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瘦”在相声界乃至曲艺圈里是出了名的,凡是在剧场或是电视上看过他演出的观众,对他的相貌和体型一般都难以忘怀。听说解放前一些长期欣赏他的老观众给他留下一个爱称,叫“牙签”。十分形象地点出他的高瘦身材。爸爸多次说自己“身高五尺四寸(1.8米),体重从小到老始终没能超过50公斤。”
《临床体检图解》(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版)中有公式记载:成人体重(公斤)约等于身长(厘米)—110.如果根据这个公式测算,爸爸成年后的体重大约不应低于70公斤。
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院编著的《症状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年版)专有一节讨论“消瘦”。书中认为,消瘦通常因摄入食物热量不足,或体内热量消耗增多,产生热量的负平衡,以致体内蓄积的脂肪及蛋白日渐消耗所引起。与以上情况对照,爸爸除了皮下脂肪少,骨骼显得突出外,没有出现容易疲劳、肌肉萎缩、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抵抗力低下等症状。他一生中应对思考不但不迟钝,一直到老都保持思维敏锐。晚年虽然饭量不大,但他每天都加餐两次为“五次饭”,况且活动很少。看来单从热量平衡方面说明“瘦”的原因,还不能解释很完美。
他一生中只患过一次大病,就是胸膜炎。再有就是X光查出了“带状胃”,消化道其他部位正常。没受过严重外伤,而且历届体检身体各系统主要脏器,特别是内分泌系统都没有发现疾病。因此,爸爸瘦的真正原因仍然是个谜。他享年九十岁,这个数字超过他大半生的体重也算是个奇迹吧。
爸爸对待自己的“瘦”不但心态乐观,而且把“瘦”与自己热爱的相声事业紧密地结合起来,并编出大量的笑料。也许是“天意”,让“瘦”来助爸爸事业成功。
在爸爸说的相声中,不少“垫话”和段子中或以“瘦”作主线,或穿插“瘦”来活跃气氛。让我举例说明。
“我这一上台来广大观众这么热烈鼓掌欢迎,鼓着掌还笑、还议论……你们几位不说,我心里全明白。其实我小时候不这模样。”台下一阵小笑。“街坊邻居,亲朋好友都挺喜欢我的。大了大了变这模样了!”台下一阵大笑夹杂着掌声。估计观众在想“小时候也太俊不了”,另外“这模样是随便变的吗”?
“我有什么好的艺术奉献给亲爱的观众们,想起来很是惭愧。自己想当干部,政策水平低,当不成。想当工人多好,没有专业技术。当售货员也不行呀,又不认识秤!特别是我长得这副模样,更对不起你们几位!”台下又是一片笑声。
甲:单位同志、家里的亲戚朋友没有人不尊敬我、不佩服我的。咱学问在那摆着啦。
乙:你能有什么学问?
甲:你是不了解我,凡是了解我的人都恭称我是“马大学问”。乙:马大学问。大学问都长的这模样?瘦成皮包骨!
甲:你呀不行,常言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瘦怎么啦?念书累的。
乙:可你学问都表现在哪方面呢?
甲:听着呀,我呀、认识“资儿(字)多、知道四儿(事)多”。
乙:我还真没听说过学识高深人张嘴闭嘴“资儿多”、“四儿多”……
甲:你根本不懂,像我这样大学问人一般都是含而不露。知道有个成语叫满腹经纶吗?
乙:知道。
甲:这成语典故出处就在我这出去的。乙:嚯哦!
甲:我就满腹经纶,一肚子的书哇!
乙:满腹经纶就是满肚子书?
甲:哎!天文、地理、五经、四书、诗词歌赋、外国文学、连《英汉大词典》都有。
乙:还够全的。就您这肚子能装这么多书?
甲:排好了挤着点儿,你不信你过来摸摸,特别是这两边,摸摸这多少书。
乙:这还用摸吗?一棱一棱的都硌手。
甲:硌手就对了。
乙:那怎么就对了呢?
甲:这两边都是精装的。
乙:是呀?
甲:说真的我小时候是个小胖子儿。小圆脸儿好看极了。
乙:噢。
甲:就从四岁那年得一场大病打那瘦下来了。
乙:噢,病了。
甲:可不,又大出血呀,没办法最后开刀、动手术……
乙:又大出血、又开刀,您得的什么病呀?
甲:啊?
乙:您得的什么病呀?
甲:痔疮!
乙:咳!四岁就得痔疮?
甲:你瞧,有痔(志)不在年高。无痔(志)空活百年嘛。
乙:没听说过。
甲:我呀,从小到老体重没超过一百斤。
乙:是够瘦的,您没到医院检查是什么原因吗?
甲:医院多次体检没查出病来,自己感觉身上也不难受,不过心里觉得……您说到哪开个会、有点什么事呀,要是胖点也显着“富态”呀。
乙:您认识人多勤打听点,怎么能长肉。
甲:有人告诉我“心宽”才能体胖,我心宽的都快没心没肺了!
乙:是呀。
甲:还有人说“能睡觉”的人容易胖。
乙:有这么说的。
甲:我躺下就着外边敲锣打鼓我也醒不了。
乙:睡的还够实在的。
甲:对我来说不是多睡觉的事儿,街坊大爷说我吃得太少,人是铁饭是钢,吃多了必“长肉”。
乙:那你就多吃点。
甲:我是多吃,可胃也就这么大。吃的饱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是吃完饭甭管地上掉什么东西都得别人给我捡。
乙:好嘛,吃的连腰都弯不下去了。
甲:哎呀,吃撑了在屋里遛。
乙:倒费事了。
甲:不管用,还是这么瘦。
乙:还真是的。
甲:连常听相声的老观众都替我着急了,告诉我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喝啤酒。听说过“啤酒肚”吗?
乙:啊。
甲:就是喝出来的。
乙:这方法也许“灵”
甲:我真“下本”买三箱啤酒,一个体重秤。
乙:哦,称体重的磅秤。
甲:一天两瓶啤酒当任务执行。
乙:好嘛。
甲:喝得我肚子都涨。还别说小便还挺勤的。
乙:咳,那有什么用。
甲:我天天喝天天称体重。连着喝了三箱啤酒。
乙:怎么样?
甲:体重还那样儿,一两都没增。
乙:我看您这体重长不了啦。
甲:咳!你还别说,真有一次上秤一约比平常重了半斤,呵,我心里这个高兴啊!
乙:那得总结总结是什么原因呢?
甲:原因呀,我当然知道。
乙:那别保密,说出来我们听听。
甲:在这说,当着这么多观众,那多不好意思。(用手捂脸)
乙:还害臊呢!增加体重有什么不好意思?
甲:真说?
乙:可不真说嘛。
甲:我……我还真舍不得说。
乙:你嘀咕什么?
甲:真说啦,听着啊为什么那次上秤一称体重长了半斤。
乙:啊。
甲:我呀,半年没洗澡!
乙:咳!……(观众一阵大笑)
相声《开粥场》中
甲:哎?都知道我的外号啊。
乙:您外号叫……
甲:马善人。
乙:马善人?
甲:哎……善人那。
乙:噢,您是善人?大家都看看,这善人都这模样?
相声《买猴儿》中。
甲:让我上东北买猴儿。
乙:买猴儿?皮猴儿、棉猴儿?
甲:猴嘛。(学猴相两手上下挠)乙:唷唷唷……活猴呀!
相声《十点钟开始》中有两个贯口“趟子”后面个穿插一个“瘦”的笑料。
(一)甲:我想当军事家,军事人才是我国需要的。我要从今天十点钟开始研究军事学。练、练立正、稍息、开步走、练骑马、练游泳、我要开汽车、开火车、开飞机、开坦克、学习革命军人全才的本领。我练射击、手要稳眼要准、三点成一线,枪不虚发、弹中十环。神枪手、站射、跪射、卧射、啪——啪——啪(按三种姿势各射一枪)我是军事家必须懂得步兵学、炮兵学、骑兵学、天文、地理、海洋、气象。我研究海、陆、空军联合作战的经验、我学习斯大林消灭法西斯战争的经验,我学习诸葛亮、司马懿的战争艺术。我想写出一本书来,叫做《古今中外战争辩证法》,我再写一本科学战争理论、要发挥我们国防科学现代化的无穷威力。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不管是天上来、地上来、海上来、要把它们完全、彻底、全部、干净地消灭掉……
乙:您累了吧?
甲:不累,你相信我,我谢谢你,谢谢你鼓励我。你相信我吧。我要向你提出保证、我也向在座的同志们提出保证,那就是我今天对祖国的誓言,如果不达到理想,我就不是祖国的好儿女。我就不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啦!从今天晚上十点钟开始我努力学习,不久将来我就是世界上有国际水平的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乙:祝您成功。
甲:再见。
乙:也许行。每个人的志愿不一样。
甲:同志,同志、同志,您说我行吗?
乙:你不是下决心了吗?
甲:我总考虑我这身子骨我怕顶不住!
乙:架不住锻炼呀。
甲:我已经都这样了还怎么练呀!(一边说着一边用两手把演出大褂使劲儿缠在身上显示出瘦细的腰身。观众一阵大笑)
(二)甲:我想当一名艺术家,艺术人才是咱们国家需要的。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搞文学艺术我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我要用一个月的工夫读完初中课本、两个月我要到高中程度、五个月的时间我要自修到大学水平,我是文学艺术家。我要向老一辈革命作家们学习。学习周扬、夏衍、贺敬之、刘白羽的文学著作;我学习沈雁冰、学习叶圣陶、巴金、曹禺、谢冰心、鲁迅的文学《彷徨》、《呐喊》、《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花边文学》、《南腔北调集》;学习郭沫若郭老的《屈原》、《虎符》、《棠棣之花》;契诃夫的《樱桃园》、《伊凡诺夫》、《海明威》;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死魂灵》;高尔基的创作选集,完全通读。我要学习古典文学著作,什么叫《三国》、《列国》、什么叫“东西汉”、《水浒》、《聊斋》、《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三言二拍》、《今古奇观》全看。我要研究诗、词、歌、赋,韩愈、杜甫、李白、白居易、陆游、王安石、苏东坡的文章我能写、能背。当然啦最主要的我要加强我的政治学习,我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反杜林论》,《资本论》,《斯大林全集》,《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自然辩证法》、《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加强我的政治修养、提高我艺术水平。几年之内我追不上鲁迅、郭沫若,也要赶上老舍、赵树理。
乙:是呀。
甲:我要动笔啦!写啦、搞创作。姚雪垠、姚雪垠能写出长篇小说《李自成》,我也要写几部长篇小说、弄几部电影剧本、多写点寓言小故事,多写点讽刺小品。我要讽刺那些自私自利的人、我讽刺那些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我讽刺那些天桥的把式——净说不练的人。
乙:对,对,就要讽刺这种人!
甲:鲁迅先生写了一本叫《伪自由书》,我写“真自由书”;郭沫若有《天地玄黄》,我来个“宇宙洪荒”;老舍先生写《四世同堂》,我来个“六亲不认”;契诃夫有《樱桃园》,我来个“苹果树”;他有《三姐妹》,我来个“五妯娌”;果戈理有《钦差大臣》,我来个“跳梁小丑”。
乙:你总跟人家学呀。
甲:跟人家学呀!不久的将来我就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啦!马三立,就是中国的马雅可夫斯基!
乙:好嘛。
甲:几年后你再见到我呀,咳……咳,我就不这样儿了。
乙:那时你就胖了!
甲:胖当然胖不了!(台下又是一阵大笑)
在以往的报刊上也曾看到过有关爸爸的“高瘦”可谓音“高寿”的文章,在这里首先对撰稿人表示感谢。长寿课题全世界都在探讨,具体到爸爸的高龄与他的“瘦”肯定有关。多少年来传下一句古语:“有钱难买老来瘦。”
我还想提一点,爸爸常把知足常乐作为他调整心态的一把钥匙,这对于他的长寿是有益的。而且他习惯从不利的事件中看到有利的一面,这样他就能从一般人认为的苦恼中较快地走出来,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内容。
爸爸连知道自己的身世都感到满足。他在一篇回忆录中写道:“从旧社会过来的老艺人,许多人说不清自己的身世,甚至也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真正的籍贯、姓名也都全然不知不晓。他们有的是自幼跟养父母长大学艺的,有的是被拐骗落入江湖的,也有的是艺人收养的孤女,你叫他们如何说得清自己的身世呢?我能够说出曾祖、祖父、父母是干什么的,能够知道自己原籍是甘肃永昌,从这一点说来,我比前辈、平辈的许多老艺人幸运。”
爸爸生在军阀混战时期的旧中国一个梨园家庭,哪里能接触到辩证法呢?但多年来他总能从坏事中悟出积极的一面,并用这种方法激励自己,在巨大的打击面前不气馁、不失望、不颓废。比方说:尽管爸爸三岁丧母、五岁才认父,但他却说不幸中之万幸是:“十分感谢爹娘赐予了一副不寻常的大脑。”
尽管爸爸的继母携款外逃、家中负债累累,反而促使他从二十岁起顶门立户,奋发图强、艰苦创业。尽管桂元大伯出于“望弟成龙”对爸爸严厉体罚,自己却堕落吸毒。若非如此爸爸焉能对不良嗜好嫉恶如仇;焉能拥有如此深厚的相声艺术的积沉底蕴。
尽管妈妈家一贫如洗,又目不识丁,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爸爸无时不感到自己的幸运,妈妈不但是贤妻良母还是马家兴旺的中流砥柱。
尽管爸爸选择了“吃开口饭”,由于嗓音条件差些不甘示弱的他志存高远、磨杵成针,在相声艺术上另辟蹊径,终极独树一帜。
尽管爸爸在旧社会饱受非人待遇,他不但没有倒下去,反而在长期的与各种压迫的斗争中锤炼出了爱憎分明的立场、卧薪尝胆的志向和坚毅不拔的精神。
尽管政治运动如此残酷持久,但终于等到这一天——他如愿以偿地被宣布予以平反,并将他的清白公布于世。最使他欣慰的是七十高龄入党说明他的一生得到了党组织的肯定。
知足常乐是一种修养,多年来在爸爸心中失衡似乎总是短暂的,平衡是长期的;乌云是一时的,而阳光则是永久的。
知足常乐,知足长寿。