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伊万诺沃往后,在抵达圣彼得堡之前,我们其实还于8月18日在沃诺格达州的首府沃诺格达市停留了一晚。只是,由于车队当天到达的时间太晚,已是夜里12点了,加之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前往圣彼得堡了,所以几乎所有队员都对这个原本就陌生的俄罗斯北方城市没有太多印象,只知道它是传说中俄罗斯版的圣诞老人——“严冬老人”的故乡。每当1月7日东正教圣诞节来临的时候,这位身穿红色长袄的老人就会和他的孙女“雪姑娘”一起,从沃诺格达出发,用装满礼物的大袋子“俘获”千千万万俄罗斯孩子的心。
8月19日,同样因为路途遥远,当“中俄友谊之旅”报道团的13辆越野车缓缓驶入圣彼得堡的时候,已是晚上9点了,但这里却完全没有夜晚的感觉,因为地处北纬60°的圣彼得堡在每年夏季的时候都有着“白夜”的特色地理奇观。仲夏时节,日照近20个小时,落日余晖久久映照天际,在短暂的黄昏之后,又开始出现晨曦朝霞,刚落下的红日再次冉冉升起。
车队沿着涅瓦河前行,在叶卡捷琳娜运河旁边是像“葱头”一样的滴血大教堂,被称为世界上最奇异的建筑之一,而冬宫博物馆,也就是著名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与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一起被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收藏有来自世界各地从古到今的270万件艺术品,据说如果在每件展品前停留一分钟,每天按8小时计算,需要11年才能看完所有展品。在圣彼得堡市里耸立的大多是二三百年前的建筑,满眼都是巴洛克、洛可可式的风格,气势宏大,细节精致无比,雕塑镶嵌在每一栋建筑上,冷峻、内敛、经典。和巴黎、罗马相比,因为俄罗斯政府没有能力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圣彼得堡的建筑大都显得很陈旧,墙体斑驳黝黑,电力不足,装饰灯也不够明亮,却更加加深了它沉郁的氛围。
我们在圣彼得堡入住的宾馆是“波罗的海酒店”,毕竟是大城市中的大酒店,不仅拥有丰盛的美食和干净的被褥,更重要的是,酒店的大厅里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服务,这让所有的记者都长舒了一口气。
有了网络的保障,这一日的发稿工作进行得超乎想象的顺利。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享受了一下异常难得的恬静。
在这样一个宁静的港湾城市里,如果夜晚没有机会坐下来喝点什么是可悲的。坐在古老的涅瓦大街街边的咖啡厅里看繁华的商店,店门大多数都很小,没有明显的标志,橱窗的陈列也算不上抢眼,本地产的可爱的套娃一长溜地排着队,还有一些银器和漆盒常被游客买回去作纪念品。有耐心的人会推开一扇扇小门,慢慢地“淘”货,有时也会找到意外的惊喜。圣彼得堡人匆匆地从眼前走过。那些年轻的姑娘们可真是美丽,或蓝或绿的眼里有一种巴黎女郎所没有的沉静和羞涩,衣着时髦却不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