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忙碌紧张,学生们繁多的课业,升学的烦恼,上班族分秒必争的工作行程,造成了人们相当大的生活压力。另外,过高的自我期望、自我时间限定、人际关系紧张、缺乏交流、缺少实际行动、过于敏感、内向、缺乏安全感等因素,也都是产生压力的原因。
显而易见,压力已经成了现代人的文明病。根据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人们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后,心理上都会产生紧张、不安的感觉,每个人都需要适当的压力和紧张,但如何消除过多压力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你是否感到早上起床很难?总是觉得很累?总是忘记重要的事情?总是感到身体酸痛?总想发脾气?心情总是很烦躁?告诉你,你的压力正在发生。
在这一节,我们将为你揭开压力的神秘面纱。压力是现代人的文明病,它就像一根小提琴弦,没有压力,就不会产生音乐,但是如果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你只有正确地认识压力,才能使压力的程度能够与你的生活相协调。
压力就是生活
生活在现代这个竞争社会中,每天面对的压力林林总总。坐公交车上班,眼看打卡的时间到了,可是车子就是在最后一个路口堵住了,你干着急没办法;老板要检查你的工作指标,可是这个月你只完成了7成工作量,不知道老板会不会一气之下炒掉你;你的信用卡里只剩下两位数,可是你得付水、电、煤和电话费,还要对父母尽孝,对朋友作潇洒状,还要揣一分自己买房的构想满足女友的愿望……
压力就像只无形的手,总是攫住你让你无处可逃。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便会感受到压力,压力就是生活。如今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除非住在世外桃源,否则压力将不可避免。因此,不管喜欢与否,压力每天都会陪伴着你。
碰一下炉子上的热东西或是听一个好笑话都会引起反应,实际上这两种反应都会带来压力。当大脑和身体对一些真实的或想象的事件或环境产生反应时压力便产生了。
那么究竟何谓“压力”呢?查阅许多书籍、医学报告、杂志与报纸上的论文,列举和压力有关的文献,我们几乎找不到对“压力”这一名词的比较严格的定义。而一般性的定义,则依其观点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着重于生物体的适应力与其所承受的压力之间的关系;另一类则着重于压力刺激的反应或其本身的建立以及抒解。
班森博士在《放松反应》这本书中,将“压力”定义为“会使行为做连续性适应的一种状态”。
然而,大部分科学性的定义,多着眼于人类对于压力的反应与经验。马卡尼斯博士在他的大作《别全放在心上》一书中给“压力”下了一个相当明确的定义,对于我们了解“压力”这个名词,这个定义给了很大的帮助。他说:“压力,以科学性的语言来说,乃是有机体(生物)在具有伤害能力的媒介(动因)中,维持本身正常的状态,其中接二连三地挣扎就称为‘压力’”。马卡尼斯博士进一步指出,那些使人产生压力反应的事件就被称为压力源。
每天生活中的环境和事件都会引起某类或某种程度的压力,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将压力从生活中完全清除。实际上人们需要程度适中的压力帮助自己保持清醒并做出良好表现:
汉斯·赛叶医生是压力研究的鼻祖。他将有害的压力和有益的压力作了十分重要的区分。有害的压力使人感到无助、灰心、失望,而且它还能引起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害。赛叶医生称其为不良压力。其他种类的压力则是有益的,它能够给人以成功感或振奋感。这些使人愉快的并能有效地帮助人们生活的压力,赛叶医生称其为良性压力。
压力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不在于压力源的强弱或压力的种类,而在于个人对事件或环境的反应。以飞行为例,有些人非常喜欢它,于是感受到良性的压力,而有些人感到恐惧甚至变得歇斯底里,他们感受的就是不良压力。
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少的人,他们总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压力。然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汉斯·赛叶医生指出,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承受最少5个以上的压力。除了工作方面的,经济方面的,心理方面的外,还有很多我们平常司空见惯的情况,也是一种压力。汉斯·赛叶医生指出,任何会造成你身体伤害和细胞受损的情况都称为压力。
比如,睡眠不足,运动不够,心情不好,工作量大,具体地说,比如受到了批评,吵架,看到车祸,受到惊吓,恐惧,失眠,吃了垃圾食品,吸人污染的空气等举不胜举,这些都是对身体的一种压力。
对于一般的压力,善于调节自己的人,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很小,通过充足的营养,就可以对抗过去。但是,长期的和严重的压力,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如果又没有给身体足够的营养,让身体得到休息和修补,人就会生病。
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明。把我们的身体比做一张桌子,如果我们没有在桌子上放什么东西,那么,这个桌子的寿命可能会很长,它会一直站在那里,同时,把一次压力比做一块砖头,那么,我们每受到一次压力,就如同在桌子上放上了一块砖头,如果,桌子上的砖头会越来越多,最后,一定会把桌子压垮的。但是,当我们给桌子多撑一些支撑物时(如补充足够的营养),桌子就会承受更多砖头,如果,我们又学会了从桌子上移走砖头,桌子的生命力就会长一些。
为什么长期的压抑和心情不好同时营养又跟不上会导致癌症和其他疾病,就是这个道理。也就是相当于桌子跨了。
压力,开非那么可怕
找出压力的本质,对我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旦了解了压力,它就不再那么可怕,也比较容易将它打倒。
对于压力,有个非常好、同时颇符合这本书目的的定义:压力是一种认知,认为某种情况超出个人能力所能应付的范围。
这项定义的关键在于“认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认为压力是外来的,一旦碰到了不如意的事情,就认为那是压力。所以我们会犯一种基本认识的错误,就是只注意外在因素。
但事实上,我们所感受到的压力来自我们自己,是我们对压力源的反应。因此我们应该往内心探索。适度的挑战是让我们的人生不枯燥乏味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都讨厌枯燥无趣,而单调的生活方式,会对心理造成不健康的压力。心理学家赛登柏格,把这称为“生活平静无波带来的心灵创伤”,生活一成不变、缺乏挑战的人就会罹患这种病。看科幻小说或者恐怖电影时那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往往可以减轻这种症状。
我们真的需要压力吗?适度,而且在能够纤解范围之内的压力,其实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亮丽。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地规划长途旅行,运动健身,制定人中目标以及做各式各样计划的原因,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在告诉自己:“嗯,很好,又完成一件事了!”
如果没有事情打断我们的计划,那再好不过。但是,真实的人生处处充满了突如其来的事情。如果你期待了一个早上的那个电话,刚好就在你洗完澡步出浴室的那一刻响起,那不叫人生;如果你刚把一整个礼拜用量的菜塞满冰箱,你的先生恰好带着六个饥肠辘辘的客人回家,那也不叫做人生。一般比较会发生的情形是:你在洗澡的时候电话来了,电话铃声被哗啦哗啦的水声盖过,使你没接到电话;或者是客人意外到访,你家的冰箱刚好唱空城计。
对于这些突如其来的事情,我们的反应非常重要。
对突发状况以及其他让人觉得有压力的情境,我们通常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把这些事情的影响减至最低吗?少之又少。我们往往会因为这些事情,使自己对外在世界的既定看法更加深信不疑。重要的电话常常在不恰当的日引司打来;不请自来的访客常常在你最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出现。考试总是让人害怕;孩子总是弄得乱七八糟;交通堵塞总是那么可恶。
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夸大这些事情的影响。
压力不是我们这一代才发明的。早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医师毕尔德就已经有著作论述当代生活的压力。他形容压力足以让人“神经耗竭”。
美好的过去并非真的那么美好。事实上,每个时代的人,都得面对他们那个时代似乎无法治愈的疾病或天灾人祸,譬如饥荒,譬如战争。
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忧虑。至于我们这一代,大家忧心的莫过于事业、物质以及科技的日新月异等。
压力研究领域的先驱塞利博士写道:“了解压力绝非为了逃避压力,逃避压力就跟逃避食物、运动或者爱一样不合理。”塞利博士认为压力是“人身体对于任何加诸其上的要求所产生的反应。”
如此说来,只要是活在这世界上,就不可能完全逃避得了压力。既然如此,对于不断加在我们身上的各种要求,学习如何有智能地适应,就属绝对必要了。
我们的身体,就是设计来应付突发的危险以便作迅速反应的。面临生死存亡关头的突发状况时,压力在刹那间涌现,这也是我们的身体发挥最大潜能的时候。此时,我们的身体会迅速分泌肾上腺素,对我们意识到的危险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就像我们在千钧一发之际,从车轮下救出儿童或小动物一样,那种神经的突然绷紧,会让我们的精神维持在一种很亢奋的状态。我们突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是同时也把我们的体能和精神状态推到了最高峰。事实就是这样。
由欲望引起的压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压力事实上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在史前时代,激烈的生存压力发挥了非常大的功效,让人类随时做好战斗及躲避野兽或敌人的准备。为了做好这样的准备,人的身体里会发生许多生理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战斗或逃之天天反应”。
以下是其中几种例子:
(1)新陈代谢加快,提供更多的力量和能量去战斗或者是逃跑。心跳和血流量都随之加快。
(2)肌肉开始收缩,让身体建好防御工事,站到战斗位置。
(3)呼吸加快,提供脑部和肌肉更多氧气。
(4)手臂和腿部动脉开始收缩,血液开始加速凝结,如此一来,如果受伤失血会较少。
(5)消化系统开始停止运作,好让更多的血液和能量被输送到肌肉上去。
在古代,压力主要来自对身体的威胁,因此古时候人们的反应也是身体上的:战斗或逃之天天。危险过去之后,身体也开始放松。所以遇到危险时,人的身体状况反而更好。
身体的设计不是为了持久战,而这是造成我们不快乐的原因。绝大部分人的生活,充满了许多长期性的问题,以及为了生存所必须面对的持久战,譬如财务问题、人际关系的问题、事业上的困境等等。现今人类遭遇的问题,让人们的身体因为持续不断的压力,始终无法放松。大量分泌肾上腺素释入血液中,是为了使我们本身紧张,以处理长达十五年的贷款,或是处理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中的得意与失意,对新车、新房的渴望,占据了我们无数个不眠之夜,我们希望被升级,我们因为去不起豪华的度假饭店庆祝牛日而不痛快。
现今的许多压力,往往是由“欲望”,而不是由“需要”引起的。不再需要每天为活着而战斗,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并且把精力消耗在实现一长串由于欲望和羡慕所产生的梦想上面。怎样才能够追赶上邻居的水准,是我们许多人的苦恼。
我们应付这一切,而应付本身就充满压力。原本人的身体能够产生迎击或逃跑的反应,是为了应付突然出现的压力,而今我们所承受的压力大部分已经变成长期、持续性的压力。
情绪和情感与压力的关系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将人的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其中,本我是生物本能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心理社会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道德理想我,遵循道德原则,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就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而现实情况是,没有人不想有个健康快乐的人生,能否让三我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控制权就掌握在你的手中,在于你的心灵是否快乐白山。
人活的就是心情,人的心理对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心态尤其是情感和情绪是生命的指挥仪和导向仪。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颓丧、患病和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情绪和恶劣心境;相反,心理平衡,笑对人生,特别有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有人说:“自信而愉快是大半个生命;自卑和烦恼是大半个死亡。”愉快的情感会使身体健康不容易患病,使患病者乃至重病者得到康复,创造奇迹。
世界卫生组织最近提出的健康新概念中,心理健康是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
(1)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即心理反映客观现实无论在形式或内容上均应同客观环境保持一致。
(2)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指一个人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一个完整而协调的统一体。
(3)人格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与心理健康对应的还有一个新名词为“半健康时代”,所谓“半健康”,又叫“亚健康”,指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这种半健康状态,就是当事人无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下降和适应能力衰退,具体表现为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容易疲劳、精神不振、焦虑紧张、烦闷苦恼、情绪不稳定、头痛、胸闷、忧郁失眠、饮食失调等。这种状态,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和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精神失常等各种疾病甚至死亡。据统计,在现代社会里约有45%~50%的人处于这种亚健康状态。读到这里,你可能会吓一跳,以往觉得多愁善感也是一种美,原来竟是一种慢性自杀,不过你也大可不必坐立不安,否则又要雪上加霜了。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我们生活的大干世界中,每个人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刺激和压力。情绪反应不仅要通过心理状态而且要通过生理状态的广泛波动实现。祖国医学把人的情绪归纳为七情:喜、怨、忧、思、悲、恐、惊。当这些情绪反应超过人的承受限度或因反复的刺激形成持续的劣性应激状态,必然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失控,波及内脏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体内的免疫蛋白减少,免疫细胞和多种酶的生物活性降低,生化代谢,内分泌功能也随之发生紊乱,这样就会对许多心身疾病的发生和加剧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人生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这使我们的情绪陷入低潮,情感受到损失和折磨。不良的情绪必然会损害人际关系,使我们失去一些机会。
要知道,世界上的人和事是复杂的,都有多重性。可为什么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却会出现“要么极好,要么极坏”的极端呢?这是因为人们常常被潜伏在心中的偏激情绪所左右。情绪往往是人们待人处世的一副有色眼镜,使人难以实事求是,恰当看待。
在处理压力时,若经常戴着有色眼镜,被自己一时的情绪所支配,就很容易失掉一个又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们不能被偏激的情绪所支配而决定取舍,本来是一件应该去做的好事,却因一时对它看不惯而放弃了它;而对本来不该参与的坏事,却因一时的好感和冲动盲目地投身其中,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情绪不良,心理灰暗,你就没有与人交往的欲望和兴趣,很容易自我封闭,性情孤僻。但实际上,你不可能不与别人接触和相处,那么不良情绪会使你的言谈、神态、举止不对头,有意无意地给别人以不良的信息刺激。这样怎能不影响你的事业成功呢?
如果你是一个时常烦恼、容易发脾气的人,那么为了你自己,也为了改善人际关系,你的当务之急就是平息和消除你的恼怒心情。一个人的敌意来自阴暗灰色的心理和对别人的不满与不信任。泰戈尔说得好:“我们错看了世界,却反过来说世界欺骗了我们。”一个心理阴暗灰色的人即使他并不清楚别人在想些什么,他也会怀疑别人怀着不良动机。这一连串恼怒、怀疑和报复的连锁心理反应,很容易使人昏头涨脑、失控发疯、说蠢话、做蠢事,甚至有可能因此而犯罪,给自我形象和人际关系造成恶劣的难以挽回的影响。
如果我们容许自己消沉苦闷,那就是自我破坏。一个有头脑的人为什么要于这种蠢事?我们为什么不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学会选择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呢?
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人,在遭遇失败或是发生错误的时候,往往呻吟啜泣,怨天尤人,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于是让自己陷入失望之中。这样,虽然失败者心灰意懒、无所作为之后,也免除了再犯错误的恐惧。他的担忧减少了,再也没有责难、失误和失败了。然而,不幸的是,他也没有成功的机会了。
另一种人失败后,不断地重复自责、悔恨,就像过于严厉的父母申斥一个小孩子。结果每自责一次,自信心就受到一次伤害,于是便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失败者越是这样责骂自己,便越是觉得自己无能;越是觉得自己无能,失误也就越多;越是失误很多,又越是觉得自己不行;越是觉得自己不行,又越是责骂自己。一旦形成了这种恶性循环,由于唯恐犯错误,便使失败者产生了极大的忧虑,陷入一种保护性的僵止状态,而别人可能认为这是“懒惰”或是“消沉”。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的现象,现实生活中确实常有类似的情形发生。原因当然根本不是什么“天意”或“命中注定”,主要是不良情绪在作祟。各种不如意的事情,如丢失财物、亲友别离、环境变化、工作挫折、家庭不和等“负面事件”,会打破人的心理平衡,使人处于悲观、消沉、烦恼、紊乱的心理状态。人在这种不良心态的支配下生活与工作,便会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引发各种“负面事件”。
显然,祸不单行,并非是命运和人作对,主要是由于情绪消极、心理失衡造成的。前一个“祸”发生后,遭祸的人会滋生出消极情绪,这就大大增加了第二次遭祸的概率。心理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有可能接连出错,形成连锁反应。一个人情绪糟糕,往往会觉得一切都糟糕,即使遇到好事和良机也会拒之门外。因此,只有把祸——不管是多大的祸——忘掉,才能使祸不单行变成“祸只单行”。
奥斯卡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他发明了一种勘探石油的新式仪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向着成功之路迈出了第一步。1929年,他为一家石油公司勘探石油,在气温高达43℃的西部沙漠地区干了好几个月;可是公司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了。他失业了,只好踏上归途,回家再想办法。一路上,他越想越感到倒霉透顶,情绪很坏,看什么都不顺眼。他在俄克拉何马城的火车站上等候火车,因为要等待好几个小时,他便在站台上把随身带的探测仪器架设起来,借以消磨时间。这时仪器表明车站下面蕴藏着石油,但情绪懊丧的奥斯卡不相信这一切,他以为:人倒霉了,连仪器也反常。“这里怎么会有石油?不可能,真是见鬼了!”他一气之下踢翻了那台探测仪器。然而,他踢开的却是极为难得的机会和财富。
不久,人们发现俄克拉荷马这座城市就浮在石油上,完全可以开采,发大财。而最先的发现者奥斯卡却丢弃了这巨大的发现。奥斯卡有才能,有机会,本来是个幸运儿,但他消极的心理、不良的情绪把这一切都剥夺殆尽了。
高大烟囱与汽车长龙排放出的废气四处飘荡,致使空气浑浊不堪,随时随地都在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这种生存的危机感正在促使人们不遗余力地呼吁和改善牛态环境。然而,当人们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候,却忽略了另外一种一直存在的公害,这就是无影、无形、无任何机构管理却又普遍发生的情绪污染。争吵的敌意、恶劣的情绪,就像一股毒气,一旦弥漫开来,足以使人窒息。它所损害的是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
在人与人之间,恶劣情绪的相互刺激和转移扩散,就是情绪污染。那些走到哪里都紧绷着脸、紧皱着眉,态度生硬或一触即跳的人;那些面对分歧,不善交流,又不肯罢休,却非要声嘶力竭地争一个我是你非的人;那些喜欢窥探他人隐私,到处说三道四、搬弄是非的人;那些因为自己的处境不如意,看见什么都觉得不顺眼,总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的人;那些不懂礼让、不讲公德,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出言不逊、大吵大闹的人;那些遇到不良现象和不良刺激,不肯冷静处理,而是习惯于以势压人、打击报复的人……都可以当之无愧地成为情绪污染源,既损害自我形象又伤害他人感情。
英国最负盛名的小说家毛姆曾说过:“世路崎岖,即使最坚强的斗士,也难免偶尔需要一个庇护所,来养息他的创伤。”这里所谓的庇护所,就是意味着将我们的眼光艺术化。对于困苦的环境,先以坚毅的意志去克服,然后利用艺术的方法予以改变,则我们的性情便会平静泰然,乐观向上,而我们的生活,也会充满快意。
因此,生活实实在在是一种心情,它需要你珍视,需要你用心去经营,心情沮丧、空落的时候,该占捧读一本好书,或者邀家人或一二知己到一个清静的去处共叙共饮,抑或做一次短暂的旅行,这些都是消除心理压力的好办法。
男女所承受的不同压力
吴强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级主管,平日里工作压力比较大,回到家里,他只想安静地阅读报纸,以求放松和解脱。白天工作中,有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他想暂时避开它们,忘记它们,获得轻松的感觉。
妻子张莉在工作中也有不少问题,有时候与同事相处时有些矛盾无法开解,当吴强难得在家休息的时候,她渴望当着吴强的面,把心中的郁闷说出来。即使没有自己的问题,她也希望与吴强有些情感上的沟通,说说心事。吴强并不清楚这一点,总认为张莉废话太多,喋喋不休!常常一气之下,便扬长而去,或者干脆埋头做事。张莉不明白,吴强不和她说话,只是想暂时忘记白天的工作,以求片刻的解脱。在这种情况下她若逼着吴强开口说话,显然违背了丈夫的意愿。
因为两个人的需求不一样,一位喜静,另一位喋喋不休,因此就可能造成气氛紧张,甚至演变为一场争吵!常常是丈夫认为妻子太过哕唆,而妻子觉得丈夫漠视她的感受。他们没有意识到彼此的不同,以致感情越来越疏远了。
吴强和张莉的情形,是大多数情感关系状况的缩影。类似的情形司空见惯,导致男女冲突不断。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对待压力的方式不同。
最近一项来自日本的调查发现,成年男性最大的压力来自上司,次之是同事,而成年女性的最大压力则首先是同事,其次是上司;在引起最大压力的事情上,男女都首选工作,但第二位不同,男的是社交,女的是家务。
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社会文化特点。自从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出版研究日本的专著《菊花与刀》以来,有大量关于日本国民性的研究发表。在这些研究中,有一个基本达成的共识,即日本人对于工作全力以赴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尽心尽力的态度是他们取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秘诀之一。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日本国民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工作对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工作的那根弦总是绷得紧紧的,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这种情况还可能加剧,因为工作紧张而造成的焦虑、抑郁,甚至自杀的现象在口本普遍存在。
此外,日本社会有明确的上下级关系,也有明确的两性角色分工,这样的协作有助于提高于作效率,人们也大都认同这样的关系与分工。在日本的工作场所,男性的角色要求主要是完成上司下达的任务,其次才是协调同事来达成团体的目标;而女性的角色要求则首要表现为协调同事关系,成为集体的“润滑剂”,其次才是处理与上司的关系,完成相应的任务。但是男性在工作以外,还有大量的社会交往需要面对,所以,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看见,日本的男性职员下班以后大多聚到小酒馆中,一方面是暂时缓解压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理/顷与加强人际关系,而女性下班以后大多要回家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等。
同样是面对压力,中国男性和女性的态度却与日本不尽相同。
北京零点调查公司通过网上调查方式,对415位北京的公司白领进行调研发现。工作压力较大的人占到了调查总人数的41.1%,是工作压力较小的白领人数(占20%)的两倍。其中,男女对工作压力的感受大体相同,但女性的身心疲劳度远远高于男性。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女性同时承担更多的家庭压力以及女性面临压力的自然反应和疏散压力的方式不够积极有关。当然,这一结果与日本的调查不尽相同,也与两国不同的文化特征有关。
那么,面对压力,男女为何表现不一样呢?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进行研究后指出,两性处理压力的方法是有区别的,女性由于受到压力时倾向于向社会接触,而不采取争吵及逃避的态度。
研究人员表示:“一直以来,人们对压力的研究都缺乏远见,过于集中在争吵或逃避的研究上,而忽略了处理方法之——一社群的保护效应可抵制压力的研究。”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搜集了数千数据,研究人员辨别出女性处理压力有一主要模式,他们称之为“tend一and一befriend”。
这项模式显示,女性面对压力时,会把注意力放在保护及培养她们的小孩身上,以及倾向于在朋友间寻求帮助及支持,尤其是从其他女性身上。
研究人员指出,男性对压力产生“争吵及逃避”的反应与生理转变有关,因此推断,女性对压力的反应与荷尔蒙催生素有关。催生素像肾上腺素一样,在我们的身体受到压力时便会释放出来,但这种催牛素遇到女性荷尔蒙便会增加,但却被男性荷尔蒙抑制。有较多催生素的动物及人类都比较冷静、活跃、没那么容易忧虑。
两性对压力的不同处理方法有助于研究人员明白为什么男性更容易遭受压力带来的不利身体的影响。是因为“tend一and一befriend”的调节系统,在某种程度上为女性对压力形成了保护网,这种生理行为解释了为何女性的寿命比男性平均长七年半之久。
一项研究发现,当爸爸充满压力地工作一大后,回家后他希望能独自一人享受个人空间,否则会把压力发泄在妻子及孩子身上,相反,一个处于极大压力的母亲则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
所以,对不同人士处理压力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压力下异常行为的界定
在过大、过久的负面情绪影响下,不良的性格变化就极有可能形成异常行为。但是以何种标准区分正常与异常呢?笼统而言,凡与正常行为不同的行为,都是异常的行为。这样的答案当然是比较含糊的,事实上,美国心理病学会曾列出过一般心理病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由许多这方面的专家来对病人做出诊断,结果他们惊讶地发现:专家们所判断出来的病症,竟然只有50%的意见是相同的!这些专家不但对病人所患的是何种心理病难有一致意见,甚至对同一个病人是否患有心理疾病,都有正反不同的判断。
例如洗手是一件正常的行为,但当一个人不停地洗手时,他就很有可能被视为不正常。这样看来,我们似乎是用“频率”来界定异于正常的行为。假如说一天洗手10次仍算正常,多过10次则开始有点不正常,那么洗20次、30次……愈多便愈不正常。然而,用频率来决定行为的正常与否是有问题的,因为这需要在各种不一样的环境中,以广泛的统计工作定下个别的常态数字才行。
另一界定不正常行为的方法是“依据社会普遍存在的标准”。每个社会的标准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且,标准也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例如在20年前,一般社会视男子蓄长发为异常的行为,但是如今,在同一社会中,男子蓄长发已被视为正常的模式,所以说,社会标准是因时而异的。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确定异常行为,不如从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来看,能适应社会的便是正常的人,否则便是一个不正常的人。另一些心理学家则提议以个人的内在感受来判别一个人是否正常,例如一个人常感到不安、压抑、焦虑而又没有明显的客观存在的原因,那么就是他自己出了问题了,所以这种界定是以感受为根据而非以行为为根据。
通常来讲,因压力而导致异常行为背后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其一是当事人对“操控事情发生”的能力;另一因素是当事人对“接纳事情结果”的能力。两种因素的并存和互动将会产生4种不同的结果:
(1)放纵。倘若一个人的“操控能力”低而“接纳能力”亦低,这人做事便不会积极,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乐趣,亦不懂得自律,结果就只会批评别人、抱怨或任意妄为。
(2)自怜。倘若一个人的“操控能力”低但“接纳能力”,高,这人处事只懂强迫自己服从,而没有真正关心他人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结果就很容易变得心中只有愤恨、自怜、畏缩、多愁、消极和容易产生罪恶感。
(3)激烈。倘若一个人的“操控能力”高但“接纳能力”低,这人多数不能正确地发挥适当的权威,也不懂提出合理的要求,结果就只会对权力抗衡,处处与人争拗。
(4)得体。只有一类人,就是那些“操控能力”高“接纳能力”也高的人,他们的接纳和操控能力得到协调,一般都成为乐观、自信和积极的人,他们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善于待人接物、情绪稳定和勇于面对人生各种考验。
那么,我们不妨问一下自己:你是哪一类人?没有人希望作出“异常”行为,压力临到时要作出得体的行为去应对,我们应加强训练自己接纳事情结果的能力,同时亦应理性地操控事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