能加以系统论述。因为当时现实尚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而且在缺乏实际材料的条件下进行这样的“设想”,必然会陷入主观空想的陷阱。这些问题只能留待后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去解决。
如前所言,从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起,经过150多年的社会变迁,特别是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设想的主要方面被证明是正确的,对今天社会主义事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与此同时,他们构想的某些内容,也被证明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于是,这里就有一个如何反复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问题,就有了一个不断地将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的问题,就有一个不断地提高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科学水平的问题。
回顾社会主义的历史,总结很多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的问题往往都出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理解上。因此,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就反复地把“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鲜明地提到全党面前,领导全党在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观,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各种制度、特征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主要功能和基本价值,提供了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观。具体地说:
首先,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成果。邓小平从不拘泥于前人已有的结论,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经过长期的深邃思考,正确地揭示出社会主义的内在本质,并以此为基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他的突出贡献在于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实现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消除了以往离开生产力谈论社会主义的偏颇。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发生了重大飞跃,为争取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前景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次,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认识和解决社会主义其他问题的理论支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论断,廓清了在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种种困惑和疑虑,找到了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所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思想钥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为什么采取改革开放的政策,为什么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什么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什么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等等,说到底,就是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制定和采取的一系政策都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
第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确立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深层理论依据。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明确了“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深刻认识和自觉坚持这一观点,我们就能从理论和实践上牢固地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走向繁荣。
第四,社会主义本质论为我们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符合社会化生产要求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提供了重要依据。邓小平以广阔的世界观眼光看待社会主义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更具有时代特征。因此,社会主义必须同世界各国加强密切交往和联系,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好经验、好做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理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